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集团雷万云: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云的演进
雷万云:中国云计算逐步演进将长足发展
![雷万云:中国云计算逐步演进将长足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2ea9c9ba0116c175f0e4843.png)
雷万云认为云计算最重要的是一个颠覆性的交付模式,他不是经济,也不是技术转型。云计算并不是关于随需的IT,而是关于随需的商业变革。云计算涉及到成本的节约,而更重要的是关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云计算使得一切皆服务成为可能,无论是商业流程还是人机交互,并且通过这些技术产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与计算的新模式能够开创一个创新氛围以点燃下一波经济增长。 编者按:云计算在中国铺天盖地的宣传时日已久,街边卖菜的大娘都知道了云计算,许多企业也已经云里雾里地和“云”结缘。然而,对于云计算到底为何物,发展前途如何,企业是否有上马“云”项目的必要,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IT商业新闻网信息化&CIO频道拟推出的百位CIO访谈,与这些战斗于一线的IT专家们,共同探讨包括云计算在内的热门前沿技术如何影响企业发展。本期访谈迎来了第一位嘉宾:云计算的专家、中国医药集团雷万云。 人物简介:雷万云,现为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先后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分别获得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德国技术物理研究院学习工作三年。回国后创立了国家精确制导兵器技术实验室。他还曾是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学报编委会主任、主编。作为对新技术孜孜不倦钻研的信息化专家和以节约成本为己任的企业管理者,雷万云对云计算肩负了太多的使命,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走进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大楼时,记者多少还有些忐忑,不知道雷总是个什么样的人,只在《IT时代周刊》年会上听到过他的演讲。走到12楼最里面的一间屋子,是雷总的办公室,不算大但却很整洁。雷总热情的迎上前来问是否好找,和蔼可亲的笑容,让记者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很多。作为云计算的带头人和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在他身上看不出任何的骄傲和自满。旁边的加湿器在一直运作着,我们的谈话也在寒暄中进入主题。
用友制造:集成应用创新中国制造
![用友制造:集成应用创新中国制造](https://img.taocdn.com/s3/m/11d47c135f0e7cd1842536cc.png)
用友制造:集成应用创新中国制造5月28日下午,在2011用友技术大会制造业专场上,一场主题为“云制造——中国制造创新实践”的现场研讨火爆开场,超过150位制造业企业高管和业界专家共同探寻了“云制造”这一热门话题。
众多与会嘉宾通过现场的微博大屏幕积极互动,共同发表了对于云制造的观点和看法,并与现场嘉宾进行了现场交流。
其中“集成应用创新中国制造”话题的现场对话由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应用技术总监张伟主持,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博士,华泰集团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徐守福,南京十四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王晓飞,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施展等四位企业CIO参与了现场的讨论。
集成应用创新中国制造话题对话现场中国医药集团信息部主任雷万云:集团信息化要分四步走对于集团型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要分为四步走。
首先,从集团发展战略到信息化战略的映射、落地,并加强信息化战略管理。
要不断、持续完善集团信息化规划,将企业规划通过信息化落实形成企业战略的管控能力。
第二、建立集团IT管控体系,提升集团信息化执行力。
第三、建立集团信息化标准体系,为集团信息集成共享打好基础。
对集团企业来说要进行信息的集成共享,要有比较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觉得标准体系构建时间长、见效慢,但在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时刻,缺乏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集成或一体化应用是没有法进行的,形成信息孤岛也是CIO们的无奈之举了。
如果这方面做好了,集成共享则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第四、做好集团层面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集团管控、应用集成和管理创新。
集团对信息化要做到四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四所信息中心主任王晓飞:系统集成成就集团管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四研究所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其批量不如民用产品,毕竟是国防行业,而且应用面和用途不是很广。
这就造成了我们装备的特殊之处,研发上技术含量很高,每一个项目和产品,都有其系列的形成,但他们之间有彼此有联系,技术的继承性也有一定的跳跃性。
浅谈中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浅谈中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139e4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c.png)
浅谈中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中药企业也不例外。
中药者自古至今,贯彻着“以药疗病,以药养身”的健康理念,悠久的历史向我们传达着一股深沉的文化底蕴,更是一种不断改变的生活习俗。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企业应运而生,解决了药品生产供应中存在的安全性、质量等问题,实现了健康养生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减少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风险,及时调整应答,提高满意度。
首先,推进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建立灵活可靠的企业信息平台,实现实时采集和查看药品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信息,在根据云平台统一的数据平台上,能够同时建立从物联网、虚拟企业网络、厂区智能化网络的技术,建立不同层面的安全控制机制,保证了企业的安全性和质量管理。
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搭建数据中心对中药企业也有极大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从中获得关于各种药品开发和研究的数据,收集各种药品的患者使用情况,追踪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企业更好地完善药品品质控制,实现安全稳定的供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药品。
国药集团CIO雷万云:新经济条件下的IT能力
![国药集团CIO雷万云:新经济条件下的IT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c0ecd3c83c4bb4cf7ecd1aa.png)
国药集团CIO雷万云:新经济条件下的IT能力云计算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不仅仅是从理论上进行研讨,理论上云计算的确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复杂环境下的业务发展,促使企业重新思考IT建设以及IT建设的经济价值。
但具体如何通过云计算改善IT的速度和敏捷性,提供跨边界的IT服务,并确保IT 应用的整合性和安全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快速使企业的产品及服务进入市场,这是对CIO的挑战,也是CIO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医药集团首席CIO雷万云原文链接:/cloud/tech/336466.html 中国医药集团首席CIO雷万云认为:新经济环境下对企业IT能力至少有如下要求:1、企业需要建立灵活、敏捷的IT基础设施,面向服务、动态开通及调整,建立随需而变的基础设施。
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2、需要关注业务价值,关注服务的可用性和质量,使服务能快速进入市场;3、持续优化IT 运营成本及管理成本:建立可变成本模式,打破原有固定成本模式。
4、保障绿色IT 计划的实施:尤其作为央企,绿色IT 计划包括数据中心如何环保等等;5、信息化建设目标应围绕企业的转型升级,国际化,以及业务的创新。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采取好的策略、好的路径、科学的方法去演进,而不是理论上怎么讲,厂商怎么去忽悠。
策略和方法对于传统企业非常重要。
那么,从企业的角度如何理解云计算?雷万云定义为“一二三四五”。
一即企业意味着一个系统,一个平台,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服务交付模式,一种商业模式,一个集成的系统、平台,一体化的概念,重点强调平台。
有的企业热衷大数据,但没有云计算,没有一体化的平台,只能是空谈。
统一集中平台的建设,像大的央企,应实现企业数据中心的应用集中化。
二层结构,将底层的云计算平台,资源整合后封装成一个云服务提供出来;三是服务形式;四是部署配制模式以及五大特征。
雷万云认为,从企业的角度,对云计算的理解可以归结为六个字:智慧、资源、模式。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信息化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信息化](https://img.taocdn.com/s3/m/a08049ef65ce050877321354.png)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信息化作者:许泳来源:《计算机世界》2011年第26期6月26日下午,雷万云从美国回到北京,结束了为期9天的美国之旅。
“本想今天休息半天倒倒时差,但上午要去单位商谈工作,只好立即开始进入北京时间运转了。
”6月27日,雷万云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作为我国最大医药企业集团的CIO,雷万云已经习惯了这样忙碌的工作,但同时,他的大脑也在思考总结。
“国际一流企业需要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
”这就是雷万云这次美国之行的最大感受。
见到一流企业《计算机世界》:您这次美国之行参观了哪些企业,给国药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什么样的思路?雷万云:在这紧张而愉快的9天行程中,我们访问了国际IT巨头IBM、Oracle、SAP公司以及世界医药分销巨头Mckesson。
这次学习交流访问取得了成功,学习了解到国际IT巨头推进信息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尤其是学习到国际生命科学与IT融合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
我们还拜访了同行,北美最大的医药分销商Mckesson加州的物流分销中心,了解到国际一流医药分销企业的IT架构和信息化建设情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美国之行的成果,将对国药集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拓展和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因为,国药集团要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就需要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
《计算机世界》:Mckesson是北美第一大医药分销商,占北美医药30%的份额。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您认为国内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在哪里?雷万云:国外医药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在我们之上,其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搭建得非常完备,使分支机构的IT系统得到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融合信息资源,提高企业效率。
Mckesson 加州物流分销总部在加州首府Samcramento市。
接待我们的是Mckesson商业技术集成解决方案部总监Steve Tadevich,他给我们讲述了Mckesson药品跟踪系统基本功能和开发情况。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214cb1eac1c708a1284a446d.png)
医药工业
系统集成特征: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按业务主题建库,
中国医消药除集孤团岛总,公信司息共享,取消接口。 关 爱 生 命
呵护健康
第二步:应用系统集成——少量接口
集成化开发的新系统
原有应用系统1
原有应用系统2
IRR
指标数据加载
DW
第三步:指标数据仓库应用开发
——支持决策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 概念数据库标准——数据主题的描述;
• 逻辑数据库标准——数据主题的科学组织。
超过6万条的统一的国药编码 、客户供应商编码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5、现有主营业务系统情况
分销一体化初步形成,CMS、英克系统,分销一体化 平台;
物流一体化区域及全国平台已经形成,英克系统、美 国曼哈顿物流系统,全集团医药物流配送,第三方物 流,EDI数据交换;
三集团管理分析决策系统建设情况一中国医药集团简介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于1998年11月26日是由中央管理的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业的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十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及国药股份深圳一致两家上市公司
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 提升集团管控能力
中国医药集团 雷万云博士 2019中国企业CIO年会 (BJ)
从业务层-管理层 到 决策层的 系统集成:
总经理驾驶仪(EIS)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首长信息系统
EIS
市场信息 指标体系
数据仓库DW 主题数据库SDB
•紧急处理 •控制运行
管理层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 客户服务 财务成本 ....
业务层信息系统 /信息源
集成化、网络化开发,全面数据标准化管理。
制药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制药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a16b6e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7.png)
制药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决策,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制药企业也不例外,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制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
一、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首先,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制药企业的研发效率。
传统的药物研发过程漫长且成本高昂,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通过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可以加速药物研发的进程,提高研发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
其次,数字化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
在生产环节,利用数字化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参数等,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数字化的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全生命周期追溯,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再者,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灵活性。
在药品的供应链中,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
通过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等,可以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跟踪和监控,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成本,减少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二、面临的挑战尽管数字化转型带来诸多好处,但制药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数据安全和合规问题。
制药企业涉及大量的患者数据、研发数据和商业机密,数据的泄露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和声誉风险。
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数据保护法》等。
二是技术人才短缺。
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制药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目前这类人才在制药行业相对匮乏,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三是传统业务流程和文化的阻碍。
制药企业通常具有较为传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文化,对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和适应能力可能较低。
集团企业云演进范式:中国医药集团云图落地
![集团企业云演进范式:中国医药集团云图落地](https://img.taocdn.com/s3/m/45b39300650e52ea54189814.png)
集团企业云演进范式:中国医药集团云图落地作者:霍娜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5年第28期云计算不只是计算资源的云化交付,更应是应用的交付、价值的交付。
而支持云计算的IT治理和企业管控方法、SOA架构下的PaaS平台和IaaS平台将IT资源封装为服务的提供能力是集团企业云落地的三个要点。
“阿里云等互联网云做得的确很棒,但相比较传统企业的云,尤其是集团企业云,并不是一回事。
互联网云更多是用IT支撑一种商业模式,而集团企业云则更多是一种IT治理模式、企业管控模式的转变。
” 7月14日,在中国医药集团信息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与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得“企业云计算向互联网+演进”主题沙龙上,中国医药集团信息部主任、云计算专家雷万云感慨地说。
沙龙上三方联合发布了《集团企业云计算演进策略与实践报告》,以中国医药集团为例介绍了集团企业向云计算、互联网+演进的策略与实践,以及如何在全生命周期中保障云平台的质量。
中国医药集团的云之路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规模、全产业链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等6家上市公司。
2013年集团进入世界500强,2014年排名第357位。
近年来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给IT带来不小的挑战,包括信息化建设跟不上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反应,传统的建设方式下一体化管控、运营很难保障;信息孤岛林立,各子公司间数据和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影响管理的效率; IT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投资成本太高;系统维护成本高,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面对新经济、新医改、新技术、新国药和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中国医药集团的IT能力需要提升,需要建立灵活、敏捷的IT基础设施,面向服务,可以动态开通及调整;需要提高业务服务快速进入市场,关注服务的可用性及质量;需要持续优化IT运营成本及管理成本;需要建立可变成本模式,打破原有固定成本模式;需要保障绿色IT计划的实施。
中国医药集团雷万云博士采访稿件
![中国医药集团雷万云博士采访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8cef28482fb4daa58d4be4.png)
国药集团CIO雷万云:主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是持久战最新发布的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中,中国医药集团以2012年总营业收入1650亿元首次入围,位列446位。
这也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位列全球上榜医药企业的第10名。
现在的国药集团是在2009年由原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和老国药联合重组形成的,无论是从组织机构、业态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国药集团的业务有11种,即医药现代物流分销、医药零售、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现代中药、诊断试剂与化学试剂、科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药科研与工程设计、医药国际经营与海外实业、医药会展与传媒以及医疗健康产业。
无论是拥有法人企业500多家,还是分别独立是各集团的二级企业有20多家,国药的统一、集中化管理面临挑战、但又是迫切的。
其中主数据管理是集团信息一体化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标准化的一个很关键步骤。
主数据编码近38万条记录奠定一体化管控数据基础今年的7月1日,国药集团主数据项目三期新功能上线启用,据了解,共有150家公司、400多名用户在该系统中进行主数据编码的申报、审核以及应用等工作。
ZDNet记者也采访了中国医药集团CIO雷万云博士,其告诉记者国药集团编码标准体系建设最早应该追溯到2005年的国药编码系统,到2009年、2010年就先后启动了主数据管理系统的一期和二期项目建设。
“原来的信息编码是相对简单的针对药品的,到2009年开始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初衷是确保集团内企业主数据一致性、促进主数据的共享。
”雷万云也告诉记者,到2009年的时候为了让主数据管理系统具有延续性,该系统选择在用友的UAP平台上进行部署。
其实,雷万云在其《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这本书中就分享了企业的主数据管理平台需要完成的具体的任务,即:建立主数据编码平台,实现企业主数据编码的标准化;建立不同主题的主数据编码数据库,一般是以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平台为不同主题来开展建立主题编码数据库;通过平台实现主数据编码的管理;实现主数据平台与企业BI、ERP应用的数据集成。
国大药房的云计算“良方”
![国大药房的云计算“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ac38135a1a37f111f0855b32.png)
国大药房的云计算“良方”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1年第34期国大药房基于云计算,设计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系统架构,实现了前端的标准化和统一管理。
该架构是如何出台的,又将如何服务于业务?本报记者独家揭秘。
本报记者赵东2011年8月18日,上海。
窗外的细雨蒙蒙给原本炎热的夏季带来了一丝凉爽,但却丝毫未影响会议室内热烈的讨论。
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大药房)迎来了一批不一般的客人,他们是来自于各行业企业的CIO,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学习国大药房新上线的ERP系统。
基于云计算理念,部署成“小前台、大后台”的国大药房医药零售一体化平台让客人们,尤其是医药行业的CIO们产生了浓厚兴趣。
国大药房为IT“找药”国大药房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属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上海国大药房,2001年成立之初仅仅拥有3家门店。
经过10年的长足发展,到今年4月为止,国大药房的门店网络横跨15个省、市、自治区,员工数量近万人,门店数量亦达到1500余家。
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国大药房的“野心”却不仅仅局限于此。
国大药房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的第一品牌,以及成为中国医药健康产品零售业的领航者。
此时的国大药房关注两个问题:自身存在哪些欠缺,以及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规划的发展目标?国大药房高级副总经理章戈告诉记者,彼时的中国药品零售市场集中程度很低,即使到2010年,这种情况也没有很好改观,药品零售行业前三强的销售额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 5.76%。
另外,整个医药零售市场的39万余家药店中,单体药店就达到15万余家。
行业极度分散,同时也意味着大型连锁零售药店发展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近5年来,国大药房通过整合国药集团旗下的医药零售连锁公司,自己也开设新店,以及以并购连锁药店的方式,不仅实现了终端门店的快速递增,扩大了各区域市场的覆盖,同时也取得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销售额的翻番。
但是,在这样优秀的成绩下,企业的管理逐渐显现力不从心的迹象,现有的信息化支撑也难以为继。
A_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和选择
![A_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和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6bb675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0.png)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适应数字经济,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多数企业面临着转型方向不明确、路径不清晰、资源配置不够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明确企业数字化目标,找到合适的开发路径,配置合理的数字化资源等措施,保证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本文以A 企业为例,简要介绍A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选择以及经验分享。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配置;流程自动化一、背景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转换、数字化升级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与公司的核心业务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转型。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有效地了解企业运营状况、控制运营成本、提升组织效率、加强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业务发展。
现阶段,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整体上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销售总额稳定增长。
然而,当前销售增速明显放缓,整体结构亟待进一步调整,医药流通企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药品流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该行业也在进行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国家推行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促使药品流通行业逐渐规范化。
尽管该行业一直维持着增长的趋势,但多数企业仍处于愈加激烈竞争环境中。
A 企业一直面临行业变革和同行的竞争压力,因此亟须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A 企业成立于2013年,在当地是一家主流的医药流通企业。
目前年销售规模突破上百亿元,成立之初即上线了ERP 业务管理系统,2015年上线了WMS 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系统等各类业务管理系统,2020年起A 企业将数字化发展战略纳入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中,并规划了公司数字化发展蓝图,加快对业务流程等管理要素整合优化,形成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本文主要阐述A 公司在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基于目前的资源条件做出的数字化资源配置。
A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和选择陈 飞作者单位: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54月刊 2024Shanghai Business二、数字化转型遇到的困难首先明确企业的痛点。
国药集团雷万云:BI助企业精细化管理
![国药集团雷万云:BI助企业精细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994623af45b307e87197f6.png)
国药集团雷万云:BI助企业精细化管理摘要:如何深化应用数据资源,实现系统价值的最大化,为管理层提供更加智能的决策帮助,充分提高市场快速反应力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随着以ERP为代表的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和成熟,企业里都积聚了大量的数据资源。
对企业来说,信息如果只是堆积,带来的只能是强烈的“胀痛”。
如何深化应用数据资源,实现系统价值的最大化,为管理层提供更加智能的决策帮助,充分提高市场快速反应力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医药集团(以下简称“国药集团”)2007年便启动了BI的建设,在国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汹涌浪潮前,BI不断求新求变,在推进集团管控一体化方面建功立业。
BI也将国药集团的运营管理带入精细化管理的新时代。
集团管控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国药集团是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以医药分销、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科研和生产为主业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旗下拥有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5家上市公司。
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药集团在原医药批发站的基础上一路并购,成就了今天拥有十大主营业务板块的规模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
与国药集团自身不断并购重组壮大的路径相似,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也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最终形成了清晰的信息化战略。
国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部主任雷万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公司实际发展的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法和路线。
“从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控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和重点、关键项目建设的集团信息化建设四部曲入手,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雷万云说道,“要落实集团的信息化战略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化管控体系、标准体系,然后才能保障关键系统项目建设成功实施,BI便是集团关键系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药集团要实现一体化运营,对下属二级三级子公司进行全面的管控,及时了解子公司的运营、市场以及风险状况,就必须对子公司上百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
只有将各异构的系统整合到统一的平台才能形成集团的管控和运营,这种整合必须通过BI去实现。
国药集团数字化转型案例
![国药集团数字化转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6179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d.png)
国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数字化转型在其业务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国药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案例:
1.电子商务平台:国药集团通过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的
数字化。
该平台为医药经销商和终端客户提供方便的购买渠道,并优化了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等业务流程。
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国药集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取洞察
力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入分析,国药集团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组合和制定营销策略。
3.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国药集团开发了医疗健康管理平台,用于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
健康管理。
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健康数据,该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健康监测等服务,促进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4.供应链数字化:国药集团通过数字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
这
包括对于药品采购、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优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
5.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院:在COVID-19疫情期间,国药集团推出了远程医疗服务,为患
者提供在线问诊、远程监护和药品配送等服务。
同时,国药集团也在一些地区建立了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平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以上是国药集团的一些数字化转型案例,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客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请注意,实际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可能涉及更多方面的举措和技术应用。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主数据助力实现业务协同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主数据助力实现业务协同](https://img.taocdn.com/s3/m/e014a2ce360cba1aa811da84.png)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主数据助力实现业务协同作者:杨光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第40期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简称国药集团)是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医药全产业链的中央企业,目前国药集团的业务有11种,即医药现代物流分销、医药零售、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现代中药、诊断试剂与化学试剂、科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药科研与工程设计、医药国际经营与海外实业、医药会展与传媒以及医疗健康产业。
无论是拥有法人企业500多家,还是分别独立是各集团的二级企业有20多家,国药的统一、集中化管理都是面临挑战,但又是非常迫切的。
“一家企业要想真正实现服务化、标准化、模块化的,必须要有数据的整合集成,而主数据管理平台是集成数据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呼唤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目前所采用的常规科研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全面、及时的掌握各下属企业的科研动态,给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障碍。
随着集团的迅速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基建技改项目的增多,投资额的增大,经营环境及建设过程存在各类风险。
集团总公司对于子公司无法全权控制,集团在进行整体BI分析,部分企业直接通过ETL挖掘数据,部分企业使用手工上报平台进行上报。
各下级单位对主数据标准规范不一致导致数据填报质量出现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急需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以达到如下目的:第一,借助信息化创新科研管理工作,管理科研基础数据,管控科研项目过程和费用,并借助信息化分析科研成果,为科研管理各级部门及外部关联部门和人员提供服务和数据支持,从而全面提升国药集团科研管理水平并构建先进的国药集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建立基建技改管理系统,采用各种管理手段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能力,尤其是项目投资分析和成本的控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基建项目管理平台需要搭建在公司的综合项目管理平台上,即满足基建部对项目管理全方位的监控要求,又融合到公司的平台,实现数据的复用、共享。
雷万云云计算白皮书
![雷万云云计算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1a26b0e0b8f67c1cfad6b8d3.png)
5
集团企业数据中心向云演进策略与实践报告 白皮书(2012)
3.1 基础设施云平台架构
基于业内对云架构的普遍理解和中国医药集团的实践,集团信息化部确定了基础设施 云平台架构,如图 3-1 所示,基础架构云平台(IaaS)架构逻辑上包括三个部分:技术架 构、服务架构、运营架构。
图 3-1 基础设施云平台架构 其中,技术架构是私有云架构的基础,技术架构承载着最终用户需求的实现,但向客 户提供服务的类型、方式、流程等将有服务架构完成,技术架构不直接面对客户,它将在 技术上支撑服务架构的实现。同时运营架构又要实现对技术架构与服务架构的有效保障。
2
集团企业数据中心向云演进策略与实践报告 白皮书(2012)
企业 IT 基础设施向云演进的路径: 第一步,数据中心的整合集中、标准化和优化。针对集团 IT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标准 化解决方案,包括: 预先集成服务、软件和系统; 公共流程和数据模型; 跨 IT 资源与设备的统一管理; 分析结果和参考系统架构可提供指导和优先级划分。
可能遇到的阻碍有哪些?
表 2-1 企业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2.3 集团企业数据中心向云演进策略
我们把云计算的实质总结为六个字,即“智慧、资源、模式” 。也就是说,对 CIO 来 讲,要关注如何利用云计算的智慧、CIO 智慧把企业的 IT 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服务模 式,交付给企业员工、客户以及供应商使用。对企业 CEO 来讲,要关注如何把企业的资源 通过企业的智慧、云计算的智慧和 CEO 的智慧整合起来,基于云计算平台来形成一种商业 模式,交付给企业和客户、供应商,为他们提供服务。
2.2 传统集团企业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随着企业联合重组,转型升级,做大作强和做优,集团企业业务飞速发展,传统的数 据中心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变化需求,传统的数据中心基础结构建设已逐渐显现出笨拙,已 经无法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并缺乏敏捷度,现有的架构往往由于多平台、操作系统组成, 运营成本高昂, 更无法实现跨平台和架构服务及协同管理。 集团企业面临着现有 IT 系统无 法按业务所需转型进行交付的难题:缺乏灵活性的 IT、立即访问信息和洞察力的需求、最 低限度的可扩展性、 不断上升的管理成本及其他挑战的结合, 最终导致 IT 基础架构阻碍或 不支持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如今,如果没有 IT 系统的支持,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有效地运营。IT 部门承担着 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角色, 而作为企业整个 IT 系统的核心交换和控制中心——数据中心举足 轻重。诚然企业面临着众多的挑战: 企业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与障碍 数据中心面临着挑战 如何适应业务发展、技术更新和新运营模式? 提高 IT 灵活性(按需、弹性) 如何优化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如何提高能效,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如何满足日益提高的可用性要求并控制风险? 安全问题 合规问题 兼容问题 高额成本支出 有限的运营预算
信息安全迎来云时代
![信息安全迎来云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1a387a256137ee06eef9181f.png)
信息安全迎来云时代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3年第5期信息安全正在告别传统的病毒感染、网站被黑时代,而进入一个复杂多元、综合交互的新时期。
新时期需要新的方法,这正是《信息安全保卫战》所要解读的。
本报记者吴玉征信息化已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且正在引发可怕的信息安全威胁。
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相应地给我们带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安全威胁。
信息安全正在逐渐告别传统的病毒感染、网站被黑及资源滥用时代,迈进一个复杂多元、综合交互的新时期。
如何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积极应对和及时识别、规避这些风险,形成新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与实践,打好信息安全保卫战,是我们大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小组组长雷万云博士曾总结出企业向云演进或云计算落地的三个要素:支持云计算的IT 治理、企业管理和企业架构方法;采用SOA 架构的PaaS 平台支持企业的业务、应用、数据的整合,进而实现应用的灵活性,消除信息孤岛,并实现企业内各业务单元个性化业务的应用开发、部署和管理;通过动态易扩展数据中心的动态资源池建设,实现IT 资源集中管理、服务的能力。
他认为,企业应该通过IT 规划、管控、标准以及项目等信息化的四部曲来向云演进,进而打造智慧企业。
这也正是《信息安全保卫战》这本书讨论和论述的主题。
《信息安全保卫战》是雷万云博士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系列丛书之一,它和近年来出版的《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以及《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参考书籍。
其中《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属于云计算的普及图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云计算的概念、技术以及市场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在《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云计算的概念、技术、架构以及国内外的应用案例;《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是有关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的实战图书,从信息化规划、管控、标准和项目实施等层面论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方法与实践;本书则是对信息安全这一主题的全面深入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药集团雷万云: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云的演进“云是新IT的基础,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也是云。
没有云计算谈不上大数据,谈不上人工智能。
”国药集团信息部主任雷万云表示。
作为中国医药商业的领军企业,国药集团很早就试水云计算,不仅成功打造了集团IT基础设施云、物流云服务平台,还积极推动行业大数据的发展,正在构建医药健康全产业链的数据平台,为新型智慧医药供应链的形成奠定基础。
企业云的实质
雷万云认为,企业云的实质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即智慧、资源、模式。
具体来说,从信息化主管的角度,就是需要基于云计算的智慧、自身智慧以及厂商的智慧,把企业内部的IT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种IT服务交付给员工、客户、供应商。
从企业的CEO的角度,需要把企业的智慧、云计算的智慧和CEO的智慧,在云计算的平台上整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交付给企业和客户,为其提供服务。
“如果按照这样的运作,理论上云计算可以提供一种快速、便捷、共享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商业社会的业务运作模式,最终形成数字化转型,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智慧的产业链。
”
雷万云称,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云的特征和企业的运作模式结合起来,让企业转型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快速进入市场。
传统企业向云演进的路径
围绕国药集团过去十年来的云化实践,雷万云总结出了企业云平台所需的七种能力,分别为基础设施IaaS、数据架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
大数据分析、展示集成SaaS。
这也是企业向云演进的主要关键步骤。
“尤其是对于大型集团企业来说,需要把传统的数据中心向一体化管控转型,形成一个IaaS的云。
在此之上构建数据模型,通过主数据、数据安全、数据存储,把数据架构搭起来。
然后基于PaaS实现数据的集成、应用的集成、流程的集成,由BI到大数据,最终封装成不同应用来进行交付。
”
雷万云指出,这整个过程需要3年甚至5年去打造。
如果能顺利完成,那么数字化转型可以说就是成功的。
而企业上云的第一步,可以从一体化的数据中心管理开始。
“改造传统的数据中心,从原先的各自为政向一体化的IaaS云演进,实现IaaS资源池化,打好机房的基础,这是最容易实施的。
”
目前,国药的集团IT基础设施云已经形成了集团以共享的IT为主、二级公司以不同的业务板块为主的分布式云。
“统一客户管理、统一主数据管理、统一域名、灾备管理等等都由集团来负责,二级公司只要负责做好业务。
”
其次是主数据管理。
雷万云认为,主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主数据就没有大数据,只有把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起来,并于互联网的数据进行关联,才能形成大数据分析,让数据成为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国药已经成功打造了主数据管理系统,旗下10多家二级公司、400多家子公司的ERP系统集成在该平台之上,所包含的60多万条主数据编码记录,涵盖了药品、非药品、供应商、客户、组织机构、人员这些集团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用到的数据。
“主数据管理为主营业务一体化、主营业务分析、数据管理以及未来的大数
据做好准备,让我们的主营业务系统可以跟BI融合起来,形成快速的管控能力。
”
第三步,则要把传统的ERP打造成业务PaaS,往云迁移,快速提高业务响应能力。
“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如何打造业务PaaS,管理PaaS的能力就是你的竞争力。
”雷万云指出。
打造智慧的医药生态链
2012年,国药物流开始建设赛飞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云平台。
这是国内医药行业首家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实现了从分销商、零售商,到医院、物流中心的资源整合。
“结合现在的医疗改革,我们让药品不是直接送到药房,而是送到各个科室和手术室,从而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创新效率。
另外,基于国药主数据和制造商的系统,以及物流平台、医院平台,形成一个全面的药品追溯体系,为行业、企业、监管机构提供服务。
”
雷万云表示,国药集团的目标是打造智慧医药健康产业生态链,未来还将逐步扩展。
“通过建立医药健康全产业链的数据平台,从基础的数据编码到企业的协调、供应链的协调、药品的追溯、社会公共安全用药、行业监管等,形成智慧的医药供应链,逐步向医药C2B转型。
”
最后,雷万云从三大方面对于企业云化演进策略再次进行了总结:
1、支持云计算的IT治理、管理和企业架构方法,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还是一种管理理念。
2、SOA/微服务架构的PaaS平台,支持企业的业务、应用、数据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形成竞争力。
3、IT资源整合的动态易扩展数据中心的动态资源的建设,实现IT资源的集中管理,封装为服务提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