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畜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海南发布《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海南发布《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海南发布《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
【年(卷),期】2017(0)6
【摘要】日前,海南省农业厅印发的《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生猪年出栏控制在600万头左右,其中海南本地黑猪加大发展力度,出栏量要达到180万头;猪肉总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0%以上。

生猪出栏率达到180%以上,出栏生猪平均胴体重75千克左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

【总页数】1页(P16-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
【相关文献】
1.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海南省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工作安排和海南省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J], ;
2.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妇女发展规划和海南省儿童发展规划的通知[J], ;
3.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J],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4.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海南省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J], 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财政厅;
5.海南省海南:出台《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推动绿色智慧出行 [J],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探讨

青海省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探讨
数 )其 中天 然草 场理论 载畜 量 3 2 7 , 3 . 9万个 羊单 位 , 实 际载畜 量 5 4 4 6 . 5万 个 羊 单 位 , 然 草场 超 载 2 1 6 天 3.6 万个羊 单位 , 载程 度 达 6 . 1 。加 之气 候 变 暖 、 超 96% 草
畜产 品加工企 业规 模小 , 深加 工程 度不 高 , 品 附加 值 产
2 存 在 问题
21 草 、 . 畜矛 盾突 出 随着人 口的不 断增 加 和生 活水
平 的提高 , 区养畜 量不断 增加 , 牧 造成 天然 草场 严重 超
载 。据调查 测算 , 论 总 载 畜 量 为 4 3 0 理 3 . 8万 个 羊 单
位, 而实 际 载 畜 量 达 7 4 2 1 . 5万 个 羊 单 位 ( 0 8年 末 20
2 2 草场建 设水 平低 , . 资金 投入 不足 由于长期 的资 金投入 不足 , 特别 是地方 政 府财力 有 限 , 乏项 目建 设 缺
合 3个 区 , 因地 制 宜 、 并 因地 施 策 , 取不 同的发 展 模 采
的瓶 颈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3 畜 群结构 不合 理 , . 品种退 化严 重 适 繁母 畜 比例
仅为 5 . 3 , 1 9 畜群 结 构 不 合 理 , 转 速 度 较 慢 , 羊 周 羔
经济 尚未形 成规 模 。加之 长期 的近 亲繁殖 、 交 乱 配 、 滥
草场退 化 、 草量 不足等 因素 , 造成 地方 优秀 品种 严重 退 化 , 畜 良种 率不 到 6 % , 响 了畜牧业 的经济 效益 。 牲 0 影 2 4 科 技力 量不 足 , 务水 平不 高 . 服 全州现 有 畜牧 兽 医科 技人 员 2 4名 、 原 7 6 草 5名 , 2万头 只牲 畜和 6 4 每 . 万 h 草 地分 别 拥 有 1名 畜 牧 兽 医 和 草 原专 业 技 术 m 人员 。专业 技 术 人 员 长期 得 不 到 充 实 、 强 , 识 老 加 知 化, 知识 更 新力 度 不 够 , 技术 服 务 能 力低 , 不 能适 应 还 草地 生态 畜牧业 发展 的需 要 。 2 5 畜牧业 产业 化经 营水 平不 高 , . 品牌战 略意 识不 强 畜牧 业产 业化 处于起 步 阶段 , 未形 成产业 链 , 市场 信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9.18•【字号】南政办〔2020〕59号•【施行日期】2020.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有关部门:《海南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已经州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9月18日海南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青政﹝2019﹞32号)精神,大力推进全州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底,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农机总动力达到5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小麦、青稞、牧草和白菜型油菜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马铃薯、玉米、甘蓝型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和牛羊、生猪、家禽机械化养殖取得积极进展,牦牛、藏羊初加工机械化实现突破,沿黄流域冷水鱼机械化集约化养殖水平持续提升。

到2025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55万千瓦以上。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马铃薯、小麦、甘蓝型油菜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枸杞、蚕豆、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实现突破,初步实现牦牛、藏羊、青稞、油菜、草产业全链条生产机械化,冷水鱼机械化养殖走在全省前列。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3.18•【字号】三府办〔2020〕44号•【施行日期】2020.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三府办〔2020〕44号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原市政府办公室2020年2月27日以三府办〔2020〕34号文印发的《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按市政府有关要求和法核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修改完善后的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以此件为准并贯彻执行。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3月18日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前言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55号)和《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琼环土字〔2019〕9号)的有关要求,贯彻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9月6日全国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视频会议精神,促进我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在三亚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畜牧)等部门组成专门工作组,合力推动畜禽养殖禁养区排查及整改调整工作,根据法律法规对禁养区划定的要求,制定本方案,指导畜禽养殖禁养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依据(一)指导思想坚持畜禽养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综合考虑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及生态功能重要性,在与生态保护红线格局相协调前提下,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区域为重点,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促进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2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2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兴海示范区2013年度实施方案为了加快兴海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示范、引导区域现代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农牧民增收,依据《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和2012年度省级财政示范区专项资金安排规模,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一)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2003年,位于青海省兴海县河卡镇的“有机(天然)畜产品资源生产基地”通过OFDC认证。

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兴海县河卡镇,总面积331.56万亩。

耕地面积9.31万亩(水浇地6764亩),草场面积313.67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为286.35万亩。

粮食作物中青稞1.63万亩、产量3932.88吨,燕麦1.19万亩、产量1781.4吨,油菜播种面积4.80万亩、产量4693.89吨。

草场年产鲜草41365.5万公斤,平均亩产鲜草144.46公斤。

示范区各类牲畜存栏347992头(只),其中适龄母畜184436头(只),占牲畜总数的53%;各类牲畜中牛50097头,占14.39%;马2180匹,占0.63%;羊295715只,占84.98%。

(二)兴海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区兴海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面积7094 亩。

整个项目按功能区划分为 2 个区域:1、高原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 1094 亩)2、高原藏家民俗文化展示区(延展区 6000 亩);整合水、电、交通部门项目资金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结合新品种引进培训项目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训100人(次),打造兴海县高海拔地区蔬菜品牌,做好农产品配送工作。

项目建设期限为三年,即从 2012 年 6 月到 2015 年6 月,该园建成后,第 3 年达产,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二、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主要涉及河卡镇白龙村、上游村、唐乃亥乡龙曲村。

海南发布《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海南发布《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险 、保安 伞 、促发 腱” H标 ,狠抓 各项 I 作落 实 ,为提高 从 f 匕 m达 ̄ l j 6 0 %以 f f j … ! 丛刘1 8 0 %以_ I ,…f 养砧到 屠书 个链 条 - l 生风险 管州 水 、 做 f 、 有 的贡献 均f l I 4  ̄ 4 : 重7 5 千 克左 :箭禽 粪污资源 化 利 半 达; i q J S ( ) % 重点落 实 - j I 作 一 是聚焦 市点 f T . - j 争 积极 贯彻落 实动 【 j 前 .海 南 省 现 仃 、 巾 、城 , l 猪定 点j 1 。 、
人 畜共患 病 防治干 ¨ 外来动物 疫痫 防堵 _ 足强 化创新 精 神
要 足 耳 J ! ,强化担 { ,刨新 丁作方式 法 .充分 运用制 定
将推r ‘ 尚眯育 肥 技 术 ,采 J t l  ̄ l t l 从 j ( 产、 I I , 的 I 游 :侧 料
J :
物 疫病 防控 殳持政 策渊整 ,深 入推 进 尤疫 l ≮建设 和动物疫 病 ~4 0 0 厅头 , 能 小 净 化策 略 ,个 , J 抓 禽流感 、【 _ i 蹄 疫等 啊久动物疫痫 防拧 、 满 足 ¨前城镇 居 民用 肉 J 的 点 需 要 卜 - 步, 竹
- - _ - _ _ 一
进 农 业绿色 发展 宣传 行 动
r 各地 — — — 。 0 ・ 0 一 l


韵 嘞 碡 璃
一 。
_ _— ■ — ■ — ■ 一

、 _ 1 祷 壤
l_ 。
’ 。
_h
农业部落实2 0 1 7 年 全 国 动 物 疫 病 防 控 重 点 工 作 2 月2 】 l I ,I f 1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r f 心 绀 织 全 困 省级

2024年畜牧发展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畜牧发展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畜牧发展工作计划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县委政府的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思路坚持以____为指导,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为核心,以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作用,通过政策配套、资金扶持和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生产发生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把我乡建成重要的畜牧产业大乡。

二、奋斗目标1、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____元,年均增加____元;2、生猪存栏达到____头,生猪出栏达到____头;3、巴山土鸡存栏达到____只,出栏达到____只。

三、取得成效1、产业比重明显提升;2、生产能力不断提高;3、规模养殖步伐不断加快。

四、注要措施1、抓好示范引导。

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要求,整合项目、资金、人才资源,加大扶持力度,突出抓好生猪、土鸡规模养殖场等科技示范点的建设,不断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乡畜牧业发展;2、加强技术服务。

一是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实行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健全完善考核制度。

二是采取有偿服务的办法,开展基层技术承包服务,加快推广队伍建设;3、强化目标考核。

把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兑现奖罚,对工作落后的不完成任务的进行追究,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五、存在的问题一是畜牧水产方式落后,受到传统养殖习惯的影响,小规模养殖仍然占主导地位,规模化发展水平不高;二是养殖场基础设施不配套;三是品种改良面覆盖率低;四是产业化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畜产品深加工不足。

六、下一步打算1、大力推进规模养殖。

采取互助合作、龙头企业的带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生态规模养殖场,由家庭副业向经营企业转变,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步伐;2、切实加强疫病防控。

加快建设海南州新牧区的发展思路

加快建设海南州新牧区的发展思路
1 自然 灾害 严 重 . 3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相互影响 , 使海南州
基地 。以贵德三河地 区和共和县城郊为主 , 面向西宁和青 南 地区市场 , 扩大反季节蔬菜和优质果品种植 面积 。 2 推进 农牧 业产 业化 过 程 . 2 围绕 肉类 、 乳业 、 绒毛 、 皮革 、 草业 、 粮油 、 蚕豆 、 药材等优 势资源 , 生产 、 购 、 从 收 运输 、 储藏 到加工 、 销售形 成产业链
专论 与 综 述
加 快 海 南州 新牧 区的发展 思路 建设
刘 永梅
( 青海 省 贵德县 畜牧 兽 医站 ,贵德 8 7 0) 1 0 1
DOl1 3 6 /. : 0.9 9J I SSN.6 1 6 2 2 0 .60 6 1 7 — 0 7.0 90 .0
畜牧业 在海南州 国民经济体系 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 在 目前 和将来 一段时 间内 ,若没有 畜牧业 的持 续和稳定发 展, 就没有海南州整个 国民经 济的健康 和快 速发 展。据统计
羊 6 .l 头 , 属 68 匹 。猪 2 7万 头 。 89 万 马 . 2万 . 4
1 海 南 州 畜 牧 业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11 草 场 退 化 沙化 严 重 . 草原是畜牧业最为基本 的物质条件 , 是牧民生存的命根
础, 在利用 的同时保护好草场 , 灌溉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5 () 市 场 硬 件设 施严 重不 足 。
快 肉牛 、 肉羊生产。在肉牛生产上 , 区、 农 半农 半牧区及城镇 周围加快 品种改 良 , 重点引进 西 门塔尔 、 夏洛来 、 海福 特 、 安 格斯 等良种公牛与本地土种母牛杂交生产一代 肉牛 , 增加 牛
肉产 量 和优 质 牛 肉 比重 。4建 立 反 季节 蔬 菜 和 优 质 果 品 种植 ()

海城畜牧工程方案

海城畜牧工程方案

海城畜牧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海城地处海南省西部,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

同时,海城地处西南经济区,交通发达,市场需求旺盛,这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开展海城畜牧工程成为当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海城目前畜牧业以猪肉生产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家禽和牛羊养殖。

但是,现有的畜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存在着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的现象。

因此,需要通过实施畜牧工程方案,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转变,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三、畜牧工程方案1.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海城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畜舍、粪污处理设施、饲料加工厂等。

需要针对现有畜牧场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建设规模和地点,并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

建设畜舍时要考虑通风、排污和保温等因素,保证畜禽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粪污处理设施要符合环保要求,饲料加工厂要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

2. 畜牧业科学管理海城畜牧业的科学管理包括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繁殖管理等。

要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对畜禽疫病的监测和预防,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饲养管理要根据不同品种畜禽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提高饲养效率和产品质量。

繁殖管理要选择优良品种和血统良好的畜禽,加强对种畜的饲养和管理,提高繁殖率和幼仔成活率。

3. 畜牧业技术支持海城畜牧业需要引进、培育高效稳定的畜禽品种,提高畜禽的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饲料、兽药等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饲料的营养,减少使用量,减轻兽药残留的风险。

此外,还要加强对畜牧业从业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推广现代畜牧业的科学养殖理念和技术。

4. 畜牧业市场拓展海城畜牧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畜禽产品,同时要加强对畜牧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还要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开发畜牧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品的销售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海南省猪品种现状以及发展

海南省猪品种现状以及发展
养猪 S N R D C I N( WIEP O U TO 6 )
21 01
海 南 省 , 宋虎威 (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研究所 , 湖南 长沙
中图分类号 :888 ¥2. 文献标志码 : A
4 0 2) 1 18
文章编号:0 2 15 (0 1 6 0 5 — 3 1 0 — 9 72 1) — 0 4 0 0
摘 要 : 南省“ 海 无规定动物疫病 区” 的建 立, 对海南养猪 业具有重大意义。 海南省现保存拥有 的几 个地 方猪 种具有 肉质鲜美 、 繁殖性 能高 、 耐粗饲 的优 点, 与外来猪种进行 杂交改 良后 , 南地 方猪 海 种性 能提高 , 同时, 一些濒临灭绝的猪 种得 以保存及 发展。 如何更好地 发展 海南养猪业将是一个 巨 大挑 战, 笔者就近几年来海南养猪业现状及其发展进 行综述 。 关键词 : 养猪 业; 南; 品种 海 猪
1 发展海南畜牧业的优势 海南 岛四面环海 , 形成天然 的防疫屏障, 发展畜 牧 业优势突 出, 特色鲜 明。20 09年 1 2月 1 7日, 农业 部在海南宣布, 南省经过 1 的无疫区示范区建 海 O年 设, 达到了 《 中华 人民共和 国动物 防疫法》 《 及 无规定 动物疫病 区评估 管理办法》 等有关规定 , 经过全 国动 物卫生风险评 估专家委 员会组织评估 ,达到 了免疫 无 口蹄疫 区标准 , 海南省“ 无规定动物 疫病 区 ( 免疫 无 口蹄疫 区) 正式建成 , ” 并正式给海 南省授牌 。同 时 ,海 南省在农业生态 安全评价 中农业生态系统总 体上是健康 、 安全的, 除陵水县轻微归属评价标准 中 的三级 ( 不安全) , 它市县都属 于安全或较 安 较 外 其 全的级别『 海南在全 国 5 l 1 。 个无疫区示范区中率先通 过 国家评估验收, 这不仅标志着海南畜产 品更安全 、 更可靠, 而且为 中国畜牧业发展树起 了新的里程碑 。 1 发展海 南畜牧业的环境优势 . 1 根据 17 - 2 0 99 0 9年 的气 象资料对 海南 的气候 特 征进 行 分析 ,并计 算 全 岛 1 1 ~ 2月 的特 吉 旺气 候 舒适 度指数 。结果 [ 明 , 南 的年平 均气 温在 2 1 表 海 2 3℃ 6℃之 间,高温天数较少 ,年平均 降水量为 2 9 0 26 0毫米 , 0 ~ 0 降水多集 中在 5 1 , ~ 0月 日平 均 日 照在 5小时 以上 ,年平均 相对湿 度在 7 %~ 6 6 8 %之 间, 由东部 向西部逐渐递减 , 季节间变化较小 , 1月 1 至翌年 3月的舒适度较 高, 闷热期虽长 , 但与雨季重 合 。综合各气象因素分析 , 适合 大型兽类 生长 繁殖 。 根据相关文献和历史资料 ,海 南省曾经有丰 富的大 型兽类资源[ 3 1 。 养猪业发达国家 2 3的胎指数和 2 . . 3 8 7头的年提供 断 奶仔猪数 相差甚远 , 造成这种差距 的原因有很多种 , 除与疫病频发、 营养不合理等有关外 , 猪场 的 日常管 理不到位 、 保健知识更新慢是重要原因[ 4 1 。与此同时, 海南省 20 年上半年 生猪存栏 4 2 6 09 8 . 万头 , 3 同比增 长 9 %, 中能繁母猪 7 . 万 头, . 其 4 35 8 增长 0 %; . 生猪 4 出栏 2 1 6万头, 8. 0 增长 0 7 2 1 年 生猪 出栏量达 . %。 0 0 7 到 40 5 万头左右 ,仅 占我 国生猪年 出栏量 的 0 %左 . 7 右, 对我 国生猪市场的影响较 小, 但对 岛内的生猪市 场影响较大 。海南岛地方猪种不仅丰富, 而且具有繁 殖性能高、 抗病 力强、 耐粗饲等优 良特性 。 2 海南省主要猪种 海南地方猪种有海南黑猪 ,包括文 昌猪 、临高 猪 、 昌猪 , 屯 产地分别 为海 南省文 昌、 临高 、 昌县 ; 屯 五指 山猪 , 主要分布于五指山、 屯昌两地 。17 99年海 南省统计有繁殖母猪 1 万头 。 3 海南地 方猪种主要特 性: 头小 , 鼻梁稍弯 , 耳小而薄、 直立 、 并稍 向前倾 , 耳 根较 宽广 , 嘴简短而钝圆, 体躯较丰满 , 背宽微 凹, 腹 大 下垂 , 臀部肌 肉发达, 飞节处有 皱褶 , 色 白多黑 毛 少, 从头部沿背线直到尾根有一条黑毛黑皮 的宽带 , 俗称“ 黑背条 ” 一般成年母猪体重 9 。 4千克。小公猪 性 成 熟早 ,5 2 1~ 0日龄有 爬跨 行为 ,O 日龄有 配种 6 能力 ,0日龄 配种;母猪 3 4月龄第 1 9 ~ 次发情 ,~ 78 月龄配种 , 2岁母猪 产仔 9 . , 以上 产仔 1. 5头 3岁 2 2 头 。肥育 期 日增重为 17 3 8克 , 4~6 屠宰率 为 6 . 9 %, 4 眼肌面积 2 . 5 5厘米z 肉率为 3 . 。 南地方猪 , 瘦 8 %阁 海 5 种 早熟、 易肥 、 皮薄 、 骨细 、 肉质鲜 美 , 是海 南 岛地 区 1 . 国 内生猪 生 产近 况 2 的主要 当家 品种 , 具有活动敏捷 、 觅食力 强 、 适应 性 2 0 年我 国出栏生猪 6 6 09 . 亿头。按我 国现行的 好 、 7 肉质结 实等优 点。 养殖水平,每头母猪每年能完成 2 2 5的胎 指数和 2 1 屯 昌猪  ̄. 2 . 屯昌猪属于海南黑猪 的分 支,是海 南的优 良猪 提供 l~ 2 8 2. 5头断奶仔猪是较高的繁殖水平 , 与西方 种之一。 昌猪具有 肉质细嫩 、 屯 适应性强和繁殖率高 收稿 日期 :O 10 — 1 2 l- 7 2 作者简介 : 锐 (9 6 ) 男, 罗 1 8 一 , 海南文 昌人 , 读硕 士研究 生, 在 研 等特点。 0 8年屯昌黑猪存栏 1 20 2万头, 出栏量达 l 5 究方向为动物 营养生理.— alu ri1 @1 3cr E m ilou2 5 6 . n : o 万头 , 产值 达 2 5 元, . 亿 2 占生猪产值 的 7 %。 3 通 讯作者 : 彬 , 张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m izb 2 6 2 . r E a : 8 3 @16 o — lh cn

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了较为显著 的成绩 。与此同时,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 的矛盾 日 益突出,草畜矛盾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 瓶颈 。在海南州建设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 区, 探索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道路 ,不仅对海南州的发 展 ,也对全省农牧区和青藏高原 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示范意义。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我 省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 ,20 年 ,省科技厅与海南州 07 政府确定 了在海南州开展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 区建设工作。海南藏族 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实验 区核 心 区位 于贵 南县 、同德 县二 县境 内黄河 和西
“ 保护 和 恢 复生 态 功 能 、促 进 地 区经 济 发 展 、实现 农
2 海南 州可持续发展实验 区概况
海南 藏族 自治 州位 于 三江 源生 态环 境保 护 区及 周
边地区 ,具有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的双重任务 ,畜牧 业资源十分丰富 ,交通便利 ,农牧民文化素质较高 , 科技支撑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 ,海南藏族 自治州在 州委 、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
科技 政策 ,协 调各部 门关 系 和利 益 ,调 动相关 单 位 的 积极 性 ,定 期研 究学 科发 展 预期 目标 的进 展 情况 ,检
牧民小康生活”为总目标 , “ 以生态畜牧业发展为主 线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引导作用 和企业的带动作用 ,改变农牧 民生产生活方式 ,培育
膏海 斛 技
21 年第 2 00 期
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少数民族地 区和谐发展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 区
青 海 省 科 学 技 术 厅 农 村 与 社 会 发 展 处
1 引 言
国 家可 持 续 发 展 实验 区是 科 技 部联 合 1 7个部 委 共 同推 进 的一 项 地 方 性 可 持 续 发 展 综 合 示 范 试 点 工 作 ,旨在 依靠 科技 进 步和 机制 创新 ,全面 提高 区域可

海南山羊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海南山羊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海南山羊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摘要分析了海南山羊产业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开展畜禽资源调查、加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种草舍饲养羊、推广适度规模生产、建立健康养殖小区和标准化生产等海南山羊可持续发展思路。

关键词海南山羊;品种资源;利用现状;发展思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畜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另外,我国人增地减、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从以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化,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海南省具有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其丰富的植物和畜种资源,为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年均气温23~26 ℃,最冷月气温17~21 ℃,≥10 ℃的活动积温在8 200~9 200 ℃[1]。

年平均降水量在956~2 476 mm,具有夏半年降雨多、冬半年降雨少、东部及中部山区降雨多、西部降雨少的特点,气候上的这种热季和雨季同期、冷季同旱季相结合的特点,有效性高,利于牧草生长,现有大面积天然草地面积约63.19万hm2,还有可供放牧的灌丛超过180万hm2。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自然优势,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重视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地牛羊业,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海南省经济的发展,山羊业的生产也取得了迅速的增长。

1海南黑山羊生产现状海南黑山羊主要有3类(普通黑山羊、东山羊、壅羊),其外貌特征、体重大小基本相同,差异在于肉质与品味。

这3类羊的内在基因共属海南黑山羊(雷州山羊)的基因,只是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产生了非遗传性变异形成的表型差异。

其中东山羊是驰名省内外的名优特产,生产于海南万宁市的东山岭,因东山岭岩石繁多,山坡陡峭,岭上盛产东山羊喜爱采食的特异灌木杂草,如鹧鸪茶、灵芝草、猪肚刺、加皮刺、娱蚣藤、无头藤、上山虎等,再加上东山羊日间跳跃于岩石之间,登高采食,夜间山上栖息,造就了健壮的体骼与饱满的肌肉和细嫩鲜美的肉质。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产业项目开发研究

海南州生态畜牧业产业项目开发研究

2016年第9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5财经◎农业经济1 海南州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重点建立“江海特色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特色畜牧业产业,为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扶持的重点项目为:牦牛及羊软骨素项目;牦牛(羊)胚胎精华素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牦牛血、羊血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牦牛绒、羊绒产品精细加工项目;羊毛脂精加工项目;青稞、燕麦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胡萝卜浓缩汁生产线建设项目;精炼菜籽油、色拉油绿色系列产品综合加工项目;沙棘生物制品开发项目;特色中藏药产业化项目;狼毒生物农药及生态治理综合开发项目;黄芪多糖、皂苷提取提纯及应用综合开发项目。

“江海特色产业园区”包括:“江海工业园区”、“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研究院”、“青藏高原商贸物流中心”、“中国禅修旅游度假圣地”等。

选择交通方便、水电条件较好、畜产品加工和物流具有一定基础的共和县恰卜恰镇为核心,贵南县过马营镇、兴海县河卡镇为两翼,建设三个畜产品加工产业园。

其中,恰卜恰“江海工业园区”为综合性无公害畜产品加工园区,主要是面向全州、辐射果洛玉树等周边地区;过马营产业园主要面向同德、贵南和三江源其他周边县份牛羊屠宰加工,建设绿色畜产品产业园;河卡产业园面向兴海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有机畜产品产业园。

2 海南州国家级河卡有机畜产品资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河卡镇作为海南州发展有机生态畜牧业的核心区和辐射源,着力推进兴海县青藏高原有机畜产品资源生产批发基地建设,最终打造连接“基地-生产-加工-销售-消费者”完整的有机畜牧业产业链。

主要建设内容:①溯源体系建设。

②品牌策划、产品设计。

③河卡镇白龙村、五一村、红旗村、宁曲村4个村有机养殖小区建设。

④有机种养殖技术员、有机生产内部审查员、农牧民培训。

⑤启动有机产品(有机风干牦牛肉、有机酸奶)深加工示范项目。

⑥建立O-GAP 中药种植示范基地200亩。

海南省2024年农业工作要点

海南省2024年农业工作要点

一、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1.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改善农业生产方法和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联合经营和合作社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3.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1.加强农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加强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地方质量标准。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农村道路、桥梁、排水、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交通和基本生活条件。

2.扩大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覆盖范围,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3.推动农村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1.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推动农村人才发展。

2.加大扶贫力度,推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农民增收。

3.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五、健全农业支持政策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

2.优化农业支持政策,提高农民享受政策和福利的便利性和覆盖面。

3.加强农业管理体制,推进农业扶持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六、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1.加强农田土壤保护,推行有机肥料和农业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土壤污染和资源浪费。

2.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推动农田用水计量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农林资源保护,推动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景观规划,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总之,海南省2024年的农业工作要点主要包括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健全农业支持政策以及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和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海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

海南畜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研究

海南畜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研究
于 2 0 年 通 过 国家 家 禽 生 产 性 能 测 试 站 测 定 ,被 06
根据 17-2 0 年 的气 候 资料对 海南 的气候 特 9- 0 9 9 - 征进 行分 析 ,并 计算 全 岛 1 1 月 的特吉 旺气候舒 适 ~2 度指数 ,结果 表明 ,海南的年平均气温 2~ 6℃,高 32 温 日数较 少 ,年平 均 降水 量 为 9 0 26 0mm,降 水 0 ~ 0
游 岛 两 个 目标 协 调 起 来 ,符 合 海 南 未 来 畜 牧 业 发 展 的 趋势 。
【 参 考 文 献 1
叶保 国, 刘圈炜 , 漫, 萍不 同蛋 白质水平对 5 0 邢 等. 、l 周龄 海 南 鹅生 长性 能及 屠宰 指标 的影 响 【. J 养禽 与禽 病 防治, 0 0 ] 2 1
海南 是 我 国最具 热带 海洋 气 候特 色 的地 方 ,气
候 温 和 ,雨量 充 沛 ,有众 多适 合 水禽 繁育 生 长 习性 的湖泊 、水 库 、河 流 、滩涂 等 自然 生态 环境 ,非 常 适 合 发 展 养 鹅业 ,种 草养 鹅 是 种 粮 效 益 的 3 5 。 ~倍 近 年来 ,在 市 场需 求 的拉动 下 ,海 南养 鹅业 得 到迅 猛 的发 展 。20 年 ,水禽 品种通 过 国家畜 禽遗 传 资 09
持“ 疫区” 无 的一 片净 土 ,形 成 了海南 岛发 展畜 牧 业 的优 势 。 同时 ,畜牧 业 的发 展对 于 “ 三农 ” 问题 的解
区 内存 栏 532 。全 省 兴 隆水 牛存 栏 2 . 万 头 。 3 头 34 9
其 中种 用公 牛 03 万 头 ,能繁 母 牛 1 .1 . 6 48 万头…。 1 . 羊 .3 2 ._
_ _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海南是中国的一个岛屿地区,地处南海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区。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海南经济特区建设,海南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政策环境和人口因素等多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海南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由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构成。

截至2019年,全省耕地面积达到227.7万亩,畜牧业养殖品种较齐全,渔业资源丰富。

随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设和2018年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正加快向“热带高效多元”的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型。

海南现代农业产业正在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特色园林,特色粮油、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高效畜牧、渔业渔港等为主的现代化产业转型。

据海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全省已形成了以糖尿病天然药物糖果果为代表的热带药用植物产业,以烘干芒果为代表的特色水果产业,以绿色蔬菜为代表的精品蔬菜产业,以黑猪为代表的畜牧业,以珠光大虾为代表的生态渔业产业和以荔枝为代表的农旅结合产业等六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二、政策环境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带来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对各类农业企业的扶持。

针对海南适宜发展高效、特色、品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的特点,海南省政府正加快形成以“海南特色农业品牌打造”、“高效节水灌溉区划”的主要措施,促进农业从以产量为主向以品质、效益、生态为主的转变。

在2019年9月发布的《海南省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适当提高农业补贴标准、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费负担、加大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机构改革等,以激发农业企业投资热情和发展活力,促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人口因素从人口因素来看,海南的农业发展一直受到人口问题的限制。

海南的耕地面积有限,加上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用地的下降和农业人口的流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南的农业发展构成了制约。

海南州畜禽定点屠宰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南州畜禽定点屠宰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等, 出现问题责任不清 , 制 度 落 实 不 到位 。
行畜禽“ 定 点屠 宰 , 集 中检 疫 ” 以来 , 既 可 以增 加 财 政 收 入 , 又 能 提 高 肉 品质 量 安 全 水 平 , 可 以达 到 定 点 屠 宰 、 集 中检 疫 的 目的 , 有效防控私屠滥宰行为 , 对动 物疫病 的传播 、 蔓 延 起 到 了有 效 遏 制 作 用 , 保 护 了畜 牧 业 的健 康 发 展 。
目前 , 海南州畜禽定点屠宰场 2 4 个, 其 中: 生猪屠宰场 4
个, 牛羊屠宰场 2 O个 , 含 1 5个 季 节 性 牛 羊 屠 宰 场 , 驻 场 检 疫 执 法的官方兽医 3 2名 。近 几 年 我 们 在 动 物 卫 生 监 督 过 程 中
2 . 7 屠 宰动 物来 源不稳 定 , 影响 肉品品 质 和质 量 监
督 管 理
牛 羊 定 点 屠 宰 场 屠 宰 的牛 羊 采 购 于 千 家 万 户 , 养 殖 水 平
发现 , 畜禽定点屠 宰还处 在逐 步完善 阶段 , 仍 然 存 在 屠 宰 场
的设计 、 布局不合理 , 检疫不到位等诸多 方面 的问题 , 现 将 提 供 给 大 家 以共 同探 讨 。
2 . 6 环保 不过 关 , 影 响居 民正常 生活和 环境 保护
有 的 畜禽 定 点 屠 宰 场 定 点 不 合 理 , 屠 宰 场 经 营 者 环 保 意
识淡薄 , 兴 建 屠 宰 场 时不 投 资 建 设 与 生 产 规 模 相 适 应 的污 水 、 污物 处 理 设施 设 备 , 存 在 直 接 排 放 三 废 的违 法 行 为 。环 保 不 过关 , 既影 响 居 民正 常生 活 , 又 直 接 污 染社 会 环 境 , 害人利己。

抓住机遇 加快海南州畜牧业发展

抓住机遇  加快海南州畜牧业发展
给 ,丰 富 了城 乡人 民 的 “ 篮 子 ” 菜 。积 极 调 整 畜群 、畜
牧 民增 收 ;四 是保 持 农 村 牧 区社 会 稳定 ,促 进 两 个文
明建设 进 一 步 发展 。总 之 要 为 实现 州 委 、州政 府 提 出
种结构 ,收到 了 良好 的效 益 。在依 法 管护 和 合理 利用 天 然 草场 的基 础 上 ,狠抓 以人 工 种草 、 草场 围栏 、畜
棚 建设 、牧 民定居 为 主要 内容 的 “ 四配套 ”建设 和 防
的 “‘ 五 ’期 间力 争 经济 发 展 速度 走 在 全 省前 列 ”的 十
目标 打 下坚 实 的基 础 。
灾基地 建 设 ,推 动 了草原 基础 建设 的发展 ,取得 了可 喜 成绩 。部分 牧 户又 在 “ 配套 ” 的基础 上 实现 了包 四 括 水 、 电、公 路和 文化 教 育 、 医疗 卫 生设 施在 内 的多 种 配套 。草原 建设 的成 果 ,为稳 步发 展 畜牧 业创 造 了 物质 条 件 、增 强 了发展 后 劲 。积极 推 广和 普及 了一批 适应 海 南州 畜 牧业 生产 实际 的实用 科 技项 目,使科 技 进 步 因素在 畜牧 业增 产增 收 中的 比重 不断 提 高 。暖棚 养 畜、 牛羊 育肥 、草场 改 良、优 良牧 草栽 培 、生 物灭 鼠、家 畜 内外 寄生 虫综 合 防治 、黄 牛 改 良、绒 山羊 改 良等技 术 的应用 都取 得 了明显 的成效 。畜 种 改 良步伐
正确领 导下 ,全 i 各 级 党政 组 织进 一步 加 强 了对 畜牧 , t 、 l 业工 作 的领 导 ,认真 贯 彻 “ 草为 业 、调 整结构 、提 立 高 总增 、增 加商 品” 的畜牧 业发 展 方针 ,加强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加 大科 技 兴牧 力度 ,畜牧 业综 合生 产 能 力 明 显提 高 ,为 实现 农村 牧 区的稳定 、农 牧 民 的增 收发 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送审稿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年9月项目名称: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委托单位:海南省农业厅报告编制完成单位(盖章):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农林行业(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工程)专业乙级证书编号:A246002168单位负责人:白世俊(总经理)技术负责人:李琪(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李丁秀(畜牧师)项目合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中心项目参加完成人:孟海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沈玉君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宋立秋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李丁秀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畜牧师吴维兴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农艺师王思宇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畜牧师韩晓灵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农艺师于燕飞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经济师杨义虎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十三五”时期,海南省畜牧业将按照"稳猪增禽促牛羊"的总体部署,以“无疫区”建设、普及养猪业的育肥猪高床饲养、养禽业的机械化育雏、牛羊的全混合日粮饲喂等健康养殖技术、加强畜产品安全管理、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善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升级,提升现代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畜牧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编制好2016—2020年《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确保畜牧业规范有序发展、调整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提升畜牧业管理水平、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等将发挥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受海南省农业厅委托,海南现代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了规划编制工作组,工作组通过充分调研、借鉴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经验,结合海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在大量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与《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海南省“十二五”热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海南省生猪屠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规划作了衔接,贯彻《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有关精神,系统总结分析海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面临形势,明确了畜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模式,并对畜牧业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产业进行了布局规划,确定每个产业重点任务,制定了良种畜禽资源保护工程、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建设工程、“无疫区”动物疫病防疫工程、畜牧业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实施期2016—2020年,是海南省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1章规划背景、思路与目标 (1)1.1规划背景 (1)1.2发展思路与目标 (7)第2章禁养区、限养区及适养区发展布局 (12)2.1思路 (12)2.2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定 (12)2.3主要目标 (14)2.4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16)第3章规划养殖用地 (19)3.1畜牧养殖用地面临的问题 (19)3.2规划用地原则 (19)3.3用地需求 (20)第4章布局与主要任务 (23)4.1 生猪 (24)4.2家禽 (27)4.3肉牛 (30)4.4奶牛 (34)4.5肉羊 (36)4.6特色畜牧养殖业 (40)4.7饲料 (43)第5章重点工程与项目 (46)5.1良种畜禽资源保护工程 (46)5.2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建设工程 (49)5.3“无疫区”动物疫病防疫工程 (52)5.4畜牧业加工园区建设工程 (56)5.5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57)第6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59)6.1投资估算 (59)6.2效益分析 (59)第7章保障措施 (61)7.1加大资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 (61)7.2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防疫体系 (61)7.3加强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62)7.4创新体制机制,发展规模养殖 (63)附表:项目、投资估算表 (64)附件1:规划依据 (72)附件2:承载力分析 (74)附件3:有机肥生产与利用平衡分析 (799)附图:1.海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产业布局图3.生产设施及农产品加工园区布局图第1章规划背景、思路与目标1.1规划背景1.1.1规划背景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部要求,“十三五”期间要通过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推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保障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延伸和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仍需调整、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生态环境制约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畜牧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夯实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畜牧产业结构调整,重视畜牧科技创新及养殖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现代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对建设生态文明省和国际旅游岛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海南省正式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下简称无疫区),是海南农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同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瓜菜、畜产品、水产品、花卉等现代特色农业,加强“无疫区”建设。

2011年,海南省出台《海南省“十二五”热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指出,发挥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品牌优势,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为加快海南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理清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思路、明确目标。

本规划通过深入挖掘海南畜牧业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良种繁育和推广,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提升畜产品质量,加强科技支撑和环境保护,完善产业链,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是海南省(除三沙市外);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1.1.2发展基本形势1. 发展成就“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和海南省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下,海南省畜牧业取得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产品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15年海南畜牧业增加值141.95亿元,比2010年增长55.3%,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9%;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78.0万吨、4.4万吨和0.23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13.9%、25.7%和18.0%。

——畜禽规模化养殖加速发展。

全省规模养殖场发展迅速,到2015年底,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有1256家,规模化率为43.6%,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为61家;年出栏10万只以上肉禽场62家、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禽场1.1万家左右,规模化率85%;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户)232家,规模化率为7.7%;年出栏100只以上的肉羊规模养殖场(户)419家,规模化率为11%。

——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省大型规模畜产品加工企业有3家、市县(含洋浦)城区中心屠宰厂和乡镇屠宰厂(场)共147家,带动海南畜产品由单一的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与畜牧资源和市场需求相协调,一二三产业相促进、产加销相衔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省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温氏、罗牛山、海平达、鹏翔、禾牧、永茂等29家,涌现出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瑞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谭牛文昌鸡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动物疫病防控取得新成效。

海南省作为全国首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健全了兽医管理、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情监测、动物防疫屏障、无疫区法规“六大体系”,建立了强制免疫、免疫抗体效果考核、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申报检疫和产地查询的“四大机制”,实施动物免疫、规模饲养健康养殖、区域以冷鲜肉代替活体肉用动物跨省调运的“三大”防疫策略。

全省已设立省级动物疫情监测点8个,市县级动物疫情监测点140个,不断建设完善9个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成海口和三亚2个省际边界动物隔离场,2015年全省实现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狂犬病等重点疫病的免疫率达100%,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明显提高。

——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建立起省一级场、二级场(父母代场)和众多生产场(孵坊)以及配套的种畜禽饲养户、人工配种站(点)组成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生猪良种推广率达85%以上,肉牛良种推广率达25%以上,肉鸡良种推广率达90%以上,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日趋健全。

2. 存在问题海南省畜牧业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向畜牧环保、质量、安全、技术创新转型的新时期,海南畜牧业在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饲养环境、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及品牌创建上仍有差距,给全省畜牧业向更高层次突破带来了新的制约与挑战。

——畜牧业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问题。

规模经济是现代畜牧业建设的支点,海南省畜牧生产的集约化养殖水平仍然较低,小规模、大群体的基地型饲养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饲养方式所固有的生产粗放、防疫条件差、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使得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在与国内重要城市及国外的市场准入标准相比,畜产品的质量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严重制约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所以亟需解决普及养猪业的育肥猪高床饲养、养禽业的机械化育雏、牛羊的全混合日粮饲喂等健康养殖技术问题,提高畜牧业技术含量,解决畜牧业传统落后生产和发展方式,促进规模养殖快速健康发展。

——畜牧业生态环境制约逐渐凸显。

随着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畜牧业污染防控和粪污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成本偏高,部分散养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缺乏,致使畜牧业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目前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沼气利用率为75%,需要进一步提高粪污综合利用水平。

——养殖用地问题制约畜牧业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人畜分离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远离村庄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用地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多年来的农业用地规划和基本农田划分大多以种植业为主,林地利用、林下养殖没有明确指导办法,没有把畜牧业用地纳入土地总体规划,养殖用地问题突出,制约了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养殖方式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养殖用地选地盲目性较大,养殖效益的波动造成产业不稳定,随意扩大养殖规模和停产造成畜禽场建设标准低,污物随意排放,给养殖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