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讲话稿:老师和家长,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学校讲话稿:老师和家长,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一是提醒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和活动水平衡量孩子,那样会重复的长期的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如吃饭时打碎了饭碗,走路时摔了跤弄破了衣服等,是不必责备的。

二是对孩子的行为要鼓励和引导相结合。

对于小孩儿,事无好坏和对错之分,因为多数事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首先要肯定他们的热情,然后引导或一同研讨怎么做。

有家长提出:怎么才能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一是从小事做起;
二是注意细节;
三是成人示范和环境暗示。

如摆放学习用品,衣物整理,都市环境等……对于十一岁之前的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习惯至少要三个月,可见训练的艰难与重要。

我教育我女儿的方法有两条:一是陪;二是说“好”。

只有“陪”,才能养成认真执着的习惯;只有不停的说“好”才能培养孩子上进心。

习惯不是行为或动作,而是心理特征。

行为是心理特征的外部表现。

态度和思维定势决定习惯的表现方式。

习惯的品质:稳定、认真、努力。

习惯的特性:惯性。

一、把目光放在明天
老师看孩子心里总是想他以后会怎样,会做什么。

比如:学生不写作业,老师会说:“现在不好好学习,将能考上大学吗?”
再如:有的孩子和同学闹矛盾处理不好关系,老师会说:“现在不能团结同学,将参加工作怎么和同事共事!”
其实孩子的许多缺点都是父母有意或无意中训练出的,如:与父母疏远或对抗、说谎话、欺侮同学、不听老师话等。

对孩子责备挑剔太多就是在给自己制造对立面。

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用望远镜看缺点,用放大镜看优点的方法。

理性的理解:“半杯水”,“花蕾期待”,“反射原理”,“包容效应”等含义。

二、家长和老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责任
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性的心理,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责任。

如:孩子考上大学,人们见面会说:“你真养个好儿子!”没有人说是学校和老师给教出的。

可孩子一旦出现了问题,多数家长首先是从学校和老师身上找原因。

这说明:家长只愿要好的结果,而不愿意承担教育的责任;不愿要不好的结果,而更不愿承担不好结果归因的心理。

学校教育的功能、教师工作的阻力,有许多至社会和为数不多的家长。

如:老师批评教育孩子时家长还替孩子辩解说谎或与老师对立,而不能理解老师教育孩子的意义;家长在家或在街道上随地乱扔废弃物,孩子在学校训练的习惯就被淡化了;孩子与同学闹矛盾,老师秉公处理,尽可能的使同学合好,可家长却极力袒护自己的孩子,指责
别人家的孩子,并对教师对孩子的批评教育挑三道四;冬季学校必须扫雪,有一部分学生总是晚,并不带工具,调查得知,是家长教孩子这样做……
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为了配合老师的教育,家长应做些什么
家长最有必要做好四事:
一是为孩子确立一个榜样。

最合适的榜样就是老师。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信任教师,崇拜教师,才能从老师身上或通过老师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做人道理。

老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他的劳动过程不同于其它的任何生产劳动,他的劳动成果是人。

所以,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多学知识,就一定引导孩子尊重他的老师。

不尊重老师的孩子,也一定是不尊重父母的孩子。

有的家长常在孩子面前说不利于树立老师威信的话。

伤害师生关系,直接受害者是学生。

有的家长告诉孩子:“班主任说你可以,科任老师说你不必听。

”这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

在我的经历中,发现没有一个老师不想把孩子教好,在我校没有一个老师不努力地教学生。

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数不尽的辛苦和劳动。

我校平均每班七十一个学生,最大班额83人。

常听有的母亲说:“带这孩子都累死我了”老师对七八十个别人的孩子,对各个方面都要负责任,可老师从都是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甚至是声嘶力竭。

要想让孩子听你的话,就引导孩子听老师的话!
二是为孩子挑选几个伙伴。

最好的伙伴是父母,其次是同龄小朋友。

父母不但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伙伴。

但确实有相当多的父母与孩子关系需要改善。

有家长提出:“孩子和我怎么就不说心理话呢?”主要是未交心。

和孩子处理关系的方法最简单,做到两点就够了。

一是该陪孩子的时候一定陪,不让孩子孤独;二是要和孩子交心,你先把心交给孩子。

多和孩子谈话交流,敞开心扉,心就贴在一起了……
农民可以和庄稼成为好朋友;阔富可以和小狗成为好朋友。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把“爱”献给了对方。

切忌和孩子拌嘴,和孩子拌嘴就是在教孩子吵架。

判断是否成为伙伴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是否可以彼此畅所欲言,用心说话。

当孩子发自内心的以你为护身时;当孩子宁静地以家为港湾时;当孩子快乐地以你为朋友时,父母和孩子的心就贴在一起了,孩子就能向小树一样,沐浴在阳光下本能茁壮成长了。

三是给孩子打造一个模拟的生存空间。

(1)有自己的地盘:寝室等,画出界线,自己管理。

(2)有自己的资产:办公桌椅、学具、玩具、书架、乐器、饰物等,自己负责保管。

(3)帮助选几个同龄的同学作伙伴,自己相处。

像树林一样,一片就比着长,单独一棵就易变形且杂草丛生。

(4)选择一两项特长:书法、乐器、声乐、体育、舞蹈等(我校家长和沈阳家长的差距极大,远大于1年)。

对少年儿童,必须让他有事做。

必须不断地用新的信息、事、活动、任务填补和占据他们的时间和心理,不能让孩子思维留下空白、无为和无所事事的空隙。

大脑如不被好的东西占领,不健康的东西就必然去占领。

四是引导孩子理解和遵守一些规则。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遵守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在校的学生有没有法律法规?他们的法律法规是什么?这些法律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价值?这是学校和作父母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小学生的法律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是其具体化。

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教育孩子懂道理讲规则。

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有哪些后果:①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不尊敬父母;②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③不爱护同学;④学习成绩不稳定;⑤易出人身伤害事故;⑥未人生存在危险。

犯罪心理研究显示:监狱关押的犯人中91%的犯人小时候有违反学校纪律和不听家长话的表现;88%的人小时候我行我素,不服从管教……可见,儿时形成的不遵守规则习惯,将为今后人生埋下隐形的危险。

从小无拘无束,长大就有冒险的可能。

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就是“规则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教育,就是牢牢贯彻《守则》和《规范》,按教育部
的要求做到“学懂”、“记牢”、“做到”,并分阶段,有针对性开展系列性活动。

可却有部分家长对学生背守则不理解。

家长对孩子进行遵守规则教育,就是长期一贯地进行道德教育。

道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如:孝敬父母,尊敬他人,爱护公物,不欺负人,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

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两点:一是生活有规律(衣、食、住、行),二是行为有规范(说、做、立、仪),核心是养成习惯。

人人道德则社会有序、人人安乐;人人不道德则社会无序,人人不安。

习惯就是态度,正确的态度就是道德,就是修养。

道德的核心是品德:一个动作经过反复训练形成了自动化,在相应的环境中便会自动表现出,这就是品德。

日积月累、注重细节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一个细节就是一个习惯。

四、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困惑
一是学校教育的起点。

教育的对象是孩子。

今天的孩子,十年后都将走上社会开始自己谋生。

具备什么素质的
孩子才能适应未生活的挑战,这就涉及到学校教育培养人才规格的问题,涉及到学校育人起点的问题。

我校培养学生的规格,在品德上培养”至善、至美、至真、至爱“的学生;在学习上培养“多思、善学、自主、创新”的学生。

这就是我校
对学生发展规格或育人目标的期待和追求的方向。

为了培养这样的孩子,我们从哪方面做起?主要是五个方面: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创造。

学会做人。

从生活做起,从小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

有礼仪、会吃饭、会走路、会说话、会交际。

如:“会吃饭”。

其实有许多孩子不太会吃饭。

我们要求:有序、轻声进食堂,自觉排队打饭,不喧哗,吃多少打多少,放好餐具和摆放好桌椅等都是必要的。

再如学会健体。

学校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和品德有责任,对孩子的体质和心态发展也有直接的教育义务。

作为校长时时都在关注着学生的体能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办学行为。

近几年学校进行的学生身体素质监测中发现,学生体能下降的趋势、视力合格率偏低,身体协调力不善等问题。

我们及时采取了规范“两操”,上好大间活动,体育加大活动量,丰富间活动,手中有玩具,强调读写姿势,堂上加大动手操作频率,严格执行教育部控制在校时间,到校、静校及周三下午休息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校外或在家多运动、多参加户外活动、少看电视、不上网吧等,纠正学生的身体和生理发展等。

我校为什么实行到校制度和周三下午休息制度?
(1)是严格执行省市县教育部门的规定,控制在校时间;
(2)增加户外活动机会,增强体质;
(3)把时间还给学生,发展孩子主体功能。

二是学校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当今的学校办学,面临许多误区。

一是学生安全的压力。

学校十分重视安全教育。

如,每学期初都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每项活动前和体育训练前都要有安全提示;每个月都有安全工作重点;每个班级都贴有安全教育制度,每处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都有安全警示标牌……但不安全事还是在所难免。

虽然有国家的相关法规保护学校和家长双方的利益,但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学校始终是处于棘手的地位。

为了使学生安全,学校不得不取消一些必要的教育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是考试成绩的压力。

我国现有的用人体制主要还是看分数。

在一定程度上,分数将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幸福程度和未社会地位。

所以,学校还不能淡化教学成绩。

虽然我校有大班额和低龄儿童入学及活动多的压力,但成绩一直居于全县小学前列(中学学力的检验是例证)。

导致了后作业和个别辅导给教师和个别学生加重了负担。

教师为了学生可以任劳任怨,老师是社会上最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允许学生不学习。

但确实存在个别家长不理解的问题,给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带一定的冲击。

在我的经验中,遇见过多位不管孩子的家长,可却未见到过一位不负责任的老师。

老师教的学生一茬一又一茬,学生成材了,老师变老了。

我经常遇到过这样的家长,老师教他孩子好几年,付出的辛苦无数,可却因一点误解而好处全无,其实老师不图回报,只要心暖就行。

三是对学校和教师的绝对化期望,使学校和老师有时无可奈何。


校是育人的圣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人们对教育的理想定位,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但中国的义务教育是最难办的教育,中国的教师是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世界所公认的。

公用经费一分未有(理论上年年增加),教学质量从不敢放松,老师的责任心不允许一个学生掉队。

致使学校(收费)和教师个别的急躁行为易产生家长的不理解。

这些方面特别需要家长理解。

四是社会相关部门把压力和矛盾转嫁给学校,使学校无辜的成为矛盾的焦点。

如:刊物征订,扫雪,上街宣传,清扫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