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材料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研究的具体内容: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职业教育是密切联系经济的教育,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确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与企业合作办学,能够切近地感受社会对人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教学方式“由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开展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性教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摆脱“以教为主”的普教模式,实现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4.“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办学成本。

职业教育是耗资较大的一种教育,集中表现在实习实训基地的投资比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或职业学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依靠企业开展实训实习:一是降低办学成本。二是与学校实训基地相比,在企业工作场所实训,学生能够感受企业职业氛围,受到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熏陶,这也是隐性的办学成本的降低。

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利于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可以缓解学校专业教师量和质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下企业实训,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的创新。

6.“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利于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

借助校企合作这个大平台,学生在校间就接受企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接受企业的文化价值。在学生入职后,就能适应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企业既降低了用人成本和风险,学校又提高了养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证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目标,走“教产结合,校企一体”之路是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研究总体框架

1.项目目标

宏观目标:

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形成,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具体目标:

在专业建设上,将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建成全市一流的示范(精品)专业;

在教师培养上,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5%;

在学生培养上,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中(高)级鉴定合格率达95%,毕业率达100%以上,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在85%以上。

2.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要冲破校园的围墙,从单纯的学校教

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转变。它要求专业基于市场需求设置,培养目标根据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价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和指导,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工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岗位要求。

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应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校办产业、服务企业等方面内容。具体为:

“订单培训”与“工学交替”的研究;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开发校本教材的研究;

共建实训基地,基地与车间对接的研究;

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法与评定标准的研究;

培养模式配套的管理制度的研究;

“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研究

3.研究方法

本项目研究主要采用辅助文献法、调查分析法、行动研究法、试点实验对比法和经验总结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率,优化指标体系,突出职教特点。在研究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实践验证。

4.研究对象

本项目研究对象较单纯,他们是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阳县万邦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天益教育设备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实习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5.研究手段

本项目在研究手段的运用上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因专业因企业而异,既可采用最原始的手段,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作全方位的比较论证。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其研究的结果都必须是真实、全面、可靠的。

6.项目研究的重点、难点、突破点

(1)重点

①怎样找准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点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动,这已被企业和学校所认同。但是,在实际的操层面上却会出现问题。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开发等“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就成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

学校与企业怎样合作是本项目研究的又一重点。学校应在坚持校企双赢的原则下,根据学校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项目和模式。

(2)难点

①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校企合作”分松散型合作(以合作教育为中心的培养型合作模式,即指用工合作与定单培养)与紧密型合作(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即指引进生产线、战略伙伴式合作)两种模式。学校选择时要慎重,要考虑学校发展的实际、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现状,千万别照搬照抄,更不能贪大求全,应循序渐进,在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教产研的结合,实现由浅到深的协调发展。

(3)突破点

在本项目的研究中,要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①突破学校设备不足,师资缺乏的瓶颈,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大幅度降低办学成本。

学校利用企业的训练场地、生产设备、技术人员、训练内容、就业网络等,减少设备的投入和师资的配备,降低教学成本。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