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班楼教室声学设计与分析
学校声学设计要点

学校声学设计要点1、学校建筑的声环境概述一直以来,在学校建筑的设计中,声学设计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国内众多教学建筑都普遍存在声学缺陷。
学校作为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其室内听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间的交流,对学生而言,噪声将引起学习能力的下降,尤其是读写能力、计算能力和记忆力,而突发的噪声更易引起恼怒。
国外对学校声学环境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声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都有不利影响,他们在听闻环境不良的教室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都较差,在需要对语义材料进行快速处理才能牢记的记忆力测试中的表现也较差。
因此,在学校建筑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于他们使用的功能设计,体现建筑声学设计的合理性。
学校建筑示意图2、学校建筑的室内声学设计指标2.1允许噪声级为了合理和有效地控制噪声,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确定允许噪声标准。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学校建筑中各类用房内的允许噪声标准应满足下表1-1的规定。
2.2隔声标准2.2.1 教学用房隔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教学用房隔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注:产生噪声的房间系指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以下相同。
2.2.2教学用房与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教学用房与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标准2.2.3 教学用房的外墙、外窗和门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外墙、外窗和门的空气声隔声标准2.2.4 教学用房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应符合表1-5的规定。
注: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普通教室之间楼板的撞击声隔声单值评价量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结构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
3、学校建筑的声学设计3.1 学校建筑的防噪声规划学校建筑的防噪声规划。
取决于用地的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学校用地的选择不当,常常成为控制噪声的先天性缺陷,以致在教学楼的设计中采取各种隔声措施就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也很难获得相应的效果。
合班楼教室声学设计与分析

t r e e mi e i me we e d t r n d,a d b a c l t n me h d wih r v r e a i n tme f r l n y c l u a i t o t e e b r to i o mu a,a c i c u a c u — o r h t t r l o s e a tc e i n o h l s r o wa e f r d,wh c r vd sr f r n e t h l s r o tmb e d sg . is d sg ft e ca s o m s p r o me ih p o i e e e e c o t e c a s o m i r e i n
进行 了研 究 , 介绍 了新建 阶梯教 室音质设计方法 。 文
献E] 2 对两 种 不 同类型 教 室 的房 间 比例 、 响 时 间 混 等 建声 参 量分 别 进 行 了实 际 测 量和 计 算 , 用 有 利
r o a tr i eo a in t e a o si e fc s p o . I h a e h ls r o a o sis is e r o m fe t d c r t h c u tc fe ti o r n t e p p rt e ca s o m c u tc s u s we e s o
( c o l fCi i En i e rn n c i c u e An u i e st f ce c n c n l g Hu i a h i 3 0 1 Ch n ) S h o v l g n e i g a d Ar h t t r , h i o e Un v r iy o in ea d Te h o o y, an n An u 2 0 , i a S 2
中学教师宿舍楼构件隔声性能分析报告书

绿色建筑室内构件隔声计算分析报告项目名称:中学校教师周转宿房工程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规范标准参考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19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4、《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5、《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主编,出版时间1987.07)6、《建筑隔声设计一空气声隔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康玉成主编,出版时间:2004.10)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8、《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08J931一.建筑概况1.1基本信息城市:奉节(北纬=31.00。
,东经=IO9.30°)建筑类型:居建建筑朝向:南偏西11度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0层建筑物高度:16.50m1.2层高汇总表1.3建筑轴测图图1建筑轴测图二、指标要求针对建筑室内构件隔声性能的评价标准主要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建筑室内构件隔声的具体条文如下:328条针对住宅建筑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技术要求:对于绿色建筑二星级,室外与卧室之间的外墙、卧室与邻户卧室之间的分户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卧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低限标准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对于绿色建筑三星级,室外与卧室之间的外墙、卧室与邻户卧室之间的分户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卧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
【基本技术要求】5.1.4第2款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控制项】5.2.7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评分项】1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盼;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2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建筑声学浅析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建筑声学浅析摘要: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建筑声学设计的要点与经验:大型公共建筑顶面吸声处理是提高语言清晰度的最佳方式;采用简单包饰座椅可以减少不同上座率引起的混响时间差异;声场不扩散性导致早期衰变时间EDT低于T30;包厢区的语言清晰度低于看台区,且分布不均。
场馆厅和休息厅联通形成明显的耦合空间效应;联通厅人群噪声、灯具散热噪声及溢水排水噪声对场馆降噪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大型公共建筑声衰变时间及其排放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需引起注意。
使用计算机模拟声学参量作为设计参考较为稳妥。
关键词:声学;语言清晰度;早期衰变时间;耦合空间;降噪;引言:大型公共建筑其空间的声学环境的营造很重要。
从声学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事哪方面的声学设计,或是在与声学工作者进行某方面的设计研究,无疑首先要了解其传播方式、人的视听特征及主观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视听体验的空间。
1.空间声学的基本概述声学空间是指在特定空间内声音传播效果的艺术,所寻求的目的是确保空间内的声能平均的分散在空间内,以此给听众带来美妙的声学效果。
以反射声和混响时间来判定声学效果的好坏是主要手段,反射声从空间中分析分别为:顶部反射、侧向反射、后部反射。
顶部反射对于整体的声能起到扩大的作用,使听觉效果范围增加。
侧向反射能增强整体环境环绕感,更能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效果。
后部反射声与其他声音共同合作,以此来增加听众的围合感。
声波在室内传播的过程形式大致分为三种:平面发射、凹面发射、凸面发射。
这三种声音的传播方式在不同的平面反射其效果也是不尽相同。
如平面发射只是单一的改变声线的方向,对于声音的聚合和发散并没有什么作用;凹面发射具有一定的声音聚拢的效果,但其声能并不均匀;凸面发射在经过凸面的发射之后变得发散,这有利于在空间中产生扩音效果。
三种声学效果的不同也为空间的设计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和合理化建议。
在了解室内空间声学的基本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认识国内外的空间声学的研究进展,对于接下来的研究讨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声学设计案例范文大全及答案

声学设计案例范文大全及答案声学设计是一门研究声音传播、音质效果与空间感知等方面的学科。
在建筑、音乐厅、会议室等场所,声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声学设计案例范文,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会议室电视音频问题案例描述在某公司的会议室中,使用电视进行演示和报告展示。
然而,与会员工反映,在会议室内无线话筒和电视音频播放时出现了明显的声音混叠和反馈问题,导致会议无法顺利进行。
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声音分区调整:为了避免声音的混叠,可以在会议室内设置合适的声音分区,并合理安置扬声器和麦克风位置。
2.音频系统优化:对于无线话筒和电视音频播放设备,可以进行音频系统的优化。
首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更新软件和固件。
其次,适时对设备进行线路检查和维护。
3.声音隔离:通过合理设置会议室的声音隔离,减小反馈问题的出现。
可以选择合适的声音隔离材料,如隔音墙板、隔音玻璃等,以减少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4.声音均衡调整:通过对会议室内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声音均衡调整,可以进一步减少声音混叠和反馈问题的出现。
可以调整音频频率、音量和声场参数等。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在会议室中使用电视音频时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率。
案例二:建筑空间声学改善案例描述某大型商场的购物区域,存在着噪音过大的问题。
购物区域的空间设计不合理,导致购物活动和人流产生大量噪音,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购物区域的噪音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声音分析:首先,对购物区域进行声音分析,确定噪音源的位置和强度。
通过测量和分析噪音源的频谱和声压水平,可以帮助准确识别和定位问题。
2.隔音措施:根据声音分析结果,对购物区域进行隔音设计。
可以采用吸音材料覆盖墙壁和天花板,以及安装隔音门窗,减少外部噪音的传入;同时,对内部空间进行声音隔离,避免声音的反射和共鸣。
3.声音控制:在购物区域内进行声音控制,避免声音的过度传播和累积。
教室声学音质设计一例

教室声学音质设计一例燕翔徐学军侯冰洋汤静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清华大学建筑馆北114教室听课效果不良,于2002年进行了装修改造。
改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教室声学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科学的设计方案,装修后的教室声学效果非常理想。
本文介绍了改造的声学研究过程和得出的一些结论,文中包括国内外教室声学设计的调研、教室声学设计的考虑、北114教室存在的音质问题的分析和实际测量、提出多种音质改造的设计方案、使用缩尺比例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两种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分析测量和评价、可听化音质模拟的听众主观评价和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改造后的音质测量结果和音质效果调查等等。
关键词:教室声学,音质,可听化模拟,计算机音质模拟,比例模型音质模拟清华大学建筑馆北114教室是建筑学院的专业教室,可容纳100名学生。
教室长14.4m,宽7.0m,净高4.0m,体形瘦长。
使用中学生的评价很差,主要是听不清老师的讲课。
学院决定对114教室进行装修,同时解决音质问题,设计方案由建筑物理实验室完成。
在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对教室音质进行了研究,以求获得最佳设计方案。
研究分为以下步骤:1 教室音质设计文献调研“为学校创造安静的环境,保证教室和其它教学用房具有良好的听闻条件,是学校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噪声的长期作用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学生(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和正常的发育。
……教室内合适的混响时间,均匀的声场分布也是确保教室良好听闻的重要条件。
”——《实用建筑声学》“在一般小型教室,主要是防止混响时间过长,特别是在听众没有坐满时。
大型教室或讲堂还要适当设置反射表面,以充分利用第一次反射声,保证室内有足够的声压级。
为了使室内有足够的声压级和短的混响时间(小型教室在0.6s以内,500人的教室不超过1s),教室、讲堂的每座容积不超过(3~3.5)m3。
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与处理方法

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与处理方法当我们在建筑中行走,无论是办公楼、剧院、咖啡馆还是住宅区,都会被各种声音所包围。
这些声音的来源可能是交谈、音乐、机械设备或者环境噪音等。
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对我们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与处理方法。
1. 声学效果的重要性在建筑设计中,声学效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个好的声学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增强人们在室内的体验。
相反,一个差劲的声学设计可能会导致噪音污染、听觉疲劳和难以理解的交流等问题。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声学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2. 声学设计的原则在进行声学设计时,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是隔声性能。
建筑的外墙和隔墙应该具备足够的隔音性能,以便有效地隔绝来自外界的噪音。
其次是吸音性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吸音板等装饰的位置,可以减少室内的回声和噪音反射,增加室内的声音质量。
此外,还应该考虑噪音控制和振动控制等因素,以确保建筑达到理想的声学效果。
3. 办公楼中的声学设计办公楼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声学设计的场所。
在办公楼中,员工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安静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和装置来减少噪音,例如使用隔音玻璃窗、安装可调节的空气供应和减振装置等。
4. 剧院中的声学设计剧院是一个展示音乐和表演的场所,声学设计在剧院中尤为重要。
为了提供良好的音乐和表演体验,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音质、声音反射和回声时间等。
在剧院中,通常采用各种吸音材料和反射板来控制声音的传播和反射,以确保观众能够听到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声音。
5. 住宅区中的声学设计在住宅区,人们更加关注室内的安静和隐私。
因此,在住宅区中,隔声是一个重要的声学设计考虑因素。
通过合适的隔音材料和良好的墙体设计,可以减少邻居间的噪音干扰,提供一个安静的住宿环境。
6. 城市中的声音处理方法在城市环境中,噪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降低城市噪音对人们健康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声音处理方法。
教室的声学设计如何优化

教室的声学设计如何优化在教育环境中,教室的声学设计是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
一个良好的声学环境可以让教师的授课声音清晰传达,学生能够更好地聆听和理解,减少噪音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优化教室的声学设计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教室中常见的声学问题。
回声和混响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如果回声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声音重叠,影响清晰度。
混响则是声音在封闭空间内多次反射形成的持续声音,混响时间过长会使声音变得模糊不清,难以分辨。
此外,背景噪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空调系统的运行声、室外交通噪音等,这些都会干扰教学和学习。
为了优化教室的声学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空间布局是关键的第一步。
教室的形状和尺寸会对声音传播产生影响。
理想的教室形状应该是矩形,长宽比例适当,避免过于狭长或方正。
此外,教室的高度也需要合理设计,一般来说,较高的天花板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混响。
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吸声性能。
墙面可以采用具有良好吸声效果的材料,如吸音板、吸音棉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声音,减少反射。
地面可以选择地毯,它不仅能够降低脚步声等噪音,还具有一定的吸声作用。
天花板也可以安装吸音吊顶,进一步提高吸声效果。
家具的布置也会影响声学效果。
桌椅的排列方式应该尽量规则整齐,避免过于混乱。
同时,选择合适的桌椅材质也很重要,木质桌椅相对来说声音反射较小。
窗户的设计也不能忽略。
使用双层玻璃窗户可以有效隔绝室外噪音,提高教室的隔音性能。
窗户的位置和面积也需要合理规划,以保证充足的自然采光和良好的通风,同时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音响系统的配置也是优化教室声学的重要手段。
合适的扬声器位置和数量能够确保声音均匀分布在教室内。
教师使用的麦克风可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音量,使学生在教室的各个位置都能清楚地听到授课内容。
通风系统的噪音控制也至关重要。
教室声学设计及声环境的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

教室声学设计及声环境的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室建设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室的使用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而声学环境是影响教室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室声学设计及声环境的综合评价对于提高教室使用效果、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室声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室内部的声学环境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让教学良好地进行。
教室声学设计的原则是尽量减小各种声学干扰,包括内部和外部噪音,以及在建筑内进行的机械活动引起的振动噪音。
声学环境的综合评价是通过对教室进行声学测量和分析,评估教室内的声学环境状况,包括语音传输指数(STI)、回声时间(RT)、吸声能力等指标的评估,进一步提高教室声学环境的质量。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对教室声学设计及声环境的综合评价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 教室声学设计原则的研究:分析教室内部和外部各种声学干扰的来源和特点,探讨合理的声学设计原则。
2. 教室声学设计的技术方案研究:选取合适的声学材料和装置,确定声学处理的具体方案。
3. 声学环境的测量和分析:对教室内的声学环境进行测量和分析,评估教室声学环境质量。
4. 教室声学环境的综合评价:通过对教室的声学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总结声学设计及声环境改善对教学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教室声学设计和声环境评价的文献进行全面调研,总结相关技术和方法。
2. 实地调查法:对现有教室进行现场调研和测量,获取实验数据。
3. 模拟实验法:在模拟环境下建立教室声学环境模型,进行声学处理、测量、分析和评估。
四、预期成果1. 教室声学设计原则的总结与提炼,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2. 教室声学设计的技术方案,为教室声学处理提供了具体的参考与指导。
3. 对教室声学环境的测量与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出现有教室声学环境的实际情况。
4. 对教室声学环境的综合评价,能够为教室声学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本次开题报告的全部内容,谢谢。
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与处理

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与处理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观和内部布局,声学效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不同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不同的声学效果,而对于具体的声音处理,需要基于不同的声学理论和技术手段。
一、声学效果1.1 建筑内部声音的回音和噪音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关键之一是避免声音的过度回声和噪音。
如果建筑空间的声学声学设备处理得不好,建筑结构和装修材料会成为各种声音的媒介,导致声音的回声、共鸣和噪声。
1.2 声学舒适度声学舒适度是指人在特定建筑环境中的感受是否舒适,包括声场质量、韵律特征和清晰度。
在开放式建筑中,声场质量是指音乐听起来是透明和连贯的,而在演讲厅和会议室中,它则更注重说话者的音频质量,以便受众能更好的听到讲演者的话。
1.3 声音隔离声音隔离是指在建筑物内部不同区域的声音相互隔离的能力。
如果建筑物的声音隔离效果不好,就会导致人们相互干扰或者噪声引起的卫生问题。
二、声学处理2.1 阻抗阻抗是指声音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
建筑结构的特点能够反映声波的性质,同时也能影响声波的传播。
在设计建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阻抗因素,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形状、材料和地理位置等。
2.2 声学设计在设计一个建筑的时候,必须考虑声学的因素。
这就意味着需要对于空气声音的频率、声像、品质和声源的发出等要素进行评估和测量。
该过程确保了建筑内部的空气声音质量符合官方标准。
2.3 音频降噪处理建筑的噪声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声学处理技术来解决。
比如,声音隔离可以通过有选择性的吸音和隔离材料来实现。
同时,在设计建筑时,也要考虑到交通和人员流动的噪声,可通过选择一定的窗户设计来减少这些干扰。
2.4 声音控制声音控制是通过控制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方向来达到降噪和隔离的效果。
火车站、机场、医院和商场等地方都需要进行这种处理,使得声音在房间内部更加舒适和精确传播。
三、结论建筑设计中的声学效果是综合了建筑结构、美学、舒适度和功能性等因素。
需要对空气声音质量和声音控制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便能够建立各种房间和建筑物的声学基础。
小学建筑声学设计

小学建筑声学设计目录一、声学设计 (3)二、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 (7)三、建筑风格 (11)四、建筑发展趋势 (16)五、成本控制 (19)小学建筑不仅要具备功能性,还要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融入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过于生硬的现代建筑风格。
小学建筑的外观可以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增添学校的独特气质。
例如,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
数字化技术在小学建筑规划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建筑信息建模(BIM)和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使用。
BIM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预测建筑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D打印技术也可能在学校建筑的部分结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小型、定制化的教学空间和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建筑设计要考虑到数字化教学的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设备接口,确保教室能够进行信息化教学,支持多媒体互动、网络授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各类数字化设备和互联网设施的接入点应尽可能分布合理,确保全校各区域都能够实现网络覆盖。
小学建筑的功能布局必须合理,教学区是建筑设计的核心部分。
通常,小学建筑需要设置教室、科学实验室、艺术活动室、计算机室、图书馆等多功能教室。
每个教室的面积要符合教育部门的标准,并确保教室内的采光、通风良好。
应合理配置教学辅助设施,如投影设备、多媒体设施、黑板、课桌椅等,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校园景观的设计也是小学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
建筑周围的绿化、花园、游乐设施等应与建筑本身的风格相匹配,创造出一个富有艺术感、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校园景观不仅是学生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学生情感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声学设计在小学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声学设计是确保教学环境舒适、有效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教室声学设计

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你可能不清楚的时候一个拥有优质声学空间的教室不论是对于老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听课都很重要,一个优质的声学教室不仅能够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教授知识。
天戈声学是一流的声学装饰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参与了许多优质学校的声学装饰项目,如华为清澜山学校、深圳坂田北国际化学校等一些学校的声学装饰项目。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学校的声学设计。
教室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历经的一个场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室声学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应该怎么做好教室的声学处理呢?一般而言教室的声音嘈杂是因为墙面、天花过于嘈杂。
足够的响度在教室内的各个位置都能听到适量的声音。
室内的响度应高于室内噪声的5-10dB,但又不能过响,使人感到吵杂。
室内适宜的响度为60-70dB。
室内各点声音大小基本一致室内的声场分布均匀,避免产生回声,多重回声,声聚焦等音质缺陷。
最佳的混响时间教学用房要求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这就决定了教室的混响时间足够短。
混响时间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布置吸声材料来完成。
避免受到噪声的干扰控制室内噪声,主要通过对设备用房的隔声减振和对暖通设备的消音以及设计隔墙等方法。
各类教室混响时间参考值表中的混响时间值,可允许有0.1s的变化幅度;房间容积可允许有10%的变动幅度。
教室的允许噪声可取NR-25标准,至多也不宜超过NR-25。
建筑设计中的声学与声音系统方案

建筑设计中的声学与声音系统在礼堂、艺术演出中心、剧院、音乐厅、体育场馆、教室以及教堂等建筑设计中,都要求进行声学设计以便能获得清晰、愉悦、无失真的语音和音乐效果。
这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因为良好的声音效果对于许多建筑物都是重要的,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声学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这意味着声学专家和声音系统设计师应在一开始就被邀请加入设计队伍,最好是在构思阶段就加入,以便确保声学和扩声在基础规划阶段就能得到加强。
所以,一个好的建筑音效设计离不开对声学和声音的理解以及一个好的设计团队。
声学概念声光之间的不同点由于人类感官在许多方面都是模拟式的,因此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声音与光是详细的,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例子是你只需要像照明一样用声音"覆盖"一个区域即可。
然而,这种模拟性认识却在一些基础的物理学面前显得漏洞百出。
我们感知到的声音的空气传播波长要比光线的电磁波传播波长要长得多。
当多束光线照在室的同一个目标时,光线亮度的增加不会产生给人以可察觉的视觉失真。
相比之下,多个声波投射在室的同一个目标却相互干扰,甚至会相互抵消,除非该房间经过了专门的声学设计以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
这种干扰可能会使声谱中的某些重要元素丧失,从而在室的不同地点产生不同的声音质量,并延迟声音的到达时间。
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可能会使音乐沉闷,质量降低,使说话声无法听清。
造成这种干扰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反射和扩音音箱交感作用。
声音反射坚固且平直的墙面,如戏院包厢的正面墙等,可能会产生反射。
如果包厢位于剧院或礼堂的后部,反馈回观众席的声音会使坐在舞台和包厢之间的观众难以听清台上的说话声,因为这部分观众会既听到原始声音,也听到回声,后者抵达耳部的时间会稍晚些。
从而造成观众听不清或听到的声音杂乱无章。
房间与墙壁的形状凹面,圆形,包括凹墙和穹顶形,这些形状对于语音质量要求高的房间是最不适宜的。
凹面会将声音聚焦于一个特定区域,使该区域较房间的其他区域的声音更强,产生强烈的延时反射,无法与原始声同步。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创造宁静与和谐的空间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创造宁静与和谐的空间在建筑设计中,声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创造出宁静、和谐的空间,为人们提供具有高品质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声学设计原理声学设计的核心原理是控制和改善声音的传播、反射、吸收和扩散。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1.1 声音传播与隔音合理的声音传播是建筑中声学设计的基础。
建筑物内部的声音传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隔音结构和材料来达到。
例如,在公共场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隔音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选择。
采用吸音材料和声音封闭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噪音的传播,创造出宁静的环境。
1.2 声音反射与吸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对于创造宁静与和谐的空间同样重要。
过多的声音反射会导致混响和噪音,影响人们对声音的感受。
因此,在设计中应合理选择吸音材料,例如吸音板、吸音窗帘等,以减少不必要的声音反射,提高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
1.3 声音扩散与定位在某些场合,如剧院、音乐厅,声音的扩散和定位尤为重要。
合理的设计可以使观众坐在不同的位置上能够感受到均衡的声音分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声学屏风、声学挡板等装置,通过反射和折射调整声音的扩散角度和方向。
二、声学设计的方法2.1 剖析场地特点在进行声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场地的特点进行剖析。
包括场地的形状、大小、材料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等。
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可以了解场地现有的声学问题,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2.2 合理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是声学设计的关键。
在公共建筑中,如医院、学校等,需要避免噪音的传播和干扰。
因此,在布局上应尽量避免噪音源与安静区域的直接接触,通过设置缓冲区和隔音区域,将噪音源与安静区分隔开。
2.3 选择合适的材料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声音的传播和质量。
优质的吸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反射和残响。
常用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吸音窗帘等。
此外,对于有特殊音响效果要求的场所,如音乐厅和电影院,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来调节声音的扩散和定位。
合班教室设计方案

合班教室设计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合班教学的需求,设计了以下合班教室方案:1. 空间布局:合班教室采用开放式空间设计,将教室分为两个区域,前半部分用于集体教学,后半部分用于分小组讨论或小组活动。
2. 坐席设置:每个区域设置长桌和椅子,集体教学区域设置教师讲台,小组区域设置小型书桌或圆桌。
3. 电子设备:教室配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支持教师的教学。
4. 储物空间:每个学生分配一个储物柜,用于存放个人物品、教材等。
5. 墙面装饰:教室的一面墙面设置为磁性壁面,方便教师和学生贴上和取下各种小道具、图片等。
6. 照明:教室的照明设置采用柔光灯,既能满足学习的亮度要求,又能减少眼睛的疲劳。
7. 空调和通风:教室安装中央空调,确保室内温度适宜,同时设置新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8. 声学设计:教室进行声学处理,减少噪音干扰,提高听课环境。
9. 网络设备:配备稳定的无线网络,方便学生在教室内进行网络学习和资源共享。
10. 黑板和白板:教室设置一块黑板和一块白板,方便教师进行书写和展示。
11. 教学工具:提供一些教学工具,如投影仪、计算器等,方便教师使用。
12. 座椅设置:座椅采用舒适的椅子设计,保证学生长时间坐姿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13. 窗帘与窗纱:设置窗帘和窗纱,以调节教室的光线和保护学生隐私。
14. 紧急出口:合班教室设置多个紧急出口,以确保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总之,合班教室设计方案旨在提供舒适、高效、实用的教学空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合班教学的进行。
高等学校合班教室声学指标缺陷及解决方法——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南 面紧靠火 车交通 干线抚 顺线 , 面是浑 南东路 北
的交通 干线 , 周边环 境产 生的 噪声对 学校 内的教 室有 一 定 的干 扰 ; 另外 , 为学 生 日常 主要 通道 作
问题是 混响 时间长 , 环境噪 声 的干扰 , 音质差 , 有 回音等声 学缺 陷。 决教 室 内的声学 问题 的方 法 解
收 稿 日期 : 0 0 0 — 4 2 1—3 2 作 者 简 介 : 耀 ( 93 ) 男 , 宁 海 城 人 ,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周 16一 , 辽 副 硕
第3 期
周 耀 等 : 等 学 校 合班 教 室 声 学 指 标 缺 陷 及解 决方 法 高
29 6
吸声系数 小 , 因而提 高 了合 班教 室 内的混 响声 。
析 。推 导 出满足 教 室声 学 指标 要 求 的一 般 设 计 方 法 , 改善 学校 合 班 教 室 内 的声 学环 境 为
提 供 可 行 的设 计 方 法 。
关 键 词 : 室声 学指 标 ; 响 时间 ; 声设 计 ; 声设 计 教 混 隔 吸
中图分 类 号 : B 5 T 51 文 献 标 志码 : A
2010年 7月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nl fS ey n i z uUnvri Sca ce c o ra hn a gJa h i sy( oi S ine) o n e t l
J1 u.
2l 00
第 l 第 3期 2卷
沈 阳建 筑 大学合 班 教室 ( 图 1 墙 面 、 见 ) 顶棚 为刮 大 白墙 面 , 面满铺 瓷砖 面层 , 地 这类 壁 面都 是 比较 坚 硬 的 , 声反 射很 强 , 吸 声 系数 一般 仅 其
3.4室内音质设计 建筑声学 教学课件

第3.4章 室内音质设计
■
3.4.2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音质设计
§设置有效的反射面
第3.4章 室内音质设计
■
3.4.2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音质设计
§选用扩声系统
• 扩声系统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厅堂很大,听众太多,需要提高口语声声压级和减弱室内、外背
景噪声的干扰
◎电影院的放声系统
◎用人工混响,补充大厅混响时间不足,以满足听觉要求和得到若 干其他的声音效果
清晰度与可懂度间关系
第3.4章 室内音质设计
■
室内音质评价标准
清晰度的客观描述
直达声后50ms内到达的声音能量与总声能之比值。
第3.4章 室内音质设计
■
室内音质评价标准
§主观评价标准 明晰度: • 一是指听者能清楚辨别音乐每种声源的音色; • 二是指听者能听清音乐的每个音符。 • 是指近次反射声能与总的声能之比。
第3.4章 室内音质设计
■
室内音质评价标准
§主观评价标准
第3.4章 室内音质设计
■
室内音质评价标准
§主观评价标准 • 2.合适的响度 响度是人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质的好坏首先要有 足够的响度,让听众能听得见。对于自然声演奏的观演建 筑来说,足够的响度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语言声,要求 其响度级为60~70phon;对于音乐声,响度要求的变化范 围一般在响度级50~85phon,有时还会更大。 • 3.较高的清晰度和明晰度 语言声要求具有一定的清晰度,而音乐声则需达到期 望的明晰度。 音乐的明晰度具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能够清楚地辨 别出每一种声源的音色,二是能够听清每个音符,对于节 奏较快的音乐也能感到其旋律分明。
第3.4章 室内音质设计
合班教室设计要求及标准

合班教室设计要求及标准合班教室是指供多个班级共同使用的教室,通常用于小规模学校或班级较少的学校。
合班教室的设计要求及标准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合班教室的设计要求及标准展开阐述,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一、功能布局与设计要求1. 灵活布局:合班教室应该具备灵活的布局和设计,以适应不同班级的教学需求。
采用可移动式家具和分隔墙板,可以根据班级规模和教学需求随时调整空间布局。
2. 多媒体设备:合班教室应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互动白板、音响系统等,以支持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3. 教学设施:合班教室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设施,如书架、实验台、储物柜等,以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要。
4. 舒适性与安全性:合班教室应注重教室通风、采光和安全出口的设置,保证教室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合班教室的座椅宜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舒适度。
5. 厕所与饮水设施:在合班教室周边应设置足够的卫生间和饮水设施,以满足学生和教师日常生活和课间需要。
二、空间设计及规划标准1. 面积要求:合班教室的总面积应当满足每个班级的基本教学需求,同时兼顾学生活动和教学设施的布置。
一般情况下,每个班级的最低教室面积标准为20平方米/人。
2. 通风与采光:合班教室的设计应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空气流通通畅度标准为0.2m/s,教室采光率不低于1:10。
3. 声学设计:应采用吸声材料或设计隔声措施,以减少教室内的噪声干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门窗设置:在教室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门窗,保证教室内外通风以及安全通道畅通,便于学生和教师的进出。
5. 学习活动空间:合班教室设计应考虑多班级同时进行学习活动的需求,保证教室内的学习空间充足,并合理规划活动区域。
6. 化学品和危险物品储存:应设置专用的储存柜和储存区域,确保合格和安全存储化学品和危险物品。
三、教室装修及设备标准1. 地面装修:应选择耐磨、易清洁的地板材料,确保教室地面平整、无裂缝,便于教室清洁和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4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28 N o .42008年12月Jou rnal of A nhu i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N atu ral Science )D ec .2008合班楼教室声学设计与分析杜传梅,马芹永,尹 楠(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摘 要:声环境作为建筑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
安徽理工大学北校区3号楼原为化工部化校老楼,并校后进行了装修改造但听课效果不良。
通过对教室声学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根据建筑声学理论,确定房间容积和混响时间,利用混响时间公式,用计算法对教室进行建筑声学设计,为教室音质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室;混响时间;声学设计中图分类号:O 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098(2008)0420037203收稿日期:2008205223资助项目:土木工程省级示范专业经费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杜传梅(19722),女,安徽淮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物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A cou stics D esign A nalysis of C lassroom w ith Com b ined F loo rDU Chuan 2m ei ,M A Q in 2yong ,Y I N N an(Schoo l of C ivil Engineering and A rch itectu re ,A nhu i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H uainan A nhu i 232001,Ch ina )Abstract :A cou stic environm en t design as an i m po rtan t p art of arch itectu ral p hysics ,is getting m o re and m o re atten ti on of arch itectu re designers.B u ilding N o .3in N o rth Cam p u s of A nhu i U n iversity of Sci 2ence and T echno logy w as a o ld bu ilding of fo rm er T echn ical Schoo l of Chem ical Indu stry .A s a class 2room after its deco rati on the acou stic effect is poo r .In the p ap er the classroom acou stics issues w erestudied in detail.O n the basis of arch itectu ral acou stics theo ry ,the classroom vo lum e and reverberati on ti m e w ere determ ined ,and by calcu lati on m ethod w ith reverberati on ti m e fo rm u la ,arch itectu ral acou s 2tics design of the classroom w as p erfo rm ed ,w h ich p rovides reference to the classroom ti m b re design .Key words :classroom ;reverberati on ti m e ;acou stical design 教室与学校教学工作息息相关,对教室做有效声学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声环境,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方便教与学的相互交流。
良好的教室声环境要求教室有适当的混响时间,足够的响度且声场分布要均匀,要求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无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以及无明显噪声干扰等等。
教室的音质设计就是与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配合,选择良好的体型,确定合理的反射面和吸声材料布置方式,选择适当的混响时间,有时还要确定合理的扩声系统布置,以便使老师的声音能够清晰完美地传到每个学生耳中。
关于教室的音质设计方面前人已做了一些工作:如文献[1]中对大学150人阶梯教室音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新建阶梯教室音质设计方法。
文献[2]对两种不同类型教室的房间比例、混响时间等建声参量分别进行了实际测量和计算,利用有限元模型模拟方法给出了部分声场分析。
文献[3]通过高校有关声学的建筑工程案例,对高校的声学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针对其不同功能要求的声学建筑,围绕声学重要指标提出了建议和注意事项。
本文对本校听课效果差反映强烈的北区3号楼教室进行了混响时间实际测量和理论计算且进行了相应的声学分析。
1 教室的声学要求做为教学用房为获得良好的清晰度,最重要的手段则是控制教室的混响时间。
为保证语言清晰度,教室的混响时间要求较短,而通常所说的混响时间的控制重点是指中频(f =500~1000H z )的混响时间。
文献[4]126给出了不同体积房间及不同用途的最佳混响时间(见表1)。
表1 最佳混响时间与房间容积表容积 m328.0~85.085.0~127.0127.0~170.0170.0~245.0245.0~339.0339.0~424.0t 60(语言教室) s 0.30~0.350.35~0.400.40~0.450.45~0.500.50~0.550.55~0.60t 60(音乐教室) s-0.60~0.650.65~0.700.70~0.750.75~0.800.80~0.85 在一般小型教室,主要是防止混响时间过长,特别是在听众没有坐满时;大型教室或讲堂还要适当设置反射表面,以充分利用第一次反射声,保证室内有足够的声压级[4]68。
首先测量房间长、宽、高尺寸并进行比例确定[4]74(见表2)。
根据选择好的房间尺寸求其容积。
容积的大小影响混响时间长短。
表2 房间宽、长比例表m高宽长11.201.40~1.601.251.45~1.701.301.50~1.801.351.50~1.901.401.55~2.401.451.65~2.501.501.70~2.551.551.75~2.451.601.85~2.401.651.95~2.251.702.00~2.201.752.10~2.251.802.20~2.252 教室的建筑设计与声学设计测量的教室高2.65m (地面至顶棚),宽6m ,长15.3m ,比例为1∶2.26∶5.77,可容纳学生108人,教室内设有两个走廊(见图1),可见教室的建筑比例不是最合理的,但一时也无法彻底改建。
在师生中对教室听课效果进行了调查:多数师生反映教室听课不清楚,教室后部听课感到很吃力。
首先对教室的空场、满场混响时间进行了测量(见表3)。
表3 声学处理前混响时间实测值频率 H z125250500100020004000t 60(空场) s 1.952.562.322.852.211.44t 60(满场) s1.391.391.131.030.830.75然后对教室进行声学处理:主要在后墙设置矿棉吸声板(17mm )、侧窗设置灯芯绒窗帘(打折200%)根据模型利用公式[5]对混响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见表4)。
图1 教室实际图及教室建筑设计平面示意图83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8卷表4 声学处理后混响时间理论计算值频率 H z125250500100020004000t 60(空场) s 1.807161.797260.937140.807390.71870.7145t 60(满场) s1.391.130.6230.5020.44390.4826 为了更好的对照处理前后混响时间的变化情况,用O rigin 拟合比较曲线(见图2)。
f kH z图2 五种混响时间的曲线图图2中,B 为处理前空场时混响时间实测值;C 为处理后空场混响时间理论计算值;D 为处理前满场时混响时间实测值;E 为处理后满场时混响时间理论计算值;F 是从表1得到容积为250m 3左右的厅室在500~1000H z 满场时的最佳混响时间(不高于0.6s ,以0.6s 为一个大致的标准线)。
可见在声学处理前混响时间是远远高于0.6s 的,致使老师上课后面同学们根本听不清楚;进行了相应的声学处理后基本上满足了教室声学要求。
通过模拟实验教室上课师生反映良好。
3 结束语教室作为最重要的学校建筑之一,其室内听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优劣。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英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已经建立或着手建立相应的教室室内声学环境方面的标准或规范。
对于100座左右的教室,混响时间指标非常重要,较为理想的满场设计值是中频0.4~0.5s ,超过0.6s 清晰度会受到影响。
本文通过对本校教室采用了现场测量和理论计算两种方法,从室内声学设计方面分析了在教室中存在声学问题的原因,从而从理论上找出了解决办法。
为教室的建筑设计和后期声学改造提供了一些可行的理论方法,对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1] 陆凤华,王默识,路振光,等.大学150人阶梯教室音质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3):2732274.[2] 李婧,朱晓天,赵秀玲.教室声学设计分析[J ].南方建筑,2006(9):23225.[3] 钱汉中.高校建筑声学设计案例分析[J ].科技文汇,2007(7):1942195.[4] [美]F ・爱尔顿・埃弗莱斯特.家庭和播音室声学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4:68,74,126.[5] 刘加平.建筑物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83.(责任编辑:何学华)93第4期 杜传梅,等:合班楼教室声学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