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录

第一部分:摘要 (3)

第二部分:引言 (4)

第三部分:正文 (5)

一:论创新精神 (5)

(一):重视高职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二):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 (5)

(三):营造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5)

二:基本要求 (6)

(一):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

(二):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 (6)

(三):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

(四):励学生质疑 (6)

三:基本方法 (7)

(一):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 (7)

(二):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 (7)

(三):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 (7)

(四): 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 (8)

四:结论 (8)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9)

摘要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涵。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树立全新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创造教育 ,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

条件 ,营造科技文化氛围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经济涵、管理模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践表明,创新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乃至命运,创新是当前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继续蓬勃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涵。能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也已成为评价一所高职院校地位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培养创业型人才,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一:论创新精神

(一):重视高职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此,有关部门对推动大学生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全方位地进行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不少高等学校也为推动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举办了相应的教育活动,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如清华大学早在1998年5月即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由于实施了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从而产生了如视美乐公司、博创公司等一批高新创业企业,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的较好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在我国大学生中超过一半。高职院校学生所具有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以及其所面临的社会形势决定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大量的创业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层次相对较低,他们安于习成,独立性较差,不愿意冒风险,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领悟和感受能力较差,普遍较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压力又较大,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时候,更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首先要赋予教育对象以谋生的手段;其次,要最大限度第开发人的在潜能,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应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对个体成长作用的观点,全面考虑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当前,尤其要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环境,鼓励发挥特长和勇于创新,在合格基础上鼓励拔尖,在规的原则下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自由发展。从单纯以知识、能力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转到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评价标准上,树立融知识传授、技能传承、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价值观念。

(三):营造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把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渗透创新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广泛开展创新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创新教育的浓厚气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立志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学生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是开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和实践的基地。学校应增强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教育实践中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品位与质量。各社团要围绕创新教育广泛开展活动,诸如举办创新论坛、创

新体会讲座,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再次,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容可以丰富多彩,如举办学生课外作品展、组织学生参观成功企业,开展创新计划竞赛等。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二:基本要求

(一):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

注重个人品质的塑造,注重人文道德的修养,注重对世界探奇寻求更多的知识,注重生存技能的学习。至于侧重点,更应该根据个人特点进行,不该是一刀切,更不该因为某些专家呼吁给学生减负而让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追求。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二):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三):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而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叫学生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吴老师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吴老师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吴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体现了吴老师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的“不听话”。到了课的最后,吴老师又说:“老师教出了一个二分之一,你们却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首先该感谁呀?”自然而然,两个“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这节课上的英雄,这个教学环节就成了吴老师的亮点。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精神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质疑

“杰拉德·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在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学生们经常这样提醒他,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