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水系统的节能设计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1.1空调自控系统改造方案1.1.1控制设备范围一套制冷系统中的制冷机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相关阀门、膨胀水箱、软化水箱等。

1.1.2空调自控系统1.1.2.1.监测功能信息采集优化A通过冷机通讯接口读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参数:冷水机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状态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温度设定值运行时间、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压缩机运行小时数、压缩机启动次数、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蒸发压力、冷凝压力。

B冷冻水系统冷冻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冻水补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冻水供回水管温度、水流量反馈(AI)冷冻水泵进口、出口分支管压力(AI)冷冻水供回水环网压力、冷冻水供回水环网间压差反馈(AI)冷冻水泵变频器频率反馈(AI)最不利末端供回水压差C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却水供回水管温度、环网水流量反馈(AI)冷却水泵进口、出口分支管压力反馈(AI)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频率反馈(AI)冷却水补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 D电动蝶阀压差旁通阀开度反馈(AI)免费供冷管路上切换电动蝶阀开关状态反馈(DI)E液位监控膨胀水箱超高、超低水位监测(DI)软化水补水箱高、低水位监测(DI)F其他参数室外干球温度、相对湿度(AI)计算室外湿球温度、焓值免费供冷系统水泵运行、故障、手/自动状态(DI)免费供冷板换进出口压力监测(AI)1.1.2.2.控制功能1、冷水机组启/停控制、出水温度设定(通过冷机通讯接口控制)2、冷冻水系统:冷冻水泵启/停控制(DO)及反馈冷冻水泵变频器频率设定(AO)、频率调节及反馈3、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启/停控制(DO)及反馈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频率设定(AO)、频率调节及反馈4、电动蝶阀:分水器各供水支路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冷冻水季节转换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压差旁通阀开度调节(AO)免费供冷管路上切换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5、其他设备控制免费供冷系统水泵启停控制(DO)1.1.2.3.报警功能1、当任何一台冷水机组、冷却塔风机、冷冻泵、冷却泵、补水泵组运行故障时,发出故障报警。

中央空调智能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央空调智能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央空调智能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空调能耗正成为广大暖通设计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影响空调系统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并从系统的选择、设备的选配及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空调节能方案,对空调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管理中的节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节能1.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1.1冷冻机组这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源”,通往各个房间的循环水由冷冻机组进行“内部热交换”,降温为“冷冻水”。

1.2冷冻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及冷冻水管道组成。

从冷冻机组流出的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在各房间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热量,使房间内的温度下降。

从冷冻机组流出、进入房间的冷冻水简称为“出水”,流经所有的房间后回到冷冻机组的冷冻水简称为“回水”。

1.3冷却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冷却水管道及冷却塔组成。

冷冻机组进行热交换,使水温冷却的同时,必将释放大量的热量。

该热量被冷却水吸收,使冷却水温度升高。

冷却泵将升了温的冷却水压人冷却塔,使之在冷却塔与大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在将降了温的冷却水,送回到冷却机组。

如此不断循环,带走了冷冻机组释放的热量。

流进冷冻机组的冷却水简称为“进水”,从冷冻机组流回冷却塔的冷却水简称为“回水”。

1.4冷却风机冷却塔风机用于降低冷却塔中的水温,加速将“回水”带回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可以看出,中央空调系统是工作过程室一个不断地进行热交换的能量转换过程。

在这里,冷冻水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是能量的主要传递者。

冷却水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冷冻机组使用寿命,因为温度过低影响机组润滑,但温度过高将导致制冷剂高压过高。

因此,对冷却风机的控制便是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变频控制冷却风机的转速使冷却水出水温度保持在28~30℃之间,既节能又延长冷冻机组使用寿命。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和控制思想中央空调与家用独立空调的温度传递方式不同:家用独立空调直接吹风到散热器上获得冷风或者热风。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设计实践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设计实践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设计实践导读: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分析了循环冷却水系统各构成单元的能量转化过程。

以降低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能耗为目标,剖析了可采用的三种节能技术。

结合钢铁生产工艺中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现场,通过数据采集、运行状况诊断、技术方案设计及节能评估,完整阐述了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方案实践过程。

1、前言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包括从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直到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

为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在钢铁工业链上各生产工序中,工业冷却水的循环使用非常普遍。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工艺生产主线的生命保障线,对于生产正常运行及设备安全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促进系统安全、节能运行。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以为客户提供“用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提供包括工业炉及钢铁全流程中终端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服务。

2、循环冷却水系统能量使用2.1循环冷却水系统构成循环冷却水系统依据系统输送介质不同,有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系统。

以较常用的敞开式系统为例,包括电源装置、传动系统、循环水泵组、管网、换热装置、冷却塔等,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其中电源装置提供了整个系统的能源供给,如机械输送设备、传动控制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电气自动化(如变频调速控制)及仪表自动化(如管网上流量调节阀);冷却塔通常有风机及驱动电机等子设备;冷却水使用设备包括在广义的循环系统管网中,没有分别列出。

图1典型循环冷却水系统示意图2.2系统能量输入与转化电能输入。

如图1中的电源装置,通过工厂电网将电能输入到循环冷却水系统。

水泵配用的电机、风机配用电机、以及系统中自动化控制设备均需输入电能来保证设备运行与运转。

水蓄冷节能方案

水蓄冷节能方案

水蓄冷改造方案目录目录1项目概述 (1)2项目背景 (2)3设计依据 (2)4设计原则 (4)5能耗基准 (5)5.1 电价 (5)5.2 制冷站能耗 (5)6项目技术方案 (6)6.1 系统原理 (6)6.2 设计参数 (8)6.3 蓄冷水池 (9)6.4 控制系统 (9)6.5 安装工程 (11)6.6 主要设备清单 (12)8项目工期 (13)9节能效益分析 (14)10项目总结 (16)1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水蓄冷节能项目。

项目地点:项目内容:对大厦原400m3消防水池进行改造,以作空调蓄冷之用。

并增加必要的设备和切换阀门,将其接入到大厦原制冷站的工艺系统中。

增加自动化运行管理系统,以实现自动化运行。

技术特征:水蓄冷与原空调系统不直接连接,系统安全可靠;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蓄冷水池与原冷水机组可并联运行,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可调节能力;自动化运行,将显著提高大厦制冷站的运行效率,大大节约运行费用。

项目工期:20天。

合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经济效益:年降低运行成本25.5万元。

2项目背景建筑总面积为50000 m2。

A座B座建筑面积m2 2500025000总层数 1818地上层数 1616地下层数2 2标准层面积m2 14351435大厦的A座和B座共用一套空调系统。

制冷站主机、辅机设备使用时间长,设备老化,系统运行效率低。

空调系统每年5月7日开机运行,至9月30日停机。

每天提供空调的时间为早上7:00至晚上19:00。

3设计依据本水蓄冷改造系统方案设计依据包括:针对项目现场情况,我们参照和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如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 1087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J232—9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1801—95)●《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3797-8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4设计原则本项目设计符合以下设计原则:1. 先进性水蓄冷技术是国家引导和鼓励的大力发展的技术之一,本项目的设计中采用先进技术以保障项目在未来五年内的先进性。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高效节能相关研究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高效节能相关研究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高效节能相关研究摘要:随着各行各业重视节能技术,在中央空调行业,除了制冷主机节能技术之外,配套水系统的节能设计也逐渐备受关注。

为了改善中央空调系统能耗问题,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量,目前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对中央空调水系统设计进行全面优化,使其不断朝着高效节能的运行发展方向迈进。

关键词: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现状分析;节能设计近年来,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背景下,怎样有效减少中央空调能耗量是当前人们高度关注的课题之一,尤其对于大型中央空调系统而言,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量十分显著,所以不仅给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阻碍,而且也会大幅增加企业用电成本,基于此,要想改善现状,就要寻找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全面优化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是由制冷主机、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对于该系统的优化设计,主要也是针对这三部分。

但是,对于制冷主机,行业很多设备厂家有非常高效的产品,只需要合适选配就可以。

而对于冷冻水系统,一个闭式循环系统,连接末端管网,都是根据用户需求独自定制,设计者根据管路优化设计,由于比较复杂,此文就不过多展开。

通过对市场上冷却水系统了解,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因为无法匹配合适的冷却系统,导致制冷主机无法更好地散热,导致制冷主机高能耗运行,甚至引起制冷主机经常性故障报警,怎么保证冷却水系统高效节能运行才是关键。

因此,必须严控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实际落地效果进行分析,来制定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全面优化控制,使其达到高效节能的运行效果。

1、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分析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除了机组部分,其他用电设备主要是冷却水泵和冷却塔。

一般客户只关注制冷主机,而不重视水泵与冷却塔。

对于水系统而言,水泵的耗电量将达到整体的10%左右,甚至有些设计不合理,水泵的耗电量将达到整个水系统耗电量的30%以上,这无疑将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

冷冻水的节能运行方案

冷冻水的节能运行方案

冷冻水的节能运行方案
由于洁净室内全年制冷,因此一年四季均需向洁净室提供冷源。

查《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的附录B,北京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为-9.9℃、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为44%、可计算出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为-11.57℃;极端最低气温为-18.3℃。

本项目管道系统有6~12℃低温冷冻水及13~19℃中温冷冻水。

由于北京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建议秋季及冬季充分使用自然冷源——冷却塔。

冷却水与冷冻水之间增设板换,根据室外温度,调整冷冻水的冷源,按以下三种工况运行:工况一:冷却水制冷
当冷却水出水温度较低时,如冷却塔出水温度≤8℃,可直接利用冷却水制备中温冷冻水及低温冷冻水。

关闭冰机及冰机侧电动阀门,冷却水经过板换与冷冻水换热,经板换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洁净室使用。

冷却水制冷
工况二:冷却水与冰机联合制冷
冷却水温度相对较低但不足以单独制备冷冻水时,如冷却塔出水温度在14~18℃时,冷冻水可以先经过板换进行第一次降温后,再进入低温冰机降温至6℃或进入中温冰机降温至13℃,通过板换及冰机的联合制冷得到最终所需的冷冻水。

在冷却塔温度为8~14℃也可只依靠冷却水制备中温冷冻水,或冷却水与冰机联合制备低温冷冻水。

冷却水与冰机联合制冷
工况三:冰机制冷
当冷却水温度较高,如冷却塔出水温度大于18℃时,此时关闭板换,由冰机提供冷源,冷却水仅作为冰机冷凝侧的冷却水源使用。

冰机制冷
本项目洁净室需全年制冷且24小时运行,通过上述设置,根据四季不同室外温度调节运行工况,充分利用自然冷源,用自然冷源全部或部分替代冰机制冷,可有效节省冰机能耗,大大节省运行成本。

中央空调水系统最佳节能指标

中央空调水系统最佳节能指标

舒适100网:中央空调水系统最佳节能指标中央空调系统分为水系统、氟系统和风系统,这三种空调形式运行方式一样,节能性差距不是很大,但如果中央空调水系统设计最佳化,中央空调水系统将是最节能的空调形式。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设计主要考虑制冷系统下部分运行的概率以及能耗指标。

中央空调水系统最佳节能指标:制冷系统节能制冷系统的“节能”问题,意指在规定的参数:如冷水机组冷冻水进,出水温度、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室内外环境空气的温度、温度……在这些条件下,每生产l KW的制冷量所耗用能量应为最小,按目前的节能”指标,每生产l KW 制冷量的耗电量不得大干0.2I3KW,或每产生一美国冷吨制冷量的耗电不得大干0.75KW,用以上这个“能耗指标”来控制空调工程设计。

然而,空调的制冷系统仅仅考虑在设计工况下,即在满负荷条件下运行时的能耗指标是不够的,还应考虑空调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的“节能”问题。

中央空调水系统最佳节能指标:部分负荷下运行的概率一般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中,所有的因素综合与设计工况相符合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因此空调制冷系统常常会在部分负荷下运行。

据统计,空调制冷系统在满负责情况下运行只占20~30%,在70%~80%的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这就给空调设计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在部分负荷运行情况下如何设计才能使空调制冷系统符合“节能”的原则,这比在设计工况下提出“能耗”指标更为重要。

空调是建筑能耗最大消费者,基本上占领60%以上建筑能耗,因此中央空调节能在当前形式下十分迫切,这关系到暖通空调公司、专业设计工程师和空调运行管理最佳化,如果将这些元素优化,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性应该可以达到30%左右,对我国建筑能耗和健康环保事业十分有利。

本文由舒适100网编辑部整理发布。

化工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改造方案经济性分析

化工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改造方案经济性分析

化工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改造方案经济性分析目前,国外工业循环水泵运行效率一般在70%左右,而我国平均运行效率约为50%左右,可见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有着广阔的空间。

化工厂冷却循环水系统运行时需要设置的参数较多,运行条件容易发生变化,循环系统中水泵机组的参数优化过程较为复杂,造成了冷却循环水系统在运行时实际工况容易偏离最佳工况点,即管路及水泵产生过多的无效阻力,造成系统能源利用率偏低,浪费电力严重。

标签:化工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改造;方案经济性1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构成及原理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由单级双吸式离心泵,冷却塔,风机,旁滤系统,以及监测换热系统等部分构成。

通过离心泵将凉水塔池中的水打到生产车间的换热器中,从而给换热器将温,然后循环回来的水在泵压作用下流向塔顶,再通过横流式和逆流式冷却塔将其降温,如此循环往复,使水资源在不断冷却过程中,实现循环利用。

2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与节能设计思路2.1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问题及设计思路2.1.1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问题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水力不平衡:水力不平衡问题,一般由冷却水系统运行稳定性差有关,主要体现在流量以及压力不稳定两方面,从根源上看,在于系统设计不合理。

管路设计不合理,管径大小不符合系统需求,会导致设备与设备之间水头损失增加,致使水力不平衡问题发生。

(2)冷却塔冷却效果欠佳:冷却塔冷却效果差,易对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影响,该问题一般由冷却塔位置不合理或进出水不均匀等多导致,冷却塔位置不合理,导致进风侧受遮挡,进出水不均匀,部分冷却塔承受冷却水量负荷过大,都会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2.1.2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安全设计思路(1)水力不平衡问题的安全设计思路:在同一系统中,通常采用同一水泵加压,因此,各个设备最初压力相同,可通过以下思路,确保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的水压相等:首先,调整水头损失,提高设备与设备之间压力的平衡性。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1.合理选定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仅从节能的角度看,制冷机的性能系数愈大愈好,也就是制冷机的工作循环愈接近理想的卡诺循环,性能系数愈高。

若设计仅以此为优化的目标,则将导致热交换设备增大增多,但这在实际上经济效益是不好的,也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选用制冷机时应考虑一次性投资和经常运行费用的综合分析,一般来说,性能系数高的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低。

通常对一年内长期运行的制冷系统,由于经常费用大,对节能要求较高,应选用较高性能系数的设备。

反之,运行时间短的制冷系统在节能要求上可略低些。

总之要由具体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确定我国《旅游旅馆设计节能标准》规定的性能系数见表1。

2.合理确定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冷冻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冷却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对能耗产生直接影响。

提高蒸发温度或降低冷凝温度都可以提高制冷系数,但要减少二者供、回水之间的温差,因而增加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面积。

对于一年内运行时间较长的制冷系统,宜取较小的温差;反之,在年内运行时间较短的制冷系统,宜取较高温差。

3.制冷机型号、台数、容量选择和其他影响(1)如前文所述,各种型号的制冷机组,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冷负荷、供冷参数和不同的使用条件。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如供电、供热、余热利用等情况),选择相应型号的制冷机组。

(2)通常制冷机组在部分负荷情况下效率较低,应根据负荷变化的特点,选用两台或多台制冷机,使之在效率较高的负荷工作区域内运行。

制冷机的容量应与负荷相匹配,根据负荷曲线变化情况,可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容量的制冷机组。

(3)合理选择水冷式或风冷式冷水机组。

近几年来,国内外已有多种风冷式冷水机组的系列产品应用在空调工程中。

一般风冷式冷水机组耗电量较高,主机费用较高,但在一些严重缺水地区,在一些不宜装设冷却塔的建筑群,以及对环境噪声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则有其优越的条件。

尤其在一些气候条件合适的地区,选用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风冷式冷热水机组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地铁供冷车站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分析

地铁供冷车站冷冻水大温差系统节能分析
对流换热两侧 的传 热温差 , 有利 于制 冷循环 。在冷负
荷不变的情况下 , 按常规 温差设 计 的冷水 机组 , 不改变 蒸发器传热面积 , 同样可 以实现冷冻水大温差运行。
作者简介 : 罗辉 , , 学本科 , 男 大 工程 师, 事 暖通空调 的设计 工作 从
l h i ds o u u@ tj c m o y


结合 某地 铁 车 站 工程 , 冷 冻 水 系统 采 用标 对
2 能耗 分析
常规空调系统 采用 大温 差技术 后 , 到影 响的主 受
准 温 差 ( C 1 C) 大 温 差 ( C 1 C) 种 工 况 7o / 4 o 与 7o/4o 两
下冷 水机组 、 冻 水泵 、 冷 空调 末端 的初 投 资及 运行 费用
水 温度为 7℃/ 2o 温差为 5 o 的两种代表 性温差 1 c( C)
进 行讨 论 。
2 1 冷 水 机 组 .
在 冷 冻水 侧 蒸 发 器 换 热 面 积 保 持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
降低水系统输送 能耗 在地铁 车站水 系统节 能设计 中显 得尤为重要。 目前 , 地铁 车站水 系统 都是 按远 期夏 季 晚高峰最大 运 营条 件设 计 的 , 于初 、 由 近期 客 流 量 较 小, 在实际运营的车站 中 , 即使 在夏季最热 月的客 流高 峰时刻 , 车站冷冻水 系统温差基本都 小于 5℃ , 至 出 甚
维普资讯
都市快轨交通 ・第2 1卷 第3期 2 0 0 8年 6月
‘ { 《 棚
机 电工程
地铁 供 冷 车站 冷 冻水大 温差 系统节能分析
罗 辉 王 静伟 贺利 工
( 广州地下铁 道设计研究 院 广州 50 1 ) 10 0

冷冻系统能效比提升方案

冷冻系统能效比提升方案

冷冻系统能效比提升方案冷冻系统能效比提升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的紧张,提高冷冻系统的能效比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冷冻系统能效比的提升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还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升冷冻系统能效比的方案。

首先,冷冻系统的运行参数需要进行优化。

通过对冷冻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例如,合理设置冷却水的流速和温度,调整压缩机的运行参数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安装变频器来控制冷冻系统的运行速度,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系统的运行模式,从而使系统更加高效。

其次,冷冻系统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洁。

冷冻系统的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积累灰尘和污垢,从而降低系统的能效比。

定期清洁设备,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能耗。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修复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再次,冷冻系统的节能改造也是提高能效比的一种重要方式。

可以通过改进冷冻系统的设计和结构,减少能量的损失。

例如,可以采用更好的绝缘材料,减少冷冻系统的能量散失。

此外,还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的冷却剂和膨胀阀,提高热交换效率。

最后,冷冻系统的能效管理也是提高能效比的关键。

通过建立全面的能效管理体系,监测和评估冷冻系统的能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通过安装能耗监测仪器,对冷冻系统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找出能耗的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提高冷冻系统的能效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需要从运行参数优化、设备维护清洁、节能改造和能效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冷冻系统的能效比,为企业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做出贡献。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优化原则在建筑设计和工程中,冷冻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负责为建筑物提供冷却和空调服务。

而系统的管路路由则是冷冻水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管路路由可以帮助提高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原则,并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优化原则1. 初步规划:在设计初期,可以先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区域大致规划冷冻水系统的管路路由。

考虑到供冷负荷、管道长度、建筑结构等因素,初步确定主干管路的位置和走向。

2. 细化设计:在初步规划的基础上,逐步细化管路路由设计。

考虑到冷冻水系统的输水、回水、分区等要求,合理安排支管和末端设备的接驳,确保冷冻水能够有效地流动并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3. 灵活应变: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建筑物结构变化、管道安装困难、设备位置调整等。

设计师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及时调整管路路由,确保系统最终的性能和效果不受影响。

二、涉及内容的总结和回顾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原则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设计、水力学原理、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等。

在优化路由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以上因素,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文章写手,我认为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优化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他们还需要与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多个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优化工作。

冷冻水系统管路路由的优化原则涉及广泛,需要系统设计、水力学原理、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只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加上灵活应变的能力,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高效可靠的管路路由系统。

冷冻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为建筑物提供冷却和空调服务。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研究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研究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研究摘要:众所周知,建筑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中国一直把发展建筑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在发展建筑业的同时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基于此,有必要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点1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原则1.1功能达标原则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必须充分遵循功能符合性原则。

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为建筑内部提供供暖、通风和空调。

因此,无论暖通空调系统如何设计,前提必须是确保其符合相关功能标准。

此外,由于不同建筑和房间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标准不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也必须与特定建筑和房间相关标准保持一致,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为用户创造更舒适节能的环境。

1.2循环利用原则首先,采暖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也应遵循循环利用的原则。

例如,当空调设备发生故障时,设计者可以优先对损坏的部件进行组装、修理或更换,以尽可能延长部件的重复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和能耗。

因此,在选择零件时,应注意其一般性能。

其次,在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室外气候条件。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室外气候条件设计不同的运行模式,如变风量系统运行模式和变新风系统运行模式;还可以设计节能控制系统,如水道的二次变频控制系统和通风的变频控制。

降低运行能耗,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1.3绿色环保原则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必须充分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

“节能”和“环保”通常不分开。

在节能的同时,可以提高环保效益,同时也可以提高节能效果。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以来,建筑业的发展也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

可见,绿色环保原则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非常重要。

在绿色环保原则下进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绿色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而且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暖通与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探讨

绿色建筑暖通与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探讨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 环 节,暖 通 系 统 主 要 包 括 建 筑 物
效果。
采暖和空调通风两个 部 分,其 节 能 设 计 的 重 点 是 室 内
从原理上看,二次 加 压 系 统 的 主 要 设 备 包 括 生 活
温度取值、冷热负荷计算、节能型设备应用以及余热回
水箱,通常设计在地下室内,然后以水泵加压的方式将
荐采用垂直双管,垂直管路用于热水入户,可减少路程
节工作频率,达到降低水泵运行能耗的作用,当系统中
上的热量损失,有些用户公用相同的立管,为了实现不
存在多台水泵时,可 根 据 进 水 温 度 调 整 水 泵 开 启 的 台
同用户的独立供热,提升供热的灵活性,其热水循环系
数,以设计阈值为标 准,达 到 或 接 近 时 水 泵 全 开,进 水
1℃ ,整体能耗将增 加 5% ~10% ,夏 季 室 内 温 度 每 多
降低 1℃ ,整体能耗将增 加 8% ~10% 。由 此 可 见,在
设计建筑物供暖或者 供 冷 温 度 时,需 采 用 合 理 的 计 算
温度,否则将会从设计层面增加能耗水平
。例如,部
[
1]
分省份要求冬季采暖温度不可超过 20℃ ,公共建筑夏
附属系统都属于高能 耗 单 元,在 绿 色 建 筑 设 计 中 需 对
机容量、管道直径、水 泵 功 率 以 及 末 端 设 备 功 率 等,设
暖通系统和给排水系 统 的 节 能 水 平 开 展 深 入 研 究,采
计取值过小难以满足 使 用 需 求,设 计 取 值 过 大 又 会 造
用节能型设备、节能型技术。
32 层,城 市 中 还 存 在 一 定 数 量 的 超 高 层 建 筑,市 政 供

基于PLC的节能制冷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节能制冷系统设计
本 系 统 可 实 现 冷 水 供 水 高 低 温 保 护 ,即 当 系 统 冷 冻 、冷 却 水 温 度 超 过 温 度 设 定 值 的 上 下 限 值 时 ,系 统 自 动进 入高 低 温 保 护 模 式 ,如 果 温 度 过 低 则 减 小 水 泵 的 转 速 ,直到温度不 低 于 下 限 设 定 值 为 止 ,这 样 就 避 免 了 温 度 过 低 而 对 系 统 造 成 危 害 ,反 之 亦 然 ;工 频 和 变 频 之 间 的 切 换 设 置 ,当控制系统 出 现 故 障 需 要 检 修 时 可 以 暂 时 关 闭 ,开 启 原 来 的 系 统 ,当系 统 检 修 好 以 后 即 可 切 换 回 来 。这 样 既 有 利 于 检 修 ,也不耽误 空 调 的 正 常 使 用 ,更 具 安 全 可 靠 性 ;对 于 系 统 中 的设 备 可 以 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当手动时, 自动按钮屏蔽;当 自动 时,手 动 按 钮 屏 蔽 。
system after energy saving have been improved.
Keywords:energy saving;PLC;control
i 制冷原理
凝 器 、节流部件、蒸 发器。
制冷机由压缩机、冷 凝器、蒸发器、膨胀机或节流机构 和 一 些 辅 助 设 备 组 成 。在 制 冷 机 的 循 环 系 统 中 ,压缩机 从 蒸 发 器 吸 入 低 温 低 压 的 制 冷 剂 蒸 汽 ,经 压 缩 机 绝 热 压 缩 成 为 高 温 高 压 的 过 热 蒸 汽 ,再 压 入 冷 凝 器 中 定 压 冷 却 ,并向冷 却 介 质 放 出 热 量 ,然 后 冷 却 为 过 冷 液 态 制 冷 剂 。
2. 3 控制方法 满 足 用 户 供 冷 需 求 为 根 本 兼 顾 用 户 舒 适 性 的 要 求 ,主要 考虑制冷系统的安全、可 靠 、经济的运行,使系统运行在最 佳 工 况 ,从 而 实 现 本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可 靠 性 以 及 高 效 节 能 性 。 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群控,即从制冷机房中冷水 机 组 、冷 冻 水 泵 、冷 却 水 泵 和 冷 却 塔 各 个 方 面 进 行 ,使系统 在整个控制作用下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系统运用数据模 块 、工业现场总线、变频器等设备与技术,采用了先进的运 行 工 况 ,实 现 空 调 水 系 统 的 运 行 和 管 理 。 选 用 合 适 的 控 制 方 法 要 根 据 现 场 情 况 来 决 定 ,才可以使 系 统 的 运 行 效 率 大 大 提 高 。制 冷 控 制 系 统 可 采 用 顺 序 流 程 控 制 方 法 或 加 减 载 控 制 方 法 等 。启 停 顺 序 流 程 控 制 方 法 自 动 模 式 中 开 机 顺 序 为 :主 机 冷 冻 水 、冷 却 水 阀 门 打 开 - 冷 却 塔 进 、 出 水 管 阀 门 开 启 - 冷 冻 水 一 次 泵 、冷 却 水 泵 开 启 - 冷 冻 水 二 次 泵 打 开 -打 开 主 机 。 自动模式关机顺序流程为:主机先关 闭 ,进 而 冷 冻 水 一 次 泵 、冷 却 水 泵 关 闭 ,之 后 是 冷 却 塔 风 机 关 、进出水阀门关,最后是主机冷冻、冷却水阀门关闭。 制 冷 系 统 开 始 运 行 后 ,一 般 先 选 择 容 量 较 小 的 机 组 ,启 动 系 统 的 变 频 压 缩 机 ,随 着 频 率 的不 断 加 快 逐 渐 使 系 统 达 到 保 持 平 稳 运 行 状 态 ,这 种 控 制 方 法 是 加 减 载 控 制 方 法 。在加 载机组时应根据机组的主机运行时间对启动流程进行排序, 可 使 操 作管理更方便,使管理人员对设备的故障判断更准 确 。加减载控制方法就是在用户末端负荷增加时,来增加变 频 压 缩 机 的 功 率 ,从 而 使 系 统 输 出 制 冷 量 增 大 ,这 样 可保 持 温 度 的 平 衡 ,若 负 荷 增 加 一 定 程 度 后 ,此 时 机 组 输 出 的最 大 功 率 时 也 不 能 满 足 末 端 要 求 需 求 ,此 时 应 进 行 加 载 机 组 ,启 动另一台机组同时运行,可使输出功率大大提高, 以达到所 需的制冷量。 采 用 模 糊 控 制 和 优 化 算 法 ,传 统 PID控制器在工业控

毕业论文设计:PLC、变频器在中央空调冷却水泵节能循环控制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设计:PLC、变频器在中央空调冷却水泵节能循环控制中的应用

本科生毕业论文( 2012 届)学生姓名张公平院(系)武汉理工大学独立本科段专业机电一体化学号014210110813导师祁小波王生软论文题目 PLC、变频器在中央空调冷却水泵节能循环控制中的应用摘要在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冻水、冷却水循环用电约占系统用电的12%~14%,并且在冷冻主机低负荷运行中,其耗电更为明显,冷冻水、冷却水循环用电约达30%~40%。

因此对冷冻水、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能量自动控制是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着重介绍PLC、变频器在冷却水泵节能循环方面的应用。

中央空调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使电机在很宽范围内平滑调速,可将所有节流阀去掉,使管道畅通,可免去节流损耗。

通过改变电机转速而改变水的流速,从而改变水的流量,达到制冷机的正常工作要求和平衡热负荷所需冷量要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是由PLC控制器进行切换和控制的。

关键词:PLC 变频器冷却水泵节能ABSTRCTIn the traditional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reezing water,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electricity accounts for about 12% ~ 14% of the ele ctricity system, and in the frozen host low-load runn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more apparent, freezing water,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electricity about to reach30% ~ 40%.So to freezing water,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of energy automatic control is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ergy saving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 L C, inverter in cooling water pump energy saving circulation applications.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by inverter technology, make motor in a wide range smooth speed, can remove the entire throttle, make the pipeline flow, can free throttling loss. Through the change the motor speed and change in water velocity to change the flow of water to the normal work of the chiller requirements and heat load balance required cold quantity requirement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The motor is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by PLC controller and the control of the switch.Keywords:PLC converter cooling wa t er pump energy saving引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域,如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厂房等场所,用于保持整栋大厦温度恒定。

冷库节能措施

冷库节能措施

冷库节能措施
冷库节能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冷库设计:合理选择冷库的位置、建筑结构和材料,保证冷库的隔热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2. 提高冷库设备的效率:选用节能型冷库设备,如高效冷冻机组、循环水系统等,减少能耗。

3. 定期维护和清洁设备:定期检查、清洗和维护冷冻机组、压缩机、散热器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4. 控制冷库通风:合理控制冷库的通风量,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5. 合理货物摆放和运输方式:合理摆放货物,保证货物通风和散热,避免冷空气流失。

同时,合理选择货物的运输方式和时间,减少货物进出冷库的次数,避免频繁开关冷库门。

6. 使用智能控制系统:使用先进的冷库控制系统,实施温度和湿度自动调控,减少能量浪费。

7. 增加能源回收利用:利用冷库废热或废冷的能量进行其他用途,如供应温水、空调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员工培训和管理:加强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改变不良习惯,提高冷库能源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采取以上节能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冷库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中央空调系统变频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变频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变频节能改造方案1 引言中央空调系统在现代企业及生活环境改善方面的应用已极为普遍,而且它对于某些生活环境或生产工序中是必须的,即所谓人造环境,不仅是对温度的要求,还有对湿度、洁净度等的要求。

之所以要中央空调系统,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人的舒适度,集中供冷供热效率高,便管理,节省投资等原因,为此几乎在企业、高层商厦、商务大楼、会场、剧场、办公室、图书馆、宾馆、商场、超市、酒店、娱乐场、体育馆等中大型建筑上都采用中央空调,它是现代大型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之一,电能的消耗非常之大,是用电大户,几乎占了建筑物总用电量的50%以上,日常开支费用很大。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都是按最大负载并增加一定余量设计,而实际上在一年中,满负载下运行最多只有十多天,甚至十多个小时,几乎绝大部分时间负载都在70%以下运行。

通常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冻主机的负荷能随季节气温变化自动调节负载,而与冷冻主机相匹配的冷冻泵、冷却泵却不能自动调节负载,几乎长期在100%负载下运行,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也恶化了中央空调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质量。

随着变频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模块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能使商场室温维持在所期望的状态,让人感到舒适满意,可使整个系统工作状态平缓稳定,更重要的是其节能效果高达30%以上,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2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图1 中央空调系统图2.1 冷冻机组通往各个房间的循环水由冷冻机组进行“内部热交换”作用,使冷冻水降温为5~7℃。

并通过循环水系统向各个空调点提供外部热交换源。

内部热交换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水系统在冷却塔中向空气中排放。

内部热交换系统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源”。

2.2 冷冻水塔用于为冷冻机组提供“冷却水”。

2.3 “外部热交换”系统:它由两个循环水系统组成:(1)冷冻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及冷冻管道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冻水系统的节能设计
众所周知冷冻水系统向来是耗能大户,特别是具有净化空调环境的工厂,其冷冻站耗能占全厂用电量1/3以上,人们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它的节能问题。

这里针对电制冷的系统简单从设计角度进行介绍。

冷冻水的解决方案制定对系统耗能影响很大,比如是定流量还是变流量系统。

现在的研究偏向使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不仅考虑节能同时兼顾初投资。

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水泵变流量范围内就可以直接与用户侧的流量相匹配,在流量变化范围内没有旁通量,这就意味着没有多余的能耗(冷水机组必须有相应负荷运行能力,同时对流量的反应足够快)。

采用变频调速器来调节流量,节电率为20%~50%。

另外冷水机组冷冻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冷却水供水温度和温差对冷水机组的制冷系数及水泵能耗产生直接的影响。

提高冷冻水供水温度和降低冷却水温度都可以提高制冷系数,而增大供回水温差可相应降低水泵能耗。

在负荷端允许时,当机组低负荷运行时提高冷冻水温设定值将会显著地降低电能消耗。

大温差/小流量(低流量系统)不仅在满负荷下节能,在部分负荷下的节能趋势与满负荷相似,但节能效果更为显著,且可相应降低初投资。

因此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参数对节能很有利。

设备选型方面通常大的电制冷冷冻水系统都是采用水冷冷水机组加冷却塔的组合。

在此系统中冷水机组是节能的重点,一般它要占系统总能耗的60%,而水泵和冷却塔各占25%及15%。

因此冷水机组的选择非常关键,选用高效节能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能耗低的产品。

在选用冷冻机时应考虑一次投资和经济运行费的综合分析,一般性能系数高的设备一次性投资大,但运行费用低。

如全年运行时间长的制冷系统,运行费用高应选较高性能系数的设备。

在一个大系统中选择单机制冷量时还应考虑用户的最小冷负荷应大于所选制冷机的最小冷负荷极限。

有时因为这个原因在同一个系统中会采用两种机组,以求达到大范围的安全、高效运行。

在相同情况下,应选用噪声低、初投资小、维护检修方便的机组。

各种型号的制冷机组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冷负荷、供冷参数和不同的使用条件,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机组。

水冷冷水机组现今常采用螺杆式和离心式机组,离心式机组与螺杆式机组相比具有单机制冷量大,机械磨损小,机房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且其单机制冷量越大,单位制冷量的能耗越低,所以在工程中尽可能选用单机制冷量大的机组。

如果在缺水地区可采用风冷冷水机组,但能耗相应较高。

其次是水泵,水泵产品以国产设备为主,如果业主有较高要求可选用进口泵,一般进
口泵性能优于国产泵,但价格较高。

常用的有单级单吸离心泵,双吸单级离心泵。

总的原则是选择效率高、运行可靠的泵。

应根据系统压力最不利环节进行阻力计算,再加上合理的富裕后确定水泵扬程,水泵额定扬程过高会使水泵长时间偏离最佳效率点运转,从而增加能耗。

如果存在几块差异比较大的使用点,应采用分区域供应的方式,能有效降低能耗。

如果采用的是变频泵,一般采集主要使用点的水压信号对变频器进行调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降低水泵能耗。

虽然变频泵节能效果明显,但并不是每个系统都适合变频泵,当系统负荷相对稳定或是只需要台数控制即能适应负荷变化,那么就没有使用变频泵的必要,一是增加了初投资,二是反而增加电能消耗。

因为变频器部分也有一定的耗能。

冷却水循环泵通常采用定速泵,水泵部分的耗能不会因为部分负荷而降低,然而此时冷水机组的效率将有所提高,也就相应降低能耗。

并且较低的冷却水温差也将有利于冷却塔的运行。

在采用变频风机的冷却塔系统中,风机根据供回水温度信号调节转速,定流量情况下带来的低温差可相应使风机在低转速下运行也有利于节能。

冷却塔的容量以冷却水循环量和冷却水设计温差为依据,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来选择。

应首选效率高、低噪声的产品。

在冷却塔布置时,应使其远离热源,且进风方向与常年风向一致。

散热与保温:冷冻站内各电机的散热,电机温度过高不仅效率会降低还有可能烧坏电机。

就水泵而言通常在电机尾部有专门的风扇来散热(变频水泵一般配单独的电源供散热风扇)。

而冷水机组的电机通常采用制冷剂直接冷却。

为保证电机安全、高效运行,散热系统必不可少。

另外,各转动设备的轴承也需要冷却,保证安全、高效运行。

设计中应保证上述重点散热部位通风良好。

冷冻站设备、管道保温直接影响系统能耗,需保温部分如果保温效果不佳,会使冷量白白损耗增加系统能耗。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保温材料参数对节能很有利。

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机组与水泵的优化设计,如上所述使机组在较低的水流量下运行可以减少系统总能耗。

但对给定的系统而言,存在一个水流量的最优点,此时的总投资(初投资加运行费用)最低。

当然首先要满足使用要求,在设计中一般受到其限制。

再说冷冻水泵运行,一般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水泵和冷水机组不是一一对应的。

水泵直接由末端压差信号控制。

如有三台水泵,当系统启动时一台水泵先以最低频率启动,如果不能满足压差设定值,则第二台水泵以最低频率加入,如果还不满足则第三台水泵也以最低频率加入。

如果还未满足则三台水泵同频率上升加大流量,直到达到设定值。

卸载时相反。

冷水机组的台数控制是由投入机组的运行电流来控制。

随着负荷的增加,冷水机组运行电流达到满载电流时,再投入一台机组,直到全部机组投入运行。

反之,当机组的电流达到少开一台机组条件时,就关
闭一台。

当然在几台机组同时运行时,各台机组的输出功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尽量使机组在最佳效率点附近运行节能效果明显。

机组与冷却塔的优化设计,首先要计算出机组和冷却塔的最优运行点(即最佳冷却水供水温度)。

实际上冷却水的最佳温度取决于很多参数,如冷却负荷、空气的湿球温度、各设备的参数等。

为将冷却水温度方便的调节至最优点,冷却塔须采用双速风机或VFD。

最为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将冷却塔与整个系统紧密结合。

例如某系统中一台1550冷吨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室外湿球温度18℃时的满负荷运行时的冷却水最佳温度为24℃。

在机组载荷1160冷吨时,湿球温度14℃的条件下,冷却水最佳温度为21℃。

而当机组在730冷吨,湿球温度在12℃时,冷却水最佳温度为18℃。

现在有的冷冻机生产商已得出了某些型号机组的冷却水最佳温度方程式,有了它确定冷却水最佳温度成为可能。

其次,冷却塔供水温度控制也很重要。

我们主要讨论多台塔并联的情况,满载时没有讨论的必要,当系统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比如两台主机和两台冷却塔,当只有一台冷水机组满载运行时,我们是运行一台还是两台冷却塔。

对变频风机系统,计算可知运行两台冷却塔的能耗只有运行一台能耗的25%。

对双速风机来说也有相应的增载和减载的控制顺序,同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冷冻水系统满负荷运行所占比例较低,大部分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

因此提高部分负荷下的效率也是节能的关键,如何使系统适应负荷的变化对自控系统提出较高要求。

优秀的控制系统要达到快、准、稳的标准。

在负荷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节系统运行状况,快速达到新的平衡且精度高、超调小、系统稳定性好。

总的来说如何调节一个大系统中输出功率的分配相当重要,应尽量使每台机组在最佳效率点附近运行。

如果涉及到台数控制,应避开单台机组的不安全或低效率运行区,且防止机组的频繁启停。

要做到这些,系统需要反应灵敏、及时的测量环节,准确的负荷估算环节,正确的控制方案,合理的调节参数。

测量环节应安装在主要使用点附近,尽量真实的反映负荷的变化。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负荷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如果系统带有负荷估算环节要使两者尽量吻合。

至于调节参数一般采用工程整定的方法获得,应尽量获取与系统最匹配的调节参数。

特别是在复杂系统中,这直接影响调节品质,同样会影响系统能耗。

总之冷冻水系统的节能设计不仅包括系统方案的选择、各设备的选型、控制系统的设计,还包括对负荷的分析等诸多方面,系统的配置只是机房设计的一部分,而系统优化运行对于设备能耗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