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演变历程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d690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3.png)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演变历程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随着历史和地域的变迁,中国的饮食文化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下面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演变历程。
一、史前时期在史前时期,人们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他们吃的是野果、野菜和狩猎的野兽。
由于当时人们还没有发明农业,因此食物种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夏商周时期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
农作物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
此时期间,人们已经有了荤、素、膳、饮之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而种植农作物,而是根据食物的性质,进行不同的处理、加工。
同时,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特色。
三、隋唐宋时期在隋唐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此时期间出现了很多以烹饪技巧和味道为特色的菜肴,如鸳鸯火锅、糖醋鲤鱼等。
同时,自怀州牛肉面、安阳焦糖花生糖、福建荔枝肉等地方性特色菜肴也开始流传开来。
四、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民间小吃开始变得流行起来。
像春卷、油条、豆腐脑、锅贴等小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特别好。
同时,此时期间,各地的小吃文化也开始有所不同。
如北京的炸酱面、南京的鸭血粉丝汤、扬州的扬州炒饭等都成为了各自的代表性小吃。
五、现代时期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变化。
许多西方快餐餐馆进入中国市场,汉堡、炸鸡等西方快餐逐渐成为中国年轻人的主要选择。
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和保健,吃素、养生已成为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历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食物种类的扩大,而是不断地丰富、变化,并且与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继承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ecdede4a7302768e9939eb.png)
6.隋唐五代时期: 开始重视食品卫生和食疗(药食同源) 7.宋辽金元时期: 出现了很多专著和美食家。
实用文档
8.明清时期: 在厨房分工上较细致。 在原料细加工和保鲜方法上更加精良。 在烹调技艺上更加讲究色、香、味、形。 在食品卫生、食品保鲜和烹饪专著方面
生产出多种调味酱。 3.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 出现了酒楼、厨师、酒保,提出了火候和调味
(五味——辛、甘、酸、苦、咸)
实用文档
(三)第三阶段:完善和发展阶段(秦以后)
4.秦、汉时期: 烹饪技艺大交流,植物油被利用,豆制品
和 蔗糖被发现,腊八粥出现。
5.魏晋南北朝时期 烹饪技术由“术”到“学”,出现了烹饪
实用文档
九转大肠
实用文档
川菜
总体特色: 注重调味 其一,调味品复杂多样,有特色,讲究
川料川味。调味品多用辣椒、花椒、胡 椒、豆瓣酱、葱、姜、蒜等 其二,以多层次、递增式调味方法见长。 其三,味型多。
实用文档
宫保鸡丁
实用文档
麻婆豆腐
实用文档
夫妻肺片
实用文档
徽菜
总体特色: 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重厚,
保持原汁原味。 无为熏鸭(先熏后卤)
实用文档
闽菜
总体特点: 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 佛跳墙
实用文档
苏菜
总体特点: 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
味平和,咸中带甜。 清炖狮子头
实用文档
湘菜
总体特征: 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料为原料,
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 东安子鸡
都有较以前大有进步。 出现了满汉全席。
实用文档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历史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f29ad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6.png)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饮食文化就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饮食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在全国广泛流传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历史的关系。
一、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了饮食文化的雏形。
从商周时期开始,饮食文化逐渐形成,到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其他文化所借鉴的范例。
从唐代起,中国自带饮食文化就随着中国人的传播和实践而渐渐流传到了世界其他地方,成为了全球美食文化的重要来源。
中国传统的食材有着丰富多样的种类,以及各种各样的烹调方法,一直被誉为“不学饮食,不足以谈人文”,现在在世界各地,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了一份热门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有着很大的关系。
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背景。
例如,春节期间吃汤圆则有着象征“团圆”的寓意,疏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中秋节期间则常常会赏月吃月饼。
以中秋节为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月饼。
作为中秋节的重要食品之一,月饼具有着丰富的含义。
月饼的包裹体现了团圆之意,俗语“团圆是完整的月亮,被裹在圆圆的月饼里面”。
从一个方面转述了人们团圆重要性的价值观念,同时它和传统中华儒家文化中的孝、和、美、良等观念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历史发展紧紧相扣,更是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国饮食文化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与之对应的意识形态、文化艺术、历史人文等多种元素。
这是中国文化内在的一个特点,它不仅仅是饮食,也是一种模式、一种姿态,用饮食来传达一种显而易见的中国价值观念:内心和谐、仪式感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饮食文化的存在,为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式和视角。
四、饮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68a17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a.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引言概述: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饮食习俗到现代的餐饮业繁荣,中国饮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融入了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饮食习俗、烹饪技艺、餐饮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历史沿革:1.1 古代饮食文化的形成:古代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先民的采集和狩猎时期。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种植粮食,饮食文化逐渐形成。
1.2 宫廷饮食的繁荣: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尤其是明清两代,宫廷饮食文化达到了巅峰。
宫廷菜肴丰富多样,注重烹饪技艺和饮食礼仪。
1.3 饮食文化的革新:近代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和变革,受到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
二、饮食习俗:2.1 节日饮食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有独特的饮食习俗。
比如春节时吃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中秋节时吃月饼,寓意团圆和美好。
2.2 地域特色饮食: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
如川菜以麻辣闻名,粤菜注重原汁原味,鲁菜以炖煮为主。
2.3 饮食禁忌和习俗:中国饮食文化中有一些饮食禁忌和习俗,如不吃熊掌、不吃鲨鱼等。
同时,还有一些饮食习俗,如用筷子夹菜要注意不要直接对准别人等。
三、烹饪技艺:3.1 火候掌握:中国烹饪注重火候的掌握,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火候处理,如煎、炒、炸、烤等。
3.2 刀工技巧:中国烹饪讲究刀工的精湛技艺,刀法分为剁、切、切丝、切片等,不同的刀法能使食材的口感和外观得到最佳呈现。
3.3 调味独特:中国烹饪注重调味的独特性,以酱油、醋、料酒、味精等调味品为基础,搭配各种香料和调料,使菜肴口感丰富多样。
四、餐饮业发展:4.1 餐饮业的兴起:中国餐饮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餐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
4.2 外来餐饮文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餐饮业吸收了外来餐饮文化的精髓,如西餐、日韩料理等,形成了多元化的餐饮文化。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五大阶段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五大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d68ad7c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4.png)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五大阶段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中华名称亭趣,自古以来就有其独特而古老的发展历程。
下面就介绍一下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五大阶段。
第一,神话朝代时期。
开始于西周朝代,直到西汉朝代结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阶段,当时古代人们烹饪和饮用的是车轮形饼、面块、豆类、坚果、谷物、蔬菜和肉类食物等,饮用的是酒类和牛奶等,常有蒸、煮、焙、烤、焗等多种烹饪方式。
第二,三国两晋时期。
出现了酱料、调味料等技术手段,把烹饪技术从粗糙到精湛,各种醋汁、椒味、蒜香和油腻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永定汁”,烹饪的菜肴更加美味,比如醋汁肉、干烧鱼、葱爆羊肉等。
第三,隋唐时期。
当时由于宗教原因,禁止了肉类食物的食用,导致以前中国饮食基本上只有谷物类,渐渐地多了豆制品等蛋白质更丰富的食物,此外,面点也出现了,尤其是馒头,受到了众多人们的喜爱,比如香饽饽、包子、馄饨等。
第四,五代时期。
那时,烹饪技术进一步发展,香味十足的菜肴出现了,很多技术手段如蒸、炒、烤、腌、熟等都相继出现,也开始出现了火锅、锅贴等菜肴,并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的佳肴。
第五,宋元明清时期。
当时饮食文化的重要发展,最显著的改变就是甜食的出现,开始了以糖代盐的时代,不仅有糖汁、糖果,而且有曲奇、冰糕、蛋糕等等,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代表着这个时期的人们喜欢吃甜食的文化。
总而言之,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神话朝代时期、三国两晋时期、隋唐时期、五代时期以及宋元明清时期,当中不仅有各种烹饪技术,也有各种调味料,使得中国饮食文化保存了传统,也融入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使得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bfbf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7.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特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历史背景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最早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陶器来烹饪食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受到了农业、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特点1. 营养均衡:中国饮食文化强调营养的均衡,注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荤素搭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以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2. 烹饪技艺:中国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而闻名于世。
烹饪技艺包括切、炒、煮、蒸、煎、炸等多种烹饪方法,各具特色。
同时,中国饮食文化注重食材的处理和烹饪的火候掌握,追求菜肴的色、香、味、形的协调。
3. 餐桌礼仪:中国饮食文化注重餐桌礼仪,强调尊重他人、注重卫生、讲究节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餐桌被视为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场所,人们在餐桌上注重互动、尊重和谐。
4. 地域特色: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
北方以面食为主,如饺子、面条;南方以米饭为主,如粤菜、闽菜;西方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如川菜、陕菜;东方以海鲜为主,如上海菜、福建菜等。
三、影响因素1. 农业发展: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业的发展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资源,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多样化。
2. 地理环境: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同的地理环境对食材的种植和养殖产生了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地饮食文化的差异。
3. 宗教信仰:中国有多种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等,这些宗教信仰对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佛教鼓励素食,因此在佛教寺庙附近的餐馆通常提供素食。
4. 社会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制度也对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12e2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9.png)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饮食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征,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食品制作工艺、饮食礼仪等方面的文化。
一、古代饮食文化的形成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形成与中原地区的古代文明息息相关。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开始种植粟、稷、麻等作物,并驯养了猪、牛、羊等畜禽。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种植和畜牧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众的食品供应得到了保障。
商朝时期,饮食文化开始出现具体的礼仪形式。
商代人们已经开始将饮食分为宴、席、酒、饭等不同场合,慢慢地,饮食文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周朝时期,饮食文化更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完善。
周代君王的饮食讲究极为严格,规定了各种不同的菜肴、烹饪方式、食具用具等方面的规矩。
同时,周朝时期的礼仪之乐也在饮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在汉朝时期,饮食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地。
汉代的饮食文化以精美和讲究营养为特点。
在汉代,有很多着名的餐饮大师和名菜,如霸王别姬、荔枝糖、两面黄等。
同时,汉朝饮食文化还在保留原有的饮食传统的基础上,与外国饮食文化进行了交流和兼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随后,隋唐时期的饮食文化进一步发展和继承了汉朝的饮食文化,出现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和名菜。
如鲁菜、川菜、粤菜等,这些名菜和地方特色食品也逐渐走出国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时期,饮食文化又迎来了新的发展。
菜品风味和菜系制作开始多样化,饮食文化更加具有地方特色。
苏州的月饼、松饼,杭州的西湖醋鱼、杭州笋干、富阳刀削面、嘉兴南湖酥糖等都成为了当时的美食。
明代时期,中华饮食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层次,从香港考古发现的《李时中山瓦窑出土碑》,就可以了解明代的饮食文化。
在明朝时期,中式餐饮文化发展得更加细致,也更加地形成了大众化和民间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91b3c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a.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饮食文化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饮食传统和食品制作技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发展历程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祖先就开始采集、狩猎和种植食物,逐渐形成为了最早的饮食习惯。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养殖动物和种植农作物,饮食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
在古代,中国饮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封建社会时期,饮食文化成为统治阶级的象征,宫廷菜肴和宴会礼仪非常讲究。
同时,各个地区也形成为了不同的饮食特色,如川菜、粤菜、湘菜等,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如引入了咖啡、面包等西方食品。
同时,中国的餐饮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各种特色餐厅和美食街纷纷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特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多样性:中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饮食特色各不相同。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川菜辣味浓郁,粤菜清淡爽口,湘菜麻辣鲜香等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2. 饮食讲究:中国人对饮食非常讲究,注重色、香、味、形的搭配。
食物的色泽要明艳,香味要浓郁,口感要酥脆或者鲜嫩,形状要美观。
同时,餐桌礼仪也非常重要,如用餐时要注意筷子的使用方法,尊重长辈和客人等。
3. 荤素搭配:中国饮食文化强调荤素搭配,追求饮食的平衡。
传统的饮食理念认为,荤食偏燥热,素食偏寒凉,荤素相互搭配可以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有益于身体健康。
4. 饮食与节令相关:中国饮食文化与季节、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春节时要吃饺子、年糕等,端五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等。
这些传统的节日蚀品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祈福的方式。
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对社会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的六个阶段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的六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0247d32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b.png)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的六个阶段
一、稀食阶段:距今最早的时代,人们主要以野生动物和野菜为食。
二、农耕阶段:从大禹开始,中国开始进入农耕社会,普遍采用熬煮方法,以五谷杂粮为主食,并逐渐发展出不少烹饪技巧,形成原始的饮食文化。
三、炊火阶段:从周朝开始,中国逐步发展出炊火文化,把烧烤作为主要的饮食方式,也就是“凉拌”的诞生。
四、烧烤阶段:从春秋战国到汉朝,烧烤文化得到发展,引入了烤肉、烤鸡、烤鱼等烧烤烹饪方式,形成了烧烤文化。
五、炒菜阶段:进入唐朝后,炒菜文化逐渐成熟,出现了“炒菜”“烹调”“配菜”等多种新的烹饪方式,形成了炒菜文化。
六、烹饪阶段:宋朝以后,烹饪文化得到发展,出现了“烹调”“宴席”等多种新的烹饪方式,并随着汉朝文化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也至此完善。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0cc6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a.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传统。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了从古代饮食方式到现代饮食习惯的转变,从原始狩猎采集到粮食种植养殖的进步,从大宴小酌到饮食文化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演变过程。
1. 古代饮食方式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方式主要是以肉类和谷物为主食,酒食相融,餐饮文化初步形成。
在商代、周代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文化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在古代,饮食不仅是生活必需,更是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许多有名的饮食品牌和饮食文化。
2. 粮食种植养殖的进步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国人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养殖禽畜,饮食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各地的饮食文化也逐渐形成,如川菜、粤菜、鲁菜等著名的地方菜系。
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饮食风格,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3. 餐饮文化的繁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餐饮业迅速兴起,各种餐饮场所如茶楼、酒楼、饭馆等纷纷出现。
饮食文化的多样化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特色的小吃、菜肴,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色彩。
4. 现代饮食习惯的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健康饮食,追求绿色有机的饮食方式,提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
同时,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也逐渐融入中国的饮食习惯中,各种国际化的饮食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带来了新风貌。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传承古代饮食文化的精髓,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传统。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相信在未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会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的六个阶段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的六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03831c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8.png)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的六个阶段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历程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经历了多个具有区别特色的饮食文化阶段,可以划分为“旧石器时代阶段”、“新石器时代阶段”、“封建时代秦汉阶段”、“封建时代以后阶段”、“现代阶段”和“当代阶段”六个阶段。
首先,石器时代早期中国人民捕猎狩猎,并生火烤熟肉食,属于早期的“野菜野肉”文化。
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萌芽期。
此时的饮食模式以农耕文明的特征为主,发展到以稻米谷类食物为主,同时出现谷物烹饪食品、肉类食品、海洋食物以及蔬菜料理等多样化风味,形成了类似于现代的饮食模式。
新石器时代这一阶段,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期。
此时的饮食模式以分配公平为主,较为发达的农耕文明让人们的饮食安全变得更加安全可靠,由此出现了各种谷物类食物、植物类食物、荤菜类食物以及各种水果、瓜果类食物等,人们的饮食习惯更加多样化。
封建时代秦汉时期这一阶段,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期。
此时,秦汉两朝政府通过大规模军饷制度来保障士兵们的饮食,农业科学水平的提高也为人们的饮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当时的食物更加丰盛,不仅有谷物类作物,还出现了各种蔬菜、水果以及肉类食品等等。
人们也开始使用陶瓷以及铜器制作烹调工具,从而增加了饮食多样性。
封建时代以后,随着天下大乱,封建时代以后社会变革迅猛,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伴随着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食物种类也增多。
此时,食物越来越丰富,行集商饮食物也越来越多,各种汉族特色菜肴也应运而生,如宫廷菜、地方菜等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受到广泛的赞赏。
现代阶段,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包括汉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食物物种更加丰富,伴随着餐饮业的崛起,西餐、日本料理、泰国料理、韩国料理等也慢慢被中国人所熟知。
此外,传统的民间饮食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加健康科学并推广到各地。
当代阶段,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完善期。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f1042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1.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以下是对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
1.古代时期(约5000年前- 公元1840年):在这个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开始形成。
农业的兴起使人们能够种植粮食和养殖家禽牲畜,从而丰富了饮食内容。
中国古代人注重谷类主食的摄入,并以米饭为主要粮食来源。
2.历代王朝时期(公元221年- 1912年):每个王朝都对饮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汉朝时期加强了谷物、蔬菜和豆类的消费;唐朝时期,面点和面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宋朝时期,烹调技艺得到大幅发展。
3.明清时期(1368年- 1912年):明清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菜肴和烹调技巧,如清蒸、红烧、爆炒等。
此外,明清时期还兴起了宫廷菜和民间菜两个不同流派。
4.近代时期(1840年至今):近代以来,中国饮食文化受到西方食物和烹调方式的影响,并开始融合外来元素。
同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影响力。
总体而言,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丰富,融合了多个地区、民族和历史时期的特色。
其重视平衡、谷类为主、注重烹调技艺等特点使其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
中国美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美食文化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a10b6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2.png)
中国美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代早期: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开始种植一些农作物,例如小米、稻子等。
同时,他们也采集了大量的野生植物和动物,形成了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
这一时期的饮食以粗粮、蔬菜、水果、野味、鱼类为主要食材。
商周时期:在商周时期,中国的统一政权开始形成,宫廷饮食逐渐兴盛起来。
同时,人们开始用铁器烹调食物,烹饪技巧得到了进步。
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开始形成规模,出现了诸多饮食典籍,例如《食经》等。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统一了天下,各地的饮食文化开始融合。
当时也有大量的饮食书籍出现,例如《食谱》等。
同时,汉武帝还推广饮食文化,使得许多新的食材和烹饪技巧得以普及。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鼎盛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蔚然成风,宫廷饮食达到了巅峰状态。
同时,杂碎、涮等独特烹调方式的出现,为中国美食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此外,当时也有大量的饮食诗词出现,如《唐诗三百首》中便有许多与美食相关的作品。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与世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期。
随着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食材和烹饪技巧融入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饮食文化名著,如《红楼梦》等。
近代以来:近代以来,中国的饮食文化受到了许多的变革和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保护。
同时,全球化的影响也让中国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国际美食,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选择。
总结来说,中国美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从古代的饮食文化开始,到今天的多元化饮食选择,中国美食文化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无论是古代的宫廷饮食还是现代的民间美食,中国饮食文化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美食文化将继续融合与创新,为世界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美食体验。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808e6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c.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本文将从饮食的起源、主要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饮食的起源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饮食形式是以狩猎、采集为主。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种植作物,并开始养殖家禽、牲畜,逐渐形成为了以粮食为主的饮食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为了烹饪技术,并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烹饪方法和调味品,如炒、炸、煮、蒸等。
这些烹饪技术和调味品的创新,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特点1. 营养均衡: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强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的搭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2. 注重烹饪技艺:中国饮食文化以烹饪技艺为核心,注重烹饪过程的细节和技巧,追求菜肴的色香味形俱佳,讲究刀工、火候、时间的把握。
3. 尊重食材: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追求食材的新鲜和品质,强调食材的选择和搭配,以保留食材的本真滋味。
4. 礼仪之邦:中国饮食文化强调餐桌礼仪,讲究用餐的仪态和规矩,注重食客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及与食物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三、发展历程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1. 古代:古代中国饮食文化主要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受到周、秦、汉、唐等朝代的影响。
古代的饮食文化注重礼仪和宴会文化,形成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菜肴和烹饪技法,如“八珍”、“四时鲜”等。
2. 近代:近代中国饮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引入了西餐的烹饪方法和调味品,形成为了中西合璧的饮食风格。
同时,近代中国饮食文化也浮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火锅、烧烤等特色菜系的兴起。
3. 现代:现代中国饮食文化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注重健康、时尚、便捷等方面。
同时,中华美食也开始走向世界,成为国际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58e3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8.png)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演变历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远古时期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当时的先民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饮食简单,没有固定的饮食模式,食物口味单调,种类有限,主要包括野兽、野菜、海鲜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1. 夏代饮食文化在夏代时期,饮食文化开始有了一定的规律性。
当时的饮食主要包括五味:酸、甜、苦、辣、咸。
夏代时期还开始使用青铜器具和粗陶制造的白器,饮食软硬适中,蔬菜水果逐渐成为重要的食材。
2. 商代饮食文化商代时期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荤素搭配,烹调技艺日臻完善。
同时,商代也开始有了一些著名的餐馆和酒楼,如汾阳酒楼、散佚客酒楼等。
3. 周代饮食文化周代时期,饮食文化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宴会成为一种社交和展示身份地位的方式。
当时的饮食特点是脂肪油腻,荤菜为主,酱油、醋、味精等调味品充分利用。
4. 秦汉饮食文化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被认为在中国饮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时开始使用蒸炊制作食品,开炉制造饼干,开发了烤肉和灶具等器具,饮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当时还开始流行享乐主义,特别是宴席上的不合理浪费,对食物和物质资源的消耗也变得越来越大。
5. 隋唐饮食文化隋唐时期的饮食文化在上一个时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四川、福建等地的饮食文化在这个时期开始影响和融合整个中国饮食文化。
当时随之出现了更多精致、丰富的荤菜和素菜,也开始出现更多的菜系和风味。
6. 宋元饮食文化在宋代时期,人们对于食物更注重质量和口感,更加崇尚养生和保健。
同时,也开发了更多的食品加工技术,如加工制作豆腐、面食等。
元代时期,饮食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蒙古族和汉族饮食文化的交融,使得饮食文化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7. 明清饮食文化明清时期,中国饮食文化逐渐稳定下来,开始呈现出更加精细、深厚的特点。
当时的饮食文化也逐渐走向了民间,之前统治者的浪费和奢侈逐渐被制约。
在宗教方面,释道两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上,而且在饮食方面也非常重要。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978cb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6.png)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简介中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历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众多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
1. 原始社会与农耕时期在原始社会,中国人主要靠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饮食以野味、水果和谷物为主。
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国人开始种植小麦、稻米等农作物。
农耕时期的饮食文化开始形成,中国人开始熟练地运用原始的加工技术,烹制各式各样的食物。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时期,各国家纷争不断。
不同的封建王朝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特色的饮食也随之发展。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饮食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同时,烹饪技术和烹饪器具也得到了大幅改进,例如蒸、煮、炒、炸等烹饪方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时期,与唐朝的开放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朝国力强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饮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与中亚、西亚地区的交流,将许多烹饪技巧引入中国。
此时,中国烹饪术有了快速发展,许多著名的菜肴和烹饪方法应运而生。
4.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菜肴发展的黄金时代。
宋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以精细切割和装饰为特点的烹饪技法,菜品更加精致。
元朝时,中国菜肴吸收了北方、中亚以及蒙古等地的食物特色,烹饪技术更加多样化。
明朝时,清朝时期的菜肴以原料的新鲜和味道的原汁原味为特色,以清淡、鲜香见长。
5. 现代时期进入现代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在经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后,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新型饮食文化。
中国各个地方的特色菜系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和发展,各地小吃也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国饮食文化也逐渐进入中国,中西合璧的菜品和烹饪技艺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凝结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智慧,其独特的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五大阶段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五大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1f8855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0.png)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五大阶段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饮食阶段(约8000年前-商代)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饮食文化还很原始,人们主要依靠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
他们以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和坚果为食物,主要的烹调方法是烤、煮和石器打碎。
对于饮食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
第二阶段:农耕饮食阶段(周代-唐代)随着农业文明的兴起,农耕饮食阶段开始出现。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植谷物和蔬菜,养殖家禽和牲畜。
同时,人们发展了许多烹饪技巧和方法,如炒、煎、炸、炖等,由此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菜肴。
这个阶段还出现了饮食习俗的演变,例如宴会文化的兴盛,以及饮食禁忌的出现。
人们开始注意菜品的搭配和烹调技巧,追求饮食的美味和色香味俱全。
第三阶段:宫廷食谱阶段(宋代-清代)这个阶段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巅峰时期。
宫廷成为了烹饪技艺的推动者,各个朝代都有一批出色的御膳师,开创了诸多传世佳肴。
在这个阶段,宫廷食谱开始被广泛传播,并且对民间饮食文化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同时,跟随宫廷食谱的流行,民间也开始兴起一些小吃和特色菜肴,如北京的卤煮和四川的火锅,充实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第四阶段:外来文化融合阶段(近现代以来)近代以来,中国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烹饪技艺和食材进入了中国,开辟了新的菜系。
例如,粤菜、川菜和鲁菜等地方菜系开始融合外来成分,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同时,中国开始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际菜肴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各种国际餐饮连锁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带来了不同国家的烹饪文化和风味。
第五阶段: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阶段(现代)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中国饮食文化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食材和经典菜肴的美味与健康价值。
同时,各地的传统饮食文化节庆活动得到了大力发展,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人们通过饮食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体来说,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原始饮食阶段、农耕饮食阶段、宫廷食谱阶段、外来文化融合阶段,以及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阶段。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14ab3b9c83d049649b6658d1.png)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 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 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 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 一的特殊享受。 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 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 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 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 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食医结合
向 TA 求助 回答者: smiletianyu | 二级采纳率:15%
擅长领域: 生活 娱乐休闲 文化/艺术 电脑/网络 体育/运动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1-1-11 阴阳五行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应用与体现 2010-6-6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字词语 3 2010-6-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如饮酒,烹饪等 2010-5-13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如 饮茶品茗 16 2012-3-19 谁知道 09-10 第一学期选修课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老师的姓名和电话,... 更多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问题>> 饮食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文化:公司 饮食文化:特点 2012-3-31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英语论文 1 2012-3-20 论中日饮食文化差异的日语论文 开题报告 2012-3-17 我们研究行学习活动想研究关于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报告,求研究...1 2012-2-26“南北饮食文化差异探析”作为论文题目,请翻译成英文 2012-2-11 在与外国人交往过程中如何更好处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减少文化冲击 1 更多关于饮食文化:差异的问题>> 回答 共 1 条 2011-8-29 18:17 朝暮夕夕 | 五级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风味多样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10976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1.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文化的演变紧密相连。
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化的烹饪技艺,还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独特的审美和文化追求。
以下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生产和生活。
在古代,土地和气候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源自寺庙、宫廷和农民家庭的饮食习惯,这三个因素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宋朝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经济的繁荣,饮食文化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宋朝时期推广了烹饪技巧,食材的使用也更加讲究环保、乡土,同时新的烹饪器具在不断地被创造。
明朝时,中国传统烹饪技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清朝时,各种食材、器皿、烹饪工具和烹饪技巧都得到了更好的改进和发展。
如到了20世纪初,中国统一南北后,南北特色的饮食菜系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1、食材丰富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因此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各种食材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麦面、米饭、各种蔬菜、豆类、水果等等,还有独特的草本植物、海产品等。
不仅如此,各种食材在古代与现代的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让食材的使用变得更加多样化。
2、烹饪方法多样。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独特的烹饪技艺,例如红烧、清炒、蒸、煮、烤、炖等等。
中国美食的烹饪方法讲究原汁原味,尽量不过度烧烤,注重食材的本味的体现,烹调手法相较于西方菜肴有所不同。
例如,米食、馒头、面条地道的食物和烹饪手法均与西方不同。
3、餐桌礼仪独特。
中国餐桌礼仪也是讲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中国餐桌文化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饮食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双方的尊重和礼节。
例如,在中国餐桌上许多左手举筷子是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而在其他文化里,左手和右手的使用几乎没有区别。
4、反映文化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在多方面反映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0e6d4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2.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和风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发展历程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祖先就开始采集、狩猎、种植食物,并通过烹饪技艺将其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饮食文化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在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和物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例如,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如饺子、面条等;南方人则以米饭为主,如粤菜、闽菜等。
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中亚、西亚等地的食材和烹饪技巧,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饮食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饮食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吸收了西方的烹饪技巧和食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菜肴。
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菜肴如春卷、糖醋鱼等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二、特点与风味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中国菜肴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质地的搭配,追求菜肴的色彩艳丽、香气扑鼻、口感丰富、造型美观。
例如,北京烤鸭以其色泽红亮、皮脆肉嫩、香气四溢而闻名;四川麻辣火锅则以其麻辣鲜香的口感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中国饮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季节性和地域性。
中国人民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选择不同的食材进行烹饪,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同时,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
例如,广东菜以其清淡爽口、原汁原味的特点而著名;川菜则以其麻辣浓香、口感丰富而广受欢迎。
三、对社会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菜
总体特征: 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
化,讲究鲜、嫩、爽、滑。尤其以烹制蛇、狸、 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
烤乳猪
浙菜
总体特征:
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制 作精细,变化较多。
西湖醋鱼
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
最有影响和代表性: 八大菜系:鲁、川、粤、闵、苏、浙、湘、
徽
菜系拟化人
苏浙菜——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 鲁皖菜——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 粤闽菜——风流典雅的公子 川湘菜——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
鲁菜
总体特色: 注重突出菜肴的原味,以咸、鲜为特色。 糖醋黄河鲤鱼
都有较以前大有进步。 出现了满汉全席。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重要性: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
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韵和魅力。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 独具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标尺,也是中 华民族特质的体现。
基本特征: 1.中国饮食文化的秉承性和发展性
2.商周时期: 在调味方面,发明了酿造酱油、酒、醋,并能
生产出多种调味酱。
3.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 出现了酒楼、厨师、酒保,提出了火候和调味
(五味——辛、甘、酸、苦、咸)
(三)第三阶段:完善和发展阶段(秦以后) 4.秦、汉时期: 烹饪技艺大交流,植物油被利用,豆制品和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 为三个阶段,八个时期。
(一)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史前至殷商时 代)
1.原始社会时期至殷代时期 石烹阶段:直接在火上烤、烧熟 水烹阶段:陶器的发明 油烹阶段:铜器发明和动物油脂被利用
(二)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商纣至秦朝)
蔗糖被发现,腊八粥出现。 5.魏晋南北朝时期 烹饪技术由“术”到“学”,出现了烹饪方
面的专著:如背弃谢讽著的《食经》等。 6.隋唐五代时期: 开始重视食品卫生和食疗(药食同源) 7.宋辽金元时期: 出现了很多专著和美食家。
8.明清时期: 在厨房分工上较细致。 在原料细加工和保鲜方法上更加精良。 在烹调技艺上更加讲究色、香、味、形。 在食品卫生、食品保鲜和烹饪专著方面
“以足民食,以食为天”——全民重视开放性饮食 文化一直存在
2.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果脯层:仅为果脯 小康层:城市一般民众,初具文化色彩 富家层:中等仕官,富商 贵族层:钟鸣鼎食 宫廷层:帝王饮食的富丽典雅(中国饮食文化的成
就主要由上流社会饮食层创造)
3.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即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原因:历史、自然地理、
保持原汁原味。 无为熏鸭(先熏后卤)
闽菜
总体特点: 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
佛跳墙
苏菜
总体特点:
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 味平和,咸中带甜。
清炖狮子头
湘菜
总体特征: 用料广嫩。 东安子鸡
九转大肠
川菜
总体特色: 注重调味 其一,调味品复杂多样,有特色,讲究
川料川味。调味品多用辣椒、花椒、胡 椒、豆瓣酱、葱、姜、蒜等 其二,以多层次、递增式调味方法见长。 其三,味型多。
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
夫妻肺片
徽菜
总体特色: 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重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