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教研中心高中语文课题组
主持人:宋丽波
参与人:李丽、东守杰、郭微微、丁玉娇(乳山金岭中学)
一、问题解读:
(一)成果研究的背景
1、宏观背景
2011年春天,山东省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第三批实验推广会议在临沂召开。
会上,省语文教研员厉复东老师对“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的提出及实施等情况作了全面介绍。
该课题经全省20余所学校首批实验两年后,受到了实验学校、实验师生的普遍认可,省教研室根据实验计划,拟定在2011年继续扩大规模,组织第三批实验。
威海市语文教研员位世英老师和乳山市语文教研员宋丽波老师都有意让金岭中学语文组承担这次课题,最后在宋老师的亲自主持和参与下,我们于2011年6月成功地申报了该课题,正式成为全省第三批实验学校之一。
2、具体背景
课题开展之初,教研员指导我们借“第一层级”这个载体,开展一个更大的课题——“高中古诗文教学模式”研究,让学生在诵读、鉴赏和应用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大家觉得这个倡议很好,于是课题研究开始了。
(二)开展研究面临的问题
1、高中学段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开展尚处于浅层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诵读教学模式。
2、高中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存在抵触、畏难情绪,教师也无良策,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高中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处于一种无序无法的状态,鉴赏效果较差。
4、在平日的教学中,古诗文没有很好地濡养学生的心灵,导致古诗文教学的意义不大。
二、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一)成果内涵
成果“高中古诗文教学‘三步曲’”,构建了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立体框架,将繁难的古诗文教学分成“三步”来有机有序地进行:
第一步:诵读篇。
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的朗读水平由低向高发展,即由“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提高到“能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将作品的艺术魅力有感染力地传达出来”,真正做到“会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会引领学生对一些篇幅较长的诗文进行思路引领,进而轻松完成“熟读成诵”的目标,进而做到“会背”。
第二步:鉴赏篇。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基础,鉴赏则是展现诗文价值的有效手段。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作品思想、艺术魅力,在“会读”“会背”的基础上,做到“读懂”。
第三步:应用篇。
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学生将在诵读鉴赏中学习到的美好情感内化之后,真情地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气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口语表达时学生能够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语言的的效果;在写作时,学生能调动自己的诗文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即在“会读”“会背”、“读懂”的基础上做到“会用”。
(二)创新点具体表现:
1、诵读:
①课堂提出了朗读要达到的明确目标,对目标的达成有方法上的点拨。
②教师由布置背诵任务变为引导学生梳理背诵思路,学生由在课下背文章变为在课堂背文章。
③教师为每个学生的朗读、背诵水平做等级评定,其量化结果计入学生语文成绩。
2、鉴赏:
①对准确鉴赏古诗文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并且在方法和手段上予以引领和指导。
②重视分类鉴赏手法的梳理,并注重学生的积累和运用。
3、应用:
①注重古诗文诵读对涵养学生心灵的重要作用,并采用多种方式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
②在作文训练中,针对“引诗入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目标的达成有方法上的点拨。
③用明晰的量化评价表对学生作文的“引诗入文”情况做出等级评定,评价以鼓励为主,结果计入学生综合成绩。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和做法
【一】过程总结
●第一步:诵读。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古诗文诵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结合学生实际和文本特点,分层确立恰当而准确的诵读目标。
一级目标是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古诗文,二级目标是借助辅助手段有感染力的诵读古诗文。
(三)思路引领,轻松背诵,为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指导学生朗诵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篇幅较长、背诵任务较重的篇目,教师要要有意识地从思路上进行引领,师生合作、共同梳理,从而轻松背诵全文,为进一步鉴赏做铺垫。
(四)多种平台,营造学校浓郁的诗香氛围,打造诵读诗文良好的“软实力”。
我们积极建议学校利用广播站、电子屏幕、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文化平台来营造浓厚的诗词诵读氛围,真可谓:古诗古韵入校园。
(五)多彩活动,引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如:课前一诗,举办朗诵会,成立朗读演讲兴趣小组,建立古诗文默写检测积累本,开展书法比赛等。
(六)量化评价诵读、默写,计入学生的日常学科考核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步:鉴赏。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古诗文鉴赏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立足课堂,通过鉴赏案例的打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鉴赏指导,
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们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三)建立古诗文鉴赏手法分类积累本,为提高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打下基础。
(四)建立古诗文鉴赏札记本,进行“量”的积累和“面”的拓展,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鉴赏中逐步提高能力。
教师要筛选出一些比较典型的古诗文,让学生尝试鉴赏,在不断地学习中,学生对情感、手法和意境的鉴赏能力会不断提高。
(五)开展古诗文鉴赏手法分类积累本和札记本展示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步:应用。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收获。
(二)教师采用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濡养学生的心灵。
如:开设阅读课,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开展演讲比赛和辩论会活动,开展手抄小报展评活动,观看视频,成立文学社团“新月社”和“天域工作室”。
(三)利用写作课,对古诗文进行“引诗入文”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内化吸收的古诗文精华以恰当而完美的方式表达出来。
1.立足课堂,通过课堂案例的打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简单易操作的引诗入文技巧理论。
2.采用目标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引诗入文的能力。
写作之前明确要求,在作文之前,给学生明确提出要求,本次作文题目、开头和结尾处至少要运用几处古诗文句,行文中要运用几个诗句。
这样明确提出之后,学生就会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激发自己的潜力。
在写作之后要及时运用量化评价分析表进行评价表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方法总结
从研究开始到最终的成果诞生,我们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共有八点:
(一)问卷调查听心曲
(二)平心静气剖自身
(三)集体研讨定方向
(四)分工协作齐努力
(五)多方学习巧借鉴
(六)精益求精勤打磨
(七)多彩活动提兴趣
(八)量化评价促成效
四、取得的成效及成果的推广情况
(一)取得的成效
1、教育者——教师在改变着
(1)教师教育的理念在创新,素质在提高。
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开拓出新的有实效性的做法。
这样,势必逼迫教师要潜心研究课题资料,翻阅大量的文字资料,上网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视频与文字,借鉴一些优秀的做法……不知不觉中,教师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素养大幅度提升,语文教育理念大为改观,所设计的课堂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教师的心态在悄悄地改变,我们辛苦着,快乐着,幸福着。
在课题的不断开展中,教师一点一点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以往那沉闷单调的课堂逐渐被灵动且富于诗意的课堂所取代,古诗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背诵而学。
课题组的老师不无惊喜和感慨地说:教了这么多年语文,第一次觉得教语文真幸福。
老师们投入课题研究的兴趣更浓了,劲头更足了。
2、学习者——学生的变化尤为可喜
(1)学生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给了我们惊喜。
古诗文的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了他们的性情,涵养了他们的心灵。
学生通过大量的古诗文的学习,和古人心灵相契合,不知不觉中变得大方与自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2)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改变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
(3)学生的成绩令人自豪。
①研究收尾阶段,我们对学生学习情况作了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的诵读水平,得A率由11%提高到45%,得C率由46%下降到到14%。
背诵水平,得A率由18%提高到80%,得C率由41%下降到11%。
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得A率由16%提高到46%,得C率由47%下降到23%。
②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读写结合。
●在学校举办的征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高二年级的学生占到了百分之
六十,独领风骚。
●学生的十几篇作文发表在《疯狂作文》等文学刊物上。
●校文学社“新月社”联手《新课程导报》,开辟整幅版面,发表了大量
的学生优秀作品。
③语文高分数段的人数显著增加,130分以上的成绩也不少见,给了学生学习语文很大的动力。
3、师生的关系更为融洽、和谐
学生因学古诗文而爱上老师,因爱上老师而爱上了语文,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使语文教学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研究成果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活动开展了半年,学校与市教研中心联手组织了一次观摩活动,并随机进行了听课。
听课之后,反响很好。
为此,学校给予了课题开展以更有利的支持,强化了很多优质的硬件,王波彬校长亲自批了一万多元钱为学生配齐了实验用书——《古诗文诵读》(上、下册)、《现代文诵读》(上、下册),而且提出了“语文兴则学校兴”的口号,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5、课题组成员理论成果丰硕
2012.3李丽《蜀道难》教学设计荣获威海市重大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深化研究阶段成果评选三等奖。
2012.10 李丽丁玉娇:《氓》荣获威海市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
2012.10丁玉娇李丽:《滕王阁序》荣获威海市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
2012.6丁玉娇:荣获乳山市优质公开课高中组语文学科一等奖。
2012.6李丽:荣获乳山市第四届优质公开课高中组语文学科一等奖。
2012.4李丽:《廉颇蔺相如列传》荣获威海市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三等奖。
2012.3李丽在《威海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当诵读成为每一天的有养呼吸》
论文。
2013.1李丽在《威海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让经典的芬芳沁入学生的心脾》论文。
2012.6李丽《使阅读变成一件美好的事》论文,荣获乳山市论文评选高中组语文学科一等奖。
2012.6郭微微荣获乳山市第四届优质公开课高中组语文学科三等奖。
2012.10郭微微:《宋词二首》荣获威海市优秀课程资源二等奖。
2011.5东守杰在《威海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让学生研究“微型课题”的大作用》。
2012.6东守杰在《威海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三权分立”,让团队智慧尽情绽放》。
2011.10东守杰“‘走近诗歌’活动性学习专题设计”课程资源获威海市二等奖。
2012.6东守杰在乳山市第四届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高中组语文学科二等奖。
(二)成果推广情况
1、乳山市金岭中学王波彬校长对我们的研究成果高度重视,新学期在全校高一、高二级部语文教学中进行推广。
2、乳山市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宋丽波老师对成果很满意,准备在全市高中语文界推广。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尽管背诵的非常熟练,可是在测试试卷的书写中,能够做到字形完全准确的人数并不是太多。
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毕竟高考的考查是要落实到试卷上的。
于是,我们反思之后决定下一步从音形义入手,逐步提高学生书写的准确性。
(二)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古诗文进行写作,但是运用得还不够娴熟,有生硬之感,这一点启示我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必须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熟练起来。
我们相信,只要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土壤中,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历练与完善,
我们的成果——高中古诗文教学“三步曲”——一定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惊喜。
【附】
参考书籍资料及视频:
1.威海市教研中心有关创新成果的资料汇编
2.“普通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深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3. 王惠霞:《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的研究》
4. 杨红:《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与传统文化》
5. “百家讲坛”与“品读”栏目视频
6. 解爱静:《古诗教学模式初探》(《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7. 钟启泉:《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8.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