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识 记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综合运用 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 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 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2)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 张文学革命 。《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 话文小说。(鲁迅) 攻击的矛头: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 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抨击封建 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义” ——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 主义。
中国宣传十月革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 第一人, —— 李大钊
代表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 李大钊为书记,张
申府、张国焘等人 是早期成员。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次论战)
第一次,与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划清了 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第二次,与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强 调中国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 第三次,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 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消灭阶级 和阶级差别
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①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 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 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②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 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 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为以 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 化上的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特点:
1、它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 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接受没有被修正主义严格的 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 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没有 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综合运用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 领导核心。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
4、斗争结果:北洋军阀罢免了曹汝霖、张宗祥、陆
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
式,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的代 通表出 告拒席 绝巴 在黎 和和 约会 上的 签中 字国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 陆、 章三人终于被免职
(二)五四运动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 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 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为导 火线——1918年11月11日德签订停战协定
交战双方:德、奥、意为首的同盟国 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胜)
性质: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宣告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通过同工人群众相结合,通过进一步学 习马列主义,从而在政治思想上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进一步改造了世界观,形 成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准备了干部条件。这样,在 中国创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 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①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②阶级基础: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中国工 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③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 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大会指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 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革命基本 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 (3)大会提出了“到群众中去”,即群众路线 的方法。 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 命指明了方向。
1 、工人运动: 1921 年 8 月,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 记部,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中国工人运动掀起
1、1921年7月23日召开于上海。标志着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
“一大”会址(今上海兴业路76号)和出席会议的代表
(1)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
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 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 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 (2)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 (3)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新青年》
《每周评论》
星期评论
《少年中国》《觉悟》《湘江评论》《国民》)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持续发展。这一时 期的工人罢工,多数带有明显的政治斗争色彩, 工人阶级急切寻找实现本阶级意志的精神武器。
中国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 动相结合的产物诞生了。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简单运用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 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国共 产党第二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党二大内容
(1)党的二大宣言揭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质,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 的纲领是: 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
了现实道路,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 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 主义的革命阵线。
革命军队占领冬宫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诞 生,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 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 元,是人类觉醒的新 纪元。我们在这黑暗 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 一线,仿佛在沉沉的 深夜中地一小小的明 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李大钊
国内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
•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笼 罩着中国大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 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使得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 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认为资产阶级共 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彻 底的思想文化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明确地把 从事工人运动作为自 己的重要任务,更加 自觉地、有组织、有 计划地向工人传播马 克思列宁主义,从而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 结合。
•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识 记
陈独秀任临时书记,李 汉俊、李达等人是早期 成员。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 广泛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 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的涌现; 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②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 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 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 归之于思想文化,这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 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 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 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 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第二,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出版工人通俗刊物
《劳动界》 《劳动音》 《劳动与妇女》
•创建工会和劳动学校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 言》,阐述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的和阶级斗争的现状。
•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建立,成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了第一个高潮。
起点: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胜利)
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 的建立。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 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 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1920年8月,上 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从1920年秋至1921 年春,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等在北京, 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 何叔衡等在长沙,王烬美、邓恩铭等在济南, 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都成立了共产主 义小组。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 也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
综合运用
对比辛亥革命的局限 性记忆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
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传播者)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 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 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 为代表。
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进一步研究 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他们着重从马克思、恩 格斯的原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宣传马克 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他们积极进行马克 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 中文全译本公开 出版。
李大钊组织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员合影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 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3、爆发:五四运动以六三大逮捕为界限分为两个发 展阶段。 (1)前期(5月初到6月初)运动的主力是学生,中 心地点是北京。 (2)后期(6月初到6月末)运动的主力是工人,中 心地点是上海。 此时,五四运动越出了知识分子范围,形成一个以 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 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 运动。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 事变
新文化 运动
马克思 主义在 中国的 传播
五四 运动
党的 诞生
国共 第一 次合 作
国民 革命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 的世界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背 景
国际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 国内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
发十月革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
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
4、帝国主义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
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综合运用 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 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 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2)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 张文学革命 。《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 话文小说。(鲁迅) 攻击的矛头: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 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抨击封建 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义” ——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 主义。
中国宣传十月革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 第一人, —— 李大钊
代表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 李大钊为书记,张
申府、张国焘等人 是早期成员。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次论战)
第一次,与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划清了 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第二次,与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强 调中国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 第三次,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 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消灭阶级 和阶级差别
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①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 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 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②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 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 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为以 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 化上的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特点:
1、它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 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接受没有被修正主义严格的 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 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没有 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综合运用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 领导核心。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
4、斗争结果:北洋军阀罢免了曹汝霖、张宗祥、陆
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
式,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的代 通表出 告拒席 绝巴 在黎 和和 约会 上的 签中 字国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 陆、 章三人终于被免职
(二)五四运动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 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 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为导 火线——1918年11月11日德签订停战协定
交战双方:德、奥、意为首的同盟国 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胜)
性质: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宣告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通过同工人群众相结合,通过进一步学 习马列主义,从而在政治思想上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进一步改造了世界观,形 成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准备了干部条件。这样,在 中国创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 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①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②阶级基础: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中国工 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③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 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大会指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 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革命基本 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 (3)大会提出了“到群众中去”,即群众路线 的方法。 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 命指明了方向。
1 、工人运动: 1921 年 8 月,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 记部,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中国工人运动掀起
1、1921年7月23日召开于上海。标志着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
“一大”会址(今上海兴业路76号)和出席会议的代表
(1)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
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 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 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 (2)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 (3)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新青年》
《每周评论》
星期评论
《少年中国》《觉悟》《湘江评论》《国民》)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持续发展。这一时 期的工人罢工,多数带有明显的政治斗争色彩, 工人阶级急切寻找实现本阶级意志的精神武器。
中国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 动相结合的产物诞生了。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简单运用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 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国共 产党第二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党二大内容
(1)党的二大宣言揭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质,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 的纲领是: 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
了现实道路,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 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 主义的革命阵线。
革命军队占领冬宫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诞 生,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 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 元,是人类觉醒的新 纪元。我们在这黑暗 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 一线,仿佛在沉沉的 深夜中地一小小的明 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李大钊
国内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
•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笼 罩着中国大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 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使得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 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认为资产阶级共 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彻 底的思想文化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明确地把 从事工人运动作为自 己的重要任务,更加 自觉地、有组织、有 计划地向工人传播马 克思列宁主义,从而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 结合。
•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识 记
陈独秀任临时书记,李 汉俊、李达等人是早期 成员。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 广泛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 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的涌现; 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②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 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 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 归之于思想文化,这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 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 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 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 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第二,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出版工人通俗刊物
《劳动界》 《劳动音》 《劳动与妇女》
•创建工会和劳动学校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 言》,阐述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的和阶级斗争的现状。
•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建立,成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了第一个高潮。
起点: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胜利)
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 的建立。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 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 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1920年8月,上 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从1920年秋至1921 年春,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等在北京, 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 何叔衡等在长沙,王烬美、邓恩铭等在济南, 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都成立了共产主 义小组。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 也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
综合运用
对比辛亥革命的局限 性记忆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
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传播者)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 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 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 为代表。
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进一步研究 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他们着重从马克思、恩 格斯的原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宣传马克 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他们积极进行马克 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 中文全译本公开 出版。
李大钊组织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员合影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 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3、爆发:五四运动以六三大逮捕为界限分为两个发 展阶段。 (1)前期(5月初到6月初)运动的主力是学生,中 心地点是北京。 (2)后期(6月初到6月末)运动的主力是工人,中 心地点是上海。 此时,五四运动越出了知识分子范围,形成一个以 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 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 运动。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 事变
新文化 运动
马克思 主义在 中国的 传播
五四 运动
党的 诞生
国共 第一 次合 作
国民 革命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 的世界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背 景
国际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 国内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
发十月革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
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
4、帝国主义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
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