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_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5 —
《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2016 年第 6 期
行能力理论,农户生计能力是农户有可能实现的、 各种可行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是实现各种不同生 活方式的自由。农户在征地前后生计资本水平和 结构发生 的 一 系 列 变 化,意 味 着 其 生 计 能 力 的 变 化。理解失地农户生计能力的维度很多,包括所处
的制度背景、存在的风险、面临的挑战和机会等,而 从失地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变化的视角进行 考察,应该是深入理解失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的最 好方法之一。
二、已有研究反思与本文思路设计
( 一) 可持续生计框架能否应用于失地农户生 计能力分析
生计能力与贫困和福利等概念密切相关,已有 研究关注失地是否会使农民陷入贫困、是否会降低 农民福利等问题。不少学者应用森( 2002) 的可行 能力理论对失地农民生计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普遍 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计资源,失去土地将使农 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如徐琴( 2006) 从可行 能力角度分析认为失地农民面临着人力资本和社 会资本同时贬值的不利处境。高进云等( 2007) 分 析表明,除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外,农民的经济状况、 社会保障、社区生活、环境、心理状况都有不同程度 的恶化。邓大松等( 2012 ) 调查表明,存在失地农 民相对收入减少、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低、职业发 展困 难、社 会 保 障 明 显 不 足 等 问 题。 高 进 云 等 ( 2010) 研究表明,除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外, 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环境条件、社区 生活、心理状况等都比征地前恶化。也有学者采用 福利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失地前后农民的福利问题。 周义等( 2014) 研究表明,失地冲击对农户福利的 影响具有多重性,福利分布的不均衡对农户福利测 度影响显著,失地变迁后农户整体综合福利水平下 降。但也有研究表明失地农民并不必然陷入贫困, 失地并不必然导致福利下降,如 He 等( 2009) 调查 表明,失地农民的贫困动态与土地征用制度和界定 模糊的集体土地产权密切相关; 史清华等( 2011 ) 调查显示,征地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 著,大部分被征地农户收入不降反升。
丁士军等: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 * ?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
□ 丁士军 张银银 马志雄
内容提要: 科学评价农户受到征地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失地农户改善生计的 前提,本研究提出一套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失地前后农户 生计资本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因子综合得分方法,能够解决 失地农户生计资本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难题,从水平和结构两维度较好地评价征地前后农户 生计资本变化。总体上征地后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小于征地前的水平,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则 显著大于征地前的水平; 征地在直接降低每个农户自然资本的同时,并不必然增加每个农户的物 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仍有一定比例农户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发生下降; 征地对农户的社会资本影 响不明显,社会资本在考察期内具有稳定性; 征地后农户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 资本的紧密性降低,而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紧密性提高; 农户征地前的生计资本对 征地后的生计资本存在正向影响,但各个维度的影响重要性存在差异。
等( 2011) 的研究表明,影响农户福利变化程度各 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民家庭被抚养人口比重、 被征土地占原有土地面积的比例、征地后是否安排 工作、农民受教育程度、所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等。
关于失地农民生计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tkinson 社会福利指数评价法( 周义等,2014) 和基 于可行能力框架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高进云等, 2007; 高进云等,2010; 王伟等,2013 ) 。森 ( 2002 ) 在对传统福利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可 行能力理论,认为个体的福利水平取决于其所具有 的可行能力。由于构成个体福利的可行能力是不 可直接观察的,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对福利的衡量通 常建立在评价个体功能性活动的基础上。现有文 献选取家庭经济收入、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区生 活、社会机会、社会保障、环境、心理因素等方面作 为衡量失地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指标 ( 高进云等, 2007; 王伟等,2013; 周义等,2014) 。基于可行能力 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则假定功能性指标之间不存在 替代关系( 高进云等,2010 ) 。这一假定与现实较 难符合,同时由于随着评价指标值的增加,指标对 应的权重边际递减,这就给指标变量的选取带来难 度,指标选 取 的 随 意 性 又 进 一 步 降 低 了 评 价 的 科 学性。
在失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研究中,虽然不少 文献使用了农户生计这一概念,但并未真正应用可 持续生计框架对失地农户的生计能力问题进行实 证的定量分析。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SLA) 基本 概念的提出来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早期 对于贫困的属性理解的 加 深。这 一 框 架 来 自 于 Sen( 1981) 、Chambers 等( 1992) 对解决贫困的发展 方法的研究,他们除了考察研究传统意义上收入的 贫困以外还特别强调了发展能力的贫困,即缺少能 力去选择和完成基本的生计活动。英国国际发展
三、变量选取与因子综合得分
( 一) 生计资本的变量选取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对失地农户的调查。课题 组 2013 年在湖北襄阳、江西九江和云南昆明选定 最近 3 ~ 5 年有土地被征收的农村地区作为研究样 本区域,在各个市区内选择 2 ~ 3 个征地较为典型 的经济开发区域,再对区域内随机选取村庄和失地 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本文选取江 西九江和湖北襄阳的 620 个有效农户调查样本( 九 江 194 个,襄阳 326 个) 进行分析。受访农户平均 被征地的次数为 1. 22 次,最大值为 7 次,最小值为 1 次,最近一次征地时间的中位数是 2010 年。征 地前和征地后分别指最近一次征地的前一年和 2012 年,对于最近一次征地时间为 2012 年或 2013 年的农户则回溯调查前一次征地情况。借鉴 Sharp ( 2003) 、史俊宏等( 2012) 对生计资本指标的设计, 本研究选取了以下变量作为生计资本 5 个维度的 衡量指标( 见表 1) 。 ( 二) 生计资本的因子综合得分计算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 内部结构的研究,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量互不相关 且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以提取原有变量绝大部分 的信息。因子分析体现降维的思想,由于各原始变 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公共因子的提取可以反映 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根据因子综合得分计算可 以将多个变量合并为单一的指标变量。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 准化处理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 然后根据所提取的公共因子数量,通过因子得分系
* 项目来源: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编号: 31541411012,31541411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换保障’背景 下失地农户的生计重建: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分析”( 编号: 7117323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 编号: 2013B0816)
不同征地补偿模式可能是影响农户福利状况 的原因。王伟等( 2013 ) 认为,土地换社保模式短 期内在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方面不如土地换货币模 式,但前者通过给予农民更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而使农民获得相对较高的福利水平,更有利于失 地农民长远生计保障。高进云等 ( 2007 ) 、高进云
— 26 —
图 1 被征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框架
( 二) 被征地农户生计资本如何测量 以往对农户生计能力的评价往往只关注其收 入情况,这 种 评 价 方 法 的 优 点 是 数 据 相 对 容 易 获 取,其弊端是难以客观评价农户的生计能力。农户 生计资本是农户得以扩展其生计能力的条件,关于 农户生计能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其生计资本的 考察。如杨云彦等( 2009) 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 地调查数据对库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了实证 分析; 李树茁等( 2010) 使用农户模型具体分析了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以农户生 计资本衡量农户生计能力虽然在逻辑上可行,但在 数据处理中的困难是很难对不同类型的生计资本 变量进行直接加总。已有研究在农户生计资本量 化指标的设定以及指标的计算方面都还有很多 不足。
Biblioteka Baidu
有密 切 关 系,可 持 续 生 计 框 架 可 看 作 基 于 Sen ( 1981) 的可行能力思想的生计能力分析框架。
被征地农户所拥有或可以使用的生计资本是 其应对征地冲击和实现生计转型的重要基础。可 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深入观察农户的新 视角,通过该分析框架研究征地冲击下的农户生计 资本状况,有助于更好理解农户生计能力的变化情 况。征地作为对农户生计的外部冲击,体现了失地 农户生计的风险与脆弱性,因此必然导致农户生计 资本的水平和结构变化。因此,从生计资本水平和 结构变化角度的分析可以考察失地农户生计能力 的变化,具体图示参见图 1。
丁士军等: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
部( DFID) 于 1998 年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提供给人 们 一 套 观 察 和 分 析 贫 困、生 计 问 题 的 思 路。该分析框架关注如何使用资产和能力,并通过 维持和增强这些资产和能力,达到保护生计这一目 的。该分析框架将生计资本划分为自然资本、物质 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 5 种类型,描 述了农户在风险与脆弱性环境以及变革的制度与 组织中,如何通过自身的机会与潜力以及外部的公 共服务、运用其生计资本发展生计。可持续生计框 架既反映农户生计资本结构、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 之间的循环回路,也反映了 5 种生计资本的相互转 化机制。由此可见,可持续生计框架与可行能力具
关键词: 失地农户; 征地; 生计资本; 生计能力; 可持续生计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大规 模的农村征地,而且这种征地在未来还会继续。国 内外的经 验 表 明 征 地 是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必 要 手 段。 但是,土地征用补偿往往导致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冲 突,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数是由征 地所引起的。如何妥善处理征地所带来的利益冲 突、把农民的短期生存质量与长期发展能力结合起 来,使农民不仅能得到充分的短期补偿、还具有长 期可持续的生计发展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处理 好征地过程中的矛盾需要了解征地给农民带来了 怎样的冲击? 征地前后农民的生计是如何变化的? 只有深入理解农民在征地前后的生计变化情况才 可能实施有效的干预政策,帮助失地农户重建可持
农户生计资本的测量涉及到指标变量的选取 以及变量的权重。在 DFID 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 架中 5 种生计资本的考察维度是明确的,而且从已 有文献看对生计资本指标变量的选取也比较一致。 然而,对于选取的各生计资本变量的权重却较难取 得一致意见,不同的研究根据需要会赋予不同变量 以不同的权重。由此产生的疑问是,农户各项生计 资本权重的设置科学合理吗? 如果各项生计资本 权重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则其加权求和的思路也 是不科学的。实际上,只要是通过非客观方式设置 权重,就难免出现方法有效性和推广性的问题。鉴 于以往文献在生计资本变量权重设置上的问题,本 文将基于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出一种处理方法,以此 来考察失地农户的生计资本变化,进而分析失地农 户生计能力的变化。
— 27 —
《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2016 年第 6 期
( 三) 本文研究思路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是: 在征地这一外部风险冲 击下农户的生计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回答 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尝试发展出一套测量农户生计 资本的新方法,然后利用调查数据评价征地前后农 户生计资本的变化,并以此评价失地农户生计能力 的变化。关 于 农 户 生 计 资 本 测 量,本 文 从 自 然 资 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 5 个
续生计。 当前农村土地的产权结构为,土地所有权为村
集体所有,承 包 权 和 经 营 权 为 农 户 实 际 拥 有,在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可以实现流 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户来说是一种可以使用的 生计资本。征地意味着农地的产权由村集体和村 民手中变更为政府所有。征地过程中,政府在获得 农地产权的同时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即由土地 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 偿费等构成的征地补偿费。土地补偿费由村集体 和村民共享,其他三种补偿由农户单独享有。各地 方政府也鼓励和支持被征地农户购买社会养老保 险,具体支持额度因地而异。基于森 ( 2002 ) 的可
方面分别构建农户生计资本指标体系。由于 5 种 生计资本性质不同,本文将分别采用因子分析及因 子综合得分方法来考察失地农户 5 种生计资本水 平与结构的变化状况。对农户生计资本水平的变 化分析采用因子综合得分增减比较和两配对样本 均值 t 检验的方法; 对农户生计资本结构变化的分 析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复相关分析等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