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质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质构造
项目区位于鲁西中台隆的鲁西拱断束之泰沂断束的南部,本区曾发生过多次地壳运动,以印支-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留下了多种多样的构造踪迹。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鲁南台背斜与苏皖褶皱束的交接部位,受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发育。
项目区附近主要断裂有:南部4km处有东西向的峄城断裂、北部10km处有北山断裂、东北5km处有东王庄断裂、西北部2.5km处有十里泉断裂。
峄城断裂:呈近东西向横贯全区,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以下,倾向南,倾角约65º,为一正断层。
断距变化较大,总体东西两端断距小,中间断距大。
在西部,北盘为泰山群片麻岩,南盘为寒武系中统石灰岩,断距约300m,在中部,北盘为寒武系下统石灰岩,南盘为石炭系石灰岩,断距约1200~1400m;在东部,北盘为泰山群片麻岩,南盘为寒武系中、下统石灰岩,断距约100~300m。
该断裂被吴林断裂、泥沟断裂、肖桥断裂等切割,说明该断裂时代最老,也是区内延伸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区域性断裂,以此断裂为界区内分为南北两个地质构造单元。
北山断裂:呈现向北凸出的弧形搌布。
东段走向NWW,西段在市中区柏山村北转向SWW,倾向南,倾角65°~70°,落差1500~-2000余米。
北盘的泰山群、寒武系与南盘的奥陶系、煤系地层接触。
断层带呈舒缓波状,见有擦痕与构造角砾岩,为压扭性构造,具有良好阻水性能。
东王庄断裂:该断裂发育于隐伏的奥陶系灰岩中,在物探详查中发现。
走向N10°E,规模不大,力学性质不明,东王庄泉群均沿构造两侧出露。
十里泉断裂:走向N550—600E,倾向东,为张扭性断裂。
3、水文地质条件
该岩层为寒武系凤山组灰、页岩互层,在项目区岩性为凤山组下段,裸露地表,地下岩溶不发育,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地下水赋存于灰岩、页岩的裂隙中,单位出水量在0—10立方米/日.米。
4、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该岩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岩石裸露,地表岩层接受降水后,大部分顺岩层表面流向下游,少部分沿地表裂隙流向地下。
该区地下水的径流排
泄较为复杂,在上部由于页岩的阻隔,地下水沿裂隙向地势低处运动,在下部地下水沿裂隙向北运动,以地下径流的形式向北邻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排泄。
3.1.4 项目周围水源地情况
项目区附近主要供水水源地是开采岩溶水,目前已形成长期开采的水源地有:南侧有徐楼水源地;东丁庄水源地。
分别介绍如下:
徐楼水源地位于项目区南3.5km处,峄城断裂以北,生产井大部分集中在徐楼村西,井深80~180m,开采寒武系馒头组岩溶裂隙水,2015年开采量15.72万m3。
丁庄水源地位于项目区东北5.5km处,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404.8万m3,为枣庄市市中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地,供水井主要分布在丁庄、东王庄一带,井深100~280米,主要开采奥陶系岩组岩溶裂隙水,2015年实际开采量为2167.2万m3。
3.1.5 地表水
枣庄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区内地表水系发育,除韩庄运河、伊家河为南四湖的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道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并且多为季节河道。
全市境内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分别是韩庄运河峄城大沙河、十字河、陶沟河、薛城大沙河、城河、漷河、北沙河、界河、伊家河、周营沙河、运北支流和新沟河。
枣庄市水资源总量为1.07×109m3。
境内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道12条,有大中型水库5座,岩马水库、马河水库总库容量分别是2.026×109m3和1.38×109m3。
峄城区境内地表径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季节变化明显。
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
运河北岸支流以峄城大沙河为界,河西属南四湖湖东地区,河东属邳苍地区。
地面径流方向总的是自北向南,各条河道多为季节性泄洪河道。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系为陶沟河,项目区周围雨水顺自然沟渠汇入陶沟河,最终汇入韩庄运河。
项目周边地表水系见图3.1-4。
3.1.6 气候特征
枣庄市峄城区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
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热同季。
因受黄海气候的影响,东风较多,但大陆海洋性气候不够典型。
全区年日照平均为2226.4小时,以4、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月平均可达216.5小时。
全区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略长于秋季,具有冷热持续较长的特点。
历年平均温度14.5℃,全区降水较为充沛,年平均降水量872.9毫米。
其中,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4%,秋季占16.7%,冬季占4.1%,春季占14.5%。
3.1.7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特征
当今地壳表面形态的雏形与构造格架是在中生代末新生代初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以继承性断裂活动和区域性的断块差异活动为主的新构造运动使鲁中南(工作区)持续上升,鲁西南地区继承性的沉降,新构造运动活跃。
鲁中南山区上升运动较为强烈,泰山、鲁山、沂山、蒙山长期隆起上升,海拔高程均在1000m以上,切割强烈,中一低山、丘陵和剥蚀平原高低层次明显;峄山断裂使鲁西平原与鲁中南山地分离,新生代沉积物主要沉积于峄山断裂西侧,新第三纪时期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鲁南、鲁西南地区正处在不断地升降运动之中。
该项目区位于郯渤、聊考两大地震带之间的临沂—济宁中强地震活动带内,枣庄断裂是区域最大的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为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微弱。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属地壳基本稳定区。
据有关资料分析,区内具发生中强地震的构背背景,预测未来50年内存在发生5~6级中强地震的可能,为此,应进一步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设防,以保证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和正确性,项目建设抗震设防按7°进行设计。
3.1.8 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峄城区已发现矿种13种,具有开采价值8种,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白云岩、黏土等,其中石膏储量最为丰富,分布面积6平方千米,膏层深度1~14米,总储量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
2、水资源
峄城区水资源丰富,面广量大,历年平均降水量769.3毫米,产水总量5.19亿立方米。
全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194万立方米,地下水9006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占总量的28%。
地表径流是峄城区主要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量1.795亿立方米,占天然水资源总量的29.3%。
3、生物资源
峄城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10种;油料作物主要有5种;果树主要有14种;蔬菜瓜果类作物主要有15种。
其他栽培植物主要有10多种。
在动物资源中鱼类有70余种,鸟类有90余种。
4、土壤
峄城区土壤共分3个土类,7个亚类,17个土属,46个土种。
棕壤:分为2个亚类,棕壤和棕壤性土,全区面积2602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5.18%。
褐土:分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4个亚类,全区面积34338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68.34%。
砂姜黑土:只有1个亚类,全区面积13305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26.48%。
3.2 社会环境概况
3.2.1 枣庄市
枣庄市下辖5个区(市中、薛城、峄城、台儿庄、山亭),1个县级市(滕州市),17个街道办事处,44个镇,3个乡。
2004年6月,枣庄市机关驻地由市中区正式迁至新城。
根据枣庄市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枣庄市常住人口达372.93万人,其中,市中区53.55万人,薛城区39.16万人,峄城区36.42万人,台儿庄区27.95万人,山亭区46.50万人,滕州市160.37万人,高新区8.98万人。
3.2.2 峄城区
1、行政区划
峄城区地处鲁南,为山东省枣庄市县级市辖区,总面积635km2,总人口39万人。
辖5个镇2个街道,即榴园镇、阴平镇、古邵镇、底阁镇、峨山镇、吴林街道、坛山街道。
2、人口民族
2012年末峄城区总人口39.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4万人。
有少数民族
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0.129%。
3、经济概况
峄城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水、陆交通方便,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是一座发展迅猛的城市。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70.73亿元、8.99亿元、199.8亿元、71.13亿元,年均增长8.2%、10.2%、16.7%、13.6%;三次产业比由11∶57.6∶31.4
调整到12∶49.8∶38.2。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民生支出累计达64.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7%,群众满意度稳居全市前列。
强力推进扶贫攻坚,投资7370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473个,26099人实现脱贫。
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7651人。
养老服务机构达到59家,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
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支出各项社会保险费21.5亿元。
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共发放低保金2.2亿元。
加大救助力度,累计为孤儿、大病患者、贫困学生、五保老人等困难人群发放各类生活补贴、救助金1.6亿元。
4、交通通讯
峄城区地处山东省枣庄市南部,为山东省南大门。
处于北京、上海两城市的中间位置,紧邻徐州市,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过渡带。
峄城区水陆空交通便利,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在南部穿过,毗邻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等沿海港口。
西靠京沪铁路,东临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206国道、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南北,距济南、青岛、徐州三大机场分别需要2.5小时、3.5小时和不足40分钟的车程,交通航运网络四通八达。
5、城乡建设
峄城区地处鲁南,是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中国芸豆之乡”,是枣庄南城区的核心区域之一。
目前薛城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门户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峄城公路通车里程1275.8km,公路密度201km/百km2,均居全市第二,每万人拥有公路34.2km,居全市第一;城南央心BRT站是连接高新区、薛城区和京沪高铁枣庄站的重要通道,使峄城区与京沪高铁枣庄站实现了无缝对接,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近两年,电网投资近3.5亿元;近年来,全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34户;今年累计投资1100余万元,完成旱厕改造1.3万余户。
该区大力实施“道路升级、
绿化亮化、管网改造”三大工程,目前,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管道燃气普及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再生水利用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2%、82%、90%、25%、41.5%,绿色空间比例达到40%以上。
小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该区不断加快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区移动基站、广播电视光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手机、网络宽带、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了全覆盖,打破了昔日信息不畅的瓶颈。
3.2.3 峨山镇
峨山镇由区划前的峨山、萝藤、左庄三乡组成,地处枣庄、临沂两市交界处,东与兰陵县接壤,北靠206国道,郯薛公路横穿东西,萝甘公路纵贯南北。
全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
峨山镇由区划前的峨山、萝藤、左庄三乡组成,地处枣庄、临沂两市交界处,东与苍山县接壤,北靠206国道,郯薛公路横穿东西,萝甘公路纵贯南北。
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东部,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万亩,辖61个行政村,6万人。
峨山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东部,是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太子少傅疏受的故乡,其叔侄二人散金济民的优良品格受到代代传颂。
该镇处两市(枣庄市、临沂市)四县(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苍山县)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省道郯薛公路横穿全境,西临京福高速公路,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靠京杭大运河,北靠206国道,新批准设立的“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东部工业园”坐落其中,同时镇政府又制订了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峨山的萝藤“无公害”蔬菜、“山头牌”鸡蛋、居沃西瓜和有机花生等农副产品可谓远近闻名,峨山还是全省有名的芸豆种植基地。
境内的石英石、白云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且蕴藏量大、含量高、易开采,农副业、养殖业和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镇内工业以玩具、服装、建材、医疗器械、制刷、化工和石英石加工等为主导,累计共有大小企业70余家。
同时我们还以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东部工业园为依托,以实现政企双赢为目的,通过热情和真诚的服务,以及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客商前来我镇投资兴业。
近年来先后已有枣庄密塔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神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峄城分公司、枣庄长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枣庄天龙针织有限公司、枣庄大业铜材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入园,发展势头强劲。
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东部工业园坚持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内部各种设施完备,各类服务体系健全,同时“二疏故里”人民勤劳、友善,盼望发展的心情迫切,这都将给投资者成功兴业创造优越的软硬投资环境。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石膏、石英石、医疗器械、医疗器材、工艺玩具、针织等企业运行质量良好,工业销售率达98%,实现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5%。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年复种蔬菜面积6.5万亩,蛋鸡养殖规模稳定在60万只左右,森林覆盖率达36%,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主导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有机花生生产加工贸易项目获国家级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填补全市空白。
目前,全镇已发展有机花生生产基地5000亩。
先后完成城前、夏庄、马寨等三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整平及改良土地3万亩,建设防护林网3万亩,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0.6万亩,新增节水面积0.4万亩。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共硬化“村村通”柏油路85.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铺设“村村通”自来水总管道30公里,44个村3万多农民喝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大官庄、前山头等四个村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全部通过市级验收;投资276万元,新建金山小学和芙蓉山小学,投资140余万,在峨山中学新建教学楼一座,教育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80%,同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00万元,积极改造现有医疗设施,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投资99.9万元,新建福利院一座,目前,全镇共供养五保老人70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228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78人,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
3.2.4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概况
峄城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3月份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和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是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腹地的过渡带。
东临日照、青岛、连云港三大港口,西靠京沪铁路,南望古运河,北依冠世榴园风景区。
京福、京沪
高速公路连接线、206国道贯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工业项目为支撑、良好的基础设施为载体、优质的服务为保障,集生产经营、生活服务和市场贸易于一体,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三大重点,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努力使经济开发区成为经济主导产业的聚集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区、产业转移的试验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突破了3.2亿元,高标准完善了园区内的道路、供电、通讯、供水、排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处理、彩化、绿化、亮化等工程,起步区实现了“七通一平”,开发区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吸引了大批项目落地建设。
目前入园项目已经达到了112 个,其中76个项目建成投产,36个项目正在建设。
主要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陶瓷、电子、机械制造、纺织、建材、化工、食品等主导产业。
项目投资总额128亿元,安置就业人员2.2万人。
与此同时,开发区“区中园”建设不断拓展新的领域:5平方公里的省级台湾工业园已经授牌成立,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完善了园区内基础设施及必要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园区内已有台资项目8个,实际到位台资 3.6亿美元,产品分类以陶瓷、建材化工、针织服装为主;总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机械装备工业园区各项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投资900余万元完成了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有粉磨水泥、机械制造、甲醛、合成蒽醌等10个项目落地。
3.2.5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东部工业园概况
山东峄城经济开发区东部工业园区位于峨山镇东3公里处,郯薛公路北侧,园区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一期规划2.2平方公里。
该区域方圆2公里以内既无村庄又无任何建筑物;建设地周围基本无工业企业和老污染区,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距离运河约30余公里,符合南水北调工程控制区15公里以外的要求。
土地主要为连片丘陵荒坡,绝大多数为未利用土地,且离村庄较远,同时具备资源、能源和区位交通优势,是建设工业项目的理想宝地。
目前已有粉磨水泥、机械制造、草酸、四聚乙醛、甲醛、蒽醌、汽车底盘制造等10个项目落地。
2010年,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资,以及与我区福兴集团合资兴建的汽车模具设计研发制造和电动混合动力新型节能汽车超级平台产业化
两大全省重点项目,正在拟设立的装备制造工业园全面建设,预计2011年6月和9月份能够建成试车。
这两大汽车研发制造项目,总投资15.5亿元,占地1700亩,设计建成厂房12万平方米,设计生产能力为年铸造六个车型,2-3个整车车身模具以及50万辆车车身。
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53亿元,利税32亿元。
引领汽车产业在我区发展的主要合作伙伴、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全专业、综合性独立汽车设计工程公司,也是中国最早一家汽车设计工程公司,其设计能力、人力资源和企业规模居国内汽车设计行业之首,具备一流的整车设计、模具研发和生产水平,仅在国内整车企业用户达80余家,其中包括长城汽车、荣成华泰、江淮汽车、北汽制造、北汽控股、一汽海马、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渝安等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30.3%的市场份额。
我区计划以汽车平台和汽车模具两大企业作为龙头,吸引和带动机械加工、汽车主要部件生产、物流配送等关联企业来峄城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工业园投资建设,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以汽车车身和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
目前,当地政府正加紧与无锡、上海、苏州、浙江等地的15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洽谈来园区投资合作的具体事宜,年内确保建成6-10个与汽车平台项目相配套的零部件生产项目。
园区功能定位为:以汽车车型设计研发、制造、主要零部件生产和机械加工制造两大产业为特色的装备制造基地,同时兼容行政管理、商务办公、大型物流配送等产业的区域性现代化特色园区,不再发展化工等高污染工业项目。
装备制造基地不设置电镀、清洗等工艺,直接外购配件进行组装,园区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地面清洗废水。
供水系统:园区处于峨山镇两条主要河流新沟河与陶沟河之间,东西两侧相邻两个小型水库,分别为石龙口水库和新兴水库,郯薛公路南侧有一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80米的地下丰水带,据水利普查资料显示,该地带地下水埋藏系数0.3m3/m2,汇水流域面积为200万立方米/年,埋藏地下水60万立方米/年。
该园区周围可用水量共计458.5万立方,其中地上拦蓄水量398.5万立方,地下水60万立方,完全能够满足园区对水资源的需求。
供水管网的施工也已全部铺设完毕,每小时供水200立方米、扬程达78米,可完全满足工业园企业用水需求。
排水系统:园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分设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雨水
排水管网。
雨水和道路广场冲刷水采用地面自然漫流方式,排入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河体。
生活污水主要是职工洗涤污水及冲刷粪便用污水,此污水排入厂内污水进水管网中,随同其他污水一同处理。
生产废水主要是化验时产生的污水和各生产车间地面冲刷用水,此类废水直接排入厂内污水进水管网中,随同其他污水一同处理。
根据工业园规划,废水处理厂厂址初步选在工业园东南角,该处地势低,园区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废水可自流进厂,园区建成区部分污水管网已经铺设完毕。
园区污水处理厂通过铺设水泥管道通道淘沟河排放。
园区一期工程道路规划为五纵两横格局,现已建好两纵一横三条道路,另有四条正在规划设计;电力供应已架设10千伏双回路供电线路8.5公里,电网分布合理、电力供应充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900余万元。
园区管委会力争2-3年的时间把机械装备工业园建成企业集群区、产业聚集区和循环经济区。
3.3项目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的输水路线为:经韩庄运河、不牢河入南四湖,经梁济运河入东平湖,经位山隧洞穿黄河后,经鲁北输水线路出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于2002年12月27日开工,输水干线途径韩庄运河、南四湖、济宁地区运河段、东平湖,北达天津,年抽长江水能力达126亿m3。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规划》,按照工期和水质保证情况,确定规划基准年为2002年。
规划分为三期:本项目规划水平年为2005年,输水干线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二期规划水平年为2007年,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三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输水干线全线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满足南水北调主体工程二期给水要求。
韩庄运河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干线,是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输水干线水质有影响的水域,其水环境功能区划主要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南水北
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规划》。
韩庄运河水环境功能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
按照《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所有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根据标准GB3838-2002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要求,将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汇水区域划分为下列三类控制区。
核心保护区域指:山东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干渠大堤和所流经湖泊大堤(这两种大堤以下简称“沿线大堤”)内的全部区域。
重点保护区域指:核心保护区域向外延伸15km的汇水区域。
一般保护区域指:除以上核心保护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以外的其它调水沿线汇水区域。
本项目距南水北调沿线距离最近约24km,不在核心区、重点保护区范畴,属于一般保护区。
本项目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见图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