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两种制度。
以下对这两种制度表述正确的有()
①前者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
③统治者实行这两种制度的目的相同
④导致两者瓦解的根本原因相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2.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 . 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 . 设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 . 设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3. 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
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 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B .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C .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4. 隋代及唐代前期,最为广大的富庶地区首推黄河下游及其南北一些州郡。
到唐
代后期,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成了全国少有的富庶地区,也是当时皇朝财赋主要取给的地方。
这一变化说明()
A . 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 . 政局动荡不利于经济发展
C . 对外贸易的重心发生变化
D . 耕作技术发生根本性变化
5.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这表明()
A . 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 . 中国古代制瓷业非常的兴盛
C .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 .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6. 在兵制方面,宋朝基本不再采用征兵制,而采用雇佣性质的募兵制度;在征调徭役方面,北宋中期采用雇募法,不再单纯使用无偿征调农民等服役的办法;在官府征调工匠服役方面,由单纯的轮差制度改为差雇制度,国家给服役的工匠一定报酬。
这反映出宋代()
A . 取消了制度层面的强制措施
B . 更多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国家治理
C . 法律制度已经相当健全成熟
D . 劳役地租完成向货币地租的过渡
7.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A . 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B . 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
C . 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 . 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
8. 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 . 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 . 宰相权力下放地
方的趋势D . 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9. 19世纪中期,中国产茶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福建武夷山开荒栽茶“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杭州於潜“仰食于茶者十之七”,湖南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
这表明()
A . 国内需求扩大使茶叶生产增加
B . 通商口岸附近的农业逐渐破产
C . 出口数量增加扭转了贸易逆差
D . 开埠通商加速农业生产商品化
10. 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
……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在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A . 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 . 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
C . 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 . 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
11. 制约袁世凯的专政,是辛亥革命维护共和和民主的重要目标。
合法防止袁世凯专权是南北谈判前后革命党人重要的考量。
因此他们希望用合法的方式控制住袁世凯的称帝。
宋教仁因此()
A . 要求袁世凯赞同共和
B . 制定《临时约法》
C . 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
D . 实行责任内阁
12.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
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有利于动员全民抗日
B . 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C . 妥协退让的对日态度
D . 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3. 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
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
这表明我国()
A . 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
B . 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
C .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 . 人民代表大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4. 下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
对于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A . 中美直接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几乎没有贸易往来
B . 中美建交促成了1975年中美贸易额有了大幅度的攀升
C . 中国产品在美国的畅销造成了1980年中美的贸易逆差
D . 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快速增长
15. 古雅典法律规定,外邦人不能够自己出庭,不得拥有不动产,但却要为雅典服兵役,还要交纳象征其地位的一种人头税。
雅典的奴隶出庭作证时,只有在挨一顿打之后,其证词才被认为是可信的。
这说明,古雅典()
A . 依靠习惯法维系社会关系
B . 民主政治明显具有虚伪性
C . 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
D . 审判过程虽公正但较随意
16.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
而中国“西汉末
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
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 . 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
B . 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
C . 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D . 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17. 15世纪以后,西欧商人用美洲白银换取中国的黄金,由于中国和日本的金银比价不同,再用中国黄金到日本换取更多的白银从中赚取差价,所获高额利润就地购买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商品然后再高价转卖到欧洲和美洲。
这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 价格革命导致了物价暴涨
B . 全球商品交流网络开始形成
C . 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增加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8.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 构建民权政府
B . 批判神权统治
C . 鼓吹人性解放
D . 主张平等
19. 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
A . 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 . 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 . 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 . 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
20.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1. 1813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公斤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
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
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
A . 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
B .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C . 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 .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22. 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
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 . 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
B . 抑制农村土地兼并
C . 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3. 以当代美国默里·N·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
据此可以推断()
A . 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
B . 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C . 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
D . 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4. 有学者指出:如果WTO是全球贸易的1.0版本,那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则无疑是全球贸易的2.0版本。
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
此言论旨在说明
A . 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 . 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 . 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
25. 自古至今,各国在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
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美国是一个宪政民主共和国,以宪法为最高准则,实行三权分立。
其中国会拥有立法的权力,但它无权执法;以总统为首的政府机关负责行政,拥有执法的实权,但它既不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也不能凭借主观想法任意诠释法律;法律和宪法的解释权在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负责。
材料三法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唐代宰相实行委员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和中国唐朝在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上有何相似之处。
其根本目的又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的权力有何不同。
26.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岂亲政,志在平北齐,定江南,统一全国。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集权,扩充兵力。
一面削夺宗室诸王及勋贵大将的权势,一面要求
宗室诸王及将帅的故旧部属不得尽忠于故主,要求只能以天子一人作为专心奉事对象。
为了对北齐用兵,在府兵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幕兵范围,将征兵对象推及到所有均田农民,且“改军士为侍官”,“侍官”犹皇帝侍卫,明确了府兵的“禁旅”“宿卫”性质,改变了原先府兵将领“自相督率”的现象,当兵之民既有“侍官”的荣誉,又逃避了国家赋役,出现了均田农民踊跃当兵的局面。
武帝大力整顿府兵军纪,用法严整,又经常体察军情,慰勉将帅,笼络军心。
周武帝在释免奴碑、杂户的同时,为避免激化统治集团矛盾,又把部分奴碑赏赐给有功的将领和勋贵。
建德二年(573年)武帝集群臣、沙门、道士,“辩释三教先后”,结果得出“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的结论,建德三年五月,武帝“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建德六年平北齐,武帝又令断齐境佛法。
——摘编自余世明《北周武帝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武帝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武帝改革的影响。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
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
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
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
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
我相信,我们能。
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
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
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28.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文化运动肇于《青年》杂志,但掀起洪波却始于蔡元培将陈独秀和《新青年》引进北大。
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介入论战,却顶住压力保护陈独秀。
1920年年初,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短文《洪水与猛兽》,耐人寻味地将新文化运动比作”洪水”,将军阀比作“猛兽”,“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五四后,蔡元培接连发表《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东西文化结合》等系列文章,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持分析态度,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东西文化结合。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四后蔡元培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三、论述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
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
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