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08年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手段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从金融危机至今宏观调控过程及效果

摘要: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进行,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本文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分析我国在此期间和至今过程中宏观调控的发展及其作用、效果。

关键词:宏观调控;中国;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宏观调控历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历了两轮完整的宏观调控过程,起始时间分别为2008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和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1年末。2011年末以来,进入当前尚在实施过程中的一轮宏观调控。

第一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组合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严重影响美国经济并形成了波及全球的负面冲击,最终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由于欧美地区经济明显下滑,外需大幅收缩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四季度贸易出口额负增长,出口型中小企业出现倒闭,农民工从东南沿海大批返乡,CPI快速回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宏观调控重点由前期的“双防”调整为“保增长”,调控政策组合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这一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凸显,采取的举措包括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带动投资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出台多项旨在扩大居民消费的税收和财政补贴政策,包括减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等,一些地方还推出了消费券;通过增值税转型由试点推向全国等措施,形成减税的效果等。货币政策一方面运用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工具进行扩张操作,2008年9月-12月连续进行下调操作,到年末准备金率下降到15%,贷款基准利率下降到5.31%;另一方面配合4万亿元投资计划,扩大信贷投放,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9.6万亿元,增长近1倍。

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操作在应对危机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我国GDP增速在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后的四个季度持续回升。但是,这一时期货币的过度扩张,构成了后一时期通胀压力的重要来源。

第二阶段:应对通货膨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组合

2010年,CPI持续上升并在10月超过104,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同时,经济增速自二季度起有所回落。在这种形势下,宏观调控重点转向“稳物价”,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这一轮宏观调控一方面通过货币政策的紧缩抑制总需求的扩张。存款准备金率自2010年初开始上调,到2011年6月达到21%的历史最高水平,贷款基准利率到2011年7月上调到6.56%;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减免收费等政策措施降低农副

产品的生产、流通成本,保障供给,以及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负面影响。此外,房地产调控也是这一时期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目标,出台了限购及住房信贷的一些限制性政策。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CPI和PPI涨幅自2011年8月起逐月回落,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势头得以扭转。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也开始显现,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表明投资性需求得到了明显抑制。

第三阶段:稳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组合

到2011年末,物价水平已经明显回落,但同时,经济增速自2011年起形成了逐季回落的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降幅扩大。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来看,投资和消费增长均呈现放缓的趋势,前期货币紧缩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尽管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政策的具体涵义和操作均有所改变。9月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交通项目,表明财政政策的积极度将较2011年大为提升。货币政策方面,2011年12月以来已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6月和7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并扩大了利率浮动区间,表明宏观政策由应对通胀的紧缩性操作转向支持经济增长的扩张性操作。此外还实施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鼓励民间投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宏观调控进入了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扩张性操作阶段。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特点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三个阶段的宏观调控历程,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宏观调控不同于以往的一些特点。

(一)发挥发展政策、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的协同作用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显示出不拘泥于理论意义上宏观调控服务于短期总量平衡的特点,注重宏观调控措施与中长期发展政策、各项体制改革的结合,产生协同作用。例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轮宏观调控中,扩大消费的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并产生了促进消费增长的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这一中长期发展战略举措;在推进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过程中,为提升地方政府筹资能力,在体制上做出了突破,开始发行地方政府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充分考虑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应对危机负面影响期间,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随着经济状况好转,适时推进改革;最近的一轮调控中,又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与扩大利率特别是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改革措施相结合。这些宏观调控结合发展政策、体制改革的做法,充分考虑了我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结构矛盾和体制问题仍然突出的现实,通过一系列结合点,使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更具统一性,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良性互动。

(二)采用非常规的危机管理模式

2008年四季度正式启动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属于危机管理的范畴,因此具有不同于常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特征。一是采取短期内集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的做法。在2008年9月-12月,我国集中出台了多项重要的宏观调控举措。包括在短短4个月内完成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下调2.16个百分点的货币政策操作;在11月公布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月三部委发布《关于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