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今天你们的到来,开始了人生崭新的一页,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转为医院职工,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历史转变,迈入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适应环境,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从大学毕业生到一个合格的石油职工,有一个转变过程,实现这个转变,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
各个石油企业的用人单位在促进大学生这一转变过程中,都作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对新分配的大学生进行入厂教育、上岗前的安全教育、社情教育等等,有的还举办短期培训班,结合实际进行岗前训练,大部分单位都安排毕业生见习期,让毕业生跟班实习,或让熟练工人当师傅,带班劳动,帮助毕业生熟悉环境、熟悉岗位、熟悉工作,使毕业生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从学生到熟练职工的转变。
许多毕业生在组织的培养帮助下,将上岗后的第一步迈得很稳健,基础打得很牢固,很快就作出了突出成绩。
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一时还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出现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主观上、行动上没有很好认识从毕业生到石油职工转变的必要性。
因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讲,在实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对现实,尽快缩短自己与单位职工的感情距离
走出校门,离开熟悉的校园、老师、同学、朋友,远离家乡、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新的人群,多数毕业生会有一种陌生感、孤独感,个别人还会有一种无所适从感,总感到难以找到知心朋友。
有的甚至会在工作上出一些纰漏,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出现一些矛盾,闹一些笑话。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背上思想包袱。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由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边疆十几年生活在一个环境相对稳定、相对单纯的校园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学生习惯”。
因此有的毕业生上岗后,老职工会感到他们有一种“学生气”,看着不顺眼,不愿多接触他们;而毕业生也往往感到新的人群没有往日的同学老师好交往,许多事情不尽人意。
这种感情上的隔陔使自己不知不觉地与周围职工筑起了一道“屏障”。
要排除这种障碍,必须从感情上尽快缩短与周围职工的距离,善于使自己自觉融身于新的人群之中,尽快实现从大学生毕业生到石油职工的转变。
中国有句俗话“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它所体现的为人处事原则是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人的行为也应做以相应调整。
因此,毕业生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之后,要充分认识新的环境、新的岗位就是你成才的舞台,你必须去认识、了解和适应新的环境,熟
悉将同你朝夕相处、共创未来的石油职工。
因而不是大家如何适应你,而是你如何适应大家的问题。
“万物相竞,适者生存”,谁适应的快,谁就被大家认识的快,谁就成功的快。
感情距离的缩短,关键在于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是在相互认识、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个人只有在与人交往中,让大家认识你,了解你,你也不断地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随着相互熟悉程度的提高,感情也才有可能日益加深。
要相信“心诚则至”,只要你诚心待人,尊敬别人,理解别人,别人也会尊敬你,理解你,你就会很快成为新的大家庭的一员。
这时,你会发现,在新的人群中,有许多新的特点、新的优点,这里有坦诚热情的工友,有默默奉献的英雄,有足以使你终生受益的楷模,也有你可以倾吐心声的挚友,他们和你的老师、同学一样,是一群可爱的人。
(二)、放下架子,甘当职工群众的小学生
社会是人群的集合,个体的力量与整个集体的力量相比较,只能是沧海一滴、高山一草。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老夫子二千多年前就道出了这一浅显的道理。
在科技密集、人才密集的石油企业,处处藏龙卧虎,毕业生无论是到科研机构、机关处室、或者是到基层队站,切不可自恃清高,夜郎自大,要老老实实拜
群众为师,做到“嘴勤”、“眼勤”、“手勤”,才能学到真本事。
“嘴勤”,就是毕业生来到一个新单位,作为“小字辈”,不要摆架子,处处将自己看得小一点,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道一声温暖,说一句谢谢,事情虽小,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还会无形把彼此的距离拉近。
工作中,要多问,不要不懂装懂,既要有不耻下问的勇气,又要有敢于求教的耐心。
“眼勤”,就是要做到“眼里有活”。
新上岗的毕业生从主观上讲希望多干一点工作,可往往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分派或分派不具体,就不知该怎么干了。
还有的毕业生,眼高手低,看不上细小的活,常常是小的不愿干,大的干不了,影响了自己的成长和提高。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眼里没有活,正说明毕业生还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你就会发现要干的活太多,而不是没有活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眼前细小的活都不愿干,或不会干,又怎么能干大事呢?任何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赏识工作主动性强,有思想、有点子的年轻人,而不是那种推一推动一动的人。
“手勤”,就是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班后主动干一些打水、扫地或生产准备性工作。
假如领导有意要考验你的工作能力,你不仅要按时完成任务,而且应尽力去完成好,绝不要拖踏。
拖
踏,是领导最反感的事。
(三)、扑下身子,用工作实绩赢得同事的信任
想在一个单位站稳脚根,必须靠汗水去创造工作成绩,才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同、赞誉和信任。
一位现已走上基层领导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他被分配到作业队工作后,大家对他的初步印象是小伙子随和、勤快、表现不错。
但当他第一次随班长到作业现场时,因考虑到一身新工衣沾上油污还得回去洗,干起活来就蹑手蹑脚。
虽然工衣保住了干净,可他从别人的眼光中也看出了一种异样。
下一次再上井作业时,脏活累活他抢着干,虽然一天下来腰酸腿痛,但从同事的赞许中心里觉得特别舒畅。
现在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己的今天是干出来的。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干不是盲目蛮干,而是要自觉地科学的课本知识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苦干加巧干,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毕业生刚到一个单位工作,各方面情况还不熟悉,埋头工作,苦干实干,是必要的,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这样还不够,还必须在苦干的同时,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措施,特别是能够结合实际,制定出节约劳动,提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方案,取得显著成绩,周围的职工才会对你刮目相看,这时你不仅仅已将自己融身于职工群体之中,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一个新的形象,成为单位的“焦点人物”,
赢得了领导同事的肯定。
(四)、平等待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来到一个新的集体后,在同事及上下级之间应平等待人,不要以职务的高低加以取舍,更不要卷入是非矛盾,拉帮结伙,搞小团体。
处事待人要做到诚实信用,实事求是,不口是心非,不言过其实。
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挑拨是非,不背后议论人,不猜疑嫉妒人。
在自己受到委屈或误解时,胸怀大度,克制感情,冷静处理,勇于剖析自己,主动承担责任。
要做到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不苛求他人,要多一些理解,多一点帮助。
有一位心理学家讲,“与别人交往时首先想到自己的人,很少能建立良好而持久的人际关系。
当你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别人身上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事实上,人作为一种感情动物,当他知道你是否关心他之后,他就开始注意为你服务了,这是一对“伴生力”。
这方面,历史上较好的例子是拿破仑与其下属军官的关系。
拿破仑平常在军营中喜爱来回走动,遇到军官时就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并谈论这位军官参加过的某场战斗或军事调动,并不失时机地询问军官的家乡、妻子和其它家庭情况。
时间久了,每个军官都从拿破仑的谈话和
所提问题中感到皇帝对他们个人情况知道的一清二楚,进而军官们感到皇帝对自己有兴趣。
这也就促进了每位军官对拿破仑的忠心耿耿。
关心别人只是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更主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帮助别人。
世界著名领导才能训练大师约翰. 麦克斯韦博士曾说“为别人服务有一个积极的结果,就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们很自然地亲近帮助过自己的人。
大多数人都愿以德报德”。
因此,当一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热情之手,而不袖手旁观,落井下石,那么你将加重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法码。
记住,只有热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只有热心助人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扬。
二、学习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实践证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经过三五年的发展,彼此间的社会距离会逐渐拉开。
有的毕业生在校时学习成绩一般,却在单位应用技术岗位上经常“化险为夷”,成为单位公认的岗位能手。
有的毕业生在校时组织能力没有特别显示,却在单位上能带领队伍开拓创新,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领导者。
有的毕业生在校时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却在单
位上表现出了为人处世得心应手,在公众场合言语不凡。
相反,有的毕业生在校时显山露水,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不适应现实生活,昔日的辉煌没有再现,成了默默无闻者。
这种客观现象向我们揭示,毕业生在校时的表现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上岗后的能力,关键是看其是否能找准自已的社会位置,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已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发挥自身的内在潜能。
(一)、认识自已,找准自已的社会位置
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认识自己。
所谓认识自已,就是知道自已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劣势、所适与所不适。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已,才能找准自已发挥才能的最佳社会位置。
为此,作为一名上岗工作的毕业生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坚持唯物辩证观点,看到自已的所能所不能。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同样,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其所长更有其所短。
认为自已到任何岗位都能得心应手,那是不现实的。
汉高祖刘邦曾言,其带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运送粮草不如萧何,但他知道自已只要能调动好这三者的积极性帝业根基就会稳定。
因此,认识自已之所短才能认识自已之所长,这是辩证的统一。
二是要及时在实践中调整自已的位置。
认识自已不仅是个理性思考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
自已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要在实践中验证和识别。
开始认为行的,经实践验证不行的,应该及时调整,不要违背客观实际而硬着头皮前进。
人常说,后退一步天地宽,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三是要抛弃眼前利益的幻影,切勿见异思迁。
对于那些经实践验证确是自已所长所爱的,就要坚持下去,哪怕别人暂时比你早成功一步。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成才的唯一诀窍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刻”。
见异思迁的人都是意志薄弱者,如自已患得患失,这个地方干三年那个地方干五年,其必将一事无成。
(二)、接受挑战,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
毕业生离开校园刚走上工作岗位,无疑与姑娘才进了婆家门,眼前的一切比较生疏。
即使你在校时的学习成绩再好,当你真正从事起具体工作也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对此,你不要胆怯,而要静下心来勇于接受这种挑战。
一要加强实践锻炼,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同事学习。
一般而言,毕业生经过几年高等学校教育,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但已经工作几年的职工在理论上可能没有新概
念,但具体工作的程序、方法都已轻车熟路。
在一个采油队就曾出现过这样的笑话:一个大学毕业生报到后,队长让他给职工上抽油机保养课时,他讲得口若悬河,可次日当他跟班长到现场给抽油机刷漆时,却不敢爬梯子,好不容易爬上了又不知从何处刷起。
这种现象说明,毕业生要向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学习,善于动手,加强实践锻炼,才能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要充分利用自已的理论知识,尽量多地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当毕业生来到一个单位报到后,在虚心求教的同时,更应发挥自已的专业特长,给单位的具体工作提出一些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议。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树立你在职工中的形象,而且有助于你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丰富你的实际工作经验。
三要善于总结,做工作的有心人。
毕业生上岗后,最好身边经常随身带着笔和本,把日常工作中的技术要点、工作新创意、典型论文等及时记下,一方面便于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查找答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你写业务总结时有资料可查。
否则,你日复一日地工作,到头来回想自已所做所为时,大脑中一片空白。
四要挤出时间,多学习一些专业以外的技能。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量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社会,如果一个人仅仅掌握了一门岗位技术,而对其它诸如外语、计算机、企业管理等应用较为广泛
的技能知之甚少,那么他将来发展的路子就相对窄一些。
从另一方面讲,各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岗位变换、调整的情况经常出现,毕业生在校时所学专业有可能在具体工作中派不上用场,如果这时你擅长某一方面的业务,你对岗位的选择机会就多一些。
(三)、踏实工作,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在具体工作中,毕业生不断虚心学习,提高自已的业务能力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同样,踏实工作,有意识地锻炼自已的管理能力也是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一个单位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在当今市场竞争、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情况下更需要一定数量的优秀管理者。
一般情况下,一个毕业生刚刚来到一个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业务能力的高低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给一个说法,但对他在日常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别人沟通和激发积极性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有一个深刻印象。
那么如何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呢?
一是要踏实工作,增加自己在职工中的影响力。
管理才能不是空洞地挥舞手中的权力棒,而是依靠自身的工作成绩去影响别人。
在这一点,刚上岗不久的毕业生应该特别注意,不论你在
校时是不是学生干部或者学习成绩如何,在单位上都要先踏实工作,然后再“指点江山”,切记下车伊始,便指手划脚。
二是要积极思考,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
有人曾说,管理能力首先是一个人的洞察力,这是他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最核心的东西。
为此,毕业生上岗后一方面要踏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思考,发现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并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比别人略高一筹。
三是要与人沟通,发挥自己对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
美国一位杰出的商界领袖曾说“希望单干或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的人,是当不了杰出领导者的”。
因此,一个人要取得大的成就要有别人的帮助。
做到这一点,你就得必须品行端正,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善于与人沟通,学会与别人交谈,只有这样你才为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这方面一名毕业生,在日常的工作中切不可搬弄是非,而要有意识地化解别人的矛盾,安排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并在奖罚上一视同仁,使自己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核心力量。
(四)、公众场合,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上面,谈到了毕业生应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
的业务水平、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可以说一个刚上岗的毕业生做到这三点是相当不容易的,但你一旦做到了,相信你已经比别人成熟多了。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公众场合,你应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这是走向事业成功终点必要的“外包装”。
一是衣着得体,公众面前形象成熟。
得体的外在衣着不仅可使你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良好的印象,更在于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在心中树立成功的信念。
当然,这种衣着,应随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井场作业时你要穿劳保服,在单位举办的职工联欢会上要着一身干净的西服等。
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二是思路清淅,汇报工作口齿伶俐。
语言的表达是一个人能力水平高低的最直观表现,如果自己把份内工作干得十分出色,而当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时,你却言语不清,说不出之所以然,那么这就无形中把成绩给埋没了。
为此,毕业生上岗后应该在熟悉工作范围、岗位职责等基本情况下,理出一个工作思路,以解各种检查时的汇报之急。
三是字迹工整,材料写作文笔流畅。
字迹是个门面,工整与否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外在形象。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应该在文书写作方面有所特长,毕竟工作中需要你动笔的时
候很多。
假如单位突击安排你写一份工作总结或者其它文字材料,你憋上三天三夜还没有出稿,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是遇事不惊,处理情况积极稳妥。
青年人有着一股朝气,这是一件好事,但一般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容易有急躁。
如果你想在单位树立一个稳健的形象,最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先稳定情绪,之后凭经验迅速处置,重大情况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当然,这个过程是有时间限制的。
切记,对突发事件,绝不可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