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电影叙事策略研究——电影与你我相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良臣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当代电影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制约,受到消费者的挑选,在对当代电影叙述策略的选择与契合方面,导演在电影中如何运用策略问题,观众对当代电影叙述策略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如何,这些策略在中国当代电影发展与演变中的作用如何等是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国当代电影;叙事策略;导演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245-03
一、关于电影
在《天堂电影院》结束的字幕上,出现了“献给那些热爱电影的人们”的字样。是的,尽管国别不同,可其中的所描写的一些镜头,我所在的那个小城里也曾出现过。而人们对于电影的热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年孩童的我们也是在对电影的热爱过程中长大的。《当代电影》杂志的那些封面依稀有些留恋与怀念。
在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模式发展和转变过程中,当代电影导演对于影片技术化和叙事化的处理与追求的廛变中,不论是影片本身还是导演或者观众(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而卓越的专业电影批评家)都围绕着这一与大众关系越来越紧密的事物,以及与这一事物发生关联的质素,产生和形成各种不断变化的角色换位。特别是在当今市场化、商品化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代,电影这一本身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大众由观众到听众再到言说者的换位,从观众转变成听众,从听众转换为言说者,也就是围绕着电影叙事由看到听再到说的转变。
人们依然记得在《少林寺》播出时出现的那种狂热,那时,人们对电影的热爱,是始于一场自己所能看到的一部精彩的影片,受这种唯美追求的时代风气所孕化,人们真挚的执着于“看”,一方面是对于新生事物的偏好,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解禁的欣然接纳,以及快速适从。在这一转变的70、80年代中,中国电影带给我们的是对“看电影”这一感官满足心理之外的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先导指引作用,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也是存在某种模式并不断将之由深层转移到表层,直观化,显性化,其中最突出的也就是90年代的到来,看电影由观众的看到影评家们的出现,包含着观众角色和地位的转变。
紧随着观众对电影的日渐热爱,一些导演就在带给大家影片的同时,也给大众带来讲述和劝承,这一阶段的大众俨然变成一个听众,从一个观众转变成一个听众。90年代以来,有些导演过多的低估了大众的审美与欣赏能力,这一极端的例子是,香港电影相对于它的繁华而言,它在大陆的沉寂也是如此迅速,凸显的是,1998年《泰坦尼克号》的登陆,让我国大众不再满足于对作为一个哑言的观者,而是想要表达自己的声响,对于一些见解独到的影评家而言,他们可以“口诛笔伐”,大众不再用自己的钱包去对一些影片埋单。十年后,陈凯歌的《无极》,几乎成为这位大导演的失败之作,其好坏我们应另当别论,就大众对其的态度来看,这时的大众已不再是70、80年代的观者,也不再是90年代的听者,俨然新世纪的说者。
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发展,现代传媒技术手段的应用,以《阿凡达》为例,好评如潮,票房高举,一路领先,是近年来少见的好片,其票房成绩已经超过了《加勒比海盗2》《魔戒3》等,并追及卡梅隆的另一部巨作《泰坦尼克号》;令人所关注的不是影片本身如何,而是大众对它的态度怎样,当然这是由影片本身所决定的。充足的拷贝、全球式的宣传、视觉冲击和媒体攻势,缘何大众不是防御而是积极迎接,这里作为言说者的大众,不是被动者而是电影完成环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参与因素,其主体地位已经开始展现,初露头角,逐渐成形。
二、好的故事与会讲故事的人
每一个导演都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影片就是他的故事。在中国当代电影叙事中,对历史的关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导演在对待国家历史的时候,所采取的叙事策略是不同的:作为导演的掌控式的主体叙事(此为导演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作为影片自身的人称叙事(影片发
行之后),作为观众的期待叙事(有一个前理解和后填空的双重因素存在),作为历史本身的主题叙事(这是大众对其的定位,如果否定定位否定的也是观众自身)以及后学的非历史化叙事(人们解构了一切,同时也解构了历史,一切变得都不再真实)。在近年的叙事中,电影业的发展隐隐约约显现出一条痕迹——从所谓的现实主义式叙事——与政治的互动,转向审美主义式叙事——与文学的结合,以及浪漫主义式叙事——自身对题材与体裁的突破尝试,再到新现实主义式叙事——与文化的配合,新生代导演的尝试,发展为一条从解构历史——解构现实——解构浪漫——解构自我的心路历程。
《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等都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或许人们也该明白自打《幸福时光》之后,张艺谋的影片投入是一部比一部大,吸金却一部比一部多。有人认为,张艺谋的影片和文学隔离的越来越远了,而专注于影像的画面盛宴以及给麻木的人群带来视觉的冲击力,这倒似乎和好莱坞的舞台剧很像,或者是张导的转型。对文学的脱离彰显了张艺谋电影语言的多元化,乃至错综复杂化,而张导也明显看出了其中的不满与批评,所以还是在一直坚持拍摄一些关于亲情的影片,这里还包括张艺谋影片从父辈系列到亲情系列的转变:比如前些年的《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活着》到《幸福时光》《千里走单骑》等;从乡土的父辈爱情到城市的父子、父女亲情;从《大阅兵》《黄土地》的国家大社会的场景摄影到家庭小社会的个人生活实态写真,从《一个都不能少》的底层现实的困顿到《英雄》虚幻的武侠世界去阐发自己的理性书写,他的电影阐释了不同的侧面,不同的世界,也显现了在不同方面的才华。
陈凯歌电影的一个特色就是在影片中夹杂以大量的历史信息,甚至有的就直接拍成了历史大片,这也是第五代导演一个共同的小小的偏爱。从《霸王别姬》到《梅兰芳》再到《赵氏孤儿》,面对历史事实的的多种阐释可能性,陈凯歌最终所选取的都是大家所能体验与感触到的历史。但有时候拍出来的影片导致的个人期待与公共期待会产生冲突,最后个人期待不得不让位于公共期待。陈凯歌等代表的第五代一直走不出50年代那些人的情怀,对文革,以及由文革向上推,推到晚清与民国。陈凯歌影片的历史不同于张艺谋的历史,张艺谋的影片本想表达一种中华文化的历史厚重,就是本土的历史文化。冯小刚影片是一种对市民情怀的关注,脱离了历史的那种,而是当下市民文化的关怀,是一种价值判断与评判的结合。
冯小刚更是关注一种当下的文化现状,以及把这种现状和中国文化的历史结合一处。冯小刚巧妙地借助了一种直接的方式,把中国目前的处境和当前的一种集体记忆连接起来。通过两代人的记忆把一种人性的深度推向一个高度。把这一深度结合在当下的环境之中,凸显的是一种当代人的价值拼盘。当不再局限于小市民的感情世界,自《天下无贼》就开始放弃了一种北京小市民的世界,深入到更加深入的一种家庭叙事里面去。《集结号》是一种转折,代表一种历史叙事的方式,而《非诚勿扰》就是一种代表了中产阶级的审美情结。尽管《非诚勿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一些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在幽默后面的背后有一种“思”的存在,这种“思”的转变,从一种北方小市民的思考,再到中国大家庭的思考,再到中产阶级的审美,还有集体记忆与缺失。先抓住北京市民的心,后抓住底层市民的心,再抓住现在60、70年代那批人的心,最后抓住的是全体中国人的心,由小到大、由个体再到集体,这是一种策略。《唐山大地震》的意识形态层面比之《集结号》是有进步的,淡化政治背景,仅着眼于人性力量的开掘,让《唐山大地震》显得比《集结号》纯净了很多。《夜宴》是他尝试大片的开始,虽然非常不成功,但是在《集结号》上他迅速找到了正确的感觉。
三、审美依然存在
在工业时代,人需要审美,电影同样需要。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除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