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doc
上海市第五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

上海市第五届高一物理竞赛题初赛一 单选题(每小题5分)1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A 点静止出发,到B 点时速度是v ,到C 点时速度是2 v ,则AB 段和BC 段的位移之比为 ( )(A )1 : 1, (B )1 : 2, (C )1 : 3, (D )1 : 4。
2 关于弹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B )只要物体形状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弹力,(C )只要有弹力物体一定相互接触且形状改变,(D )物体形状变化越大弹力也越大。
3 用水平力F 拉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物体,由静止起运动t 秒钟拉力做功为W ,则用水平力2F 力拉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由静止起运动2t 秒,拉力做功为( )(A )2W , (B )4W , (C )8W , (D )16W 。
4 如图,把橡皮绳两端结在竖直放置的圆环最高点A 处,中点挂重为G 的物体恰好在环心O 处平衡,若把橡皮绳两端结在环上离A 相等的B 、B ’两处,且∠BOB ’=120︒,中点挂另一物体仍能在环心O 处平衡,则该物体重为 ()(A )2G , (B )G , (C )G /2, (D )G /4。
5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a 在时间t 内位移为s ,末速度为v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s =v t +a t 2/2, (B )s =-v t +a t 2/2,(C )s =-v t -a t 2/2, (D )s =v t -a t 2/2。
6 在平直轨道上作匀加速运动的火车,车头通过某路标时速度为v 1,车尾通过该路标时速度为v 2,那么列车的中点通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 ( )(A )(v 1+v 2)/2, (B )v 1 v 2 ,(C )v 1 v 2/(v 1+v 2), (D )(v 12+v 22)/2 。
7 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A 、C 两地由静止出发作加速运动,B 为AC 的中点,两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 1,在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 2,且a 1<a 2,若甲由A 到C 所用时间为t 甲,乙由C 到A 所用时间为t 乙,则t 甲和t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t 甲=t 乙, (B )t 甲>t 乙, (C )t 甲<t 乙, (D )无法确定。
(word完整版)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分类汇总——牛顿运动定律,推荐文档

牛顿运动定律1、 关于物体惯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上预一、1)(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 (B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C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惯性起着与外力平衡的作用,(D )在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2、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则m =F /a ,可知运动物体的质量与外力F 成正比,与加速度a 成反比,(B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必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 )几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该物体的加速度就会发生变化,(D )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突然取消后,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变为零。
(上预一、1)3、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 ( )(上预一、2)(A )一个物体只要受到作用力,一定另外还受到反作用力,(B )任何作用力都离不开两个物体,(C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看成一对平衡力,(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能是性质不同的力。
4、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上预一、4)(A )物体受摩擦力越小惯性越大, (B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物体密度越大惯性越大, (D )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随两力之间的夹角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力有大小分别是______N 和______N. (上预一、2)6、 一个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 1的物体时加速度为a 1,同一力作用于质量为m 2的物体时加速度为a 2,如果这个力作用于质量为m 1+m 2的物体时加速度为:( )(上预一、2)(A )(a 1+a 2)/2, (B )m 1 a 1/(m 1+m 2),(C )a 1 a 2/(a 1+a 2), (D )a 1 a 2 .7、 质量为2 Kg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大小为2 N 和5 N 两个水平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上预一、3)(A )0, (B )2 m / s 2, (C )4 m / s 2 , (D )6 m / s 2。
上海市第高一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试卷及解答

第十九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 杯)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 )A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后,位移将不再增大B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后,位移将逐渐减小C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D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2.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原先以速率v 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有一随时间从零开始做线性变化的水平力F 向左作用在木块上。
在这个过程中,以向右为正方向,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的图线是下图中的( )3.动车组是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的组。
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开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率为120km/h ,那么当开五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率为( )A .60km/hB .240km/hC .300km/hD .600km/h4.下图甲是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在所示t =1.0s 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参与波动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速是8m/s B .图中Q 质点比P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C .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M 的振动图像 D .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N 的振动图像 5.如右图所示,小圆环A 吊着一个质量为m 2的物块并套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
另有一根一端拴着质量为m 1的物块的细绳,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 处的一个小滑轮后,另一端系在小圆环A 上。
设小圆环、滑轮、绳子的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绳子不可伸长。
若平衡时弦AB 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 1:m 2为( )A .cos 2B .2sin 2C .sin 2D .2cos 27.小球P 贴着水面每秒上下振动5次,同时沿x 轴正方向匀速移动。
第十七届TI杯上海市高一基础物理竞赛试题(含解析)

第十七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 杯)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区(县)、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3、计算题要有解题步骤,无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24、 本卷重力加速度 g 的大小均取10m/s 。
5、 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6、 本卷允许使用TI 图形计算器。
一 •单选题(每小题 4分,共36分)1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遵循的运动方程为 x = 6t — t2 (其中,x 单位为m , t 单位为s )。
则该物体在0-4s 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A) 8m(B ) 9m( C ) 10m(D ) 11m2 •假设航天飞机在太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一宇航员利用机械手将卫星举到机 舱外,并相对航天飞机静止释放该卫星,则被释放的卫星将()(A)向着地球做自由落体 (B )沿圆周轨道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 (C )停留在轨道被释放处 (D )随航天飞机同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3•如图所示,一弹簧秤固定于 0点,滑轮质量不计,被悬挂的砝码质量分别为 m j 、m 2和m 3,且m j = m 2+ m 3,这时弹簧秤示数为 T 。
若把m 2 从右边移挂到左边的 m 1上,则弹簧秤示数将()4•单手抛接4个小球是一项杂技节目。
假设表演过程中演员手中始终 只有一个小球,且在抛出手中小球的同时即刻接到另一个下落的小球,另外,每次抛接球点的离地高度与抛接球的力度相同。
已知每隔 0.4s 从演员手中抛出一球,则相 对抛球点,被抛出的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 (A ) 0.4m(B ) 0.8m(C ) 1.8m( D ) 3.2mE p -t 图、动能 E k -h 图,其中 t 为时间,h 为 下落高度。
以 水平地面为 零势能面,则下列图中错误的图像()6 •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一一平盘无级变速器”示意图。
变速器由固定于主动轴上 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轮组成。
(word完整版)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分类汇总——物体的平衡,推荐文档

物体的平衡1、关于弹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上预一、5)(A )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 )只要物体形状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弹力, (C )只要有弹力物体一定相互接触且形状改变, (D )物体形状变化越大弹力也越大。
2、 我们把斜向上作用在紧贴竖直墙且静止的物体上的力F 分解为如图F 1、F 2两个分力,则() (上预一、6)(A) F 1就是物体对墙的正压力,(B)F 1和墙对物体的弹力是作用力反作用力,(C)F 1和墙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墙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必竖直向下。
3、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上预一、6)(A)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B)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
4、如图所示,在用水平恒力F 推动斜面体和重物G 沿水平面匀速滑行的过程中,重物G 始终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 (上预一、6)(A)斜面体对重物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B)重物对斜面体的压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斜面体与地面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D)斜面体和重物间可能不存在摩擦力。
5、 汽车的驱动轮在后,当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下面正确的是 (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后, (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上复一、6) 6、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前后车轮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为( )(上复一、10)(A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后, (B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前, (C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 (D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
7、 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B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C )两接触物体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D )两接触物体间只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就一定有摩擦力。
完整版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分类汇总——竖直上抛运动,文档.doc

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分类汇总竖直上抛运动1、从塔顶自由下落一小石子,它在最后 1 s 内的位移是 30 m ,则()( A )石子的末速度是30 m / s,(B )石子的末速度是35 m / s,( C)石子下落的时间是 3 s,( D )石子下落的时间是 4 s。
(上预一、1)2、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中间一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0 米,则该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 上复一、 8)(A ) 60 米,( B) 100 米,( C)140 米,(D )180 米。
3、在一根轻绳的上下两端各拴一个球,一人用手拿住绳上端的小球站在某高台上,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将它们稍提高一些,用同样的方法让它们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A )不变,(B)减少,(C)增大,(D)因下落高度未知无法判定。
( 上复一、 7)4、以30 m / s的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 4 s 末物体对抛出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 50 m ,向上,(B)50 m,向下,( C) 40 m ,向上,(D)40 m,向下。
(上预一、2)5、在某高处竖直上抛物体初速为10 m / s ,从开始到速度变为向下40 m / s 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通过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
( 上复一、 4)6、身高为 2 m 的宇航员,用背越式跳高,在地球上能跳 2 m,在另一星上能跳 5 m,若只考虑重力因素影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 上复一、 10)5 2 1 1( A ) 2g,( B) 5g,( C) 5g,( D) 4g。
7、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小球,它两次经过较低点 A 的时间间为 T A,两次经过较高点B 的时间间为 T B,则 A、B 间的距离为()( A ) g(T A- T B)/ 2,(B )g( T A2-T B2)/ 2,( C) g( T A 2- T B 2)/ 4,(D )g( T A 2-T B 2)/ 8。
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物理竞赛试题.doc

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物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3×12=36分)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空气对雨滴的阻力随雨滴的速度增大而增大,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2.如图所示,木块m放在木板AB上,在木板的A端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木板绕B 端逆时针缓慢转动(B端不滑动)。
在此过程中,m与AB保持相对静止,则()A.木块m对木板AB的压力增大B.木块m受到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C.竖直向上的拉力F逐渐减小D.拉力F的力矩逐渐减小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B点以左是光滑的,B点以右是粗糙的.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B点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先后进入粗糙区域后,最后停止运动.若它们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两物块间的距离为s,可知()A. 若M>m,则s>L B.若M=m,则s=LC.若M<m,则s>L D.无论M、m取何值,都有s=04.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绳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如图,飞行员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C. 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5.同步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r — R地=3.6×107 m的轨道上运行,对其运行轨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四种轨道,你认为有可能正确的是( )A.①B.②C.①②④D.④6.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
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A.仍匀速滑下B.匀加速滑下C.可能静止D.一定静止7.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
上海市第六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第六届上海市物理基础知识竞赛(复赛)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 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汽车的驱动轮在后,当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下面正确的是(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后,(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前,(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 ),2 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每隔相等时间从飞机上落下一物,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物体落地前,物体在空中的连线是一条(A)倾斜直线,(B)曲线,(C)竖直直线,(D)无法确定。
( )3 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推静放在光滑水平地面A 处的物块,推至B 处时物块速度大小为V ,然后改用大小不变、方向相反的力F ’推物块,则物块回到A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A) 0,(B)V ,(C) 2 V ,(D) 2V 。
( )4 有一条小虫清晨6时起从地面沿树杆向上爬到树顶时是下午6时,第二天清晨6时起从树顶沿树杆向下爬回地面时是下午4时,若小虫爬行速度时快时慢,则两天中相同钟点(时、分、秒)爬过树杆上相同高度的机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一次,(B)可能没有,(C)可能有两次,(D)一定没有。
( )5 如图,充满水的玻璃瓶内的一小木块,当瓶先向左做加速运动,再向左做减速运动过程中,小木块相对瓶的运动方向是(A )先向左,后向右,(B )先向右,后向左,(C )一直向右,(D )一直向右。
( )6如图所示,物体m 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在竖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O 为AB 的中点,则物体加速度为零的位置是(A)恰在O 处,(B)在O 点偏下处,(C)在O 点偏上处,(D)无法判断。
( ) 7一轻杆AB ,A 端铰于墙上,B 端用细线挂于墙上的C 点,并在B 端挂一重物,细线较长使轻杆位置如图3—6甲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N 1,细线较短使轻杆位置如图3—6乙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N 2,则有(A )N 1 > N 2,(B) N 1 < N 2,(C ) N 1 = N 2,(D)无法比较。
上海市高中一年级物理竞赛试题与解答全集

首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卷93年一单选题(每题5分)1 关于物体惯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惯性起着与外力平衡的作用,(D)在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2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每分钟内平均速度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每分钟内通过的镁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即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则m=F/a,可知运动物体的质量与外力F成正比,与加速度a成反比,(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必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几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该物体的加速度就会发生变化,(D)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突然取消后,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变为零。
4 跳高比赛时,在运动员落地的地方,必须垫上厚厚的软垫,这是为了()(A)减小运动员落地时的动量,(B)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动量的变化,(C)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所受的平均冲力,(D)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所受的冲量。
5 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A)若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长,(B)若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短,(C)若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就越大,(D)若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就越小。
6 小钢球从油面上自静止开始下落,设油槽足够深,钢球所受的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则()(A)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也不断增大,(B)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C)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增大,(D)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最终加速度为零。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劈块,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以v0的初速度由底端沿劈块斜面向上运动(设斜面足够长,且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则劈块出现最大速度是在()(A)滑块到达能到达的块斜面最高位置时,(B)滑块的速度为零时,(C )滑块的速率与劈块的速率相等时,(D )滑块在滑回劈块的底端时。
上海市第一至十八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首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卷(95)一 单选题(每题5分)1 如图所示,两板间夹一木块A ,向左右两板加压力F 时,木块A 静止,若将压力各加大到2F ,则木块A 所受的摩擦力( )(A )是原来的2倍, (B )是原来的4倍,(C )与原来相同, (D )因摩擦系数未知无法计算。
2 如图所示,质量 初速大小都相同的A 、B 、C 三个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竖直上抛,B 球斜向上抛,抛射角为,C 球沿倾角也为 的光滑斜面上滑,若空气阻力不计,用h A 、h B 、h C 表示三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则 ( )(A )h A =h B =h C , (B )h B =h C <h A ,(C )h A =h C >h B , (D )h A >h B 和h C 。
3 如图所示,小球被两根细线BA 和AC 拉住,BA 在水平方向,CA 跟竖直方向成 角,此时CA 上的拉力为F 1,现将BA 剪断,小球开始摆动,当小球返回A 点时CA 上拉力为F 2,则F 2/F 1为( )(A )sin 2 , (B )cos 2 , (C )tg , (D )1。
4 如图所示,用力F 推三个搁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P 、Q 、R ,使这三个物体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Q 的质量为2 Kg ,P和Q 之间的作用力为6 N ,Q 和R 之间的作用力为4 N ,那么R 的质量是 ( )(A )2 Kg , (B )3 Kg , (C )4 Kg , (D )5 Kg 。
5 有两个相同小球A 、B 分别拴在细绳的两端,绳子穿过一根光滑管子,B 球在水平面上作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A 球静止不动,则 ( )(A )B 球受到绳的拉力等于A 球受到绳的拉力,(B )若A 球静止在较高位置时,B 球角速度较小, (C )若A 球静止在较低位置时,B 球角速度较小,(D )B 球角速度改变时,A 球可以不升高也不降低。
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试题与解答全集

首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卷93年一单选题(每题5分)1 关于物体惯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惯性起着与外力平衡的作用,(D)在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2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每分钟内平均速度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每分钟内通过的镁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即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则m=F/a,可知运动物体的质量与外力F成正比,与加速度a成反比,(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必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几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该物体的加速度就会发生变化,(D)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突然取消后,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变为零。
4 跳高比赛时,在运动员落地的地方,必须垫上厚厚的软垫,这是为了()(A)减小运动员落地时的动量,(B)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动量的变化,(C)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所受的平均冲力,(D)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所受的冲量。
5 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A)若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长,(B)若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短,(C)若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就越大,(D)若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就越小。
6 小钢球从油面上自静止开始下落,设油槽足够深,钢球所受的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则()(A)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也不断增大,(B)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C)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增大,(D)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最终加速度为零。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劈块,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则劈块出现最大速度是在()(A)滑块到达能到达的块斜面最高位置时,(B)滑块的速度为零时,(C )滑块的速率与劈块的速率相等时,(D )滑块在滑回劈块的底端时。
上海市第十届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十届上海市高一基础知识竞赛(TI 杯)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重力加速度取10 m / s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取3⨯108 m/s 。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站在磅秤上的人,由直立开始下蹲到最低处的过程中,磅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A )始终不变, (B )始终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2、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前后车轮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为( )(A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后,(B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都向前,(C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D )前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向后。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为1 m / s ,加速度为2 m / s 2,则该物体第1 s 、第2 s 、第3 s 、⋯⋯第n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1:3:5: ⋯⋯:2n -1, (B )1:2:3: ⋯⋯:n ,(C )2:4:8: ⋯⋯:2n , (D )1:4:9: ⋯⋯:n 2。
4、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 、BO 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 为一根轻杆,转轴C 在AB 中点D 的正下方,AOB 在同一水平面内,∠AOB =120︒,∠COD =60︒,若在O 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 所受的拉力和杆OC 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 )(A ) 3 3 mg ,2 3 3mg , (B )mg ,12 mg , (C )2 3 3 mg , 3 3 mg , (D )12 mg ,mg 。
5、身高为2 m 的宇航员,用背越式跳高,在地球上能跳2 m ,在另一星上能跳5 m ,若只考虑重力因素影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 )(A )52 g , (B )25 g , (C )15 g , (D )14g 。
(完整版)第十六届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_____m。
4
18.2009 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的事件是:天文学家利用高能伽玛射线光谱,发 现了无线电波无法检测到的脉冲星。研究发现,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短且较为稳定。(万有 引力常量 G=6.6710-2/kg2)
(1)已知蟹状星云的中心星 PSO531 是一颗脉冲星,自转周期为 0.331s。设万有引 力是阻止脉冲星离心瓦解的主要力,由此可以推知 PSO531 的最小密度约为____。
表明 (
)
(A)在 0<t<10s 内伞兵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B)第 10s 末伞兵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直至第 15s 末
v /ms-1 v2
(C)在 10s<t<15s 内伞兵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都逐渐 v1
减小
(D)15s 后伞兵保持匀速下落,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0
5 10 15 t/s
B A
设小圆环 A 的质量 mA=4.0kg,小物体 B 的质量 mB=2.0kg,轨道
C 的半径 R=1.0m。现在把小圆环 A 移动到半圆弧轨道 C 的最低点后无初速释放,求:
(1)小圆环 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小圆环 A 上升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本题可以用图形计算器工具)
23.(12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 AB=x,其右端 B
45
运动,落到斜面上 B 点时的速率为 vB。若调节 v0 的大小,使 vB 的大小
为 2v0。求 AB 之间的距离。
乙同学题解:
1
1
设 AB 间高度差为 h,由动能定理得:mgh=2m(2v0)2-2mv02,AB= 2h= , 丙同学题解:
由运动合成分解原理,B 处速度正交分解得:(2v0)2=v02+vy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 1
第八届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试题

第八届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试题一 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如图所示,A 、B 为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环,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速度运动,A 环向右,B 环向左,则从两半圆环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环交点P 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变化为(A )向上变小,(B )向下变大,(C )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小再变大,(D )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大再变小。
( )2 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中间一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0米,则该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A )60米,(B )100米,(C )140米,(D )180米。
( )3 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磨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磨擦系数为(A )1/2,(B ) 2 /2,(C ) 3 /2,(D ) 5 /2。
( ) 4 在绕地球的圆形轨道上飞行的航天飞机上,将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一个弹簧秤上,若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mg ’,弹簧秤的读数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弹簧秤的读数为mg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弹簧秤的读数为零,(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mg ’, 弹簧秤的读数为mg ’。
( )5 如图所示,一单摆挂在木板上的小钉上,木板质量远大于单摆质量,木板平面在竖直平面内,并可以沿两竖直轨道无磨擦地自由下落,现使单摆摆动起来,当单摆离开平衡位置但未达到最高点时,木板开始自由下落,则摆球相对于木板的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仍做简谐运动,(C )做匀速率圆周运动,(D )做非匀速率圆周运动。
( )6 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其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滑块A ,A 旁有一质量相同的滑块B ,如图所示,两滑块与桌面间皆无磨擦,若外力作用在B 上使A 、B 一起推进,弹簧由原长缩短了d ,然后撤消外力,则B 离开A 时(A )速度为d k /2m ,(B )速度为d k /m ,(C )速度为d /2 k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速度。
上海市第4届高一物理初赛-物理批注版

第四届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初赛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摩擦力越小惯性越大 (B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物体密度越大惯性越大 (D )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个2 s 内、第二个2 s 内和第5 s 内三段位移之比为( ) (A )2∶6∶5 (B )2∶8∶7 (C )4∶12∶9 (D )2∶2∶13.从高h 处自由下落一个物体,落地时间为t ,则物体下落到离地面的高度为13 h 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13t(B )23t(C )33t(D )63t4.如图,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 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的正确说法是( ) (A )可能只受二个力作用 (B )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 )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5.如图,在具有水平转轴O 的圆柱体A 点放一重物P ,圆柱体缓慢地匀速转动,P 从A 转至Aʹ过程中与圆柱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P f f f fA A ’t t t t (A )(B )(C ) (D )6.子弹速度为v 时能打入固定木块的深度为L ,若阻力恒定,子弹速度为2v 时能打入木块的深度为( ) (A )L (B )2L (C )4L (D )8L7.作速度逐渐减小的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那么它的运动情况是( )(A )立即停下来 (B )保持速度逐渐减小的状态 (C )变为匀速直线运动 (D )保持曲线运动状态8.关于站在电梯里的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F(A )电梯向下加速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B )电梯向上加速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对电梯的压力 (C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在电梯上升时总比下降时大 (D )人对电梯的压力在电梯下降时总比上升时小9.如图,一根均匀直杆长L 、重G ,上端铰于O 点,现用水平恒力F 拉杆的下端,使它从竖直位置转到与竖直方向成60°的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为( ) (A )12 GL(B )14 GL(C )32FL(D )32 FL +14GL10.如图,在圆锥体粗糙表面上放一物体,当圆锥体绕轴匀速转动时,该物体仍能与面保持相对静止,此时物体所受向心力是( ) (A )锥面它的静摩擦力(B )锥面它的静摩擦力的水平分力 (C )锥面它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 (D )它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11.如图,固定的两弧形轨道AB 和CD 长度和高度都相等,滑块与间的摩擦系数也相等,当滑块分别从AB 和CD 顶端自静止起滑到底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和v D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v B >v D (B )v B <v D (C )v B =v D (D )无法判断12.如图,AOB 为水平固定放置的光滑杆,其中∠AOB =60°,杆上分别套有用弹性轻绳连接的两小环,若在绳中点C 处施以沿∠AOB 的角平分线方向的外力F 缓慢地拉绳,待两环受力平衡时,绳对环的拉力T 和外力F 的关系是( )(A )T =F (B )T >F (C )T =F cos30︒ (D )T =F sin30︒13.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不变,轨道半径为R 时向心力大小为F ,则轨道半径为12 R 时向心力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公式F =mv 2R ,F 和R 成反比,可得为2F(B )由公式F =mω2R ,F 和R 成正比,可得为12 F(C )由公式F =mωv ,F 和R 无关,可得仍为F (D )由公式F =GMmR 2 ,F 和R 2成反比,可得为4FAO C FBFFO60°A B CD14.火车在平直轨道上以平均速度v 从A 地到达B 地历时t ,现火车以速度v ʹ由A 匀速出发,中途刹车停止后又立即起动加速到v ʹ再匀速到达B ,刹车和加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刹车和加速的时间共为t ʹ,若火车仍要用同样时间到达B 地,则速度v ʹ的大小应为( )(A )vt t -t ʹ (B )vt t +t ʹ (C )2vt 2t -t ʹ (D )2vt2t +t ʹ15.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F 1、F 2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两个力的方向不变,其中F 1大小始终不变,F 2突然增大到某一定值后保持不变,则质点以后作( )(A )匀加速曲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变加速直线运动 (D )变加速曲线运动16.质量为m 的小球,沿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滚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 时轨道的压力大小为mg ,则它通过最高点不致脱离轨道的最小速度为( ) (A )14v(B )24 v (C )12v (D )22v17.如图,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固定在等高的A 、B 两个钉子上,把一个重物G 挂在绳子上,挂钩可在绳上无摩擦地滑动,平衡时绳子拉力为T 1,现在保持绳A 端不动,B 端竖直向上移至Bʹ钉子上固定,再次平衡后绳子拉力为T 2,则( )(A )T 1<T 2 (B )T 1=T 2 (C )T 1>T 2 (D )无法判断18.如图,有一光滑的轻质大圆环,最高点A 用细绳悬挂,BD 为与环心等高的点,C 为最低点,另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环套在大环上,从静止起同时由A 点分别向两侧滑下,当大环上升时小环位置应在( ) (A )AB 弧和AD 弧中 (B )B 点和D 点 (C )BC 弧和DC 弧中 (D )C 点 二、复选题(每小题5分)19.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12 g 的加速度竖直下降高度h ,则该物体( )(A )机械能增加12 mgh(B )机械能减少12 mgh(C )动能增加12mgh(D )重力势能减少12mgh20.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 )5s 末回到原出发点(B )6s 内的位移为13m(C )第5s 内加速度与第6s 内加速度相等 (D )第5s 内所受的合力最大21.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改变拉力的大小,则加速度v (m/s)40 1 2 3 4 5 6 t (s)-1 F 1 F 2 ABAD CB大小变化可能有()(A)拉力增大一倍,加速度增大一倍(B)拉力增大一倍,加速度增大二倍(C)拉力减小一半,加速度减小一半(D)拉力减小一半,加速度增大一倍22.一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作曲线运动,下列轨迹中可能的是()v0v t v0v tv0v t v0v t(A) (B) (C)(D)23.如图,一个物体从固定斜面顶滑下,BC段受到恒定摩擦力,AB段光滑,若AB与BC两段等长,物体经过A点时速度与经过C点时速度相同,则物体在AB段和BC段运动时()(A)加速度大小相同(B)经过时间相同(C)重力做功相同(D)所受合力相同24.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滑块以某初速度v0滑上斜面,到达最高点又从斜面滑下,若不计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滑块在最高点所受合力大小等于mg(B)滑块所受弹力不等于mg cosα(C)滑块在上滑时所受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D)滑块在下滑时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三、填空题(每小题5分)25.时钟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运动时,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上海市第一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 (3)上海市第二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 (7)上海市第三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 (11)上海市第四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 (14)上海市第五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 (18)上海市第六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 (22)上海市第一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25)上海市第二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29)上海市第三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33)上海市第四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37)上海市第五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41)上海市第六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45)上海市第七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49)上海市第八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53)上海市第九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57)上海市第十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TI杯 (61)上海市第十一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 (66)上海市第十二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TI杯 (72)上海市第十三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TI杯 (76)上海市第十四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TI杯 (82)答案 (88)上海市第一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答案 (88)上海市第二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答案 (88)上海市第三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答案 (88)上海市第四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答案 (88)上海市第五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答案 (89)上海市第六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答案 (89)上海市第一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89)上海市第二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89)上海市第三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0)上海市第四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0)上海市第五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0)上海市第六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缺) (91)上海市第七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1)上海市第八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2)上海市第九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3)上海市第十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3)上海市第十一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4)上海市第十二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5)上海市第十三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7)上海市第十四届高一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99)上海市第一届高一物理竞赛初赛一单选题(每题5分)1 关于物体惯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惯性也一定越大,(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惯性起着与外力平衡的作用,(D)在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2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每分钟内平均速度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每分钟内通过的镁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即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则m=F/a,可知运动物体的质量与外力F成正比,与加速度a成反比,(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必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几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该物体的加速度就会发生变化,(D)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突然取消后,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变为零。
4 跳高比赛时,在运动员落地的地方,必须垫上厚厚的软垫,这是为了()(A)减小运动员落地时的动量,(B)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动量的变化,(C)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所受的平均冲力,(D)减小运动员落地过程中所受的冲量。
5 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A)若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长,(B)若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将越短,(C)若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就越大,(D)若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就越小。
6 小钢球从油面上自静止开始下落,设油槽足够深,钢球所受的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则()(A)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也不断增大,(B)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C)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增大,(D)小钢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最终加速度为零。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劈块,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滑块以v 0的初速度由底端沿劈块斜面向上运动(设斜面足够长,且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则劈块出现最大速度是在( ) (A )滑块到达能到达的块斜面最高位置时,(B )滑块的速度为零时,(C )滑块的速率与劈块的速率相等时,(D )滑块在滑回劈块的底端时。
8 有一质量为0.4 Kg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10 m / s 的速度运动,经水平力F打击后,以15 m / s 的速度沿反向运动,则小球受到F 的冲量大小为 ( )(A )2 Ns , (B )4 Ns , (C )6 Ns , (D )10 Ns 。
9 下列速率-时间图象中,图线I 、II 分别表示物体以初速度v 0作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10 如图所示,木棒可以绕固定轴O 转动,现用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 将木棒缓慢地拉起,则在拉起的过程中,拉力F 和拉力矩M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变小,M 变小, (B )F 变大,M 变大, (C )F 变大,M 不变, (D )F 不变,M 变小。
11 从塔顶自由下落一小石子,它在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30 m ,则( )(A )石子的末速度是30 m / s , (B )石子的末速度是35 m / s ,(C )石子下落的时间是3 s , (D )石子下落的时间是4 s 。
12 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先乘火车,后乘汽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60 Km / h ,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0 Km / h ,第一次一半时间乘火车,一半时间乘汽车,第二次是一半路程乘火车,一半路程乘汽车,设从甲地到乙地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前后两次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都是50 Km / h , (B )都是48 Km / h ,(C )第一次是50 Km / h ,第二次是48 Km / h ,(D )第一次是48 Km / h ,第二次是50 Km / h 。
13 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 m / 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时不对桥顶施加压力,则汽车的速度至少为 ()(A )15 m / s , (B )20 m / s , (C )25 m / s , (D )30 m / s 。
14 以水平恒力F 推一物体,使它在粗糙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F 所做的功为W 1,平均功率为P 1,若以相同的恒力推该物体,使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距离,力F 所做的功为W 2,平均功率为P 2,则 ( )(A )W 1=W 2,P 1=P 2, (B )W 1=W 2,P 1<P 2,(C )W 1>W 2,P 1>P 2, (D )W 1>W 2,P 1<P 2。
15 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小球,它两次经过较低点A 的时间间为T A ,两次经过较高点B 的时间间为T B ,则A 、B 间的距离为 ( )(A )g (T A -T B )/2, (B )g (T A 2-T B 2)/2,(C )g (T A 2-T B 2)/4, (D )g (T A 2-T B 2)/8。
v v16 如图所示,一细绳跨过定滑轮,绳的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力F 拉绳的另一端时,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16 m / s 2,若拉力减为F /2,不计绳与定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13 m / s 2,向上, (B )8 m / s 2,向上, (C )3 m / s 2,向上, (D )3 m / s 2,向下。
17 静上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F 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拉力在2 s 内对物体做功为零, (B )拉力在2 s 内对物体冲量为零, (C )物体在2 s 内有位移为零,(D )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为零。
18 物体A 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现用力F 推物体,当F 由零逐渐增大时,若物体仍保持静止,则可肯定( ) (A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断增大, (B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不断增大, (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断增大,(D )物体所受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将减少。
19 如图所示,AB 为一段粗糙的波浪形路面,且AB 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块以初速v 沿粗糙曲面由A 处滑到B 处时速度大小为v 1,以大小相同的初速沿粗糙曲面由B 处滑到A 处时速度大小为v 2,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v 1<v 2, (B )v 1>v 2,(C )v 1=v 2, (D )不能确定。
20 一位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重锤线y 方向,忘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他只得把一系列正确的记号连成一段曲线,如图所示,若在图线上任取A ’、B ’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 轴的距离AA ’=x 1,BB ’=x 2,以及A 、B 两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h ,则物体平抛的初速度为 ( ) (A )(x 22-x 12)g /2h ,(B )(x 2-x 1)g /2h , (C )(x 2+x 1)g /2h /2, (D )(x 2-x 1)g /2h /2。
二 多选题(每小题5分)21 一个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若它的轨道半径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仍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卫星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一半,(B )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C )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D )卫星绕地球的周期将减小到原来的 2 /4。
22 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向左运动,若物体B 保持匀速上升,那么在运动过程中( )(A )物体A 也作匀速运动, (B )外力F 不断增大,(C )地面摩擦力f 不断增大, (D )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23 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置于某系统内,若弹簧秤的读数为零,则此系统可能的运动状态是 ()(A )自由落体, (B )在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C )以a =g 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D )以a =g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24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个物体,质量m A >m B ,初速度为v A 、v B ,初动能E kA =E kB ,它们各自受到与初速方向相反的恒力F A 和F B 的作用后逐渐停下,经过的位移S A =S B ,经历的时间为t A 和t B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F A =F B , (B )a A >a B , (C )v A >v B , (D )t A >t B 。
25 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槽内,A 球从高h 处沿槽自由滑下,与静止在槽底的B 球相碰,若碰撞后A 球和B 球到达的最大高度均为h /9,A 球和B 球的质量之比为 ( )(A )1 : 4, (B )1 : 3, (C )1 : 2, (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