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8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8 V ol.(10) No.26 -104-
中医药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80例
Treating primary dysmenorrhea of the Hanshi Ningzhi type with
TCM medicine
谢雅贞*
(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太仓,215400)
中图分类号:R27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26-0104-证型:BGD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方法:选择太仓市中医医院2013年5月-2017年6月妇科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符合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予穴位敷贴+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
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药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穴位敷贴;寒湿凝滞;原发性痛经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CM medicine on primary dysmenorrhea of the Hanshi Ningzhi type (寒湿凝滞型). Methods: 8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oint plaster plus the Sanjie Zhentong capsule (散结镇痛胶囊).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buprofen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for 3 menstrual cycle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was 92.5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The scores of symptoms were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TCM medicine on primary dysmenorrhea of the Hanshi Ningzhi type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TCM medicine; Acupoint plaster; Hanshi Ningzhi; Primary dysmenorrhea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26.045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至昏厥者,称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其中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发生器质性异常者,称为“原发性痛经”,亦谓之“功能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发病率达30%~50%,其中大约10%的患者由于疼痛,难以在经期正常工作和生活。
因而诊治痛经对改善女性个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医常采用传统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治疗痛经,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虽然能改善患者痛经症状,但疗效不稳定,且临床不良反应报道较多[1]。
中医认为,本病有寒、热、虚、实属性,其中以寒湿凝滞型的病机最为常见。
笔者本着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该病主要的病因病机,采用穴位敷贴+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6月妇科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诊断符合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且患者自愿者均可纳入;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痛经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经期或(和)经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喜温喜按,经血紫黯有块,腰骶酸痛,背寒肢冷,舌质淡暗,苔白润,脉沉紧。
西医诊断标准:①经期或(和)经行前后出现小腹疼痛,痛引腰骶,甚至昏厥者,并且呈周期性发作。
②好发于年轻的未婚女性。
③超声检查和妇检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治疗组:穴位敷贴+散结镇痛胶囊。
穴位敷贴:肉桂10g,吴茱萸10g,乳香10g,没药10g,白芥子10g,艾叶10g,三七粉10g。
将上述方药研为细末,加生姜汁适量调成糊状,然后敷于神阙、中极穴,经前5天开始使用至经净停止,每日1次,以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散结镇痛胶囊;生产厂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分:龙血竭、三七、浙贝母、薏苡仁;功效:软坚散结,化瘀止痛;服用方法:经前5天及经期口服,每次3粒,每天3次。
1.3.2 对照组
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0.3g×20粒,中美天津史克,国药准字H10900089;服用方法:于每次月经来潮前3日起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3次,连服5天,以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26期 -105-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0.05。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治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痛经症状积分降低至0分;显效:治疗后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后总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减低1/2以下;有效:治疗后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治疗后总积分较治疗前积分降低1/2~3/4;无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016(40.00%)14(35.00%)7(17.50%)3(7.50%)92.50%对照组4011(27.50%)14(35.00%)9(22.50%)6(15.00%)85.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表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差值
治疗组4011.16±2.20 2.04±2.439.15±2.53
对照组4010.86±2.30% 4.10±3.64 6.76±3.54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原发性痛经在中医学上属于“经行腹痛”范畴。
传统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经期感受外邪,导致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冲任、胞宫瘀血阻滞,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以致“不荣则痛”。
临床上多由肾阳虚衰,虚寒内生,加之过食寒凉生冷之品,导致寒邪客于冲任,或经期、产后感受寒邪,使寒湿与血相搏结,致子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遂发为痛经。
原发性痛经属寒湿居多,无瘀血者少,辨证多属于肾阳虚衰,寒湿瘀阻于胞宫、冲任。
方中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祛胞宫、冲任内之寒邪;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归肝、脾、胃、肾经,功用: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开郁破凝……温寒凝而行阴滞” [4];乳香、没药:性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本草纲目》曰:“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乳香、没药,二药并用善治女子行经腹痛,产后瘀血作痛,月事不能以时下。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没药挥发油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三七粉活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F2a的活性,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提高血液的灌注量,且能改善微循环障碍,是治疗痛经的一个重要方面;艾叶温经散寒、暖胞止痛;白芥子散结通络止痛。
散结镇痛胶囊可化瘀止痛。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表明,原发性痛经的关键是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含量过高导致的子宫肌反应性过高、激发子宫肌层缺血导致的疼痛[5]。
国内外有相关的文献报道[6],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循环障碍有关,所以中西医对痛经的发病机理认识是一致的。
穴位敷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依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
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
根据中医脏腑一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
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穴位敷贴还可以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及穿透能力透过皮肤,刺激经络,直达病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提高局部的新陈代谢。
腹部是任脉、冲脉、肝经循行部位。
神阙亦为任脉经穴,具有通百脉且具有培元固本、开窍之功,穴位敷贴于神阙穴可起到辛散温通等作用,脐部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分布有利于药物渗透而吸收。
中极穴另称玉泉、气象、气原。
《内经》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任之为病,其内苦结,女子为瘕聚”,其穴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盆腔炎、经闭、不孕、崩漏、带下、痛经、子宫不正或脱垂[7],具有消除血瘀,疏通经络,调整生殖生理机能的作用。
中极穴亦具有补益阳气的作用。
总之,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等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方的操作性较强,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舒.活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98-9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9-2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263-266.
[4]黄元御.黄元御药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2-23.
[5]郭景贤.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36):126.
[6]黄昀.有氧体育锻炼对不同程度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症状及子宫血流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22(5):714-716.
[7]李文瑞,等.实用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18.
作者简介:
谢雅贞(1983-),通讯作者,女,硕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
编辑:田杏茹编号:EA-4170814075(修回: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