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弊病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弊病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
朱清时是一位走在中国教育改革最前沿的教育家,他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第一人”,曾经在
中国两所顶尖大学里大刀破斧地改革。

他是中国科技大学在任时间最长和最有影响力的校长之一,也是南方科技大学这所被看作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田学校的创始校长。

他相信,中国要
复兴,最重要的是教育一定要复兴。

1.把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两者分开
“教育规律”是朱清时最高频提起的几个词之一。

朱清时一直强调,教育改革不能一味只谈创新,其实很重要的是抱着谦卑之心去尊重和敬畏简单的教育规律,实事求是地去看待改革这个问题。

他说教育改革很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大道理,只是要尊重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他在中科大做的,就是找到一群好老师,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充分交流,不搞形式主义,注重做学问。

在全国
高校并校扩招、建新园区、产业化的风潮中,朱清时坚持不扩招、不圈地,尽量努力保证中科
大校园能够放下平静的书桌。

他认为,如果扩招,中科大的教育资源就稀释了,质量和数量之间,他认为质量更重要。

谈起他奋斗多年的教育改革,七十多岁的朱清时依旧犀利,对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弊病直言不讳:“中国教育要真的改革,第一是一定要把教育培养人才和教育选拔人才两者分开来,两者
会大多数重叠,自然重叠没有关系,但是不要让它成为必要条件。


朱清时解释说,“选拔人才”意味着一个人的地位、财富等由此而来,国家的资源分配、职务分
配是靠教育,一个人考上好大学首先不是意味着他能学到知识,而是意味着他又升了一个新台阶。

在如此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之下,教育就会演变得畸形了。

2.不要考100分,不以一个标准评价学生
另一个朱清时认为中国教育亟待提高的,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元化、全方位地考察
学生,这也是他后来在南科大坚持自主招生的原因。

2011年,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45
名学生没有通过高考入学,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最大的舆论反响就是很多人觉得这是否
定高考,而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也是普通学生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

现在回头去看,朱清时显得很平静。

他说自主招生不是要取消高考制度,只不过是你情我愿,小范围的一种多元化尝试,和改革开放经济领域的多元化尝试是一个道理,对教育、对全社会
都有积极作用。

朱清时推崇爱因斯坦和大数学家陈省身的分数观念,他很欣赏陈省身给中科大少年班的题词,“不要考100分”,意思就是一个人学一门知识,大致学通能够考70、80分就不错了;要考
100分,要反复付出多少倍的劳动?!衡水中学就是个缩影,只要能进清华北大,怎么受折磨
都值得。

而朱清时认为,为了考高分而需要付出的这几十遍的时间精力不值得,不如去实践中
试错。

就好像爱因斯坦也说过,认为自己只能成为一个中等生,因为他说如果要成为一个好学生,你要去遵守纪律、很认真地记笔记、做功课、反复做题,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老师想要教你
的东西上面,而没有了自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爱因斯坦感叹,“对于像我这样爱好沉思的人
来说,大学教育并不总是有益的。

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

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
朱清时拿出爱因斯坦看到一幅漫画时说的话来解释高考的弊病:为了保证公平,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统一的考试。

考试的标准就是爬树。

所有动物一看就傻眼了,只有猴子最在行。

但难道这
就意味着大象不如猴子吗?朱清时说,高考不就等同于用爬树这个简单的标准去选拔人才吗?
那与爬树无关的兴趣爱好能力就一点用都没有了,没用不光是不能发展,还会被扼杀。

公平性
和个性化的冲突不言而喻。

而当我们思考重大科学发现是如何产生的,很多都是打破知识体系的,也就是说旧有机制下完全不能被理解的东西,也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东西。

之前有“以色列科技研发大脑”之称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院长扎夫曼指出,人类历史上主要的重
大科学发现,都不是因为人们想要解决某个问题而做出的,因为人们很难知道一个研究未来会
不会派上用场,“你觉得一个东西有用是因为你知道它。

要怎么探索不知道的东西才是问题关键。


朱清时强调,教育跟公平不要扯在一起。

公平是社会的组织结构,维持公平是社会的责任。

而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人的能力有多方面,如果把教育跟公平等同起来,就只能用单一的能力来衡量了,这本身就不合理。

几十年来,朱清时一直呼吁不要把大学本科学位列为选拔干部的必备条件,他觉得这就等于让所有人都一定要先去混文凭,而有文凭不代表就能干活。

朱清时一直强调多元化的重要性,一个社会中的人不能像工业化生产标准产品那样,而是要拥有不同的才能,能够互补。

3.从1写到300,考察专注力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中国这样一个科举历史悠久的国家,让教育回归培养人才、因材施教、自由发展的初衷又谈何容易。

朱清时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和经验都投入到创办南方科技大学,更是亲身参与到早期招生中。

朱清时说,组织自主招生比统一的标准化考试难度大得多,首先必须有优秀的教师,教师需要知道怎么面试。

回想当时每年提前两三个月,他就会开始思考怎么出题。

比如说,有一次,他给学生发一张白纸一支笔,要学生在七分钟之内从1写到300,来考察学生的专注力,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加思考,脑袋一开小差就会出错。

朱清时说,很少人能够写到300。

通过这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检测到学生的专注力这个重要素质。

朱清时说,“教育如果按照一个考试的体系来做,会扼杀人才和摧残人才”。

他希望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能感受到乐趣,这样才能鼓励终身学习。

4.多元化尝试,对于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朱清时当年坚定地要在南科大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这使他遭到了各种流言蜚语。

他的第一批学生只有40多人。

他只在网络上刊登了一封信,阐明了自己的想法和办学理念,家长和学生都是自愿来入学、自愿不参加高考的。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改革,最需要的就是多元化,就好像市场里面有各种不同的选择,商品有不同的性质、价位和品质,但最终都是按照市场规律,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不同的选择,没有什么好非议的,这本来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社会,可以选择的道路很多。

我们回过头看改革开放的历程,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因为允许了多元化的尝试和一些试验田的出现。

一直以来朱清时都是那个奋不顾身,不跟风,不盲从,大胆尝试,跳入教改浪潮和开辟改革试验田的人。

创办南方科技大学是他度过的最艰难的时期,面对很多争议。

要评判他的贡献,不能只看他当时成功做成了什么,因为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牵涉很多不同的因素,而是要看他曾经尝试做过什么,有没有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其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也有它的价值所在。

有人评价,南科大对于今天高等教育的意义,就如同当年深圳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因为要改革就需要有人敢走在前面,大胆做出尝试。

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有它的价值所在,更何况失败与否要用更长远的时间来鉴定。

没有人敢做出多元化的尝试,社会就没有办法进步!我们的社会需要朱清时这样勇敢的人去带领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