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态型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历史论文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历史论文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历史论文郊野公园是指位于城市周边或乡村地区的开放式自然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的场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野公园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19世纪末,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兴起,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由于城市中心的土地日益稀缺,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拥挤和不健康。

为了缓解城市居民的压力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一些城市开始着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周边地区,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户外休闲场所。

20世纪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欧美国家,一些城市开始积极推动郊野公园的建设。

这些公园通常都位于城市周边地区,通过大规模的绿化、植树造林、公园景观设计等手段,打造出一片自然、宁静的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休闲胜地。

这些公园不仅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去处,也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如步行、骑行、野餐、露营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郊野公园的功能和意义也得到了重新定义。

除了提供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场所外,郊野公园还承担起了自然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使命,成为了城市居民重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

总的来说,郊野公园的发展历史可以看作是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向往也在不断增加,郊野公园的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郊野公园的发展也将更加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休闲娱乐生活空间。

此外,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郊野公园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会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植被、野生动物和水域,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同时,许多郊野公园还将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融入公园运营中,通过举办自然科学知识普及活动,组织生态考察和探险活动,向公众传播环保理念,培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热爱,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02-课件:19世纪城市公园-美国

02-课件:19世纪城市公园-美国

61.19世纪城市公园-美国•位于北美洲的中部,北与加拿大接壤,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面积约963×104km 2,海岸线长22 680km •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只有南部属亚热带气候•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只是西部大部分地区较为干燥美国概况•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夏威夷岛•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150年间,陆续涌来多国殖民者•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1773年,英国已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而结束•1917年,美国卷入一战•1945年,二战胜利。

美国概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乔治·华盛顿•美国南北战争•18世纪后,一些新兴城镇中出现了公共园林的雏形•历史渊源使美国园林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英国园林的影响•19世纪上半叶,园艺师唐宁对美国园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58年,纽约市组织中央公园设计,奥姆斯特德的作品脱颖而出美国园林概况•沃克斯Calvert Vaux (1824 -1895)•唐宁Andrew JacksonDowning (1815-1852)•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Olmsted (1822-1903)•1868年,沃克斯与奥姆斯特德,布法罗(B u f f a l o ) ,特拉华公园(Delaware Park)设计方案中提出parkways概念,串联三个大型公共空间。

•1883年,奥姆斯特德开始规划布鲁克林和波士顿的公园系统;•1893年,数条公园式道路串联5座公园,构成一个城市公园系统,史称“绿宝石项链”( Emerald Necklace)。

美国园林概况•波士顿公园系统(引自https://)•布法罗公园道其中The Parade,后改为 Martin LutherKing, Jr. Park(https://)•以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代替Landscape Gardening作为行业的名称;•以Landscape Architect代替Landscape Gardener作为从业人员的名称。

美国城市自然保护与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

美国城市自然保护与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
美国城市自然保护与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1
吴承照 方家 编译
摘 要:17 世纪以来美国城市开放空间演变呈现三条路线:一是开放空间形态的演变,二是重要人物学术思想与实践 探索的影响,三是社会发展与政府的推动。为了满足人类居所、工作、交通、学校、医疗机构和构筑物的需要,20 世纪城 市空间的持续扩张吞噬了森林、农田、湿地、洪积平原、河岸栖息地、美景,甚至破坏了生态栖息地。21 世纪上半叶美国 将会出现类似于二战后的建设高潮,每一个新家庭都需要提供更多的土地。为了促进可持续进程,我们必须设计出新都市发 展模式,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视觉多样性以及供人类休息、游憩的绿色空间混合起来,而不使之毁灭。作为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基础,长期保护自然资源是大势所趋。从街角绿地到国家海岸、湖岸,从运河廊道到游径等,各类规模和类型的开放 空间都是可持续发展名义下的保护目标。
游憩和节庆
芝加哥哥伦比亚会展
广场
20 世纪 20 年代至今 随发展产生的必需 分区中的小的自然区域 多样
品,苛求品,影响 和廊道
费用,簇群分区制
20 世纪 30 年代至 20 高层建筑之间的开 绿色空间设置
公共住房
世纪 60 年代
放区域
游憩 停车
城市更新项目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郊外绿色空间、游 户外游憩
地开发需求很可能增加 55%。表 1 总结了芝加哥 3 个区域边缘县未来 30 年土地使用的潜在变化情况。虽然
此分析可能过度悲观地预计保存的开放空间没有增加,但大量的乡村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看来是不可避免
的。
表 1 芝加哥三个辖县土地利用现状与未来变化

时间 开 发 的 土 地 保 护 的 开 放 空 间 农业/其他乡村用地
年代 17 至 18 世纪

当代城市公园发展历程与特征

当代城市公园发展历程与特征
日本的和风园林
日本在20世纪继续发展其传统的和风园林艺术。这些园林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 住宅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休闲空间。
新加坡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在20世纪开始将其城市打造成一个花园城市,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公园建 设和绿化工程来提升环境质量。这些公园通常位于住宅区和商业区之间,为市 民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
03
城市更新计划
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其中包括对老
旧工业区的改造和城市公园的建设。这些公园通常位于市中心或老工业
区,旨在提升当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欧洲的城市公园建设
英国的公园运动
20世纪初,英国开始了一场公园运动,旨在为城市居民提 供更多的休闲空间。这场运动导致了大量城市公园的建设 ,其中最著名的是伦敦的皇家公园。
当代城市公园发展历程与特 征
2023-11-11
目 录
• 城市公园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20世纪的城市公园发展 • 当代城市公园的多元化发展 • 当代城市公园的特征与功能 • 当代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 • 当代城市公园的未来趋势
01
城市公园的起源与早期发 展
起源与定义
城市公园起源于19世纪,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环境对健 康和福祉的重要性,于是将公共空间改造为公园形式,供人 们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
城市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引入城 市的一种新型农业形式,通过种 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为城市居
民提供新鲜食材。
城市农庄是指在城市内设立的规 模较大的农业园区,提供种植、 养殖、休闲等多种服务,满足城
市居民对健康和休闲的需求。
城市农业和城市农庄的引入丰富 了城市居民的食物来源,提高了
城市食品的安全性和多样性。

纽约中央公园城市中的绿色天堂

纽约中央公园城市中的绿色天堂

纽约中央公园城市中的绿色天堂纽约中央公园位于曼哈顿中心,是美国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

占地面积约843英亩,被誉为是城市中的绿色天堂。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纽约中央公园都是他们心中的避风港,是他们远离纷扰的绿洲。

本文将探讨纽约中央公园的历史、景观以及它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纽约中央公园的建造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曼哈顿岛上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迅速。

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以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同时提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

于是,中央公园的建设开始。

1857年,公园的设计者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正式开始规划建设。

中央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为城市居民而建的现代城市公园,也是美国第一座大型城市公园。

第二部分:自然景观纽约中央公园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公园内种植着数十种树木,其中一些是从世界各地引进的。

无论是五月的樱花盛开,还是十月的枫叶飘落,游人们都能在这片城市绿洲中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此外,公园内还有多个人工湖泊和小溪,以及人工制造的瀑布和喷泉。

这些水景与花草树木相映成趣,给人们带来了舒适和宁静。

第三部分:文化活动除了自然景观,纽约中央公园还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公园内有多个表演场地,供艺术家和音乐家们展示才华。

每年夏季,公园内会举办露天音乐会和电影放映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此外,公园内还有动物园、舞台剧院和博物馆等各种文化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第四部分: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意义纽约中央公园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无论是晨跑、散步、自行车骑行,还是家人和朋友一起野餐、踢球,都能在这片绿洲中尽情享受并放松身心。

其次,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

在繁忙的都市中,一片绿意的中央公园成为了人们放松压力、呼吸新鲜空气的避风港。

最后,公园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

美国国家公园

美国国家公园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位于美 国科罗拉多高原,全长349公里,最大深度约1800米。 大峡谷呈V字形,谷底最窄处仅120米。从谷底向上, 沿崖壁出露着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含有代表性 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美称。


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是大峡谷最深最壮观的35公 里地段,最大深度1740米。暴露的地层展现20亿年地 质构造史,有多种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还有4000年 来印第安人的居住生活遗址。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怀俄明州西北部面,蒙大纳州西 南面、爱达荷州东南面。 1872年格兰特总统初次把 此公园定为国家公园,也就是美国最早的国家公园。 面积是3千4百平方英里,是格兰得国立公园面积的3 倍。

在黄石国家公园,以喷出高高地下水柱的间歇泉为 首,各种大小温泉1万余个。享有盛名的间歇泉及大 部分温泉位于公园西侧巨型温泉及老信徒温泉之间, 蜿蜒大约50英里。 另外,在国立公园中,以黄石湖水为首的高300左 右的巨型瀑布、被称为黄石的'格兰得'的幽邃美丽的 溪谷、在夏天都是白雪皑皑的1万英尺高的山峰等等 约45个景点。
观世之眼
湖畔双色岩
科罗拉多河流经大峡谷
柔和的岩线
色彩斑斓的巨石
山为媒,有岩为环
山岩压日
锁光
石与天接
雄伟的地貌
微型瀑布
峡谷圣域
峡谷之门

岩石拱门
中国的国家公园

由国家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管理的“国家公园” 从2008年才刚刚起步。2008年10月8日,中国环境保护 部和国家旅游局已批准建设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 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

美国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的发展_任晋锋

美国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的发展_任晋锋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的公共领域与公园关系的探讨,侧重土地的获得与利用,主要介绍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的历程、当今公园发展策略以及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publicrealm and public parks, especially in land acquisitionand use, this pap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and open space, currentpark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ome new directionsin America.关键词:公共领域;城市公园;开放空间;发展Keywords:Public Realm; Urban Parks;Open Space; Development美国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and Open Space in America任晋锋作者:任晋锋,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E-mail: jinfengren@ccermail.net1 发展历程概述1850年,美国的公共领域由未铺砌的道路、几乎没有什么景观可言的广场、未发展的市场和大面积的荒地所组成。

其余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归属,土地所有者对他们的土地享有支配权。

当时并没有大面积的公共公园能够得以建造、发展并且得到专门的管理。

纽约中央公园(1858~1878)的建设带动了美国政府对公园一个多世纪的建设,也带动了美国公园的迅速发展。

这期间开发建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园,它们组成了今天美国公共领域的很大一部分,它们既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生活的一方宁静天空和人们共有的游憩资源,也是为子孙后代保存的景观财富和一种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

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城市化进程的早期阶段。

以下是一些参考内容,描述了国外城市绿地发展的历史演变和重要发展阶段。

1. 古代城市绿地:在古代,城市绿地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宗教仪式的场所。

埃及的坟墓花园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公共花园是古代城市绿地的两个典型例子。

这些绿地通常由统治者和贵族创建和维护,以展示他们的权力和财富。

2. 工业化时期城市绿地的衰落:随着工业化的兴起,城市的土地被大规模用于工厂和居住区的建设,城市绿地逐渐减少。

过去,许多城市的河流和湖泊在城市化过程中被填埋,公园和绿地被拆除以扩大城市的工业用地。

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缺乏空气质量和空间。

3. 城市美化运动:19世纪末,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产生了不满,城市美化运动出现了。

城市美化运动的目标是创建更美观、更环保的城市环境。

此时,一些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社会活动家开始提倡增加绿地和公共花园,以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将绿地纳入城市规划成为重要的目标。

城市规划师开始提倡在城市规划中考虑绿地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从芝加哥到纽约等城市开始出现了大型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项目。

5. 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绿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城市总体可持续性的关注以及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绿地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微气候和水资源管理。

因此,许多国外城市在城市发展和更新过程中,将绿地纳入规划和设计,并采取措施保护和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6. 社区参与和城市农业的兴起:随着社区参与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外城市开始鼓励居民参与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社区公园和花园项目的兴起,增加了居民对城市绿地的意识和参与度。

此外,城市农业也日益受到关注,城市居民开始在公共空地上种植蔬菜和水果,以改善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

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备受关注。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现状两个方面,探讨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变迁。

一、历史发展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城市中的公共花园和公园被广泛建设,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和皇家花园也为城市绿化做出了贡献。

然而,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后,城市园林绿化才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19世纪,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国外城市园林绿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巴黎的卢浮宫花园、伦敦的海德公园等著名的城市公园相继建成。

这些公园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象征。

同时,城市规划师开始注重绿化设计,将公园和绿地融入城市规划中,使城市更加宜居。

二、现状国外城市园林绿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城市公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许多国外城市建设了大型的综合性公园,如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里士满公园等。

这些公园不仅拥有广阔的绿地和花坛,还设有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创新。

国外城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例如建设湿地公园、生态廊道等,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国外城市园林绿化还注重社区参与和社会责任。

许多城市鼓励居民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通过社区园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增强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然而,国外城市园林绿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城市园林绿化面临着用地压力。

其次,气候变化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日益显现,如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给绿化养护带来了困难。

国外城市园林绿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当前,国外城市园林绿化正朝着生态、可持续和社区参与的方向发展。

美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美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美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发展历程及启示王辉;孙静;袁婷;王亮【期刊名称】《旅游论坛》【年(卷),期】2015(8)6【摘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是国家公园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如何使二者协调发展是各国国家公园发展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在其国家公园发展的140余年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以美国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为主线,将其发展历程分为6个阶段:国家公园混乱时期:无序开发和生态干预(1872-1915);马瑟管理时代:注重休闲旅游(1916-1928);生态学意识的觉醒及反复(1929-1940);旅游设施快速膨胀与公园领导者保护意识的觉醒(1941-1962);生态保护快速发展,NPS采纳保护建议(1963-1979);科学指导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向生态保护方向转化(1980年至今).结合美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平衡的实现途径:科学监测生态系统与游客管理;解说和教育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为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提供借鉴.【总页数】6页(P1-6)【作者】王辉;孙静;袁婷;王亮【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3【相关文献】1.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比较研究——美国黄石、新西兰峡湾及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为例 [J], 马有明;马雁;陈娟2.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和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历程 [J], 朱璇3.美国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旅游发展的启示探讨 [J], 谢艺文4.美国国家公园矿业管理对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区矿业活动管控的启示 [J], 吴健;苏梦缘5.我国地质公园地质科技旅游开发研究——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科技旅游开发之借鉴 [J], 金利霞;方立刚;范建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第二阶段为成型阶段 T #&#( Y #&** W
(中文 ) 编号 分类名称 # ! * ) ’ ( S 国际历史地段 国家战场 国家战场公园 国家战争纪念地 国家历史地段 国家历史公园 国家湖滨 国家纪念战场
"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发展的六个阶段
& 国家军事公园 #" 国家纪念地 ## 国家公园 #! 国家景观大道 #* 国家保护区 #) 国家休闲地 #’ 国家保留地 #( 国家河流 #S 国家风景路 #- 国家海滨
图 # 美国内政部国家公园局的组织机构 资料来源: ()*+,()- .)/0 12/3+42 , #’’56
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签署法令将国防部、 林业局 等所属的国家公园和纪念地以及国家首都公园划归国 家公园局管理, 极大增强了国家公园体系的规模, 尤其 是国家公园局在美国东部的势力范围。 同时随着罗斯福 新政的展开, 国家公园局与公民保护军团 7 444 8 配合, 雇 佣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内完成 了数量众多的保护性和建设性工程项目
国际事物
公共关系办公室
政策制定
旅游事物
的七 负个 责区 人域
的主 副管 局行 长政
管主 理管 的文 副 化 局 长资 源
管主 理管 的自 副然 局资 长源
与主 教管 育公 副园 局运 长作
务主 的管 副职 局业 长服
!
美国经验教训的借鉴
国家公园运动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与文化
%&’ 处公园 ## 个办公室
$9 、 :%
, 这些项目
对国家公园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 #’%9 年和 #’%: 《 》 《 年分别通过的 历史地段法 和 公园、 风景路和休闲地 法》 进一步增强了国家公园局在历史文化资源和休闲地 管理方面的力度。 第四阶段为停滞与再发展阶段 7 #’;" < #’:% 8 。 这一 阶段包括了二战期间的停滞时期和战后由于旅游压力 迅速发展时期。 二战期间国家公园体系的经费和人员急 剧减少, 但国家公园局却成功地抵制了军事飞机制造 业、 水电业等开发公园内自然资源的蛮横要求

纽约中央公园——城市绿洲的大自然奇迹

纽约中央公园——城市绿洲的大自然奇迹

环保教育及科普知识普及
环保教育活动
中央公园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通过讲解、展示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向游客传授环保 理念和知识。
自然科普知识普及
公园内设有自然科普展馆和解说牌,向游客介绍公园内的动植物种类、生态系统和自然 演化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大自然。
XX
PART 05
管理维护与改进计划
加强公园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保持公园的干净整
洁;加强对水体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提高公园的环境质量。
未来发展规划及挑战应对
拓展公园功能
规划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设施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 求;增设文化展示和科普教育设施,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 和教育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对公园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平衡; 推广生态种植和绿色养护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
REPORTING
成功经验分享
生态系统保护
01
纽约中央公园通过保留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实现了城市中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市民提供了宝贵的生态服务。
景观设计
02
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兼具美观与实用性,各种植被、水体和地形
元素的巧妙组合,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公共设施完善
03
公园内设有众多的休闲设施、运动场地和文化活动场所,满足
设计理念
中央公园由著名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和卡尔弗特·沃克 斯(Calvert Vaux)共同设计,以英式田园风光为蓝本,强调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对纽约市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 中央公园为纽约市提供了宝贵的 生态环境,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保护地,拥有多种植物和野 生动物。

纽约中央公园PPT课件

纽约中央公园PPT课件

05 游客服务与旅游指南
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说明
门票价格
01
成人票、儿童票、学生票、老年人票等不同类型门票价格及购
买方式。
优惠政策
02
长期或短期优惠活动,如免费开放日、打折促销等,以及针对
特定人群的优惠政策。
购票渠道
03
现场购票、在线购票等购票方式及注意事项。
开放时间调整通知发布渠道
官方网站
发布最新开放时间调整通知,提供游客查询服务。
旅游路线规划
提供周边景点游览路线规划建议,帮助游客合理安排行程。
旅行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01
02
03
04
游客须知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遵守的规 定和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
提醒游客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 ,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紧急救援
提供紧急救援电话和联系方式 ,以便游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
及时求助。
环保倡导
倡导游客保护环境、爱护公共 设施,共同维护公园美好环境
健身区域、运动场地等设施配置情况
健身区域
中央公园设有专门的健身 区域,配备各种健身器材, 满足游客锻炼身体的需求。
运动场地
公园内有多个运动场地, 包括篮球场、网球场、足 球场等,供游客进行各种 球类运动。
自行车道
公园内设有自行车道,方 便游客骑行游览,同时保 障骑行安全。
儿童游乐区特色项目推荐
儿童游乐场
02 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
湖泊、草坪和树林等自然景观介绍
湖泊
中央公园内有多个湖泊,如著名 的天鹅湖,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 水景。湖泊周边植被丰富,生态
环境良好。
草坪
公园内有大面积的草坪,供游客休 闲、娱乐。草坪上经常举办各种活 动,如音乐会、瑜伽课程等。

美国纽约巴特雷公园城

美国纽约巴特雷公园城
1985年率先完工的是第三座塔楼,这座塔楼高225米,51层,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采用金字塔收顶,是全部四座塔楼中最高的一座。
紧随其后在1986年完工的是第一座塔楼和第四座塔楼。第一座塔楼高176米,40层,建筑面积151000平方米,顶部采用内缩的梯形收顶。第四座塔楼高152米,34层,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顶部采用3层内缩的方形收顶。最后在1987年完工的是第2座塔楼,高197米,44层,顶部采用圆形穹隆收顶。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四座塔楼风格一致,但收顶方式不同,简洁明快,又富有律动,可以说是群体建筑设计中的精品。
建筑及公共空间
1979年的规划方案获得纽约州和市政府的认可后,巴特利公园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建设。根据规划划分的地块,一个个项目相继落成,在这期间虽然受到了几次经济周期起伏的影响,但良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使得巴特利公园城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建成的项目涵盖了高端商务办公、住宅、公共建筑和开放空间等类别。
这个宏大的规划中从开始起就这个工程为公众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在曼哈顿相当罕历史巴特利公园城的37公顷土地是在1967年1976年间填哈得逊河而成的最早用于填河的砂土是从建造世界贸易中心的工地上挖掘出来的土方
位置
美国纽约曼哈顿
图片
项目名称
美国纽约巴特雷(巴特利)公园城(Battery Park City)
1997年,为了进一步完善世界金融中心的功能,在第四座塔楼和哈德逊河之间的空地上建起了纽约期货交易所大楼。该大楼由SOM公司设计,16层,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此举使得巴特利公园城的商务区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借用哈德逊河丰富了商务区的景观。
不过,世界金融中心最出彩的地方不是四幢标志性塔楼本身,而是位于3号塔楼和2号塔楼之间的巨大中庭——冬日花园。高达36米的圆拱形冬日花园,通过通体透明的玻璃将自然光透射到建筑内部。16棵整齐排列的高大棕榈树以及类似于环形剧场式的阶梯,形成了十分受市民欢迎的休憩和表演场所。整个中庭的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内有商店和咖啡店。通州新城,通州新城投资,新城投资,北京新城投资,通州,通州新闻

城市公园运动

城市公园运动

1.城市公园运动,发生在美国,1858年由奥姆斯特德主持纽约中央公园
2.田园城市的构思,1898年,霍华德社会活动家农业包围城市
3.第一田园城市:莱奇沃斯第二个:韦林
4.雅典宪章1933年提出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问题
5.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高楼大厦出现,城市无限扩张
6.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
7.英国伯肯海德公园,1843年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诞生
8.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1858年,“公园运动”波士顿公园体系
9.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785-20
10.人均单项用地绿化指标大于且等于9平方米、公园绿地大于且等于7平方米
11.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块状绿地系统带状绿地系统稧形绿地系统混合绿地系统
12.带状公园密度一般不小于8M
13.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的基本模式点状、环装、放射状、放射状环、网状、稧状、
带状、指状等8种基本模式
14.我国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常用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稧形绿地布局、混合
绿地布局
15.园路的具体作用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园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近代西方(19世纪)园林概述

近代西方(19世纪)园林概述
• 资产阶级革命导致欧洲君主政权覆灭→原有皇家 园林逐渐开始对市民开放。
• 城市公共绿地相继诞生。 • 英、法等国的皇家园林有时对外开放。 • 在意大利,兴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私人庄园
定期对外开放。
.
二.对市民开放的公园
• 由皇家园林改为对市民开放的公园中,以 英国伦敦市内的肯辛顿园(Ken Sington Garden)、海德公园(Hyde Park)、绿 园(Green Park)、圣·杰姆士园(ST. James’s Park)及摄政公园(Regents Park)等最为著名,而且它们几乎连成一 片,占据着市区中心最重要的地段,总面 积达480多公顷,并且经过改造后,更适宜 于大量游人的活动。后来又陆续兴建了一 些小公园。
• 此外,沿城市主干道及居民拥挤的地区设置了开 放式的林荫道或小游园。这些措施使巴黎的城市 面貌在总体上得到很大的改善。
.
布劳涅林苑水中的小岛上建有中国亭
.
樊尚林苑中的湖泊景观
.
.
苏蒙山丘公园内的“自殉者之桥”
.
苏蒙山丘公园山峰顶上的园亭
.
.
.
.
德国的公园
受英、法等国城市公园建设的影响,德国也 将皇家狩猎园梯尔园(Tier Garden)向市民开放, 并于1824年在小城马克德堡建立了德国最早的公 园。与此同时,在柏林修建了佛里德里希公园 (Friedrich Park)。1840年,又由造园家伦由负 责改建了梯尔园,其中有新型的林荫道、水池、 雕塑、绿色小屋及迷园等。
.
奥姆斯特德原则 (The Olmstedian Principles)
• (1)保护自然景观,在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 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
•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 规则式;

American City Park

American City Park

奥姆斯特德(F. 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ad, 1822-1903) 1822-1903)
A.
B.
C.
D.
E.
F.
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将奥姆斯特德式城市公园的特征归纳为: 以英国浪漫式自然主义风格为基础的艺术创作,反映出英国 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 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而兴建,设计采用大胆平面形式,公园 各具特色、变化多端; 采用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将配套服务设施引入公园中,并 将建筑融入风景之中; 在草地、树林和水体等要素之间取得某种平衡,种植设计突 出公园的艺术性构图; 每个公园以均衡统一的视觉元素,形成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空 间,产生连续性体验; 公园景色与城市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城市远景往往成为公 园中的景观元素之一。
美国城市公园
由于美国与英国存在的历史 渊源,使美国园林的发展不 可避免地受到英国园林的影 响。 华盛顿总统在阅读了兰利的 著作《造园新原则》后,将 坐落在波多马克河畔的维尔 农庄园中的花园扩大,改造 了一些严谨的规则式种植形 式,增加了自然式植物群落。
维尔农庄园
蒙提萨罗庄园
蒙提萨罗庄园
蒙提萨罗庄园
奥姆斯特德(F. 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ad, 1822-1903) 1822-1903)
广泛的阅历和作家的敏感,使奥姆斯特德在风景园林职业生涯 中获益匪浅。他广泛阅读了英国造园家和评论家的著作,并目 睹了欧洲城市公园的发展,这些都成为其宝贵的借鉴。 1857年秋纽约开始筹建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成为公园的建设 总监。后来成为中央公园的总建筑师,一直工作到1878年,其 间因内战等影响中断了几年。中央公园被看作是美国公园运动 的开端和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前奏。
奥姆斯特德(F. 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ad, 1822-1903) 1822-1903)

美国加州欧文生态绿色城市

美国加州欧文生态绿色城市

欧文不同产业就业人数状冴
6 6
加州欧文生态城
7. 生态节能标准
• 欧文在居住匙设计以及相关建筑技术应用方面推行生态节能原则

在住宅建筑设计方面,欧文制定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强制要求所有住宅使用节能技术

高科技的室内保温炉和空调系统 双层窗户/LowE玱璃 低水量淋浴碰头及其它相关设备最大限度节约水 建筑密封技术
4
加州欧文生态城
5. 科研机制
• 欧文现代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大学为依托,通过一些列相关政策 与措施推劢智力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发展
强大的科研实力 •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建亍1965年,是地匙内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欧 文分校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发展最快速的分校,是许多学生梦想的学府 • 欧文分校是橘郡内第二大工作机会提供者,预计为橘郡带来超过33亿美元 的经济收益 • 欧文分校的科研能力在全美高校中名列前茅,其在科学、艺术、人文、匚 药以及管理方面的研究成就提升了学校的排名 • 学校共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合理的转化机制 • 政府和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劢学校科研机构成果向市场的转化,包括 • 建立公司关系办公室,为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公司的联系提供帮劣 • 建立科技联盟办公室,为大学科研成果市场化提供帮劣 • 对亍新成立的公司有一系列税收补贴政策,推劢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工业用地围绕核心匙分布
其他商业用地分散布置在居住匙当中,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产业核心匙 基本情冴
1
Irvine spectrum Irvine Business Complex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Irvine technology center
占地5000英亩,是世界上最大规划的研究、科技以及商业中心。共有 2500家公司进驻,是汽车设计、生物技术、宽带、计算机软硬件以级匚 疗行业聚集地,大约有55000人在这里工作 欧文最大商业办公物业聚集地,占地3350英亩,拥有超过18万平方英尺 的甲级写字楼面积,共有4500家公司入住,集中了欧文的一半的商业办 公物业,大约有80000人在这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卜I OVERSEAS ■Ml*心—4*粉愉曲护在生态型城市公园建设方面,美国的建设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美国贾德森大学建筑系主任,AIA环境委员会评委会成员凯兰•P•凯泽指出:“美国的经验表明,通过人居生态环境、公众开放空间和城市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兼顾自然环境与城市人居之间的共同利益,满足城市生物尺度与城市人性尺度的生态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是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当今,生态型城市公园建设问题不仅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也备受世界各国社会的关注。

我国在生态型城市公园建设方面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尚未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公园城市理论体系。

因此,借鉴美国生态型城市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生态型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羌国城市公恫概念与生态观定义1、美国的城市生态公园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经济高增长,但也使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进程愈来愈受到重视。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绿色城市、生态型城市公园的概念相继出现。

在美国,对于生态型城市公园的概念,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绿色建筑研发组负责人爱德恩•福克斯教授认为:广义上讲,城市生态公园是自然化的公园。

即依据人居环境生态学原理设计建造公园,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生境类型(景观异质性),充分利用城市生物多样性,形成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逐渐达到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景观结构。

而狭义的城市生态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实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的主要的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2、美国的城市生态公园系统城市生态公园的人居环境建构应该是符合生态原则的,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HOUSING AND REAL ESTATE•住音房妒I67I越卜I OVERSEAS它的具体空间与实体形象与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唤起人对生物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

具有真正意义的公园系统最早建成于纽约州的布法罗市。

1868年秋季,市政府委托奥姆斯特德规划三处布法罗市区公园基地。

由于布法罗市的道路系统呈放射型,因此,奥姆斯特德在道路形态的基础上,灵活规划了公园路连接市区内特拉华、弗兰特和巴拉德三大公园组成—个系统。

其中,最北面的特拉华公园面积达350英亩,足以建设一个大草坪与人工湖;西面的弗兰特公园占地36英亩,可以展望尼亚加拉河;东部的巴拉德公园面积56英亩,包括儿童游乐设施。

公园路宽61米,连接着三个功能与面积不一样的公园,形成了较完整的公园系统。

福克斯教授指出:多年来,美国的城市人居环境建构形成的城市生态公园系统指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公园路和绿道所组成的系统。

通过将公园与线性绿地的系统连接,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引导城市人居环境开发向良性发展,增强生活舒适性的目的。

3、美国城市公园的生态观定义由于城市公园的蓬勃发展,美国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观与社会情态的变动有密切联系,尤其是最近一、二百年剧烈的社会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

美国最早的城市生态公园是建成于1873年的纽约中央公园,该公园因其流畅质朴、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观而被称为真正生态观定义的近代城市公园,公园占地344公顷,为了能体现出一种流畅、随意、物我合一的自然景观,设计师把340公顷的土地加以精巧的改造,使其呈现自然生态的物动型态。

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美国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生态型中央公园,同时形成了涌动全美国的"城市生态公园运动”,不论身份、地位、年龄一视同仁的免费向公众开放,人们在这里举行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并收获自然的馈赠。

从美国各大城市中央公园的存在形式总结出生态观定义的现代城市公园,必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一种很重要的类型;其次,城市居民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丰要服务群体,然而随着经济大发展城市旅游业的开发,城市生态公园除了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之外,也集宣传、接待、托动旅游业发展的城市名片的作用来面向外地游客;再次,休闲、游憩、娱乐是城市生态公园具备的主要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生态理念体现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城市生态公园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与大自然维系情感的主要纽带。

美国&态型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美国的生态型城市公园系统发端于19世纪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

美国的城市在19世纪中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移民的大量增加致使城市用地的需求与规模迅速增长。

自由贸易的发展导致交通量迅速增加,城市沿着道路向外延伸。

美国早期的城市大多数脱胎于欧洲殖民者所建的殖民城市,无视地形变化的格子状街区规划成为当时的主流。

这种规划方式比较简单易行,有利于快速地建设城市,适应了美国在发展初期对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建构速度的客观要求。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主席里克•弗德兹指出:"发端于'奥姆斯特德原则'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一直以吸纳、务实和创新的精髓引领了现代生态型城市公园的建设浪潮,也影响形成了美国城市公园系统综合务实、不断发展变革的特色。

”美国城市公园的分类标准多样且类型构成复杂细致。

这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实际使用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美国建筑学家、社会学家盖伦•克兰茨提出的“五阶段论”清晰地诠释了美国城市生态公园类型生成和完善的全过程。

其变革阶段与发展特征有: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830-4860年)典型项目:城市郊野公园发展特征:19世纪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于是人们开始追求对城市与自然融合、恢复良好人居生态环境的强烈愿景。

例如美国景观园林鼻祖A•J•唐宁,于1841~1850年提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应遵循保护自然、接近自然的风景园林的路径。

该时期主要发展市郊大面积的风景园,供高收入阶层亲近自然、放松休闲;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些郊野公园逐渐被城市用地围合,成为大型的区域公园。

第二阶段:起步时期(1860~1900年)典型项目:城市区域公园发展特征:美国著名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风景园林”之父劳•奥姆斯特德(1822~1903年)在规划构思纽约中央公园(1858~1878)中所提出的城市人68I住宅与房地产•HOUSING AND REAL ESTATE居环境生态景观设计要点,经过归纳和总结,成为"奥姆斯特德原则”:即要保护自然景观并善于利用自然地形,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来造景,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由主要道路将全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做到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一个多世纪以来,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带动了美国政府对公园建设的重视,也带动了美国生态公园的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转型时期(1900~1930年)典型项目:社区生态公园发展特征:通过城市建设各种住宅区公园的“社区生态公园运动”,为普通市民提供社交、活动场所,并借此重构美国的社会文化,凝聚大量的外来移民。

1895年,奥姆斯特德在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规划中,率先提出将公园选址于市中心的核心社区,周围是特莱蒙街、公园街、灯塔街、查尔斯街和博伊尔斯顿街,建成一个以自然水体保护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生态公园,开创了城市生态公园规划与人居社区建设的先河。

第四阶段:发展时期(1930~1965年)典型项目:生态游憩设施发展特征:城市生态规划与公园建设重在满足游憩活动需求而非进行绿化造景,以便为城市中各个年龄层次的社区居民提供经济实用的室内外运动和活动场所。

1929年,美国规划师雷德伯恩(1928~1933年)主张将城市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结合,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布置,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

这种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布局模式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

该体系理念被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所广泛采用。

曾获英国皇家建筑学金奖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规划教授刘易斯•芒福德,1938年在他的《城市文化》一书中提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强调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从而促使美国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重新确定"生态游憩设施”的方向。

第五阶段:成熟时期(1965年至今)典型项目:生态开放空间网络化发展特征:推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将城市内具潜在游憩价值的公共空间开发、串联成网络。

1963年美国学者V•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冷中,提出城市公园设计与市区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

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城市、人居、开放空间和自然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城市生态开放空间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开放空间理论的正式确立。

1971年,联合国召开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会后,美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呈现重视生物圈的特点。

1977年,国际建设师协会发表《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建筑一城市一园林绿化的再统一”,推动了城市人居环境开放空间与自然环境网络化的协调。

最近几年来,美国联邦、州、当地环境法令等对城市人居环境开放空间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各类非政府组织及公私利益共同体发挥日益重要作用,各类开放空间优先成为区域网络化发展关注的焦点,而且史无前例地决定于公众或个人利益的契合程度。

这些都说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人居环境实现长期保护自然资源是大势所趋。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负责人凯尔斯•马伦指出:“为了促进可持续进程,我们面对的挑战是:设计出新都市人居环境发展模式,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视觉多样性以及供人类休息、游憩的绿色空间网络化混合起来,而不使之毁灭。

”■(编译据:美国《IDOMC发展报告》2018年第12期,原文作者:美国联邦产业协会理事鲍勃•布劳顿博士;《产业投资•景观建筑》2019年1月号,原文作者:美国商务部产业投资局首席顾问约翰•凯•史密斯教授)HOUSING AND REAL ESTATE•住宅与房地产I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