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苏武传》

课标要求考纲要求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①理解重要文言实词的含义;

②理解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书》及本文历史背景;积累文言实虚词。

2.方法与过程:在语境中掌握文言五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视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爱国节操。

【重、难点】

1.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2. 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任务一】阅读知识链接,识记重点文学常识。

【知识链接】

《汉书》作者是,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本文背景:匈奴,是与秦朝几乎同时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与汉族的矛盾一直不断。汉初,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从此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屈辱和亲。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受到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者对方的虚实。因此仍然保留着互相扣留使者为人质的做法。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一严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任务二】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结合注释口译课文,画出难点,完成后面的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

栘.()中厩.()监数.()通使窥.()观丈人行.()遗.()单于煴.()火

浞.()野侯没.()胡中阏氏

..()王单.于()

..()马畜.()牧羝.()昆邪

留之以相当.()左伊秩訾.()缑.王()啮.雪()扶辇.()劾.大不敬()

斧钺.汤镬.()

2.再读1—3段,对照课下注释,将自己有把握的词义写在该位置,找出文中的文言五项,勾画自己没有把握的地方,以备课上有针对性学习。

我的疑惑:

【探究案】

1.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2.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行也

..(2)汉天子,我丈人

(3)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3.翻译下列加点字,并指出其活用的类型

(1)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2)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4.翻译下列句子,并标明特殊句式的类型

(1)少以父任(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4)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5)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6)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7)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8)见犯乃死,重负国。

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预习案】

再读第4-6段,对照课下注释,将自己有把握的词义写在该位置,找出文中的文言五项,勾画自己没有把握的地方,以备课上有针对性学习。

我的疑惑:

【探究案】

解释加点字的重要实词和虚词

1.翻译下列加点字,并指出其活用的类型

(1)壮.其节(2)舆.归营

(3)欲因此时降.武(4)空以身膏.草野

(5)反欲斗.两主(6)单于愈益欲降之

(7)天雨.雪,武卧啮雪(8)杖.汉节牧羊

(9)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2.翻译下列句子,并标明特殊句式的类型

(1)惠等哭,舆归营。(2)何以汝为见?

(3)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4)匈奴以为神,…使牧羝。

(5)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3.掌握一词多义,解释下列个句子中的“因”字的意义与用法

(1)因厚赂单于(2)欲因此时降武

(3)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4)相如因持璧却立。

(5)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6)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7)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我的收获:

【预习案】

再读第7-10段,对照课下注释,将自己有把握的词义写在该位置,找出文中的文言五项,勾画自己没有把握的地方,以备课上有针对性学习。

1.翻译下列加点字,并指出其活用的类型

(1)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2)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标明特殊句式的类型

(1)孺卿从祠河东后土(2)触柱折辕,劾大不敬

(3)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4)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5)子卿尚复谁为乎?(6)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探究案】

分角色朗读卫律和李陵劝降部分,体会人物个性化语言。

1.卫律和李陵劝说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有什么不同?

我的收获:

【探究案】

1.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总结张胜、卫律、李陵的性格特点,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2.忠义之辩: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我的收获:

【训练案】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前后十余辈.。(批)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恐前语发.。(揭露、暴露)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不再有什么云了。)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

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诚甘乐.之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

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课外提升: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专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注释武弟子:苏武的弟弟苏贤的儿子。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令上书告.之。告:_______________

(2)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坐:_______________

(3)数疏.光过失予燕王。疏:_______________

2.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不同的一项是()

A.还乃为.典属国 B.为.搜粟都尉

C.数为.燕王所讼 D.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武以故

..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以:__________故:__________

(2)先帝以为

..遗言。以为:__________

(3)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

..。以:__________朔望:__________

4.翻译下列语句。

(1)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2)武因平恩侯自白。

(3)上以为郎。

素材积累(根据本文的写作素材积累)

苏轼三抄汉书

著名文学家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其实并不如此,而是另有其奥秘的。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客人很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反而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上3遍了。第一遍每段抄3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苏轼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

班固家族名人

班婕妤

班婕妤(前48?——前6年),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乃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其父班况生了三个儿子和她这个女儿。况幼子班稚生班彪,班彪又生班固、班超和班昭。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功劳。

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腻在一起,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妤又擅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止是她的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亦可亦友的地位。元后王政君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可惜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

其父班彪

班彪专心于史学,尤好汉代史。汉武帝时,司马迁撰写了一部史书(后来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到当代汉武帝,后事缺而无录。后来褚少孙、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位学者都曾缀集时事,或补或续之。班彪认为续作“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司马迁之书。于是继续采集西汉遗事,又旁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此书是续《史记》之作,但“不为世家,唯纪、传而已”。《后传》原书已佚,其内容想已多为《汉书》汲取,只是无法辨认清楚了。今《汉书》的元帝、成帝二纪及韦贤、翟方进、元后三传的《赞》,还保留有班彪的史论文字

其弟班超

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三十年之久。

其妹班昭

班昭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杰出的女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妻,早寡。固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汉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gū)。有《女诫》七篇,集三卷。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自主区】

【使用说明】教师书写二次备课,学生书写收获与总结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 ttp://w https://www.360docs.net/doc/ad6008690.html,/wxt/list.aspx?ClassID=3060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精品教学案:四单元写作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一、单元文本素材运用 1.点击素材——《孔孟两章》 孔子和孟子的仁爱思想博大精深,虽穿越千年的时空,但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彪炳史册,影响后世。他们的那一句句至理名言,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运用方向】传承仁政爱民儒家思想传统文化走近文化名人 【运用示例】 孔子历经沧桑,饱尝忧患,却始终坚持对清平政治的追求,对苛政暴君的批判,对传统美德的固守。他弘毅坚韧的品格,“仁者爱人”的胸怀,好学不倦的品质,见贤思齐的襟怀,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原则,堪称我们学习的典范。 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仍,社会矛盾尖锐,诚信受到挑战。在那个世事变幻莫测的时代,有的人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有的人佯狂避世,明哲保身;孔子却以罕见的担当精神,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大力宣扬“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政原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爱思想。尽管他的思想中有理想的成分,但他不懈追求大同世界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渴望正义与公平、向往和谐社会的体现。 2.点击素材——《劝学(节选)》 荀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所

以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要用行动来检验我们的所学,也就是要达到“学”与“行”的统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需要不断培养与提高。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专一,有恒心。 【运用方向】恒心积累专一学与思求学上进学习方法 【运用示例】 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正如荀子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德国大诗人歌德耗费了60年的心血,才完成了《浮士德》;明代李时珍花了整整2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药学上的不朽之作——《本草纲目》。每个人都拥有决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恒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最终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3.点击素材——《过秦论》 举起反秦大旗的陈涉,是一个被判苦役的人。他出身低微,缺乏名望,也没有雄厚的财力。他的士兵,都是“疲弊之卒”,他的武器,也不过是些截断的木棒。但当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却应者云集,广大人民“赢粮而景从”,轻而易举地击破强于“九国之师”的秦国军队。强大的秦国却败给这些因有罪而被征发的“谪戍之众”,令人深思。“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强大统一的秦国对人民施行的暴虐统治使它从强盛的峰巅,瞬间跌入灭亡的谷底,强大之势与败亡之速形成强烈的对比。 【运用方向】仁义治国民心向背前车之鉴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答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答案 1、诵读欣赏,范读正音: 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笙(shēng)箫 三、整体感知: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纵观全文哪两个小节读起来最相似?在结构上构成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首尾呼应(回环往复)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创造了深邃意境。 四、具体赏析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1)云彩,这是诗人作别的对象。一般离别诗作别的都是人,这首诗作别却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金柳,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金色的柳枝随风轻摆的样子很像新娘美好的姿态,有谁愿意离开自己新婚的妻子呢?这里,用新娘比喻金柳,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欢喜和浓烈的温柔之爱。同时比喻修辞的运用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3)“榆阴下潭水”——“天上虹”,.喻手法的运用。第二个比喻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4)“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表达出自己的无限喜爱之情。 (5)青荇,“油油的”写出“软泥上的青荇”光润的样子、和悦的样子,营造出“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似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的意境。 “招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等同于“逍遥”,有“自由自在”之意!它不仅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地摇动的情态,也体现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不能换成“轻摇”,因为轻摇,即轻轻地摇动,这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学生也可理解出“招引”之意,自圆其说即可) (6)“柔波”、“水草”,重点在“甘心”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康河融为一体,愿意永远留在康河,表达出了对康河的永久眷恋之情。 (7)“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满载一船星辉”——画面感、色彩感十足!想象的魅力! (8)“笙箫”,笙箫在此是一个偏义词,重在萧。此处不宜换成别的乐器。萧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萧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到好处的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 导学案

《兰亭集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的特殊现象。 3.通过诵读,感悟文意,学生互助合作质疑探讨重要的文言知识。 4.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预习案 二、知识链接 1、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 序,也称“叙”和“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 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序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为介绍书 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 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 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2、关于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他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 3、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4、时代背景 两晋政治黑暗,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三、基础夯实 1、字音 癸()丑会()稽()禊( )事激湍()流觞()曲水游目骋()怀嗟()悼齐彭殇()趣()舍万殊 2、通假字 悟言:____________ 趣舍: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 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电场,实线表示电场线。一个初速度为v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虚线表示其运动的轨迹。则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不断减小 C.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2. 如图所示,直线为某电源的图线,曲线为某小灯泡的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是() A.,B., C.,D., 3. 如图所示,O是等量异种电荷P、Q连线的中点,M、N是以P为圆心,以OP 为半径的圆上两点,且MN与PQ垂直,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O、M两点场强相同B.O、M两点电势相等 C.M、N两点场强相同D.M、N两点电势相等

4.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5. 如图所示,在MNPQ间同时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水平向外,电场在图中没有标出.一带电小球从α点射入场区,并在竖直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至b点,则小球() A.一定带正电 B.受到电场力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C.从α到b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从α到b过程中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6. 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钢球受到合力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A.向下,m(v1-v2)B.向下,m(v1+v2) C.向上,m(v1-v2)D.向上,m(v1+v2) 7. 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圈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从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达位置Ⅲ,位置Ⅰ和Ⅲ都很靠近Ⅱ.在这个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 A.沿abcd流动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拿来主义》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拿来主义》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 (一)知识链接 1、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导学及练习案 现代诗歌 第一课时·预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 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 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语文必修1导学案·练习案第1页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③峥嵘岁月图:抓住“忆”字。(提问:思考什么叫“书生意气”?) 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怎样的情怀啊?试回想一下《沁园春·雪》中哪些词句的思想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成了最美的意象。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有时潇洒地抽烟,轻易不朗诵, 抬头望断南飞雁,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五、阅读下列诗句(提问: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 ①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③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 语文必修1导学案·练习案第2页 六、掌握格律诗的一些规则(重点。律诗排序必用到这一知识点!) 补充:平仄(“天子圣哲”)、对仗、三“粘”四“对”、压韵、起承转合、用典孤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含答案)

20 修辞无处不在 1 巩中周静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高一语文出题人:巩义中学周静审定人:郭晓安 2009-6-20 【三维目标】 1、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从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词语、句子)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修辞格和修辞手段串联起来,达到知识系统。 3、为作文增添文采创造条件。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调整语音的手段,锤炼词语的妙处,学会更恰当地选用句子。 【教学难点】 把修辞知识迁移到实际运用中。 【学法】 探究法讨论法迁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二、“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可以引导学生平时注意搜集这样的例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文采。 三、“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果你的选择适合语境,就会造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样的句子在以前的教学中都学过,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记忆,系统复习一下。 1、大部分辞格是横跨几个层面的,像“排比”句,从语音上来说,有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从句子组合的角度讲,这又是运用了整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 2、任何一种修辞手段,必须受到上下文的约束,如果与上下文所设定的语境不符,即使辞藻再华美,用词再巧妙,也只能成为败笔。 【学习过程】 一、回忆温习 学生所学过得修辞手段都有哪些?(A级) 二、梳理探究(A级) 1、修辞格和修辞的概念有何区别?教材如何给修辞下定义的? 2、修辞分哪几类? 3、请看第一纲:语音修辞。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4年美国开发出从数字数据打印出3D物体的“3D打印技术”,并在2年后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之所以叫“打印机”,是因为它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只不过,普通的打印机是在纸上喷一层墨粉,形成二维(2D)文字或图形,而3D打印则能“打”出三维的立体实物。以一个手电筒为例,3D打印机能通过电脑将手电筒进行立体扫描,创建三维设计图,之后对这个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成一层一层的,之后,打印机就将原材料按照设计图一层一层地“喷”上去,直到最终造出一个手电筒,只不过3D打印机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者陶瓷等材料。 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技术一下子就吸引了美国空军,他们认为,如果将这种技术用在武器制造上,产生的威力将是惊人的。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而使用3D打印技术后,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会大幅度提高。在航空工业上广泛被使用的一种金属是钛,它的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远胜于绝大多数合金,如果通过激光将钛熔化并一层层喷出飞机,无疑将大大提高美国战机的制造速度。为此,1985年,在五角大楼主导下,美国秘密开始了钛合金激光成形技术研究,不过,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美国始终无法生产高强度、大尺寸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只能进行小尺寸钛合金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钛合金零件表面修复。 我国于1999年开始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集中开展了镍基高温合金及多种钛合金的成形研究,形成了多套具有工业化示范水平的激光快速成形系统和装备;掌握了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的关键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方法,所成形的钛合金及力学性能均达到或超过锻件的水平,为该技术在上述材料零件的直接制造方面奠定了基础。近年,我国在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形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变形开裂及内部质量控制两大技术难题,通过对钛合金零件凝固组织的有效控制,所成形的飞机钛合金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已通过装机评审并得到应用。 目前,中国已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的国家,先进战机上的钛合金构件所占比例已超过20%。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使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冲破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而这与3D打印技术关系紧密。 1.下列关于“3D打印技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3D打印能够通过电脑对物品进行立体扫描并创建三维设计图,然后对该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层,最后“打”出立体实物。 B.3D打印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不同的是,它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陶瓷等,打出的也不是文字或图形。 C.3D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这也是它引起美国空军关注的原因。 D.3D打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领域,3D打印机能“打”出小至日常生活用品如手电筒,大至航空器部件等各种材质的物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而3D打印技术可缩短零件制造流程。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阿Q正传(节选)》学案

阿Q 正传》学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情节内容 2. 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3. 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阿Q 精神。 【教学重点】 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 对阿Q 精神的认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自测】 1.创作背景 《阿Q正传》创作于1921—1922 年。它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的畸形的中国人,这部不朽著作的诞生,有着其深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并且没有从根本上震动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2. 阅读文本和批注理清小说的情节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 第二章优胜记略——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

第五章生计问题——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 第七章 革命—— 第八章不准革命—— 第九章大团圆—— 【自研自悟】 1.有人说,鲁迅的白描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请从文中找出两三个例子来证明这种观点。 2.概括阿Q 是个怎样的人?

自练自提】 试结合文本分析《阿Q 正传》中的找老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形象 第二课时 【自学自测】 根据第7、8 章概括阿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的思想规迹 自研自悟】

自练自提】 1.有人说《阿 Q 正传》的一大艺术特色是“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说 法?1.我们应如何看待阿 Q 的革命? 2.阿 Q 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 ,你怎样看待这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2.1《烛之武退秦师》精品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 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重难点】 重点:目标2、3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疑问: 二、检查预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史书,《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 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三、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6 孔雀东南飞(已审阅)

6孔雀东南飞并序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清故事情节,鉴赏表现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思想内涵,分析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完成习题,提出疑难点。 2.除去课文开头和结尾段,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将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二、自练自测 1.填空 “乐府”,最初是名称,后成了一种有音乐性的名称。以后不少文人仿拟乐府诗所作的诗也叫乐府诗或。《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编者)编录的。《乐府诗集》由宋代编,其中收录有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最长的。 2.背诵默写 (1)鸡鸣外欲曙,。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头上玳瑁光。,耳著明月珰。,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二情同依依。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故事的开端,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阅读“鸡鸣外欲曙……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讨论:这一部分写兰芝严妆,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3.作者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么? 4.根据课文分析总结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点。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新妇起严妆 ..(盛妆)事事四五通.(遍) B.足下蹑.丝履(穿着)耳著.明月珰(戴) C.指如削葱根 ..(教养) ..(葱白)本自无教训 D.却.与小姑别(回头)好自相扶将 ..(服侍) 2.选出与“勤心养公姥”的“公姥”构词方式全都不同的一项() ①昼夜勤作息 ..⑥便复在 ..⑤逼迫兼弟兄 ..④还必相迎取 ..②我有亲父兄 ..③汝岂得自由 旦夕 .. ..⑦嬉戏莫相忘 A.①②③⑥ B.③④⑥⑦ C.②④⑥⑦ D.①⑤⑥⑦ 3.选出与“好自相扶将”的“相”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①及时相遣归②会不相从许③还必相迎取④嬉戏莫相忘⑤誓天不相负⑥蹑履相逢迎⑦怅然遥相望 ⑧不得便相许⑨登即相许和⑩叶叶相交通 A.①④⑩ B.②③⑤⑧ C.⑥⑦⑨ D.②④⑥⑧ 4.对刘兰芝被遣前还“严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 (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师版) 学案博苑 2014-09-08 1947 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 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情感是难点。 【知识链接】 1、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2、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有助于把握在本诗中情感的换。 2.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 3.运用“三美”理论体会本诗,从韵律、形式、意境体会的感情。 【学习过程】 学点一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试着标出本文的韵脚与节奏,体会它的音乐美。 学点二 2.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榆阴()沉淀()长篙() 漫溯()满载()斑斓()笙箫() 现在“荫”只读去声!阴只读阴平! “荫”做且仅作动词讲,即 1。没有阳光2。遮蔽3。受爵4。庇护 阴就多了,形容词、名词。但文学不能简单!!!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通读去声,“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绿阴道”。但在一些固定格式(如绿树成荫)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中,原读阴平,表示,“树荫“义的“荫“仔细观赏保持不变。 学点三 3.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高中】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9赤壁赋word导学案教师版

【关键字】高中 《赤壁赋》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2、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学法指导: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知识链接: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人称“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

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3、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课题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学习过程: 一、朗读第一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十六日),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为:介宾短语后置)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精校版)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18小题54分)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 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 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 C.标准状况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D.在标准状况下,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不是10 N A 4、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0体积气体A2跟 30体积气体B2化合生成20体积某气体C,则气体C的化学式为() A. AB B.A2B C. AB3 D. AB2 5、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的NaCl B.75 mL 3 mol/L的NH4Cl C.150 mL 2 mol/L的KCl D.75 mL 2 mol/L的CaCl2 6、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80 mL 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 A.6.25 mol/L B.12.5 mol/L C.7 mol/L D.7.5 mol/L 7、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 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4、KClO3 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C.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有秩序运动 D.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 9、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纯碱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氦气、胆矾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SO3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SO3均是电解质 C.铜丝、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案:第1课时评两篇 含答案

◆1 时评两篇 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是一种新闻体裁。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这种文章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思想性,它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引导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论取舍 人要有所取,必须有所舍。 “取”固费力,“舍”亦太难。 人不能只取不舍。 要有收获,必有付出。付出便是舍。 对无法得到的东西,忍痛放弃,那是一种豁达,但也是一种割舍。必须割舍而不肯割舍,则是疑虑与执迷,对自己有害无益。能在必须割舍时,毅然地割舍,乃是坚强与洒脱。 不要以为只有能“取得”的人才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舍”的人,实在具有更高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 苦恼的来源是患得患失。所谓患得患失,也就是对取舍的犹疑不决。 这“舍”有时是有形的,如买东西,置产业,你需付钱。有时是无形的,如要专心争取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舍去许多个人的享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最大的取舍是对成功与荣誉的取舍。人们追求成功犹如爬山。一个又一个山头的征服过程虽艰苦,但成功在望的鼓励使你提起勇气继续攀登,这是“取”的过程。但当你到达峰顶,

备享殊荣之时,也就是你准备功成身退之日。这一番“舍”更需智慧与勇气。 另一种“舍”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舍。尽力而为是“取”的最高原则。发觉此事与己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之道,这也是一种“舍”。 微感言: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2.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歌德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6.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一、审美视窗 呐喊,就要不同凡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风靡媒体。 大至国家大事,小至凡人琐事,时评,以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对象,有感而发,作出评论。它既有对先进的新生事物的赞颂、褒扬,也有对落后丑恶现象的批评、鞭挞,还可以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阐发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道理。 有专家曾说过: 一流媒体站在生活前沿,引导生活。 二流媒体站在生活之中,推动生活。 三流媒体站在生活之后,指责生活。 思想是引导生活的源泉,要办有思想的媒体,要写有思想的时评。 【注】本文两篇时评的作者分别是:①徐勤,著名媒体从业者,善写时评类文章,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导学案(1)(含答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导学案一 教学目标: 1.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结合课下注解熟练诵读课文 3.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3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查考。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记》,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纂的许多古代诗集里,也多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稍有出入,最常见的为三百五十三句,计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它确是古代叙事诗里最长的一首。 全诗共357句,1785字。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在思想和艺术上代表了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这首诗所叙之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西汉初期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了封建君主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改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的爱情的青年男女身上时有发生,这也是完全正常的。但其美好的人格和彻底的反抗精神则被人们永远铭记。 2.汉乐府 西汉的民间音乐很流行,也风行于社会上层,因为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爱好“俗乐”,所以大量采集民歌,又有大量演奏俗乐川西民歌的乐工。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做乐府。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曲,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A级)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哽咽葳蕤遗施主薄 B.伶聘公姥扶将窈窕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 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共60题,每小题1分,满分60分) 1、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B.资配置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劳动力素质不同 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中国江苏网2013年12月11日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昨宣布,截至当天中午12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成功,也标志着今 年送水的目标已全部完成。读图完成2~4题。 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区必须优先解 决的问题是() A. 河道的淤积 B. 水质污染 C. 地下水位的下降 D. 土壤的盐碱化 3.随着该工程的实施,以下对我国北方地区带积 极的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①改善我国北方水资短缺的局面②缓解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④土壤次生盐碱化面积可能扩大⑤将彻底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局面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4.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大气降水B.蒸发蒸腾C.地表径流D.水汽输送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8所示。读图9回答第5题 5.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彻底解决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