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座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就座设施的布置位置、距离和方向与道路、绿地、小广场等的相互关系
3、就座设施本身的组合关系
4、就座设施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其舒适性。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座位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决定了坐与不坐的选择。吸引居民逗留的一个小尺度空间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具有某种蔽护性、日照通风良好、视野开阔、特定的场所意义(比如一棵保留的古树),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场景等。
(转自“园林学习网”/thread-3804-1-1.html)
三、调研内容与理论结合分析
我们这次所做调研的地点选择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其目的就是分析在不同类型空间中人们选择座椅的心理,从而总结出一定规律,以便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
首先,分析一下商业区(开米广场和飞炫广场)的情况。
人们乐于在空地或绿地边缘停留和活动,同样的“边界效应”也发生在沿建筑边缘地带、有明显高差的地点、以及两个不同特征的空间(如室内、室外)的过渡区()。因为人们处于空间的边缘便于观察前面空间的全貌,同时往往能得到后背的保护。正如亚历山大指出的:“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于是沿建筑四周和空间边缘的座椅比在空间当中的座椅会更受 图3
飞炫广场(图6)同样呈长方形,两条长边分别为商铺和马路。座位布置 图6
图5
倦后倚靠的要求。用边界效应分析,这些座椅位于广场的边缘且基本靠墙布置,满足了人们对边界的依赖性。座椅朝向广场,视野良好。由于座椅为圆形,角度可随座位变化而变化,而且人们对其木质的材料很满意。但其人流量大、噪音大也使得一部分人放弃就座与此。但总体来说座椅的引入使一个死气沉沉的广场变得有了活力,从这个层面上看,它还是较成功的。
其次我们来看朝向与视野的影响。
当人们选择在公共环境中坐下时,总是会马上领略到这一地点所具有的种种优越条件,如特殊的地势、空间、气候、景观等各个方面。有机会观看各种活动是选择座位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其他一些因素,如阳光和风的方向,也必须加以考虑。防护良好并且具有不受干扰观察周围活动的视野的座位,总是比那些弊多利少的座位要受欢迎得多。
座位的布置需要精心规划。在我们所处的许多公共场所中座椅完全是随意布置的,缺乏仔细的推敲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让座椅在公共空间中自由“漂浮”的灵活布局也不鲜见。这样做或许是因为过于关注建筑美学的原则而忽略了基本的心理学考虑;也可能是“担心设计图纸出现空白空间”所致。不管怎样,其结果是这些充斥着自由放置的“家具”的空间看上去似乎是为人们小坐创造了多种可能,但实际上只提供了很不理想的座位。
图1
因此如何让人们愿意坐下来并长时间停留就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休憩场所的主要“家具”就是座椅,于是座椅的设计和布置成为人们是否愿意停留的关键因素。
一、公共座椅的设计
椅子,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作为一个单体来说,它都体现了一种结构美、材质的美、形体的美。而当一把椅子处在一种环境中时,那它就应当与环境相协调、相依托。在环境中椅子应当是一个符号,一个细胞,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存在是环境的需要、它的存在应给环境带来生机、喜悦、戏剧性。
图4
处的座位则受到冷落。
在我们调查“麦当劳”和“肯德基”餐厅中的座椅时就发现了边界效应对人们选择座位的影响。有靠背或靠墙的餐椅以及能纵观全局的座位比别的座位更受欢迎。其中靠窗的座位尤其受欢迎,在那里室内外空间尽收眼底。餐厅中安排座位的服务生表示,许多客人,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客人,都明确表示不喜欢餐厅中间的桌子,希望尽可能得到靠墙的座位。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并根据我们调研的结果不难发现,座椅布置还是有一定章法可循的。
首先我们先谈谈边界效应的问题。
边界效应在自然科学理论范畴中是这样解释的: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叫大变化,称为边界效应。
二、公共座椅的布置
由于安坐小憩比起较为偶然和短暂的驻足停留来说,有着更为迫切的重要意义,因而它的要求理应受到更大的关注。一般来说,即使人有坐的要求,但也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时,人们才会找地方坐下,于是确定座椅的位置比确定驻足停留的位置要费神得多。
可坐性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就座设施的布局和位置是否便于人们日常使用
10岁以下 3 3
10~20岁 4 1
20~30岁 4 0
30~40岁 3 2
40~50岁 1 4
在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旅游区等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些小憩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们拥有一些较私密空间进行一些特殊活动,如休息、小吃、阅读、打盹、编织、下棋、晒太阳、看人、交谈等等(图1)。这些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是在室内不可能进行的。只有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人们安坐下来,才可能有较长时间的逗留来创造这些活动。如果坐下来的条件少而差,人们就会侧目而过。这不仅意味着在公共场合的逗留十分短暂,而且还意味着许多有魅力和有价值的户外活动被扼杀掉了。
(2)石材。以花岗岩等匝质的石材为宜。石材具有坚硬性、耐府性,抗冲击性强,装饰效果较佳,欧洲使用较普遍。由于石材加工技术有限,其形态变化较少。
(3)混凝上。材料吸水性强,易风化,触觉较差,可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
(4)陶器。以陶瓷材料经烧造而成,由于烧窑工艺的限定,其尺寸不宜过大,过程中易变形,难以制成复杂的形状。
开米广场和飞炫广场是小寨商业区的两大购物休闲广场,作为商业广场它们拥有购物与休闲两大功能,因此其中座位的布置就应重点考虑满足其功能需要。
开米广场(图5)呈长方形,两条长边分别又布置了一些店铺,于是休闲座位就放在了店铺前。人们就座的目的主要是休息。座椅设计为带靠背的椅子,而且背后有小绿化,满足了人们购物疲
3.公共座椅的材料
古代的座椅多使用木材和石材,20世纪开始多使用铁制,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休息杨材料的多样化。
下面我就对不同的座椅材料进行简单分析:
(1)木材(图3)。触觉较好,材料加工性强,但其耐久性差(经过加热注入防腐剂处理的木材,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随着木材粘接技术和弯曲技术的提高,椅的形态已开始多样化。
(5)金属材料。以铸铁为主,铸铁具有厚重感和耐久性,可自由塑造形态。也有使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的金属材料,由于其热冷传导性高,难以适应座面要求。现在由于冲孔加工技术的进步,可使金属薄板制成网状结构,散热性较好,可使用于座面。铝合金、小口径钢管等可加工成轻巧、曲折的造型。
(6)塑料。由于塑料材料易加工,色彩丰富,一般适宜做座椅的面,以其他材料制成脚部。但塑科易腐蚀变化,强度和耐久性也较差。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可采用塑料、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材料,以增强材料的强度。
1.公共座椅的基本形态
公共座椅的形态大致有两种即长凳和椅子(图2)。
中国、日本、近中东地区使用长 图2
凳较多。凳最初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设置在走廊相缘,多具有目的性.不仅可坐、躺.还可供人们下,可随意变动坐的方向,当人们共同坐往一条凳上时.其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日本的“绿台”具有凳的功能,但面积比凳大。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日本的民族文化有关.现在即使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在繁华的商业区仍可以见到这类“绿台”。
50岁以上 0 5
由数据可以得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对倚靠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座椅形式的时候要考虑到大多数使用者的年龄这一问题。
2.公共座椅的尺寸
普通1人使用椅长度为40~45cm,相当于1人的肩宽.宽度为44~45cm(臀部至膝关节的距离),座面高约38~40cm,靠背为35~40cm,与座面倾斜保持5度以内。这是最小尺寸,作为公共场所的座椅应考虑使用者的需要按一定比例放大。
4.其它座位形式
在城市人群对座位的需求大增的情况下。除了上述的基本座位而外,还需要有许多辅助席位(图),如台阶、绿化台、基础、梯级、矮墙等,以应一时之需。其中台阶与绿化台特别受欢迎,因为它们还可作为很好的观景点。
(转自“园林学习网”/thread-3804-1-1.html)
在我们调研的几个公共空间中,只有“飞炫广场”和“西苑”的一部分休闲座位为椅的形式,其它均为长凳或长凳的变形形式。
到底何种形式的座位更适合人们的需要呢?下面是我们在不同休闲场所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调查的数据总结:
长凳 椅子
总体看来各种材料都有其特性,但材料的舒适性对就座有直接的影响,究竟哪种材料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就需要仔细加以分析。
下面是我们对40名被访者答案的总结:
愿意使用
木材 28
石材 3
混凝土 2
陶器 1
椅来源于古代存取物的器具,以“座”这一单一机能为主要目的,附设靠背和扶手。椅有单座型和连座型两种。单座型椅使用在公园、广场等场所。表现了作为群体休息场所的性格,其配置空间以条形及保持空间的同心圆等几何形状的配列为主。连座型椅,一般供3人使用,其长度以180cm为宜,一般设置在种植绿化绿台和拥壁等处,与拥壁一体化。
金属材料 5
塑料 1
经过分析大多数人认为木质座椅是较好的选择;石材虽然是目前公共座椅常用的材料,但由于它的传冷热速度快,常温时触觉效果尚可,但当气温过冷或过热时,人的触觉感受就不是很好了;混凝土和陶器同样具有这个缺点;新型合成材料适应性比较广泛,但缺乏亲和力,且清洗较麻烦;金属材质的座椅具有时尚性,但间隙过大的条状或网状座位会影响舒适性。
再次距离与角度的问题也是很值得考虑的。
当座位面向道路或大空间时,座位与路过行人应保持合适的距离,距离过近会使双方都不自在,甚至会妨碍路过者通行。保持双方距离在1.5m以上是必要的;当座位垂直于道路或大空间,就座者平视状态有时候不易观察清楚道路或大空间上发生的活动,多数情况下单个摆放是不合适的;座位以45度斜角与路面相交的状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特别是两支长椅成90度布置(从而在路边凹进一个三角形)通常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在主要的公共活动区边缘宜成组布置成组布置的座位相互之间的方位或朝向关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围合向心的布置固然能满足某些情况下小群体活动的需要,但并不适合多数情况下两三人或单人就座的要求,造成座位资源的浪费。围成圈外向的布置比较实用,但又不易组织多人的活动。这是就需要设计者根据其设计的内容,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类型,进行布置。
欢迎。置于开敞空间中央的座凳只是在建筑表现图中好看(图4),对于使用者来说隐蔽的空间显然更吸引入。开敞中间的边缘(即边界处)是最受青睐的小坐之处,在那里小坐的人背部受到保护,视线不受干扰、小气候也最为宜人一样,人们倾向于从物质环境的细微之处寻求支持物。位于凹处、长凳两端或其它空间划分明确之处的座位,以及人的背后受到保护的座位较受青睐,而那些位于空间划分不甚明确之
3、就座设施本身的组合关系
4、就座设施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其舒适性。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座位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决定了坐与不坐的选择。吸引居民逗留的一个小尺度空间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具有某种蔽护性、日照通风良好、视野开阔、特定的场所意义(比如一棵保留的古树),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场景等。
(转自“园林学习网”/thread-3804-1-1.html)
三、调研内容与理论结合分析
我们这次所做调研的地点选择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其目的就是分析在不同类型空间中人们选择座椅的心理,从而总结出一定规律,以便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
首先,分析一下商业区(开米广场和飞炫广场)的情况。
人们乐于在空地或绿地边缘停留和活动,同样的“边界效应”也发生在沿建筑边缘地带、有明显高差的地点、以及两个不同特征的空间(如室内、室外)的过渡区()。因为人们处于空间的边缘便于观察前面空间的全貌,同时往往能得到后背的保护。正如亚历山大指出的:“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于是沿建筑四周和空间边缘的座椅比在空间当中的座椅会更受 图3
飞炫广场(图6)同样呈长方形,两条长边分别为商铺和马路。座位布置 图6
图5
倦后倚靠的要求。用边界效应分析,这些座椅位于广场的边缘且基本靠墙布置,满足了人们对边界的依赖性。座椅朝向广场,视野良好。由于座椅为圆形,角度可随座位变化而变化,而且人们对其木质的材料很满意。但其人流量大、噪音大也使得一部分人放弃就座与此。但总体来说座椅的引入使一个死气沉沉的广场变得有了活力,从这个层面上看,它还是较成功的。
其次我们来看朝向与视野的影响。
当人们选择在公共环境中坐下时,总是会马上领略到这一地点所具有的种种优越条件,如特殊的地势、空间、气候、景观等各个方面。有机会观看各种活动是选择座位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其他一些因素,如阳光和风的方向,也必须加以考虑。防护良好并且具有不受干扰观察周围活动的视野的座位,总是比那些弊多利少的座位要受欢迎得多。
座位的布置需要精心规划。在我们所处的许多公共场所中座椅完全是随意布置的,缺乏仔细的推敲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让座椅在公共空间中自由“漂浮”的灵活布局也不鲜见。这样做或许是因为过于关注建筑美学的原则而忽略了基本的心理学考虑;也可能是“担心设计图纸出现空白空间”所致。不管怎样,其结果是这些充斥着自由放置的“家具”的空间看上去似乎是为人们小坐创造了多种可能,但实际上只提供了很不理想的座位。
图1
因此如何让人们愿意坐下来并长时间停留就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休憩场所的主要“家具”就是座椅,于是座椅的设计和布置成为人们是否愿意停留的关键因素。
一、公共座椅的设计
椅子,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作为一个单体来说,它都体现了一种结构美、材质的美、形体的美。而当一把椅子处在一种环境中时,那它就应当与环境相协调、相依托。在环境中椅子应当是一个符号,一个细胞,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存在是环境的需要、它的存在应给环境带来生机、喜悦、戏剧性。
图4
处的座位则受到冷落。
在我们调查“麦当劳”和“肯德基”餐厅中的座椅时就发现了边界效应对人们选择座位的影响。有靠背或靠墙的餐椅以及能纵观全局的座位比别的座位更受欢迎。其中靠窗的座位尤其受欢迎,在那里室内外空间尽收眼底。餐厅中安排座位的服务生表示,许多客人,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客人,都明确表示不喜欢餐厅中间的桌子,希望尽可能得到靠墙的座位。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并根据我们调研的结果不难发现,座椅布置还是有一定章法可循的。
首先我们先谈谈边界效应的问题。
边界效应在自然科学理论范畴中是这样解释的: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叫大变化,称为边界效应。
二、公共座椅的布置
由于安坐小憩比起较为偶然和短暂的驻足停留来说,有着更为迫切的重要意义,因而它的要求理应受到更大的关注。一般来说,即使人有坐的要求,但也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时,人们才会找地方坐下,于是确定座椅的位置比确定驻足停留的位置要费神得多。
可坐性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就座设施的布局和位置是否便于人们日常使用
10岁以下 3 3
10~20岁 4 1
20~30岁 4 0
30~40岁 3 2
40~50岁 1 4
在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旅游区等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些小憩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们拥有一些较私密空间进行一些特殊活动,如休息、小吃、阅读、打盹、编织、下棋、晒太阳、看人、交谈等等(图1)。这些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是在室内不可能进行的。只有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人们安坐下来,才可能有较长时间的逗留来创造这些活动。如果坐下来的条件少而差,人们就会侧目而过。这不仅意味着在公共场合的逗留十分短暂,而且还意味着许多有魅力和有价值的户外活动被扼杀掉了。
(2)石材。以花岗岩等匝质的石材为宜。石材具有坚硬性、耐府性,抗冲击性强,装饰效果较佳,欧洲使用较普遍。由于石材加工技术有限,其形态变化较少。
(3)混凝上。材料吸水性强,易风化,触觉较差,可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
(4)陶器。以陶瓷材料经烧造而成,由于烧窑工艺的限定,其尺寸不宜过大,过程中易变形,难以制成复杂的形状。
开米广场和飞炫广场是小寨商业区的两大购物休闲广场,作为商业广场它们拥有购物与休闲两大功能,因此其中座位的布置就应重点考虑满足其功能需要。
开米广场(图5)呈长方形,两条长边分别又布置了一些店铺,于是休闲座位就放在了店铺前。人们就座的目的主要是休息。座椅设计为带靠背的椅子,而且背后有小绿化,满足了人们购物疲
3.公共座椅的材料
古代的座椅多使用木材和石材,20世纪开始多使用铁制,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休息杨材料的多样化。
下面我就对不同的座椅材料进行简单分析:
(1)木材(图3)。触觉较好,材料加工性强,但其耐久性差(经过加热注入防腐剂处理的木材,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随着木材粘接技术和弯曲技术的提高,椅的形态已开始多样化。
(5)金属材料。以铸铁为主,铸铁具有厚重感和耐久性,可自由塑造形态。也有使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的金属材料,由于其热冷传导性高,难以适应座面要求。现在由于冲孔加工技术的进步,可使金属薄板制成网状结构,散热性较好,可使用于座面。铝合金、小口径钢管等可加工成轻巧、曲折的造型。
(6)塑料。由于塑料材料易加工,色彩丰富,一般适宜做座椅的面,以其他材料制成脚部。但塑科易腐蚀变化,强度和耐久性也较差。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可采用塑料、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材料,以增强材料的强度。
1.公共座椅的基本形态
公共座椅的形态大致有两种即长凳和椅子(图2)。
中国、日本、近中东地区使用长 图2
凳较多。凳最初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设置在走廊相缘,多具有目的性.不仅可坐、躺.还可供人们下,可随意变动坐的方向,当人们共同坐往一条凳上时.其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日本的“绿台”具有凳的功能,但面积比凳大。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日本的民族文化有关.现在即使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在繁华的商业区仍可以见到这类“绿台”。
50岁以上 0 5
由数据可以得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对倚靠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座椅形式的时候要考虑到大多数使用者的年龄这一问题。
2.公共座椅的尺寸
普通1人使用椅长度为40~45cm,相当于1人的肩宽.宽度为44~45cm(臀部至膝关节的距离),座面高约38~40cm,靠背为35~40cm,与座面倾斜保持5度以内。这是最小尺寸,作为公共场所的座椅应考虑使用者的需要按一定比例放大。
4.其它座位形式
在城市人群对座位的需求大增的情况下。除了上述的基本座位而外,还需要有许多辅助席位(图),如台阶、绿化台、基础、梯级、矮墙等,以应一时之需。其中台阶与绿化台特别受欢迎,因为它们还可作为很好的观景点。
(转自“园林学习网”/thread-3804-1-1.html)
在我们调研的几个公共空间中,只有“飞炫广场”和“西苑”的一部分休闲座位为椅的形式,其它均为长凳或长凳的变形形式。
到底何种形式的座位更适合人们的需要呢?下面是我们在不同休闲场所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调查的数据总结:
长凳 椅子
总体看来各种材料都有其特性,但材料的舒适性对就座有直接的影响,究竟哪种材料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就需要仔细加以分析。
下面是我们对40名被访者答案的总结:
愿意使用
木材 28
石材 3
混凝土 2
陶器 1
椅来源于古代存取物的器具,以“座”这一单一机能为主要目的,附设靠背和扶手。椅有单座型和连座型两种。单座型椅使用在公园、广场等场所。表现了作为群体休息场所的性格,其配置空间以条形及保持空间的同心圆等几何形状的配列为主。连座型椅,一般供3人使用,其长度以180cm为宜,一般设置在种植绿化绿台和拥壁等处,与拥壁一体化。
金属材料 5
塑料 1
经过分析大多数人认为木质座椅是较好的选择;石材虽然是目前公共座椅常用的材料,但由于它的传冷热速度快,常温时触觉效果尚可,但当气温过冷或过热时,人的触觉感受就不是很好了;混凝土和陶器同样具有这个缺点;新型合成材料适应性比较广泛,但缺乏亲和力,且清洗较麻烦;金属材质的座椅具有时尚性,但间隙过大的条状或网状座位会影响舒适性。
再次距离与角度的问题也是很值得考虑的。
当座位面向道路或大空间时,座位与路过行人应保持合适的距离,距离过近会使双方都不自在,甚至会妨碍路过者通行。保持双方距离在1.5m以上是必要的;当座位垂直于道路或大空间,就座者平视状态有时候不易观察清楚道路或大空间上发生的活动,多数情况下单个摆放是不合适的;座位以45度斜角与路面相交的状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特别是两支长椅成90度布置(从而在路边凹进一个三角形)通常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在主要的公共活动区边缘宜成组布置成组布置的座位相互之间的方位或朝向关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围合向心的布置固然能满足某些情况下小群体活动的需要,但并不适合多数情况下两三人或单人就座的要求,造成座位资源的浪费。围成圈外向的布置比较实用,但又不易组织多人的活动。这是就需要设计者根据其设计的内容,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类型,进行布置。
欢迎。置于开敞空间中央的座凳只是在建筑表现图中好看(图4),对于使用者来说隐蔽的空间显然更吸引入。开敞中间的边缘(即边界处)是最受青睐的小坐之处,在那里小坐的人背部受到保护,视线不受干扰、小气候也最为宜人一样,人们倾向于从物质环境的细微之处寻求支持物。位于凹处、长凳两端或其它空间划分明确之处的座位,以及人的背后受到保护的座位较受青睐,而那些位于空间划分不甚明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