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土地次生盐渍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分布
我国盐渍土面积3470万公顷,其中盐土1600万公 顷,碱土86.66万公顷,各类型盐化、碱化土壤 1800万公顷,尚有1733万公顷潜在盐渍化土壤。
我国次生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
北平原西部、黄河河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东
部沿海地区也有小面积分布。
滨 海 盐 土 景 观
灌溉,促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并在地 表积累,由此引起的土壤盐渍化称次生盐渍化。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
₪ 指土壤次生盐渍化引发的土地退化问题。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一、概念 二、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分布
三、土地盐渍化的危害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五、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五、农业耕作改良措施
(一) 平整土地 (二) 深翻改土
(三) 耕作保苗
(四) 土壤培肥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二、盐渍土的冲洗改良措施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四、生物改良措施 五、农业改良措施 六、改良剂的利用
六、 改良剂的应用
地下水位较深 地面蒸发强度较小 地下水出流量较大 冲洗后对于地下水位下降和播种前拱作有足够长时间 灌溉水源充沛
2. 田间工程
₪ 田间灌排调节网
3. 冲洗前的土地整理
₪ 适时耕翻
₪ 平整土地
(二)稻田的泡田洗盐技术
1. 洗盐标准
₪ 脱盐土层厚度(>20cm );洗盐后的土壤含盐量 (低于秧苗耐盐临界 值0.15—0.2%以下。 )
(二)盐渍化
₪ 盐渍化是指在特定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及地形地貌 等自然背景条件下,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自然盐碱
成分在土体中累积,使得其他类型的土壤逐渐向盐渍 土演变的成土过程。
(三)次生盐渍化
₪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文地 质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的非盐渍化土壤,因人类的不合理
(一)次生盐渍化土地的分布
自流灌溉区与输水河渠沿线 低湿洼地
土体含盐地区
(二)盐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
表聚型盐分剖面
₪ 0-20cm土壤含盐量高,盐分运动处于上升或平衡状态
底聚型盐分剖面
₪ 40cm土层含盐量高于表层,表现出脱盐特征
中聚型盐分剖面
₪ 20-40cm土层含盐量高
2. 泡田洗盐时期
₪ 轻、中度盐渍土,一般泡田洗盐时间可在插秧前7—10天进行 ₪ 重盐渍土,泡田洗盐时间可在插秧前15—20天进行
3. 泡田洗盐方法
₪ 小格泡田 ₪ 洗盐方法:渗透洗盐 ;明排与渗透相结合 ;明排洗盐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二、盐渍土的冲洗改良措施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四、生物改良措施 五、农业改良措施 六、改良剂的利用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一、概念 二、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分布
三、土地盐渍化的危害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五、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三、 土地盐渍化的危害
(一) 对作物的危害
₪ 造成生理干旱 ₪ 破坏养分均衡 ₪ 直接毒害作用 ₪ 破坏土壤结构
(二) 土地盐渍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概念
(一)盐渍土
₪ 盐渍土是盐土、碱土和各种盐化土、碱化土的统称。
盐土,即土壤中可溶性盐类的含量足以使作物不能生长的土壤 。一般具有积盐的表层。 碱土是由于土体含有较多的苏打Na2CO3,使土壤呈强碱性( pH>9),钠饱和度在20%以上,而且具有暗色表层,灰白色 的脱碱和被Na+分散的胶体聚集的碱化淀积层的土壤。
(三) 种稻改碱
₪ 种稻改良的主要作用
洗盐压盐 淡化地下水
₪ 种稻改良的技术方案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井渠结合,保证灌溉水源
打通出路,健全排水系统 水旱轮作,合理换茬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二、盐渍土的冲洗改良措施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四、生物改良措施 五、农业改良措施 六、改良剂的利用
一、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二 、多目标开发和综合水利化
三、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
四、水利工程措施和农林生物措施相结合 五、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典型案例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一、概念 二、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分布
三、土地盐渍化的危害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五、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五、 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一)次生盐渍化土地的分布 (二)盐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
(三)盐分组成的演替变化
(四)积盐与脱盐的反复性
土壤积盐与脱盐的反复性,不仅与气候因子的变化有关 ,也与改良利用盐渍土的技术措施特点有关。
百度文库
第五章 土地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 盐渍土的综合治理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二、盐渍土的冲洗改良措施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四、生物改良措施 五、农业改良措施 六、改良剂的利用
(一)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 减缓土壤干旱 ₪ 生物排水作用 ₪ 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
(二) 种植耐盐和盐生植被,提供多种经济产品
₪ 经济作物:向日葵、甜菜;棉花;田菁 ₪ 饲草作物: 灰灰菜;碱蓬;碱茅 ₪ 油料作物:乌桕;盐角草 ₪ 蔬菜:野田谷(籽粒苋) ₪ 药用植物;罗布麻、麻黄、补血草;怪柳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一、概念 二、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分布
三、土地盐渍化的危害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五、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一) 自然因素
₪ 气候条件 :降水量、蒸发量 ₪ 地形与地貌
就大区地形而言,盐渍土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内陆盆地、山间 洼地和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一)灌溉水质 (二)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一)灌溉水质
1 . 水质评价指标
₪ 氯离子
₪ 矿化度 ₪ 盐度
表示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可能发生的最大危害含量。
₪ 剩余碱度
₪ 钠吸附比
2. 灌溉水水质标准
₪ 我国颁布的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中,提出含盐量在 非盐渍化农田不得超过1500mg/L,氯化物在非盐碱化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一)正确灌水是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基本方法 (二)适当排水是预防土地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手段
一)正确灌水是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基本方法 1. 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水的生产率 2. 改进灌溉技术,减少田间水量损失
3. 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4. 掌握灌溉水质,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
₪ 土地次生盐渍化使森林和草原退化 ₪ 进一步导致土地荒漠化 ₪ 森林草原退化,加剧温室效应 ₪ 土地盐渍化是破坏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盐渍化土地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溶陷性
天然状态下的盐渍土,在土的自重压力或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时产生的 变形称作盐渍土的溶陷变形。
₪ 盐胀性
二、盐渍土的冲洗改良措施
(一)冲洗技术 (二)稻田的泡田洗盐技术
(一)冲洗技术
1. 分次冲洗及冲洗时期
₪ 分次冲洗:有一定间歇期的冲洗,即每次灌水冲洗后隔一定时间,待地 面渗干,再灌下一次水。这样使土壤盐分有较长的溶解时间,增加土温 ,并使地下水位降低,以利水分淋洗。
₪ 在下列条件较为有利时冲洗:
平衡型盐分剖面
₪ 0-200cm土体土壤含盐量差异不大 。盐分平衡,有脱盐趋势。
(三)盐分组成的演替变化
在土壤次生盐渍化初期,土壤表层的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
主,形成地表呈暗褐色油泽感的潮湿盐渍土。
随着盐渍化的不断发展和盐分的持续累积,硫酸盐类累积
逐渐增多,土壤盐分组成转变为硫酸盐一氯化物或氯化物硫酸盐混合类型,土壤也由潮湿盐土演变为结皮盐土。
土壤次生盐渍化持续发展,土壤盐分组成则多以氯化物一 硫酸盐或硫酸盐为主,土壤演变为结壳蓬松盐土。
(四)积盐与脱盐的反复性
受地下水和地面渍涝积水影响而发生的次生土壤盐渍化,
具有来的快、恢复也快,积盐与脱盐频繁交替的特点。
在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区,由于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一
年中可明显划分出淋盐期与积盐期。
就小区地形而言,缓坡地上的土壤盐渍化常常较重。
在田面微小起伏的地形上,盐分在高处积聚形成盐斑。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 土壤质地与土体构型
土壤质地决定了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和上升速度,以及水的入渗性 能,从而直接影响潜水蒸发的速率和水盐动态特征。
₪ 地下水位与水质
同一种土质,地下水位越高,潜水补给蒸发量越大,盐分在土壤中 积累的数量也愈多。 在地下水位和土壤质地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地下水矿化度愈高,土 壤积盐就愈多。
钙质改良剂及其应用
₪ 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石灰
酸性改良剂及其应用
₪ 硫酸、硫酸亚铁、硫磺、黑矾
有机类改良剂及其应用
₪ 腐殖质类、尿素甲醛及其树脂聚合物
第五章 土地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 盐渍土的综合治理
第三节 盐渍土的综合治理
农田不得超过300mg/L。
美国盐渍土实验室提出的灌溉水质标准:
(二)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灌溉回归水:指从稻田流经地表和地下进入排水 沟最终回到河流的水。 灌回归水的利用:在回归水未回入河流之前,灌 区内部从排水沟直接引用灌溉农田。
(二)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1.重视排水、排盐,改善水质
₪ 提高条田工程标准,增强排水能力 ₪ 进行田间水质化验,掌握盐分动态 ₪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咸水淡化
2. 掌握规律,改善引水条件和利用方式
₪ 咸淡掺和,利用混合水 ₪ 咸淡交错灌溉 ₪ 建立水网系统 ₪ 一次客水回归
3. 改进灌溉技术
₪ 适时换水,单灌单排 ₪ 适当加深水层,合理灌溉 ₪ 深耕整平,彻底洗盐
(二)技术因素
₪ 灌溉引起地下水位抬升 ₪ 高矿化度水的灌溉 ₪ 盐化底土的活化 ₪ 保护地硝酸盐盐化
(三)人文因素
₪ 管理因素
管理不善,灌溉水过量,抬高地下水位。
₪ 政策因素
盲目扩大灌区农田面积,是60-70年代土地次生盐渍化扩大的 直接政策原因。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承包户盲目扩大耕地,滥用水资 源,加之排水设施损毁,一些地区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盐渍土的盐胀,是由于土中液态或粉末状的硫酸钠在外界条件变化时吸水结 晶而产生体积膨胀所造成的,而促使硫酸钠结晶的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的变 化。
₪ 腐蚀性:盐渍土的腐蚀性表现为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
物理腐蚀主要是由于土体中的易溶盐在潮湿情况下溶解于水,通过毛管作用 ,水沿毛管上升,侵入到建筑物的基础或墙体,由于水分蒸发,盐类的结晶 析出并对其造成危害。 化学腐蚀主要表现为硫酸根离子对混凝土的腐蚀和氯离子对金属的腐蚀。
(二)适当排水是预防土地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手段 井渠结合 深沟与浅沟
沟洫条田
暗管排水与扬水站排水 深沟河网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二、盐渍土的冲洗改良措施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四、生物改良措施 五、农业改良措施 六、改良剂的利用
第五章 土地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第五章 土地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 盐渍土的综合治理
第一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概述
一、概念 二、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形势
三、土地盐渍化的危害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五、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第二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二、盐渍土的冲洗改良措施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四、生物改良措施 五、农业改良措施 六、改良剂的利用
四、生物改良措施
(一) 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二) 种植耐盐和盐生植被,提供多种经济产品
(三)种稻改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