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九章 思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把思维分为: • 习惯性思维——是利用习惯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 经常出现的类似问题。 • 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发现、解决新问 题的思维,是发明创造中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是 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三、思维与语言
1、思维与语言密切联系
• 首先,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因为语言本身具有 的概括性。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用: 1)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 2)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 3)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 其次,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词汇和语法规则正是思维的结 果。语言和词的意义,也正是靠思维的日益充实和丰富而 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没有思维语言成了无源之水。
四、思维与非理性因素 五、思维与脑 ——思维是脑的机能,脑是思维的器官。 ——思维是整个大脑的功能,尤其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脑 受损,则思维出现障碍。
第二节 概念及其形成
• 一、什么是概念 •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 征的反映。 • 每一个具体概念几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性形象称 为概念的表象原型。如“鸟”这个概念。 •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 物,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概念实在科学、技术的新的事实基础上产生,是人类 社会的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把思维分为: • 1)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 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 思维。 • 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 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 (三)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 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 1)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 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 结论的思维。
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 语言
• 物质现象(社会现象) • 交流思想的工具 • 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 语言规律有民族性 • 语言发展落后与思维 • 语言中一词可多义
思维
精神现象(心理现象) 不能与别人直接交流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思维规律有全人类性 先有思维(动作思维) 一个概念可几个词表达
wk.baidu.com • • •
• 五、动机和情绪状态。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 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 展水平的标志。 • 创造性思维的四个特点。 • 新颖性、 • 综合性(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 物)、 • 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 灵感状态。
• • • • • •
重新界定问题、 质疑并分析假设、 销售创意、 产生想法、 了解知识的两面性、 认识困难并克服困难、
合理冒险、 容易模糊性、 增强自我效能感、 发现真正的兴趣、 延迟满足、 示范创造性;
• 3.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 • 应当反对注入式教学,不预先树立是非、对错标准, 应当尊重学生的意见。 •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性质,思维可分为: • 动作思维——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解决操作性 问题。解决的方式是边动手边思考。 • 形象思维——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解决的问题 是把思想形象化,或建立一个新的形象体系。解决问题的 方式是想象活动。形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幼儿的思维、 成人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艺术思维。 • 抽象思维——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也称逻辑思维。 解决理论性问题,解决的方式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 和证明。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
• (a) 用一笔画成相连的四条直线,穿过图中的九个点 • (b) 用六根火柴构成四个等边三角形 • ——认知结构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 三、定势即指心理活动的 一种准备状态。
实验:把三支点燃的蜡烛,沿着 与木板墙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木 板墙上。
• 四、功能固着即指个体在 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 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 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第三节 问题解决
•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 ——指一系列有目的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分创造性 问题解决和常规性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的三个条件: • 1.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 2.必须有一系列操作程序 • 3.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 问题的分类一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和未定答案的问题。
五、概念的形成
• • • • • • • • • • • • (一)形成的过程(三个过程): 抽象化——了解事物的属性; 类化——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 辨别——从抽象化到类化必须同时认知事物属性间的差异。 (二)影响因素 学生过去的经验 学生的认知能力 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 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反之亦然。 变式——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突出本质特征。 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 概念体系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一问题情境: • 1.问题情境中物体和事件的空间排列不同,能促进或妨碍 问题解决。 • 2.问题元素的空间集合方式不同,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也 不一样。 • 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体或事实太少与太多都不利于问 题的解决:
• 二、认知结构的限制即指个人面对问题时,对 问题的认识看法印象等方面的心理反应。
第九章 思维
汪广华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 一、什么是思维 •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 A、从反映内容看——反映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B、从反映形式看——是间接、概括的反映 C、从反映时间看——当前、过去、将来 • 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通过已有经验或其他事物为中介来认识事 物(认识当前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回顾历史,推知过去、 预测未来 )。 2、概括性——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突 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为初始状态、中介状态、 目标状态。 • 初始状态——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最初状态。
• 中介状态——是介于开始与结果的中间状态。
• 目标状态——是问题解决者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 如“八张牌”这一游戏。 • 三者共同构成问题空间(状态空间)。
•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 1、准备阶段——知识资料积累 • 2、孕育阶段——苦思冥想阶段。 • 3、豁然开朗阶段——突然受到启发而恍然大悟。 找到新的答案或新假设。提出新假设是解决新问 题的关键。 • 4、检验假设阶段——检验新假设或新答案是否正 确。
•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 2.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 斯滕伯格和格里格伦科提出的12中策略,
• • • • • 1.减少情景的复杂性 2.认清事物 3.增加经验的意义 4.增加对事物间关系的了解 5.使知识经验系统化
四、概念的结构
• 概念是通过分析、综 合、比较、抽象和概 括等习得的,反映的 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 本质的属性。 • 概念的结构往往表现 为垂直维度和水平维 度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 机械式问题解决指通过尝试错误或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固定程序来解 决问题的方法。 • 理解式问题解决指通过对问题性质的深刻理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 邓克的研究认为成功的问题解决的两个阶段是:只讲述成功所需 的条件和可操作性方案。 • 启发式问题解决也称经验法则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知识经验利用有限的 可尝试的方法已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 顿悟式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突然察觉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 斯滕伯格和戴维森指出,顿悟涉及的三种能力,选择性编码能力、 选择性组织能力、选择性比较能力。
• 3根据形成途径分,前科学概念或日常概念, 科学概念; • 4根据外延的特征分,单独、普遍和集合; • 5根据内涵分,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 • 6根据人为性分自然概念即现实事物的概念, 人工概念即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是由 实验者人为的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 而创造的一种概念。
三、概念的功能
二、概念的种类
• 1根据反映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分,具体概念和 抽象概念; • 2根据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分: • 合取概念即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 的概念。 • 析取概念即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 形式的概念。 • 关系概念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