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岁月,绵延不断,为世人留下了数量和质量都不逊于其他文明古国的重要贡献。
这种文化发展至今仍处于不断创新和变革中,如何妥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工作。
首先,要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它可以不断演变、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持续变革。
今天,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示出来的精神内核仍然被广泛应用。
例如古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武术、医学、茶文化、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把这些精华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其次,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尤其多方面应用到现代社会中。
例如传统医学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传统饮食文化的变革和衍生;以及一些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的现代化庆祝方式等等。
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科技成果、文艺审美的倾向等因素有机结合,才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再者,要注重对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从源头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知识传承没有捷径。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专业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青年人才、专业人才以及志愿者等不同类型的人才队伍。
青年人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未来,当前我们需要利用现代技术、网络等渠道,让年轻人更多地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
专业人才则是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志愿者则是愿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付出努力的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
最后,要注重宣传推广传统文化,营造全民传承氛围。
通过各种渠道、多种途径,让传统文化进入更多的人群视野,令更多的人关注和有兴趣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营造全民传承氛围。
对于群众和社会大众而言,应该提供充分的传承文化的知识,让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春节文化传承如何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
春节文化传承如何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如何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春节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并提供几点方法与建议。
一、春节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并且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保护春节文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弘扬民族精神:春节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如家庭团聚、尊老爱幼、和谐共处等。
保护春节文化有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传承中国传统:春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春节文化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发光发热。
3. 丰富文化内涵:春节文化包含了丰富的节日习俗、传统食品、舞狮龙等元素,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春节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如何保护春节文化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学校、媒体等渠道加强对春节文化的教育宣传,向广大民众普及春节文化的知识和价值,激发人们保护春节文化的意识。
2. 鼓励民众参与:组织丰富多样的春节文化活动,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深入体验和传承春节文化。
例如,举办传统民俗展览、集市活动、演出等,让民众亲身感受春节文化的魅力。
3. 弘扬传统节日精神:春节文化中蕴含着团圆亲情、和谐美满等精神,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家庭聚餐、走亲访友等活动,弘扬传统节日精神,让春节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承。
4. 加强法律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春节文化的法律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春节文化的行为,确保春节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三、如何传承春节文化除了保护春节文化外,传承春节文化同样重要。
以下是几点传承春节文化的建议:1. 传统技艺培训:传承春节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挤年糕、包饺子等,组织培训班或者工作坊,将这些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从而使这些传统技艺得到延续。
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
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1、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2、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3、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传承:
1、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2、明确方向。
即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
3、要有宽松环境。
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4、勇气和意志。
需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
扩展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春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春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逐渐失传。
因此,保护春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以及提出一些保护措施。
一、春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作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节日习俗:春节期间,人们会开展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如贴福字、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等。
这些习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
2. 传统舞蹈和表演:春节期间,各地都会有传统舞蹈和表演的节目。
比如,广东的舞龙、舞狮,湖南的花鼓、步步高,四川的变脸等。
这些传统舞蹈和表演通过舞蹈、音乐、服饰等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传统美食:在春节期间,中国人会准备一系列传统美食,如饺子、年糕、汤圆等。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也寓意着吉祥和团圆。
二、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逐渐疏远,春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一些传统习俗和技艺濒临失传,仅存的老一辈传承人也逐渐减少。
具体来说,目前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 缺乏传承人:一些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年轻一代对这些技艺的兴趣逐渐减少,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中缺乏积极性。
2. 缺乏保护措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专门的保护措施,导致其易受现代化的冲击,无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
3. 市场化影响:一些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市场化的影响,过度商业化将传统习俗和技艺变成了商品,失去了其本身的内涵。
三、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春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 加强教育和传承: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激发年轻一代对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指南中关于传统节日的要求
指南中关于传统节日的要求
1. 尊重习俗: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尊重并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2. 弘扬主旋律:节日期间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3. 注重家庭亲情: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的好时机,要重视家庭亲情的培养,增进家人感情。
4. 倡导绿色环保:在庆祝节日时,应该注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尽量选择环保方式,保护环境。
5. 遵纪守法:庆祝活动应当文明有序,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6. 关注弱势群体:要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献上节日的祝福和问候。
7. 重视安全第一:在节日期间,要时刻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远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传统节日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以积极健康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和意见
对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和意见一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会想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目的和重要的节日环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统节日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对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对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篇一再过几周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前后,我们通常会看到龙舟竞渡、吃棕子,并且感受到龙舟水(下雨天),在20xx年的端午节,正在太空的神舟十号上宇航员也吃上了棕子。
那我们知道端午节的来由吗?在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同时,我们也经常会过一些国外的节日,最典型的是圣诞节,大家知道国外的圣诞节有什么由来和习俗吗?我们都知道,圣诞节外国人都要吃火鸡、摆最普遍的说法是,圣诞节是基督教徒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听到这里,你的感受是什么?赛龙舟、吃棕子,这些习俗从小就陪伴着我们,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我们也耳熟能详。
但我想问的是,火鸡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吃过呢?耶稣是谁呢?我一直以为他就是上帝,在百度之后我知道他是上帝的儿子,但为什么要庆祝上帝儿子的生日呢,按道理应该是庆祝上帝的生日。
我想这可以能要基督教徒才能解答我的疑惑。
我想,庆祝这样的节日,就好像无意中我被拉到一群游行的队伍里面,看到周围的人都很开心,但却不知道他们是为什么在高兴?中国有句老话,“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
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理由
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理由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独特符号和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正面临着衰退和消失的危机。
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社会认同和心灵寄托四个方面,阐述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理由。
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助于历史传承。
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积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可以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历史,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例如,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保护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有助于让后代子孙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助于维护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瑰宝,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它们与当代文化相比,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亲情、友情和社区的重要性。
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可以使社会更加关注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例如,西班牙的斗牛节是西班牙的传统节日,虽然有争议,但它在西班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保护斗牛节不仅能够维护西班牙的文化价值,也能够促进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助于凝聚社会认同。
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符号,是人们认同自己身份的重要标志。
通过庆祝传统节日和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人们对自己所属社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团结力。
例如,印度的排灯节是印度教的重要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节日中点燃油灯,庆祝光明战胜黑暗。
排灯节不仅是印度人民的重要节日,也是印度文化的象征,通过庆祝排灯节,可以增强印度人民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助于人们心灵寄托。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具有巨大的保护与传承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1.1 文化认同与凝聚力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包含丰富深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并促进社会凝聚力的提升。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并参与到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去,我们才能共同分享这份文化财富并体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价值。
1.2 价值观教育与道德引领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而深远的思想内涵,在其中包含了守望互助、忠诚孝道、珍爱和平等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们传统美德,强化社会道德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3 历史记忆与文化自信中国传统节日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了中华民族漫长而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并培养对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自信心。
只有当我们在自身文化上拥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时,我们才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展现中国特色和魅力。
二、如何保护中国传统节日2.1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为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不被商业化倾向侵蚀,应加强法律法规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保护措施。
限制商家在某些重要节日进行行业性纯粹促销活动、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制售的打击力度、规范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合理运用,是提高中国传统节日保护度的有效手段。
2.2 加强教育与宣传学校是中国青少年最重要的教育场所,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教育。
通过入选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他们对这些节日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春节乡村文化传承如何保护传统习俗
春节乡村文化传承如何保护传统习俗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它不仅代表着新的开始,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的衰落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探讨春节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保护传统习俗的方法。
一、春节乡村文化的意义春节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农民的价值观念。
它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家庭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
乡村文化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护传统习俗,还使人们能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二、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农民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乡村文化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庆祝方式。
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习俗。
三、保护传统习俗的方法1. 加强乡村文化教育乡村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乡村文化的教育。
通过教授传统习俗的知识和意义,年轻一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些文化活动。
同时,教育也可以促使他们从小就对传统文化保持兴趣和尊重。
2. 组织传统文化活动政府和社区组织可以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灯谜晚会等。
这些活动可以吸引人们的参与,并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习俗的历史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组织比赛和展览,激发人们对传统习俗的兴趣和热爱。
3. 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乡村文化遗产是春节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4. 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可以为春节乡村文化传承提供一个平台。
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将传统习俗和文化展示给游客,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经济发展和乡村保护相结合的模式。
这不仅可以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还可以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总结保护传统习俗是春节乡村文化传承的关键。
通过加强乡村文化教育、组织传统文化活动、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和加强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确保春节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建筑、服饰等各个方面,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多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冲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了限制和挑战。
因此,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就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
一、保护传统文化,加强教育保护传统文化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节、节日、习俗等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些具体的文化元素进行传承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其国家的历史文化。
同时,维护纪律和道德秩序也有助于行为模式的形成,从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
教育传统文化应涉及其典故和知识、具体实践活动、道德规范等多个领域。
应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经济、科技、学问等领域的继承和推翻。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问素养,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力。
二、文化市场发展,传统文化复活传统文化的复兴,并非是只有艺术和文化才能解决,必须有经济的推动才能得以有效地进行。
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带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
文化市场的在中国日渐成熟,为保护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化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如品牌、金融、工艺、人才等,都需要政府将传统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中心,进行系统的得到保护和拓展。
三、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发展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保护和创新往往是互相转化的,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传统文化,以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是很重要的。
为了实现“传承”与“创新”有机的结合,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内涵重构、外延扩展、创新发展、多元融斵”等途径进行推进。
在文化的全面发展中,要保证“弱势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其得到必要的重视和保护。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时代继续生气,以充满生命力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端午节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节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端午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端午节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传承与保护端午节的历史传统传承与保护端午节的历史传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起初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节日。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讲述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故事,使更多的人了解到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通过组织和参与传统的龙舟竞渡、包粽子等活动,使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得以传承。
二、推广端午节的文化艺术端午节的文化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在端午节期间举办书画展览、民间艺术展示和传统乐曲演奏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可通过举办端午节的诗词比赛、故事演讲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培养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手工技艺,如剪纸、插花和编织等。
在端午节期间,我们可以邀请技艺传承人举办相关的技艺展示和培训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
通过培养和传承这些技艺,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很多人提供一种增加收入的机会。
四、倡导绿色环保的端午习俗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庆祝端午节的过程中,倡导绿色环保的习俗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们可以提倡使用可循环的材料制作粽子,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还可以组织植树活动,倡导绿色出行等,让端午节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绿色生活的有机结合。
五、利用新媒体传播和推广端午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将端午节的文化与故事传播给更多的人。
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端午节和传统文化,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动中。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民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古代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精神。
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民众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传承并将其活化利用,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更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文化资产。
二、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方法和途径1. 传统节庆活动的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以各地的传统节庆活动为载体,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融合了宗教、历史、文学等多种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
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节庆活动,可以通过加强民俗专家的培养和传承,举办各类庆祝活动和表演,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传承节日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不仅仅表现在节庆活动上,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等。
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和保护,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传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3. 学校教育的融入与推广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将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纳入课程教学,通过讲座、展览、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古代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三、保护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古代民俗文化逐渐与现代城市生活脱节,许多传统的民俗习惯和活动被遗忘或改变。
因此,应加强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让古代民俗文化融入城市生活,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传承方式。
2. 现代化生活方式对古代民俗文化的冲击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出现,使得古代民俗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春节的文化遗产与保护
春节的文化遗产与保护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凝聚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探讨春节的文化遗产与保护,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春节的文化遗产春节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习俗与庆祝活动:春节期间,人们举行各种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拜年、赏花灯等。
这些传统习俗与庆祝活动代表着中国人的团结、热闹和喜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2. 美食文化:春节是家庭团圆的时刻,人们在这一节日里会准备各种美食,如饺子、年糕、汤圆等。
这些美食代表了祝福和吉祥,也是人们庆祝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传统艺术表演:春节期间,各地会举行传统艺术表演,如京剧、杂技、民间舞蹈等,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
二、春节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性春节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护春节文化遗产具有以下重要性:1. 唤起历史记忆:春节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通过保护这些遗产,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春节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这些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
3. 弘扬民族团结与凝聚力:春节活动是团结和凝聚人心的重要时刻,保护春节文化遗产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
三、春节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春节的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春节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提高大众对春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参与意识。
2. 加强法律保护: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春节文化遗产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加强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节日的商业化现象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节日的商业化现象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节日的商业化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商业化的推进,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侵蚀。
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可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节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与价值。
其次,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限制商业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
可以通过立法规定,严禁将某些传统节日商业化,禁止商家利用传统文化做虚假宣传,保护传统文化的纯粹性。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推动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开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此外,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合力。
商家们不应该只追求利润,而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出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媒体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报道、节目等形式,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个人也要积极参与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动。
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技艺、参加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节日期间,可以选择传统的庆祝方式,回归传统,避免盲目追求商业化的消费模式。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才能够真正保护好传统文化。
总之,节日的商业化现象对于传统文化确实存在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出台相关政策、形成社会合力和个人努力等多方面的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使其在商业化的冲击下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策略:探讨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策略与方法
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策略:探讨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策略与方法第一章:传统文化节日的意义与价值节日是人们通过特定方式和时间来庆祝和纪念的重要日子。
传统文化节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文化节日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凝聚人们情感、传递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因此,保护传统文化节日对于维护国家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章:传统文化节日的面临问题与挑战传统文化节日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节日的意义和价值逐渐被淡化,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下降。
其次,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传统文化节日的地位受到挑战,一些传统节日被边缘化或者淡忘。
此外,节日商业化和功利化的现象也对传统节日的原汁原味产生了冲击。
这些问题和挑战使得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紧迫。
第三章: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策略与方法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节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
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同时,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研究和挖掘,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要注重传统文化节日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创造更多适应现代生活的传统节日形式,提升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
最后,要加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培养和传承传统文化节日的技艺和技术。
第四章:传统文化节日保护的案例分析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为例,可以看到政府、社会团体、媒体和民众在传统节日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力度,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节日的管理和保护。
社会团体和媒体积极参与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推广,举办各类活动和展览,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以下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历史遗址、古建筑、文物和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和整治力度,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2. 增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增设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如国学、经典诵读、书法、绘画、舞蹈等,加强师资培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加强公共文化机构的建设,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
4. 推广传统文化艺术: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如音乐、舞蹈、戏曲等,进行现代化的演绎和传播。
5.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如庆祝传统节日、各类文艺晚会等,弘扬传统文化中心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6.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责和义务,加大对文化侵权的打击力度。
中元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保护和推广策略
中元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保护和推广策略引言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人们会通过祭祀和活动来纪念祖先和亡灵。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元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保护和推广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元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保护和推广策略,希望为传承和保护中元节的传统习俗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传承保护策略1. 加强家庭教育中元节是一个家庭重聚的节日,传承中元节传统习俗首先需要在家庭中进行。
家长们可以通过向孩子们讲述中元节的历史意义、祭祀仪式的讲解和参与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2. 增加教育资源学校和社区可以加强中元节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宣传。
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座谈会和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元节的意义和仪式。
同时,可以增加相关的教育资源,如书籍、图片和视频等,方便人们学习和了解中元节。
3. 举办传统习俗活动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和了解中元节传统习俗,可以举办一些传统习俗活动。
比如,组织大规模的祭祀仪式、举办游行和表演等,让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元节的传统习俗。
4.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了保护中元节传统习俗,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这些法规可以规定举办中元节传统习俗活动的权限、义务和程序等,同时也可以对破坏和扭曲传统习俗的行为进行处罚。
通过法律的力量,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中元节传统习俗。
推广策略1. 利用网络传媒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媒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
可以通过开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等方式,传播中元节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和了解中元节。
2. 增加文化体验项目中元节传统习俗包括很多有趣的活动,可以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创新中元节文化体验项目。
比如,可以开设中元节传统美食制作班、中元节手工艺品制作班等,让人们可以亲自参与到中元节传统习俗的传承当中。
3. 引入商业合作商业合作是推广中元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建议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建议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为了保持和弘扬这些传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传承中国传统节日。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教育。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年轻一代介绍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和习俗,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组织传统节日活动: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各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灯笼展览、剪纸、包饺子等。
这些活动可以吸引人们的参与,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举办传统文化比赛: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鼓励人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这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4. 制作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可以鼓励人们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年画、灯笼等。
这不仅可以增加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感,还可以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手工艺技艺。
5. 维护传统节日的习俗:要弘扬传统节日的习俗,如农历新年期间的拜年、祭祖、贴春联等。
这些习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保护传统节日的遗产:要加强对传统节日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通过建立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保护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
7. 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节日: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推广传统节日文化。
可以制作传统节日的宣传片、微电影、微博等,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参与传统节日。
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举办传统节日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传统节日文化展览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这不仅可以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谊,还可以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9. 培养传统节日文化人才: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可以设立传统节日文化专业学院或课程,培养传统节日文化的专业人才,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节日: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节日: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第一章:介绍传统文化节日的背景和意义传统文化节日是一种特殊的节日,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为了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
传统文化节日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人们向往和回忆的重要时刻。
这些节日通常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传说,通过庆祝和纪念,人们可以加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节日还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它们教育人们尊重长辈、关爱他人、注重家庭和谐等美德,为社会提供了道德的指引。
第二章:传统文化节日的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节日,这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例如,中国的春节、美国的感恩节、印度的排灯节等,这些节日不仅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桥梁。
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责任,也是世界各民族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一些传统文化节日也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跨文化交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节日。
第三章: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与挑战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
首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使人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产生了疏离感。
很多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娱乐方式,而忽视了传统文化节日所蕴含的价值。
其次,现代科技的进步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例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度也有所下降。
此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加剧也给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追求工作和生活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很难参与到传统文化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去。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是中国人民表达情感、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变革的推进,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这些节日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继续传承。
一、加强传统节日的文化保护意识。
要保护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首先需要人们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相关机构和组织应加大对传统节日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为后代传承提供良好的保护环境。
二、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的活动和习俗往往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生活、友情、家庭等方面的感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为了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并通过文化艺术表演、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传播。
三、鼓励创新,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
传统节日的传承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过去的习俗和方式,而是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该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传统节日的传承,并给予他们创新的空间和机会。
例如,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传统节日的筹备和活动,鼓励他们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中来。
四、加强传统节日的教育与研究。
要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教育与研究。
学校可以将传统节日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学习相关诗词歌赋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和研究。
同时,学术界应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挖掘其中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学术论文、研讨会等形式向社会传播。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呈现,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的存亡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路神生日元宵节春龙节(龙抬头) 寒食节清明节立夏节端午节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火把节七夕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地藏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祖节冬节阔时节腊八节小年除夕而中国人常过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可能大家都不了解像路神生日、翻经节之类的节日,我也是上网才了解到的。
咱们不说这几个陌生而又不常过的节日,就说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这样常过的节日如今的现状。
作为80后的我,我已经对这些节日的来历以及真正的意义非常模糊了。
小时候课本上可能提到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忘的差不多了。
现在我还能知道哪天过什么节日,一般都是父母的提醒。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非常注重,一般都是自己包饺子,包粽子。
到了父母过节日的时候,一般都是去买,很少自己动手做。
如果等到了父母这辈人都不在了的时候,这些传统节日是否能传承下去?!有人就说了“日历上不是表明了吗?电视台不也到节日就提醒吗?中国的文化传统谁也抢不去!”我要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能有几个常看日历的?!光有提醒而没有人过的节日那还叫节日吗?!光有人知道,而没有节日气氛的节日,意义何在?!还有就是咱们的端午节就被韩国注册了,到这时中国人才反思要保护咱们的节日,保护咱们的文化遗产。
既然是没人重视的节日,没人过的节日,没人传承下去的节日,还不如给别人,让别人替咱们传承下去,但是这样咱们不觉得可悲吗?!韩国抢夺咱们的节日,抢夺咱们的文化遗产固然可耻,但是咱们就不反思这是怎么造成的吗??在现代年轻人所认识的节日中,情人节和圣诞节比咱们的端午节和中秋节都重要的多。
都认为这些外国节非常时尚,非常浪漫。
就连春节的意义与节日气氛都大不如前,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经落伍,过的没意思,但这是如何造成的呢???是被强势文化浸染之后造成的,也是被年轻人盲目崇拜“洋节”和商家利益驱使所造成的,更是被政府的忽视造成的。
现在的“洋节”比咱们的传统节日都要热闹,其中年轻人是主导群体。
另一方面,当看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这时商家又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千方百计的大力宣传,以招揽生意。
但是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节日气氛不说,年轻人也不“感冒”,父母一辈的人也不在乎了,政府也不宣传,不管了。
这时商家又为了利益,想方设法把这个节日利益最大化,就出现了把七夕节说成中国的情人节之类的说法来吸引人们的关注。
这就说明了中国传统节日所面临的问题,商家这样做不是在宣传中国传统节日,而是把中国传统节日逼入了死角。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如果连自己的传统节日都保护不了,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断代了,那么中国人将会失去很多,那将是中国人的悲哀,我们千万不要数典忘祖。
要保护咱们的传统节日,就得先靠政府的作用。
虽说过节的是老百姓,但是政府在这里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自从韩国抢占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事件发生后,才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与反思,当然反思的也应该有咱们老百姓。
还有就是传统节日日期的不确定性,因为传统节日走的是农历,这就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现在政府也做出了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而春节的假期缩短了。
这样的方案是提高了这些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但是也没必要削减大家对春节假期的热情,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
还有就是政府为什么不在以前就加大对节日的重视度,非得等到自己的节日被人抢了才恍然大悟,这说明了政府和现在的中国人,在对待任何事情上的预见性和预防意识太差。
也希望商家能凭点良心,别再为了钱就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喻成外国某个相似的节日,那样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另一种伤害,还是要加强宣传一下自主的文化节日。
这里面教育机构和父母一辈的人在传统节日与文化这方面,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或子女的教育与讲解。
现在的年轻人也应该多多的了解节日的来历与意义,真正的对它感兴趣,不是“洋节”就比咱们传统节日来的浪漫,来的温馨。
总体来说,我觉得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更据故事性。
保护咱们的传统节日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与支持,不是单靠政府或单靠老百姓就能保护得了的,也希望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能像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一样,来了解并保护咱们的传统文化和节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咱们要秉承好的方面,祛除不良影响的方面(要在不破坏原汁原味的情况下)。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骂韩国有多么无耻(虽然韩国很,相当以及非常无耻),而是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和自己的历史文化,并去保护它,因为这样才是当务之急,也是最有意义的事。
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在韩国和日本过咱们的节日的时候,那节日气氛比咱们要高出N倍,就好象是他们自己的节日一样。
(韩国真是以为是他们自己的节日了,日本都比韩国强多了---知道这些节日源自哪里)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文化与节日,在那里被发扬和传承的非常好,甚至比咱们强很多,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当某一天,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要靠外国人来发扬并传承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你不觉得悲哀吗???虽然中秋节刚刚过去,但有关传统节日是否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论争还在继续。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民间以及人大代表对中秋等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吁一直不断;可尽管有上述呼吁,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传统节日在“争夺”青年方面,会败在洋节手里呢?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
有人从经济的角度,认为是西方的强势经济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在其中起着微妙的作用;有人从民俗学的角度,认为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因此对很多青年人来说反倒显得是一种负担;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认为是商家和媒体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不遗余力地对洋节推波助澜的结果,等等。
应该说,上述几方面都有些道理,道出了传统节日遭遇冷落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此。
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而且从经济的可开发性来看,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传统节日也不比洋节差。
按理,在缺乏西方文化传统的中国,洋节应是处于劣势的。
所以,我认为,问题出在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上。
借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
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节日备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谈起中国传统文化,大部分人可能会不约而同地用“封建”和“落后”来形容。
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在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的不断挫折,使中国人渐渐形成一种牢不可破的观念: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是现代化的最大阻碍。
受此观念的影响,在那些急于致富的人们和急于出政绩的官员眼里,一座数百年的深宅大院不过是一堆东倒西歪的破房子,一段明清古城墙不过是妨碍交通的土石堆。
这些年来,由于整个民族对传统的无知和蔑视,被毁坏的传统文化资源可说是数不胜数。
特别让人忧虑的是,一些市长县长镇长在破坏文化珍宝时,心中没有一点点负罪感,反而认为自己是在为民造福。
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文脉一断,青年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所以,要恢复已中断百年的千年文脉,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由此来看,把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对加强民众的认同感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建设中,各级官员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一边高喊着保护传统文化,一边却为了政绩需要,动不动就破坏文化资源,即使有更多的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世界遗产,对提升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也是没有用的。
此外,如何张扬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消解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也是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崇“洋节”别丢了传统文化圣诞大餐,情人节巧克力,这些外国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当代青年的重视,而中秋、端午等传统文化节日就逐渐被人们冷落,甚至打入冷宫。
我们不得不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如何处理中西文化节日的关系进行深思。
群体性的崇洋媚外,只重视西方节日而忽略中国传统节日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
每逢新年来临之际,繁华闹市中的每一个倒数广场上,总是集聚了许许多多的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人们似乎以参加每年的新年倒数为时尚。
而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呢?恐怕收看的人就少得可怜了吧。
究其原因,人们就会说,春晚太传统,太不吸引人,太过时了。
其实,这种当代年轻人崇洋媚外忽视传统文化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也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社会生活现象只是表象,在现象的背后则是文化价值取向的深层本质。
不少国家重视文化节日,人们也懂得保护文化节日。
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一事引起了世人的议论。
不少中国人为此感到愤愤不平,认为这是模仿、窃取中国的文化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认为,为此事感到愤慨是应该的,但在愤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自己。
的确,江陵端午祭是来源于我国传统端午节,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重视自己的传统端午节,把它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呢?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我们近水楼台却不得月,反被他人捷足先登,岂不悲哉?所以,他国重视文化节日甚至学习模仿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社会现象,应当引起我们思考。
中国人终于在保护传统文化节日上有所觉醒了,开始学会重视传统文化节日了。
教育部禁止学生参加西方节日群体活动的通知,以及将一系列传统文化节日作为法定假期的决定就是最好的体现。
国人的觉醒,证明了我们懂得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节日,证明了我们懂得该如何处理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该在保护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然后加以创新应用。
合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辩证地对待中外文化关系,是二者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