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第一课第一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分析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文化底蕴这三组关于文化的词之间有什么差异。(分层次理 解)并阅读课本第6页,说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 3、举例说明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 4、下列图片列举了东西方在生活方式、孩子、旅游、处理问题
、人际关系等十个方面的差异。请任选图片中一个或几个角度说 明你所认同的东西方差异,试着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其根本原 因是什么?作为文化,其本质是什么?它们的影响是如何发挥的 ?具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试着举例说明。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ຫໍສະໝຸດ Baidu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
1
创设情境,引领目标
•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 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 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 文化”;在繁华的都市有“都市文化”,在遥远 的山村有“村落文化”……
• 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经开始通过胎教 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 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 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 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文化 ”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让我们一起走 进《文化生活》,体味文化,感悟文化。
• 4、文化对社会和人的活动会产生双重作用。即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 的作用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能够推动社会的 进步;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引向歧途,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 。
.
26
知识总结
.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2
学习目标
• 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了解文化 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 2、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 3、理解文化的本质及其双重作用
• 重点:文化的内涵 • 难点: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
3
.
4
“常听人抱怨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中国人有 的是最朴素的信仰,信的是“家教”。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每年春运所见证的,既像是一次“敦刻 尔克大撤退”,又像是一次对世俗之家的朝圣。
.
6
西方(德国)与东方(中国)
.
7
生活方式
.
8
孩子
.
9
旅游
.
10
在餐厅
.
11
排队
.
12
准时
.
13
处理问题
.
14
意见
.
15
人际关系
.
16
领导
.
17
问题质疑
• 你们小组有哪些问题不 理解?
• (1)怎么理解意识形 态和非意识形态?
• (2)什么叫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 (3)如何理解文化可 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
22
3、文化的特征
•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 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 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2)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看,个人所具有的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 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 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
21
2.文化的内涵
• 内涵: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分类:
(1)从表现形式看:
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
(2)从文化形态看: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3)从文化性质上看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有益文化与腐朽没落文化
•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主要是 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包括人生的目的、意义、态度 和理想等。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一 种认识和评价。
•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比 如勤劳善良,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成为一种文化深深地烙在中国 人的民族灵魂上,因为勤劳,所以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必将创 造更灿烂的现代物质文明,这就是文化转化成为物质力量。比如“想 富口袋,先富脑袋”。为了人能更省时省力,人类发明了许多先进的 科学技术。更简单的例子是,所有人都认为学习重要,为什么?因为 可以学到文化,有文化就可以给自己带来相对较高的收入。
• (3)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看,人们的精 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 体,即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
23
核心思想PK
• 儒家思想:
• 人性善
• 靠道德修养
• 德治、教育
• 等级 • 基督教思想:
• 包容 • 人性恶
• 靠上帝拯救
• 法治、制度
• 平等
• 偏执
.
24
3.文化的本质
——文明
•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
• 文化底蕴
——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
.
20
文化的概念
“大文化”与自然相对应,人的所有创造物都
是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文化”指精神文化,与精神文
明同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小文化”指文学、
艺术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 业。
• (4)文化的双重作用 怎么体现?
.
18
1、文化现象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
• 文化现象是无时不在的。 • 从社会角度看,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文化
的存在; • 从个人角度看,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着文
化的存在。 • 文化现象也是无处不在的。不同的区域,
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
19
“文化”辨义
•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不管怎样的拼争激烈疲惫不堪,只要能够在 除夕前赶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顿饭,很多东 西也就释然了,这个温暖的需求谁都拦不住。”
──摘自搜狐网专题《过年回家,拦不住的温暖需求》
.
5
教材导读与学法指导
• 1、今年春节你在哪儿过的年?你家过春节的年俗有哪些?你印 象最深的年俗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本第5页与分享年俗,你能得 到什么结论呢?
• 本质:
–精神力量 – 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 作用(双重的):
–影响社会发展 – 个人的成长+民族和国家的历史
.
25
答疑解惑
• 1、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 系。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非 意识形态一般没有阶级性,但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