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三节酶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 第三章 酶(共65张PPT)

生物化学  第三章 酶(共65张PPT)
概念: 抑制剂和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
含多条肽链则为寡聚酶,如RNA聚合酶,由4种亚基构成五聚体。
(cofactor)
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能发生别构效应的酶
9 D-葡萄糖6-磷酸酮醇异构酶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esterase)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上的羟基结合,使酶失活。
酶蛋白
酶的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五、酶原激活
概念
酶原(zymogen):细胞合成酶蛋白时或者初分 泌时,不具有酶活性的形式
酶原 切除片段 酶
(–)
(+)
酶原激活
本质:一级结构的改变导致构象改变,激活。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
六、同工酶
同工酶(isoenzyme)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 不同的一组酶。
正协同效应(positive cooperativity) 后续亚基的构象改变增加其对别构效应剂
的亲和力,使效应剂与酶的结合越来越容易。
负协同效应(negative cooperativity) 后续亚基的构象改变降低酶对别构效应剂
的亲和力,使效应剂与酶的结合越来越难。
协同效应
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反应速率曲线为S形曲线
/ 即: Vmax = k3 [Et]
Km 和 Vmax 的测定
双倒数作图法 Lineweaver-Burk作图
将米氏方程式两侧取倒数
1/v = Km/Vmax[S] + 1/Vmax = Km/Vmax •1/ [S] + 1/Vmax 以 1/v 对 1/[S] 作图, 得直线图
斜率为 Km/Vmax

细胞的代谢(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思维导图高一上学期

细胞的代谢(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思维导图高一上学期

细胞的代谢(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思维导图高一上学期一、细胞的代谢1. 细胞代谢的定义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合成、分解、转化和运输等过程。

细胞代谢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它保证了细胞能够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同时将废物排出体外。

2. 细胞代谢的类型细胞代谢主要分为两大类: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1) 合成代谢:指细胞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的过程,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2) 分解代谢:指细胞利用能量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如糖、脂肪、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解。

二、酶1. 酶的定义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时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酶在细胞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进行。

2. 酶的特性(1) 高效性:酶能够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使细胞代谢过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

(2)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即具有高度专一性。

(3) 可逆性:酶催化反应是可逆的,即酶既能催化正反应,也能催化逆反应。

(4) 温度和pH值的影响: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每种酶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范围。

三、酶的作用机制1. 锁钥模型锁钥模型认为,酶与底物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形状,底物像钥匙一样插入酶的活性中心,从而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酶通过改变底物的构象,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得以进行。

2. 催化机制(1) 酸碱催化:酶能够提供或接受质子,从而改变底物的电荷分布,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 共价催化:酶与底物形成共价键,使底物发生构象变化,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 亲核催化:酶提供亲核基团,攻击底物中的亲电中心,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 金属离子催化:酶中的金属离子能够与底物形成配位化合物,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四、酶的调控1. 酶活性的调控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等。

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三)渗透作用的产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具有浓度差。
渗透作用示意图
(四)成熟的植物细胞
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⑴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

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生 质 层
⑵外界溶液与细胞液存在浓度差。 因此,处于外界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可
一、扩散:
1、定义: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扩散的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二、渗透:
(一)渗透的概念:
水分子(或溶剂分子) 通过膜的扩散,叫做渗透。
(二)渗透作用的方向:
水分子
低浓度的溶液
高浓度的溶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渗透作用示意图
水分子相对较多 水分子 水分子相对较少 膜
问题1:渗透作用与扩散的区别? 扩散 渗透
④根毛细胞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⑥根细胞吸收NH4+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例题: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的产生 量与O2供给之间曲线的是 ( B )
第二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扩散: 渗透: 被动转运(又叫被动运输) 主动转运(又称主动运输)
8、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淀粉
例题: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1)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ATP中

,这些能量可以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请列举出两个需要ATP提供能量的生命活动的实


(2)在动物体和人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需能量主
要来自
作用。在绿色植物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3 细胞的代谢—酶与ATP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3 细胞的代谢—酶与ATP

验证某种酶的 已知蛋白液+双缩 待测酶液+双缩 是否出现 本质是蛋白质 脲试剂 验证酶具有催 化作用 验证酶具有专 一性 底物+适量蒸馏水
11
验证酶具有 高效性 探究酶的最 适温度 探究酶的最 适pH
底物+无机催 化剂
底物+等量的 相应酶溶液
底物分解速率 或底物剩余量 底物的分解速 率或底物的剩 余量
21
(2)研究发现,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缺氧,葡萄糖消耗增加,但 ATP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 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如果要研究 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图中的______ 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未受刺激的神经纤维的膜电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A 组: 2 mL3%的 H2O2 溶液+ 1 mL 过氧化氢 B 验证酶的高效性 酶,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B 组: 2 mL3%的 H2O2 溶液+ 1 mLFeCl3 溶液, 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14
C
探究酶作用 的适宜温度
5 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新鲜 唾液+碘液,每隔 5 min 将溶液温度升 高 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组:2 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答案 B
8
核心考点·题点突破
考向2 X物质的量在自然条件下如图中曲线A所示。在两份含 有等量X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过的 甲酶和乙酶后(若甲酶、乙酶被降解,降解产物不影响X的 量的变化),X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分别如图中曲线A、B所 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生物化学第三章酶化学

生物化学第三章酶化学

通式:AH2+B→BH2+A
系统命名可分为19亚类,习惯上可分为4个亚类: (1)脱氢酶:受体为NAD或NADP,不需氧。
(2)氧化酶:以分子氧为受体,产物可为水或H2O2,常需黄素辅基。
(3)过氧化物酶:以H2O2为受体,常以黄素、血红素为辅基。 (4)氧合酶(加氧酶):催化氧原子掺入有机分子,又称羟化酶。按
His 活性中心重要基团: His57 , Asp102 , Ser195
Asp
3 活性中心的研究方法 1.酶分子侧链基团修饰法 (1)非共价特异修饰法: (2)特异性共价修饰法 (3)亲和标记法
2.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 3.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 4.定点诱变法
二 酶原及酶原的激活 没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zymogen)。
V max 初 速 度 v c b 1/2 V max
a
0
Km
[S]
图5-14 底物 浓度对 酶促反 应速度 的影响
酶促反应速度V与底物浓度[S]的关系
(二)Michaelis-Menten方程和米氏常数
米氏方程式推导来源于中间产物学说 解释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最合理的
学说是中间产物学说。该学说认为酶促反应形成酶-

通式: AB→A+B

包括醛缩酶、水化酶、脱羧酶等。共7个亚 类。
5、异构酶类 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式:A→B
其中:A、B为同分异构

包括消旋酶、异构酶、变位酶等。共6个亚 类。
6、合成酶类 催化由两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必须与ATP 分解相偶联。也叫连接酶,如DNA连接酶。
通式:A+B+ATP→AB+ADP+Pi 或 A+B→AB+AMP+PPi

2017届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3.3酶2教案浙科必修

2017届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3.3酶2教案浙科必修

第3节酶一、教课目的:1、简述酶的看法2、描绘酶的发现过程,认可像酶发现过程那样,科学是不停的察看、实验、研究和争辩中行进的看法。

3、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质和特征,感觉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4、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逐渐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说平时生活中实质问题的能力。

5、剖析酶的催化作用受很多要素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1.教课重点:酶的看法、实质、作用和特征。

三、教课方法:议论研究实验四、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课过程教教学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意程图引【创建情形】丛林大火,熊熊焚烧,其实是树木中的糖来等提入新有机物被氧化的过程。

而我们人体中的细胞也不时辰刻在发生着答:丛林大高学课有机物的氧化过程,二者的差别是什么?火是在高温生查的条件下发找资第三【发问】生的;而人体料的节酶是怎么被发现的?酶的实质是什么?细胞中的氧能力。

酶让我们一同来体验一下科学家的经典实验。

化反响却在课平和条件下,堂的37度。

说明人引入一、【实验研究】体细胞中有是由酶的 1.1773年意大利斯帕兰札尼实验,其奇妙之处在哪里?这个实酶的作用下学生发现验说了然什么?进行下。

自己达成的,教师仅起到组织2、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经过显微镜察看,提出酿酒学生思虑、者和中的发酵是因为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加,糖类是不回答:指引可能变为酒精的。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以为惹起发酵的是酵奇妙之处:把者的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与酵母菌的活动没关。

两种看法争辩不下。

肉放在小笼作用,1897年,德国的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使劲研磨,加水内,防止发生表现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获得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在这些汁物理消化;本学生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就冒出气泡。

糖液竟然变为了酒。

实验说明胃在学这个实验说了然什么?中发生化学习中性消化的主体地3.20世纪30年月,科学家们接踵提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如: 位,激质脲酶,美国科学家萨母纳尔从刀豆种子中提拿出来的),这一事实发学说了然什么? 生的学习4.20世纪80年月,科学家发现一些RNA分子也有催化能力,这一兴趣。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PPT课件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PPT课件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生 命 是 一首歌
2019/11/27
.
1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 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019/11/27
.
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 实验原理
2H2O2
2H2O + O2
2019/11/27
.
3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酶的高效性有利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高效快速地进 行,保证细胞所需能量的稳定供应。
2019/11/27
.
15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一 实验步
自骤 变量二
试管各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
5%HCL溶液1mL
蒸馏水1mL
5%NaOH溶液1mL
三 各加入几滴过氧化氢酶溶液,2—3min后 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试管中
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 空间结构 遭
到破坏而失去 活性 。
2019/11/27
.
20
酶的小特结性
1.具有高效性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2.具有专一性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3.作用条件较温和
要有合适的温度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要有合适的pH
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019/11/27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2滴
2滴
2滴
2
pH处理
3
3%过氧化氢
现象
气泡
5%HCl 1mL
2mL
几乎无

最新[教学]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配套作业本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教学]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配套作业本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教学]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配套作业本答案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二节1(B 2(D 3(B 4(D 5(D 6(A第三节1-5 BACBA 6-10 ACBAB 11-15 BDAAB 16-19 DACC 20((1)氨基羧基 (2)3 2 脱水缩合 36 三肽(3)B、C、G E、F(4)2 1 221-25 BADBD 26-30 CACDD 31(D 32((1) N (2)糖类和油脂 (3)???单元练习1-5 ADBAB 6-10 ACCCB 11-15 ADCDB 16-20 CCBAC 21(D22((1)2 49 (2)564023((1)双缩脲试剂稀蛋清液淀粉酶溶液 (2)本尼迪特试剂)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24((1(3)5 4 4 (4)2 2 两条肽链的两端(5)双缩脲紫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1-5 DCCDB 6-10 BBBCD 11-13 BCC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1-5 BDDAA 6-9 DCDC10((1)蛋白质流动性(2)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3)当环境温度很低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几乎停止运动11-15 BAADA 16-20 BDABC 21(D 22((1)白色(未被染色) 红色(被染色)(2)胚和胚乳都被染成红色胚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6)68% 不能购买,因为发芽率太低第三节细胞质1(D 2(C3((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 4-8 DDADD 9-11 BDB12(真核细胞呼吸能量代谢两脂双层嵴基质 13-15 CDC 16-20 ACBAA 21-25 BCBDA 26-30 ACCAD 31-34 ACCC35((1)线粒体需氧呼吸 (2)丙 (3)丁内质网乙高尔基体36((1)低等植物 (2) 2 液泡 4 叶绿体(3)脂双层 (4) 13 中心体37((1) 6 核糖体 (2) 5?4?2?1 (3) 5 内质网 4 高尔基体38((1)心肌运动量大,需要的能量多(2)D,E,A,B,C (3)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4)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第四节细胞核1-5 BCDCC 6-10 BABDD 11-12 BD 13((1)伞柄带核的假根段(2)?甲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乙种伞藻的伞盖?乙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甲种伞藻的伞盖)伞盖形状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 (3第五节原核细胞1-5 DAACA 6(C7((1)原核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3)蓝细菌大肠杆菌单元练习1-5 BCCDD 6-10 DDBBD 11-15 CCDAC 16-20 DABDD 21(B22((1)?蓝细菌小麦叶片美西螈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2)原核23((1)脂双层膜蛋白(蛋白质) 流动性(2)A 2 糖蛋白(3)选择透性24((2)第二步:分别在A、B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清水第三步:在A、B烧杯中分别加入数量相同的新鲜红色月季花瓣,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和花瓣颜色的变化(3)实验结果:盐酸溶液呈现红色,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清水和花瓣颜色没有变化原因:盐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一节细胞与能量1-5 CDAAB 6-10 BADCC 11-12 CD13((1)ATP的合成吸能(2)各项生命活动(3)右左)ATP (4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5 DACBB 6-10 BCAAC 11-15 AAADC 16-17 AB 18((1) b、c、d (2)b a ++19((1)磷脂薄膜上没有运输K的载体,K不能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2)K利用缬氨霉素作为载体,并由电极提供能量,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3)没有能量提供,K不能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 (4)主动转动的特点是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的一边到达高浓度的一边。

第3章 第3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3章 第3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嗜热蛋白与常温菌蛋白大小,亚基结构,活性中 心等都极为相似,但是维持空间构象的力不相同 例如比嗜常温蛋白约多14个盐桥即可获得热稳定 性
李新梅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李新梅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V-T曲线为钟形曲线


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温度 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加,反 应速度加快 – 温度系数(Q10) • 温度每提高10℃其反应 速度与原来的反应速度 之比 • 对于许多酶来说,Q10 多为1-2之间。 超过最适温度时, 温度升高, 酶的最适温度不是一 酶逐步变性,V降低 最适温度还与反应时间有关, 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反应时间短,最适温度高, 李新梅 反应时间长,最适温度低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是酶的特征常数 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 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 D、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李新梅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斜率=Km/Vmax
lineweaker-Burk方程
k2
发生在 很短的 时间内
S: substance P: product E: enzyme
李新梅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由米氏方程可以看出: (1)[S]很小时,[S]《Km,则V=(Vmax/Km)[S] 一级反应; (2)[S]很大时,[S] 》Km,则V=Vmax,零级反应; (3)[S]处于Km附近时,混和级反应。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猎豹最多只能跑3分钟
肌糖原分解产生乳酸除了生成ATP,还有大量热 量阐述,时间太长会因身体过热而死

奔跑后的猎豹体能状况孱弱,需要数十分钟 复原
乳酸经肝脏重新生成糖原

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生物体中会发生渗透作用吗?
?
连连看 浓盐水
生理盐水
红细胞 置于溶液中
清水
外界溶液浓度____ < 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 置于溶液中
外界溶液浓度____ = 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____ > 细胞液的浓度
结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是吸水还是失水,取决
A代表腺苷,是核糖 与腺嘌呤结合而成
腺 磷酸 高能 苷 基团 磷酸键
ATP即腺苷三磷酸,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
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 20.92kJ/mol(千焦每摩)以上的磷酸化合物 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kJ/mol。
推论: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实验结果
编号 底物 H2O2(2%) 反应条件 现象(气泡) 不明显 少 /慢 1 1 ml 自然分解 2 1 ml FeCl3 3 1 ml 4 1 ml
鲜马铃 熟马铃 薯小块 薯小块
多 /快 不明显
1
2
3
4
探究2.
淀粉的分解实验
1 2 3 4 试管编号 底物1ml 淀粉液 无 淀粉液 蔗糖液 酶促 实验处理 无 淀粉酶 淀粉酶 淀粉酶 反应 在60℃恒温下保温10-15min 反应条件 鉴定 班氏试剂 反应 反应条件
运 输 速 率
扩散
运 输 速 率
易化扩散
浓度差
浓度差
思考!
上面两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 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C
B
B
D
主动转运
由于生命活动需要,细胞要把离子或分子从低浓度 处运到高浓度处称主动转运。 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转运 特征 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 需要消耗能量——ATP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配套作业本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配套作业本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二节1.B 2.D 3.B 4.D 5.D 6.A第三节1-5BACBA 6-10 ACBAB 11-15 BDAAB 16-19 DACC20.(1)氨基羧基(2)3 2 脱水缩合36 三肽(3)B、C、G E、F(4)2 1 221-25 BADBD 26-30 CACDD 31.D32.(1)N (2)糖类和油脂(3)①④⑤单元练习1-5 ADBAB 6-10 ACCCB 11-15 ADCDB 16-20 CCBAC 21.D 22.(1)2 49 (2)564023.(1)双缩脲试剂稀蛋清液淀粉酶溶液(2)本尼迪特试剂24.(1)蛋白质(2)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3)5 4 4 (4)2 2 两条肽链的两端(5)双缩脲紫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1-5 DCCDB 6-10 BBBCD 11-13 BCC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1-5 BDDAA 6-9 DCDC10.(1)蛋白质流动性(2)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3)当环境温度很低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几乎停止运动11-15 BAADA 16-20 BDABC 21.D22.(1)白色(未被染色)红色(被染色)(2)胚和胚乳都被染成红色胚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6)68% 不能购买,因为发芽率太低第三节细胞质1.D 2.C3.(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4-8 DDADD 9-11 BDB12.真核细胞呼吸能量代谢两脂双层嵴基质13-15 CDC 16-20 ACBAA 21-25 BCBDA 26-30 ACCAD 31-34 ACCC35.(1)线粒体需氧呼吸(2)丙(3)丁内质网乙高尔基体36.(1)低等植物(2)2 液泡 4 叶绿体(3)脂双层(4)13 中心体37.(1) 6 核糖体(2)5→4→2→1 (3) 5 内质网 4 高尔基体38.(1)心肌运动量大,需要的能量多(2)D>E>A>B>C (3)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4)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第四节细胞核1-5 BCDCC 6-10 BABDD 11-12 BD13.(1)伞柄带核的假根段(2)①甲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乙种伞藻的伞盖②乙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甲种伞藻的伞盖(3)伞盖形状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第五节原核细胞1-5 DAACA 6.C7.(1)原核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3)蓝细菌大肠杆菌单元练习1-5 BCCDD 6-10 DDBBD 11-15 CCDAC 16-20 DABDD 21.B22.(1)①蓝细菌小麦叶片美西螈②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2)原核23.(1)脂双层膜蛋白(蛋白质)流动性(2)A 2 糖蛋白(3)选择透性24.(2)第二步:分别在A、B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清水第三步:在A、B烧杯中分别加入数量相同的新鲜红色月季花瓣,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和花瓣颜色的变化(3)实验结果:盐酸溶液呈现红色,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清水和花瓣颜色没有变化原因:盐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一节细胞与能量1-5 CDAAB 6-10 BADCC 11-12 CD13.(1)ATP的合成吸能(2)各项生命活动(3)右左(4)ATP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5 DACBB 6-10 BCAAC 11-15 AAADC 16-17 AB18.(1)b、c、d (2)b a19.(1)磷脂薄膜上没有运输K+的载体,K+不能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2)K+利用缬氨霉素作为载体,并由电极提供能量,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3)没有能量提供,K+不能通过主动转动进入右室(4)主动转动的特点是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的一边到达高浓度的一边。

酶1

酶1

课堂练习:
1. 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有的酶(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2.细胞内合成酶的主要的场所是( A.细胞质 C.核糖体 B. 线粒体 D. 内质网
B)
C)
3.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 肽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淀粉酶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第三节 酶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Jack W.Szostak
Carol W.Greider
Elizabeth H.Blackburn
北京时间10月5日17点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得主是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的研究主题是“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 和端粒酶的保护”。他们还发现,端粒酶还能促成端粒生成,而癌 细胞正是利用端粒酶实现自己无法控制“疯长”的。端粒和端粒酶 研究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三方面难题。
发现少数RNA也有催化功能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 巴兰札尼喂食鹰的实验
二、酶的本质 什么是酶?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
是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有机物。
酶的来源
酶的功能
酶的化学本质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蛋白质是酶吗?
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
2KClO3
乙醇
MnO2
2KCl + 3O2
4.请分析一下毕希纳的研究过程,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现象:冒出气泡
加入葡萄糖
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 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 母细胞中一样。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酶(第一课时)课件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酶(第一课时)课件

酶的作用机理
酶的作用机理
总结:
酶的本质是生物催化剂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 作用的有机物.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巩固练习
1.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实验结果: (将可能的结果叙述) 分析结果:
2.对于酵母发酵的蕴涵于活细胞中,
具有生命活力。
巴斯德(1822-1895)
发酵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 菌的生命活动无关。
李比希 (1803-1873)
3.酶(Enzyme)的名称的提出
1877年
德国人库恩提出酶(Enzyme) 这个名词,取自希腊语“来源 于酵母”之意。
比较过氧化氢酶与MnO2催化效率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与MnO2催化效率
催化剂的种类 (1)自变量: (2)因变量: 催化效率的高低
检测方法: 点燃但无明火的卫生香复燃程
度,火焰大小 气泡产生的速度.多少 (3)无关变量: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浓度.配制的时间,温度.试 管大小等。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一、酶的发现
1. 胃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1773年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研
究发现,鹰胃中的分泌物对
肉有消化作用。
斯帕兰扎尼(1729-1799)
思考
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什么物质使肉消失了? 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物理性消化是指 ,化学 性消化是指 ,金属笼可 提出问题: 鸟类的胃中只有物理消化吗? 以防止物理性消化 可能鸟类的胃中还有化学消化 作出假设: 实验原理 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预测:

高中生物-酶的作用特性-第2课时

高中生物-酶的作用特性-第2课时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pH)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变快。 在最适温度(pH)时反应速率最大。超过最适温度(pH)后, 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2)酶浓度
底物充足
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且固定的条件下,酶促 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3)底物浓度
酶量一定
在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 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反应速率不 再增加。原因: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例题: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 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 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 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c时,e点为0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三节 酶—生物催化剂
第2课时: 酶的作用特性
酶—生物催化剂
诱导契合学说
酶促反应:由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酶活性:用来反映酶催化效率的高低。酶活性越高,则 酶的催化效率越高,酶促反应越快。
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P-62
2H2O2
特别注意:
高温/Fe3+/过氧化氢酶
酶具有专一性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 物的化学反应。 意义: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互不干扰地进行,与酶 的专一性是分不开的。
资料分析:加酶洗衣粉一般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 ①用法:使用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60℃以上的热水。切 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②用途:能有效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血渍和油渍。
酶的作用受温度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催化活性表示。
展开想象的翅膀
雕牌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 印有以下资料: 成分:蛋白酶0.2%,清洁剂15%.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 水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60℃ 以上的热水.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根据以上内容,你能推测酶的催化作用可 能有哪些特性?
设计好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再进行实验操作 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有利于统筹安排实验.
实 验 记 录 表 格
试管 H2O2溶液 鸡肝匀浆 MnO2
带火星的卫 生香检测
1号 3mL 少许
2号
3mL
少许
画 曲 线 图
实验结果
1. 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酶具有高效性 2.该实验中为什么选用两支试管?如果只 实验设计原则:① 对照原则 ③科学性原则 用试管1能否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3.两支试管的唯一区别是催化剂不同,如果两 ②单一变量原则 ④平行重复原则 试管的温度也不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资料1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 其催化的效率如何呢?
2H2O2 2H2O2
过氧化氢酶
2H2O+O2 2H2O+O2
MnO2
在研究酶性质的过程中,科学家通过整理大量的 实验数据,发现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1013倍。
问题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
比,哪个效率更高?
二.酶的本质
1.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
是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有机物。 酶的来源 酶的功能 酶的化学成分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2.酶的催化机理
酶促反应: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底 物: 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 产 物:
酶的诱导契合学说
a)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体。 b) 酶-底物复合体形态发生改变,促使反应进行。 c) 产物形成,反应完成,酶恢复原状。
•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 分别放入12℃和75 ℃水浴锅中,20min中 后取出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 内反应分别应为: 速度加快 无催化反应 。 • 甲——————,乙——————
6、来源:有的来源于食物 生物体内自身合成
巩固练习
1.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2.能水解脂肪酶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3.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假设 实验 结论
比较过氧化氢酶与MnO2催化效率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与MnO2催化效率
催化剂的种类 (1)自变量: (2)因变量: 催化效率的高低
检测方法: 点燃但无明火的卫生香复燃程
度,火焰大小 气泡产生的速度.多少 (3)无关变量: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浓度、配制的时间, 温度、试管大小等。
练习:
1图中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 ,反应速度和 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பைடு நூலக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 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或酶的数量不足) 其原因是————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温度升高使酶变性,活性下降。
B
pH
C
底物浓度
D 酶的浓度
总结:
酶的本质是生物催化剂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
pH、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
其他因素(激活剂、抑制剂等)
判断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1、酶的产生场所: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酶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核糖体或细胞核 3、合成场所:核糖体 细胞内或细胞外都可以 4、作用场所: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 5、温度影响:低温引起酶变性失活 高温使酶变性
A.产生气泡
C.溶液呈紫色
B.溶液呈蓝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4.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 应投入 A.煮熟猪肝 B.冰冻猪肝 C.生锈铁钉 D.新鲜猪肝 5. 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有的酶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6.细胞内合成酶的主要的场所是 A.细胞质 B. 线粒体 C.核糖体 D. 内质网
排除干扰,控制变量。
• 科学探究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资料
19世纪,人们开始认识到酵母菌与酒精发酵有着密切 的关系.酿酒过程中,澄清透明的含糖汁液冒出大量泡 沫,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甜味,变成了酒。 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他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 谢活动的结果,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 精。 李比希是化学家,认为发酵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 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某种物质的 参与而已。
现象:冒出气泡
结论: 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
而不是酵母菌本身.
酶的发现 18世纪末 斯帕兰扎尼 喂食鹰实验 19世纪,巴斯德和李比希的争论
1897年,毕希纳的重大发现 1926年,美国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初,切赫.奥特曼发现核酶(RNA)
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过高、过低
pH过酸、过碱
下表是一些酶的最适pH值:
酶的名称
过氧化氢酶(肝) 唾液淀粉酶
最适PH值
6.8 6.8
脂肪酶 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
8.3 8.0-9.0 1.5-2.2
思考: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A
酶 促 反 应 速 率
温度
酶 促 反 应 速 率
2、在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溶液的PH值由10降 到2的过程,胃蛋白酶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B

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 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与37 ℃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多肽、水 A D、唾液淀粉酶、 淀粉 、胃蛋白酶、 水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三节 酶
N2 +
高温.高压 3H2 催化剂
2NH 3
高温、高压、 催化剂等。 一般化学反应的条件:
细胞所处的环境----是很温和的! 反应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中进行!
一.酶的发现
观点: 人们一直认为鸟类的胃只有 物理性消化,而没有化学性消化。
假设: 胃有化学性消化
结论:胃里存在消化肉的物质,即存在化学性消化。
阅读资料,根据科学家的一般思路设计实验。
一般实验设计思路
问题 假设 实验 结论
促使酵母菌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 还是仅仅是酵母细胞中的物质? 两位科学家作出不同的假设
毕希纳通过实验结束了争论 假如你是毕希纳,你将 如何设计你的实验?
资料
毕希纳的研究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无细胞的酵母汁 加水搅拌 加入葡萄糖 加压过滤
二氧化锰
资料2
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但不能催化 油脂、淀粉等的水解。 由上述资料可看出酶具有什么特性?
专一性
探究酶的专一性 材料: 本尼迪特试剂、1%淀粉溶液、2%蔗糖溶液、 新鲜唾液、蔗糖酶溶液等
资料3
洗衣粉在使用时,水温不要超过60摄氏度 当我们发高烧时,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 由此联系到酶,请你大胆提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