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外交官英译中国小说作品研究

19世纪英国外交官英译中国小说作品研究

19世纪英国外交官英译中国小说作品研究作为文学作品,小说是最能够通俗地反映中国社会风貌与语言的文学作品,相较诗歌、戏剧和散文有更多可摄取的文字资源和素材,而且在语言方面也最接近人民生活,特别是通俗小说,在阅读和翻译的过程中相较其他文学作品能避免的文化障碍也少,并且小说中描写的也都是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景,是西方人认识中国最直接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社会风貌与人民生活的侧面反映,是了解社会的文献资源和汉语学习材料。英译中国小说不仅有助于提高外交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可以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德庇时与翟理斯作为19世纪英译中国古典小说的外交官代表,他们的作品更能反映外交官对西传中国小说的作用与目的性。

另一方面,英国外交官英译中国小说作品,为中国文学作品西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的角度来考量译本和翻译手段,19世纪英国外交官英译的中国清代小说都有着相当重要的艺术成就,丰富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路径。

大三_英国文学史(绝对标准中文版)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群香客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为线索,通过对香客的生动描绘和他们沿途讲述的故事,勾勒出一幅中世纪英国社会千姿百态生活风貌的图画。乔叟首创英雄诗行,即五步抑扬格双韵体,对英诗韵律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文笔精练优美,流畅自然,他的创作实践将英语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平,推动了英语作为英国统一的民族语言的进程。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人们和谐相处的理想国。Utopia现已成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但乌托邦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严肃思考的结果。《乌托邦》开创了英国哲理幻想小说传统的先河,这一传统从培根的《新大西岛》(The New Atlantis)、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勃特勒的《埃瑞璜》(Erewhon)一直延续到20世纪

19世纪英国小说专题考试试题

19世纪英国小说专题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4*5') 1.欧洲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被称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 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 1771-1832)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为他赢得“西欧历史小说之父”的声誉。 2.现实主义思潮 哥特式小说: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种。一般被认为随着贺瑞斯·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而产生。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3.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 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 4.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 朗特 二、简答(5*10') 1.谈谈简·奥斯汀小说的特点 一、以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乡村绅士和淑女的日常生活、家庭、爱情、婚姻始终是其作品的中心。 在嘲讽生活的同时保持着崇高的道德感,不把生活漫画化,而是机智、幽默地向读者呈现出生活中因个性冲突而造成的种种感情纠葛。 二、善用白描手法塑造“球形”或“圆形”人物 比如《傲慢与偏见》 应该说,简作品里的人物都是一部关于年轻人自我

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成长史。 三、作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 初版时比较明显,大多是三卷加一个序幕,像个三幕剧,带有承、传、转、合的意味。 因为:一是叙述起来比较方便,再者她对人物的外部表现和细腻的场景描写非常感兴趣。 四、作品具有“反传奇”的特点针对“风俗小说”、“哥特式小说” 总的来说,简在19世纪初英国小说流于感伤和猎奇之际,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写出了真实的人际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从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侧面和一个阶层的精神面貌,这是简小说一方面的成就。 2.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概况:早期(1833-1841) 大多以幽默风趣见长,同时也表现出善于抒情和渲染的特点。作品中虽有对社会弊端的揭露,但笔调却是喜剧性的,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的,带有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匹克维克外传》、《奥列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考贝》、《老古玩店》。 国外旅行时期(1841-1847) 除早期特点之外,还多了一分愤懑,更多地表现出慈悲之心和仁爱精神。《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故事集》鼎盛期(1848-1861)

英国文学史作品作者

Geoffrey Chaucer: the legend of good women 良妇传说the house of fame 名誉堂 the parliament of fowls 百鸟会Troilus and Cressie 特罗勒斯与克莱西 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 Thomas More Utopia Edmund Spenser the fairy queen William Shakespeare four great tragedies: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Macbeth Four great comedies: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welfth night 第十二夜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 Francis Bacon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学术的进展the Novum Organum 求学之新器the De Augmentis 新工具essays 随笔Maxims of the Law 法律准则 Reading on the Stature of Uses 谈使用法则Of Studies 论读书 John Donne the flea 跳蚤 John Milton paradise lost 失乐园 John Bunyan the pilgrim’s progress 天路历程 John Dryden all for love an essay of dramatic poesy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鲁宾逊漂流记 Jonathan swift a tale of a tub 木桶的故事the battle of books 书战 a modest proposal 一个小小的建议Gulliver’s travels 格列佛游记 William Blake poetical sketches 诗歌札记songs of innocence 天真之歌 Songs of experience 经验之歌prophecies 预言the lamb the chimney sweeper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天堂与地狱的婚姻 Robert burns a red red rose auld Lang Syne 友谊地久天长 William Wordsworth 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m abbey 丁登寺 The prelude 序曲the excursion 漫游sonnets 十四行诗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她在人迹罕至的路边 The solitary reaper 孤独的割麦女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古舟子咏 Christabel 克里斯塔贝尔Kubla khan 忽必烈汗 George Gordon Byron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ain 该隐 Don Juan 唐璜she walks in beauty when a man hath no freedom to fight for at home Percy Bysshe Shelley queen Mab 麦布女王the Cenci 钦契Prometheus unbound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ode to the west wind in defense of poetry 诗辩 John Keats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mpman’s homer 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 Endymion 恩底弥翁ode to a nightingale ode to a Grecian um 希腊古瓮颂 Lamia, Isabella, the eve of st. Agnes, and other poems 女妖、伊莎贝尔、圣爱尼节前夜及其他Jane Aust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理智与情感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persuasion 劝导Emma 艾玛Mansfield park 曼斯菲尔德庄园Northanger abbey 诺桑觉寺 Charles Dickens sketches by boz 博兹札记Pickwick papers 匹克威克外传Oliver twist 奥利弗退斯特Nicholas nickleby 尼古拉斯尼克贝old curiosity shop 老古玩店 Bamaby rudge 巴纳比拉奇American notes 旅美札记martin chuzzlewit 马丁朱兹尔维特A Christmas carol 圣诞颂歌the chimes 钟声the cricked 炉边的蟋蟀dombey and son 董贝父子David Copperfield 大卫科波菲尔bleak house 荒凉山庄hard times 艰难时世Little dorrit 小杜丽 a tale of two cities 双城记great expectations 远大前程

(完整)英国文学史知识点,推荐文档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 (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pagan(异教徒) 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The Song of Beowulf 《贝奥武甫》( national epic 民族史诗) 采用了隐喻手法 3、Alliteration 押头韵(写作手法) 例子:of man was the mildest and most beloved, To his kin the kindest, keenest for praise. 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 (1066-1350) Canto 诗章 1、romance 传奇文学 2、代表作: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 三、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 杰弗里.乔叟时期 1、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2、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押韵)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 3、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的故事(英国文学史的开端) 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 朝圣者都是来自英国的各地的人,代表着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 小说特点:each of the narrators tells his tale in a peculiar manner, thus revealing his own views and character. 这些叙述者以自己特色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无形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展示了各自的性格。 小说观点:he believes in the right of man to earthly happiness. He is anxious to see man freed from superstitions(迷信) and a blind belief in fate(盲目地相信命运). 他希望人们能从迷信和对命运的盲从中解脱出来。 4、Popular Ballads 大众民谣:a story hold in 4-line stanzas with second and fourth line rhymed(笔记) Ballads are anonymous narrative songs that have been preserved by oral transmission(书上). 歌谣是匿名叙事歌曲,一直保存着口头传播的方式

概论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主题

概论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主题 刘寒冰 摘要: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开始抛弃早期模仿男性作家的写作风格,有意识地树立起独立的见解,她们的作品无论从写作技巧,还是从内容上来讲都日趋成熟。作品的主题涉猎广泛,包括家庭、婚姻、爱情、自由和教育等各方面,女性作家开始在她们的作品中有意识地去抗争男权社会中的不平等。其中,婚姻与爱情、女权主义和与传统的冲突成为主要的三个方面,出现在许多的小说和诗歌中。简要分析她们的写作主题,能使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女性作家作品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女性作家;主题;婚姻;爱情;女权主义;冲突 I.婚姻与爱情 婚姻与爱情是大多数作家,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的创作中心,但对女性作家而言,无疑又是她们最关注的话题。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阶级斗争的形势更严峻,工业大发展使人口的迁移变得容易和迫切,不同地区的思想交流更广泛。虽然进行了民主改革,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还是不断涌现,其中尤以女性的社会问题更突出。当女性看到整个社会在不断前进,繁荣发展,但自己的社会地位仍处于被人们尤其是男性忽视的状态,她们要为自己争取权利,不是通过发动革命战争,而是利用手中的笔,告诉社会他们的需求,而最为迫切的就是改变妇女在家庭――-最小社会单位――-的地位。因此,婚姻与爱情就成为许许多多女性作家反复讨论的话题,以期从中表达自己的诉求。 幸福的婚姻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之上的,这几乎是19世纪所有英国女性作家的共识,她们通过不同的写作方式和不同的人物特点来表达这一共同的主题。而真爱到底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以及怎样的婚姻才算幸福,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以简·奥斯丁和艾米丽·勃朗特最有代表性。 首先,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以平等来阐释真爱和幸福的婚姻。小说中的平等包含了思想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和感情上的平等。简·奥斯丁认为,婚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婚姻不应屈从于任何压力,结婚不为财富,不为社会地位,只为纯真的爱情。 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的爱情则让人多了几分惋惜和伤感,西斯克里夫与凯瑟琳的这条爱情之路走得坎坷感人,忠诚成为爱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勃朗特最让人钦佩的一点是通过凯瑟琳告诉读者,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也可以产生爱情,因为在人性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II.女权主义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和每位女性都相关的婚姻与爱情外,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关注的另一个更为严肃的话题就是女权主义。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使她们开始注意更多的女性社会问题,包括在民主,政治,教育和工业发展等方面,这种积极地为女性争取各种社会权利的思想,可以理解为女权主义的具体表现。 伴随着19世纪的工业大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有关女性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女性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拥有的权利和受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相称,似乎已成为被抛弃的一个社会团体,这种危机感促使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需求。可喜的是,这种抗争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在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和乔治·艾略特等的小说中都有不同的描写。其中,夏洛蒂的《简·爱》普遍被人们认为是反传统的典范。 悲惨的童年生活使简·爱慢慢地变成一个坚强的女性。叔叔家和福利院就像一个残酷的战场,不反抗就无法生存。如果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痛苦只因年纪小无依无靠,那么,成年以后对周围环境的抗争则表现出一个成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不仅是思想上的,而且用行动实施出来。由于受到一定的教育,使简可以成为家庭教师,从而取得经济上的独立。用政治经济学上的观点可解释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是女性能够取得社会地位的基础。因此才有简质问罗切斯特是那段关于平等的经典台词。 与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人公各自对对方的深入了解最终平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同,夏洛蒂·勃朗特想要表达的是简·爱不仅可以自立,还可以从情感上和生活上去帮助罗切斯特。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了,女性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和男性一样的平等社会地位。这种女权主义的思想成为许多女性激励自己的武器,不断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以便得到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权利。 III.与传统的冲突 在19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作品中,另一个关注的话题就是女性的需求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在众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既积极表达愿望,却又时常受到传统思想道德的压迫,女性作家总是在社会传统和超越自我之间挣扎,这些挣扎都真实地被反映在作品中。 157

英国文学18-19世纪浪漫主义

Part Five: Romanticism in England the Age of Poetry Teaching Arrangement: I. Historical Background II. Romanticism III. A. poets 1. Escapist romanticists / 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 (William Wordsworth,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Robert Southey) 2. active romanticists /demonic group/Satanic school (撒旦派) (George Gordon Byron, Percy Bysshe Shelley, John Keats) B. essayists (Charles Lamb, William Hazlitt, Thomas De Quincey) C. novelist (Walter Scott) I.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Industrial Revolution —transformed Britain from agricultural to industrial country, responsible for the change in the pattern of social life and the worsening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2) American revolution in 1775—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written by Thomas Jefferson in 1776, with its emphasis on individual rights; (3)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1789 —introduced the democratic ideals: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for everybody; (4)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in the British colonies; (5) the introduction of system of national education; (6)the Factory Acts《工厂法案》by which the employment of children under nine was forbidden by the law. (7) 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a collection of poem by William Wordsworth an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published in 1798, which marked the start of Romanticism as a literary trend. II. English Romanticism 1. definition—English Romanticism is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a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 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and to have ended in 1832 with Sir Walter Scott’s death and the passage of the first Reform Bill《改革法案》in the Parliament. English Romanticism is a revolt of the English imaginat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reas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 1789-1794 and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English Romanticism. Romanticists show in their works their profoun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eir deep hatred for any political tyranny, economic exploitation and any form of oppression, feudal or bourgeois.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they revolt against reason, rules, regulation, objectivity, common senses, etc. and emphasize the value of feelings, intuition, freedom, nature, subjectivism, individuality, originality, imagination, etc. 2. The features of the Romantic writings: 1)?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bourgeois society. 2) Their writings filled with strong-willed heroes or even titanic images, formidable events and tragic situations, powerful conflicting passions and exotic pictures. 3) pay attention to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life of man. Most works are supernatural and full of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的作品是() A.《杰克上校》 B.《克拉丽莎》 C.《帕美勒》 D.《天真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1。 2、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英国作家是() A.斯威夫特 B.理查逊 C.菲尔丁 D.笛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1。 3、代表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理查逊菲尔丁B. 笛福C. 斯威夫特D. B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2 、菲尔丁的代表作是()4 A.《克拉丽莎》 B.《格列佛游记》·琼斯的故事》C.《弃儿汤姆弗兰德斯》D.《摩尔· C 【正确答案】:参见教材P82。【答案解析】:)、518世纪英国的讽刺作家是( A.笛福理查逊 B. 菲尔丁 C. D.斯威夫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2。 6、对浪漫主义文学有直接影响的文学是() A.感伤主义文学 B.人文主义文学 C.古典主义文学 D.流浪汉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2。 7、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3。 8、伏尔泰最出色的哲理小说是() A.《天真汉》 B.《老实人》 C.《查第格》 D.《中国孤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3。 9、“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是() ·退尔》A.《威廉《华伦斯坦》B. 《阴谋与爱情》C. D.《强盗》 C 【正确答案】:。P86参见教材【答案解析】: 10、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典时期的辉煌成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和()的文学。 A.席勒 B.歌德 C.莱辛 D.卢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7。 11、歌德的自传是() A.《少年维特之烦恼》 B.《浮士德》 C.《诗与真》 D.《亲和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9。 12、《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作者是() A.马洛(也译为马娄)李利B. 格林C. 基德D. A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1。二、多项选择题、伏尔泰创作的悲剧主要有()1 A.《俄狄浦斯王》《凯撒之死》B. 《穆罕默德》C. 《中国孤儿》D. 《老实人》E. ABCD 【正确答案】:参见教材P83。【答案解析】:)严肃剧2、狄德罗“”的代表作品有( 《修女》A. 《私生子》B. C.《双生子》《拉摩的侄儿》D. E.《一家之主》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4。 3、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有()

13、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第23卷第4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7月V ol .23 No .4Journal of C hang C hun T eache r s College Ju l 2004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龚北芳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 要]十九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 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关键词]十九世纪;英国文化;女性作家;女性作品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4)04-0123-02 英国妇女写作开始于17世纪,但直至18世纪末,拉德克利沃夫夫人和玛丽亚埃奇沃思为首的女性作家才开始以小说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在文坛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到十九世纪,女作家已达30位之多,而且大多是有影响的作家,如简奥斯汀,乔治爱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布朗宁等,成为世界文坛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十九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英国文化、女性写作传统及女性创作中潜在的社会文化内容等方面来探究它的必然性。 一、英国文化与女性作家 谈到英国文学就不能不涉及英国的文化。英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了一个君主立宪制,并一直持续至今。这种形态对英国的文化影响是多重的。首先保留了王室,人们把王室作为英国尊严的象征,王室的存在成为英国文化的中心和英国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使每个英国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血液。其次,英国选举制度和两党执政制度使英国成为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世界头号强国。第三,英国的民主制度,具体表现为对个体的尊重。人们能够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斗争,这标志着人的权利受到重视,权利得到保护。 英国人民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使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显示了它的特点:民主、自由、独立、尊敬个体,遵守社会秩序。 民主的文化促进了英国的人人平等。男女是否平等历来被用来衡量社会是否民主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十九世纪英国文化已达到真正民主的程度。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英国女性形成了独立的、自信的、坚强的性格。妇女所受到的普及教育又使她们摆脱愚昧状态,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中,顺其人的本性去憧憬理想和品味现实。英国经济繁荣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妇女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妇女们可以有思想,可以博览群书,……男人们开始赞同并帮助她们要变得聪明、智慧,而不是嘲笑 或阻止她们。”[1]尤其是中产阶级妇女,不必为了生活而拼命奔波,有了闲暇时间读书写信,又有一定的 文化素质去用心体验生活中滋味。女性作家在十九世纪英国的民主文化阳光普照时期,感受到了温暖而迅速地成长起来了。她们吸吮着民主的文化,开始了艺术创作,并把自己的创作贡献给养育着她们的英国民主文化,必然要展现了民主、自由、独立、维护社会秩序的文化特征。两相融合、又相互促进,女性文学终于蓬勃而起。 二、英国文学传统与女性作家 伍尔芙说:“伟大的作品不可能单独地无缘无故地诞生,它是成年累月共同思考的结晶,大家都作 过努力,单个声音的背后隐藏着大众的才智”[2]埃伦莫尔斯也说“对女作家来说,那种通过简单地从 男性文学成就中吸取营养的做法已被阅读相互的作品所取代,已被一种交混回响所代替。”[3]她认为简 奥斯汀在小说上取得的成功就是由于有一大批优秀的和不足道的女作家写的小说供她借鉴。作为民主文化的一部分,英国女性文学有着它的优良的文化传统。 早在17世纪,英国就出现了以写作谋生的女作家贝恩,正是由于贝恩的示范,在十八世纪才出现 [收稿日期]2004-03-27 [作者简介]龚北芳(6 )女,黑龙江林口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 3 192-21

英国文学史分时期总结作家作品

英语文学史分时期总结作家作品 贝奥武夫: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Anglo-Saxons Epic:long narrative poems that record the adventures or heroic deeds of a hero enacted in vast landscapes. The style of epic is grand and elevated. e.g.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 Artistic features: 1. Using alliteration Definition of alliteration: a rhetorical device, meaning some words in a sentence begin with the same consonant sound(头韵) Some examples on P5 2. Using metaphor and understatement Definition of understatement: expressing something in a controlled way Understatement is a typical way for Englishmen to express their ideas Geoffer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1340(?)~1400 (首创“双韵体”,英国文学史上首先用伦敦方言写作。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称其为“英国诗歌之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writing style: wisdom, humor, humanity. ①坎特伯雷故事集: first time to use …heroic couplet?(双韵体) by middle English ②特罗伊拉斯和克莱希德 ③声誉之宫 Medieval Ages’ popular Literary form: Romance(传奇故事) Famous three:King Arthur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Beowulf The Renaissance Period A period of drama and poetry. The Elizabethan drama is the real mainstream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Renaissance: the activity, spirit, or time of the great revival of art, literature, and learning in Europe beginning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extending to the 17th century, mar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edieval to the modern world. Three historical events of the Renaissance – rebirth or revival: 1. new discoveries in geography and astrology 2.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and economic expansion 3. rediscovery of ancient Roman and Greek culture The most famous dramatists: Christopher Marlowe William Shakespeare Ben Johnson. 1. Edmund Spenser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 (后人称之为“诗人的诗人”。)The poets?poet.Th e first to be buried in the Poet?s corner of Westerminster Abbey

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

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在欧洲大陆是第一个将人物心理分析纳入到小说创作的先行者之一。我们在对其小说进行阅读和欣赏的时候,需要学习和探讨的是:作者是如何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对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的。 根据劳伦斯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正常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在最初都是建立在性冲动基础之上的。性是人类生命力量的象征,任何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对性的压抑都会有悖于个体自然的心理发展。过度的焦虑、抑郁会导致人性如火山般爆发。他的这一观点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在他的小说创作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深处剖析为什么有时读起来荒诞,甚至不合乎常人思想的逻辑。原因在于人的潜意识里有一种不可被预测的性的冲动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伦斯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两个自我的组合。其中一个自我,我们姑且称为“潜意识自我”,它代表着个体内心深处真实的情绪和情感的流露,也可以说是感性的领悟。另一个自我,我们不妨叫它“社会的自我”,它则代表着个体对自我社会形象的维护,它更趋向于对理性的捍卫。这两个自我独立地存在于个体的心灵深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针锋相对,激烈地抗争。一方面,当潜意识的自我在经过一番较量,终于战胜社会的自我时,人物的心灵就会表现出愉悦和健康的一面;另一方面,当社会的自我凌驾在潜意识自我之上时,个体则会表现为自我封闭、意志薄弱、生命活力殆尽,以至最终沦落为精神上的木偶。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这两个自我的抗争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基于上述的理论和观点,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劳伦斯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笔下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笔墨不多,但细微传神,使人物心理刻画这一独特的写作手法对整篇文章情节的发展,小说背景气氛的铺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试以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一文为例,分析劳伦斯是如何运用人物心理刻画这一写作手法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的。该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梅宝和年轻乡村医生杰克间的故事。身为马贩子的女儿,梅宝的家境一度富足,但父亲去世后,

18世纪英国文学

18世纪 散文和期刊文学

18世纪 ?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 ?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纯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 ?蒲柏的诗多用“英雄双韵体”。他的许多词句写得工整、精练、富有哲理性,有些诗行几乎成为格言。

?代表作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批评论》,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 ?蒲柏深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落的影响,在《批评论》一诗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写的对象,诗人不能离开自然,并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蒲柏遵循着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夺发记》,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 ?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1713年起,他着手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根据当时英国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第一部英语词典的编纂者约翰逊博士称赞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

?蒲柏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鬈发遇劫记》(THE RAPE OF THE LOCK,1714),诗人称之为“英雄滑稽诗”(AN HEROI-COMICAL POEM)。 ?这部作品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提出了温和的批评。蒲柏的 其他诗作还有讽刺长诗《愚人志》(THE DUNCIAD,1742)、哲 理诗《道德论》(MORAL ESSAYS,1731-1735)、《人论》(AN ESSAY ON MAN,1734)和《与阿布斯诺博士书》(EPISTLE TO DR. ARBUTHNOT,1735)等。另外,蒲柏还编纂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集。

英美文学作家及作品

PART ONE: ENGLISH LITERATURE 英国文学 An Introduction to 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The Renaissance Period 文艺复兴时期 I. Edmund Spenser 埃蒙德.斯宾塞 牧人日记《The ShepheardesCalender》 仙后《The Faerie Queene》 婚曲《Epithalamion》 II. Christopher Marlowe 克里斯托夫.马洛 帖木儿-----Tamburlaine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Dr. Faustus 爱德华二世----Edward II 激情的牧人致心爱的姑娘----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III. 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Hamlet 奥塞罗---Othello 李尔王—King Lear 麦克白--Macbeth 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罗密欧和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IV. 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散文集---Essays 学术的进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新工具----NovumOrganum 法律原理---Maxims of Law

19世纪英美女性作家的比较分析

19世纪英美女性作家的比较分析 ——以《飘》和《简·爱》为例《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从令人讨厌的学校毕业,在罗切斯特先生的庄园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负责教育罗切斯特先生的女儿,在此过程中两人擦出爱的火花,但在两人结婚当天,意外得知罗切斯特先生的前一位夫人并没有死,而是疯了,并且正关在庄园里,于是简爱离开庄园,并碰到自己的表哥表妹,正当简爱犹豫是否与表哥一起离开英国做传教士的妻子时,罗切斯特的庄园由于疯妻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受伤致盲,心灵有所感应的简爱赶回庄园,两人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 其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性格刚强、才华出众,她的灵魂塑造了简·爱,发出了女性独立自尊的呼声,百年以来感动了世界各地无数女性的心。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部小说带有自转的色彩,将自己的人生遭遇加以渲染融入到《简·爱》这本小说里,让读者被书中主人公的故事撼动的时候感受到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小说中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流露于小说的字里行间,让人仿佛回到那个年代的英国。而同一时代的美国正经历着南北战争等一些大的社会动乱,整个美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