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与流行歌曲解说词

合集下载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第2课时)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第2课时)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 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 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 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 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 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 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 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怎眠 寒来袖间 谁为我 添两件 三四更雪 风不减 吹袭一夜 只是可怜 瘦马未得好歇 怅然入梦 梦几月 醒几年 往事凄艳 用情浅 两手缘 鹧鸪清怨 听得见 飞度 又一岁荣枯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 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 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 ,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 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 ,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 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其诗想象丰富,构思 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 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缘分一道桥》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

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

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欢迎收听云汐书简,我是主播嘉琪。

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是的,就是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歌词是宋代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我想词风豪放清奇的东坡居士,肯定没有想到,他当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人间的思考,于九百余年后,竟会再度被谱上新曲,传唱于大江南北,感动着更多的人。

我觉得现代人把古诗词翻新演唱,不仅利于中国古代诗词在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为乐坛注入了活力。

今天的主播就和大家共同来聊一聊那些被唱成歌的古诗词,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很小的时候,总是听爸妈唱过一首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歌曲由一位名叫朱小玲的女歌手演唱,其唱腔清新哀婉,年少的我虽未经风雨,仍是被那种忧伤的气氛年感染考虑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映衬着历史的雕梁画栋时,耳畔仍会不知不觉地响起这首歌。

后来,我才知道她唱的是唐后主李煜写的词《虞美人》,道不尽他对故国的思念。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由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现代流行歌曲,我觉得这首歌当年非常流行的“甜歌”中,竟有着一丝独自绽放的山百合的味道。

继而,在香港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出现了粤语版的《满江红》,罗文用他低则婉转、高则激昂的中国古典式唱腔,把岳飞抗敌雪耻、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气慨演绎得畅快淋漓,于高昂处,那磅礴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由不得你不随之动容。

类似的感受,我相信,大家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就能感受到了电视剧片头曲的歌词,同时也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获取,“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委实曾让我有未生于斯世的遗憾。

将中国古代诗词新编于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尝试,从些也渐渐屡见不鲜。

全篇改编难免会有它的局限性,莫若取其数理化,用在新歌的关键之处,以求“画龙点睛”。

二、分析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互动关系1、认识歌与诗这

二、分析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互动关系1、认识歌与诗这

什么样的古典诗词才能进入当代流行歌坛呢?
首先有必要明确一点: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坛与古典 诗词被今人谱曲演唱是两个概念。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 古典诗词都可以被谱曲演唱,但并不是所有被谱曲演唱的 古典诗词都能够进入流行歌坛。(作品的知名度 、古今 审美趣味的差异、歌与诗词毕竟有别 )
从实际情况来看,古典诗词在现代配乐演唱,
二、在古典与现代之间
由于古今语言、音乐的差异,情感表现方式的差异,很
多歌词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古典诗词的原来的字句,而将其
作为一种据以再创作的素材,或整句沿袭,或释其大意,或 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与新创作的歌词有机地融合起 来,从而成为当代流行歌坛上一道特殊的景观。
三、关于诗、歌互动的几点思考
实际的情况很可能与此相反:没有古典诗词的介入,
歌依然不失为歌;而随着歌领地的日渐拓展,诗正 离我们远去。
三、欣赏传唱较广的古典诗词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兰亭序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 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与你共留余味 一行朱砂 到底圈了谁 无关岁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却 你一生的了解 弹指岁月 倾城顷刻间烟灭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 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 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 手拦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对 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 无关岁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却 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岁月 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 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 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 来提醒你爱谁

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那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要求:搜集并汇总源于古诗词的现代歌曲。

第一类:直接给古诗词谱曲而演唱的现代歌曲。

第二类:引用化用古诗词的现代歌曲。

第三类:具有古诗词意韵风格的现代歌曲。

分组展示要求:各小组分类列举,其他小组补充。

第一类:直接给古诗词谱曲而演唱的现代歌曲。

第二类:引用化用古诗词的现代歌曲。

第三类:具有古诗词意韵风格的现代歌曲。

一、诗词配曲式。

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词的《但愿人长久》,借着王菲唯美的唱风不胫而走,感动着无数的痴男怨女、游人浪子,在大江南北大为流行,广受称颂,成为传统中秋节不可缺少的咏月抒情的精品。

在原文配曲式的古典诗词歌曲中,最有名的是邓丽君《淡淡幽情》的专辑,这专辑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全是唐宋诗词上配曲的,典雅动听,引人入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词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

在浑厚的音调之下,表现对世事沧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浑而深沉。

二,词句提取式。

这种融合的形式很容易被广大词作者经意不经意地使用着。

结合实例谈谈现代流行歌曲与唐宋诗词的创作与融合

结合实例谈谈现代流行歌曲与唐宋诗词的创作与融合

浅谈当今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关系每个时代都有风靡一时的流行文化。

放眼当下,虽不能说流行歌曲能执牛耳,但也是流行文化中主力之一。

诚然,流行歌曲之中虽有糟粕,但亦不能掩盖它的精华。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文化的融合给当下的流行歌曲注入了一道清流,是当下流行歌曲之中的精华。

纵观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融合的方式有三种。

其一是旧词谱新曲。

这当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

这当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

其他比较出名还有张明敏唱的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徐小凤的《别亦难》。

这些作品给旧词赋上新曲,不仅给中国古典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给流行歌曲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

其二是通过改编诗词,使诗词融入新词中。

成功的例子当属琼瑶为自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写的主题曲。

例如《庭院深深》取自北宋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却上心头》取自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几度夕阳红》取自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帘幽梦》取自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等。

其三便是通过选取古典诗词中的一句或几个意向。

这类作品比较多,大多都是旧词取新意。

相当下的周杰伦,许嵩等都有此类作品。

如周杰伦的《兰亭序》中一句“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意象相同,都有抒发孤寂零落之情。

再有《东风破》更值得一提, 对于《东风破》来说,首先值得分析的就是歌名的取法,“破”,据《宋史·乐志》载太宗亲制“曲破”二十九曲,又“琵琶独弹曲破”十五曲。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欣赏时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欣赏时
毛宁唱的《涛声依旧》中“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 风霜”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 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涛声依旧》
毛宁《涛声依旧》与张继《枫桥夜泊》
《涛声依旧》也是一首很有诗意的流行 歌曲。它脱胎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然而《涛声依旧》在几乎相同的背景下 一改《枫桥夜泊》抒发的漂泊异乡的客愁, 转而抒写忐忑于心的“恋愁’,而且把抽象的 情绪,物化为密切相关的“船票”和“客船”, 由这两个全新的意象,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 意境,成为一首成功的翻新之作。《涛声依 旧》堪称现代言情故事与古代诗歌经典亲密 接触的一个标本。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 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 ",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 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 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 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 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 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 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 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 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马蹄南去 人北望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我愿守土复开疆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唐诗 流行歌曲

唐诗 流行歌曲

唐诗流行歌曲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在当今社会中依然流传广泛。

然而,近年来,一种有趣的现象逐渐浮现出来,那就是唐诗开始与流行歌曲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探讨唐诗与流行歌曲交融的原因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唐诗与流行歌曲的巧妙结合1.1 唐诗的优美与流行歌曲的曲调相得益彰唐诗作为古代文学的艺术精华,以其婉约、清丽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而流行歌曲作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音乐形式,具有动感、鲜活的特点。

唐诗与流行歌曲的结合,将唐诗的深沉内涵与流行歌曲的曲调相互融合,使得两者在新的形式下更加饱满生动。

1.2 青年歌手的创作为唐诗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众所周知,年轻人是流行文化的主要消费者。

在现代社会,青年歌手开始将唐诗的经典诗句融入到自己的歌曲中,以此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这样的创作方式不仅使唐诗得以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还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

二、唐诗与流行歌曲结合的原因分析2.1 文化传承的需要每一个文化都需要传承和发展,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样需要在当代得以传承。

流行歌曲作为现代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唐诗的元素,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有助于唐诗在当代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2.2 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当代社会中,年轻人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

而唐诗与流行歌曲的结合,以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让他们对唐诗产生了新的兴趣。

这种结合形式既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使年轻人更加主动地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三、唐诗流行歌曲的示例3.1《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作为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名诗,以写意洒脱的笔触描绘出江南春色的美丽景象。

近年来,流行歌手李荣浩将这首诗的部分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歌曲中,成功地将张若虚的诗意通过流行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3.2《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美好祝愿。

著名音乐人许嵩将这首诗的部分内容编入自己的歌曲中,使得这首古代诗歌在当代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传播。

流行音乐中古诗词

流行音乐中古诗词
流行音乐中古诗词
• 流行音乐与古诗词的结合 • 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创作 • 流行音乐中古诗词的传播与影响 • 流行音乐中古诗词的未来发展
01
流行音乐与古诗词的结合
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元素
01
02
03
歌词引用
在流行音乐的歌词中直接 引用古诗词,以增加歌曲 的文化内涵和诗意。
意境借鉴
借鉴古诗词的意境、情感 和表达方式,融入到流行 音乐的创作中。
01
多元化发展
古诗词将更加多元化地融入不同风格、 不同地区的流行音乐中,展现出更加丰 富的艺术魅力。
02
0喜爱古诗词文化, 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欣赏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现代人能够 更轻松地接触到传统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 文化素养。
激发创作灵感
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 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动音乐创新。
流行音乐中古诗词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1 2 3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将古诗词融入流行音乐,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情感表达
古诗词善于表达情感,通过古诗词的歌词创作,能够更好地传递歌 曲的情感和主题。
文化内涵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歌词创作,能够使流行音乐更 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古诗词在流行音乐中的旋律创作
旋律融合
将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融入流行 音乐的旋律中,使两者相互融合, 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创新演绎
拓展题材范围
发掘更多古诗词资源,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诗词融入流行 音乐中,丰富音乐内涵。
探索音乐科技
利用现代音乐制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为古诗词的演绎提供更 多可能性,提升音乐品质。

试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试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试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雅俗之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的流行歌曲开始蓬勃发展,广受欢迎,成了我国音乐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乐章,扮演着人们抒情、娱乐、教育的重要角色,成了人民生活中不能或缺的精神食粮。

三十多年来,流行歌曲穿街走巷、日益壮大,成了"流行"最有资格的代表。

然而,当代歌曲文化市场中,在广泛流行的同时,却充斥着很多低俗的歌曲,使得流行歌曲文化市场显得燥热和杂乱,使人更为忧虑的是,这种低级、庸俗的流行歌曲的无止境流行,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情感造成严重的冲击,影响极坏,后果不容乐观。

所幸的是,一些有艺术感有责任感的文人或音乐人兢兢业业、力挽狂澜,创造一批有品味、文质皆美的流行歌曲,形成了一道雅俗共赏的美丽风景。

其中,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融合的作品是这道美丽风景线的最普遍、最精妙之处,雅俗之间,雅俗融合,雅俗共赏。

笔者以下将努力探究当代的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这种客观存在的形式、特点及其意义。

一、雅与俗的问题雅俗文学的出现是源于阶级的产生。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不同自然产生阶级的差别,从而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的或雅或俗的不同文学形态。

中国文学史上"雅"与"俗"的问题,向来是很复杂且具有争论性的,它具有时空性、阶级性等性质。

论及文学雅俗的问题,首先有必要明确雅俗文学的涵义。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认为:"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经典、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

......高雅文学有时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

大众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

在商业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往往具有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

"宋若云在《逡巡雅俗之间*中文摘要》讲道:高雅文学是"以诗文为主要文类,以受过较高深教育的文人为接受对象",大众俗文学是"民间讲唱文学,以文盲或农村粗识文字者为主要接受对象"。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03
古典诗词名句在流行歌曲中的传播与 传承
传播方式
引用和改编
流行歌曲中直接引用或改编古典诗词名句,使诗词在当代音乐中 焕发新的生命力。
媒体推广
唱片公司、音乐媒体和网络平台积极推广含有古典诗词元素的流 行歌曲,扩大其影响力。
教育普及
教育机构和书籍也推荐含有古典诗词元素的流行歌曲,使更多人 接触到古典诗词名句。
总结词
这句歌词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是《 夜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歌词之一。
VS
详细描述
这句歌词中的“夜曲唱出来”表达了内心 深处的孤独和忧伤,而“谁来听我的忧伤 ”则表达了无人理解的痛苦和无奈。整句 歌词充满了深刻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歌曲 中所蕴含的忧伤和孤独。
05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未来发展建议
意境改编
总结词
根据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创作出与之相符的歌词,既保 留了原词的美感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详细描述
这种改编方式更注重对古典诗词意境和情感的传承,而不是 简单的复制。比如《江南》这首歌,它借鉴了古代诗词中对 江南水乡的描述,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使歌曲更具时尚 感和文化内涵。
全新创作
总结词
传承价值
艺术价值
古典诗词名句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流行歌曲将其融入现代音乐中,丰富了音乐 的内涵。
文化传承
通过流行歌曲的传播,古典诗词名句得以传承和弘扬,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了解和欣赏传统 文化的机会。
情感共鸣
古典诗词名句往往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哲理,与现代人产生情感共鸣,使人们更易 于接受和理解。
202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 的名句
目录
• 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 • 古典诗词名句的流行歌曲改编 • 古典诗词名句在流行歌曲中的传播与传承 •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名句赏析 •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未来发展建议

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上课用

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上课用

三,词句提取式。 这种融合的形式很容易被广大词作者经意不经意地使用着。 徐雯的《梅花三弄》,便是一首不朽之作: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 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 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白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 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爱如空气 》 李海鹰
幸福就像花期,开到荼蘼 爱情留在秋天独自叹息 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天气下起大雨 淋湿我的思绪 《开到荼蘼》 谁给我全世界 我都会怀疑 心花怒放 却开到荼蘼 林夕
《春暮游小园》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四、语言改造式。 这里的语言改造,主要是指具有深厚古文功底的 作者以仿古的字词、意境、节律描述当代的情感、 事件、意愿、审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古典诗词 的气息 何炅的《看穿》、张晓松的《中华
的,典雅动听,引人入胜,
•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 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 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词人借千古英雄的是 非成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在浑 厚的音调之下,表现对世事沧桑的超 然和感悟,雄浑而深沉。
民谣》、陈涛的《英雄谁属》、吴奇隆的 《转弯》等等
•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当河水不再流 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 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 当地球不再转动 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化 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意境改编
总结词
根据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创作出与之相符的歌词,既保 留了原词的美感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详细描述
这种改编方式更注重对古典诗词意境和情感的传承,而不是 简单的复制。比如《江南》这首歌,它借鉴了古代诗词中对 江南水乡的描述,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使歌曲更具时尚 感和文化内涵。
全新创作
总结词
情感表达
古典诗词名句具有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凝练,直 接引用可以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
文化传承
流行歌曲通过直接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可以传 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间接引用
隐喻和象征
01
流行歌曲通过间接引用古典诗词名句,使用隐喻和象征手法来
表达歌曲的意境和主题。
文化暗示
02
间接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可以唤起听众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情感
教育推广
强化青少年教育
将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相结合,创新教育方式,激发青少年对古 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
推广传统文化
通过流行歌曲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价值,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借助流行歌曲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全民对古典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能 力,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水平。
03
古典诗词名句在流行歌曲中的传播与 传承
传播方式
引用
流行歌曲中直接引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使其在歌曲中得以流传 。
融合
将古典诗词的元素与流行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相融合,形 成新的表达方式。
演绎
通过演唱者的演绎,将古典诗词的情感、意境和韵味融入歌曲中 ,让听众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美。
传承价值
文化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解说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是高二5班的赫好、唐甜、徐丹,今天由我们三人来向大家汇报《古典诗词与
流行歌曲》的研究成果。
随着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作为一种歌词与曲调交相
辉映的音乐体裁和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流行歌曲作为一道大众精神快餐,因为符合不
同人群的心里需要,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感动,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喜爱。虽
然很多人并不把流行歌曲作为一门艺术来接受的,而仅仅是把它看作是自己日常生活的
一部分,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取决于他们内心的感受。其实,通过细心探究,我们
不难发现,流行歌曲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具有摇曳多姿的曲调旋律之美和词藻意蕴
丰厚的文学美,雅俗共存的意象美,鲜明突出的情感美等等。对流行歌曲是不会有太多
的人主动地将它和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反而会觉得那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这
如同一个是高山上的千年积雪,一个是大河里的滔滔江水,相距太遥远。其实正如滔滔
江水实际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确实是有着一个源
头与水流的的关系。

今天,我们着重从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相通关系,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时代特征这几个方面来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

归纳起来,可以看出,流行歌曲与古典诗歌的相通及融合关系主要有如下几种:
1、对古典诗歌词句的引用
古典诗歌本身对遣词造句的要求非常高,还要注意平仄、押韵等,所以其本身就具
有很强的音乐性。有些流行歌曲也就直接从古典诗歌中引用其诗句或标题,可谓取其精
华。如苏轼《水调歌头》(翻唱为《但愿人长久》)、李煜《虞美人》等,还有家喻户
晓的安雯的《月满西楼》乃将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配以伤感而略带忧郁的音
乐,将相思之愁表现的淋漓尽致,深受大众的喜爱。
下面请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
(读)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古典诗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为歌词,其出发点就在于古典诗
词的标题简短但有深度,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歌曲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这也正好符
合流行歌曲对歌词简练的要求。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
你》、轮回乐队《烽火扬州路》、蔡琴《庭院深深》、白雪《声声慢》等。这些歌词创
作只是借用古典诗词中某个词或句子,其实与原诗词并无太大关联,却提示了现代流行
歌曲与古典诗词的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2、另一种体现古典诗词意象的是直接将诗词翻译过来,给人一种清新活泼感,使人耳目
一新。
如邓丽君唱的歌《在水一方》这差不多就是对《诗经·蒹葭》的白话解释。《蒹葭》是
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与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
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心爱的人的苦苦追寻而又芳踪难觅的惆怅失落之情。琼瑶的高明之处
在于没有断章取义,而是完整化用意境。歌词里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创造了一
些或清丽脱俗或忧伤哀婉的意境。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这些歌在抒
发自己的感情时,套用古典诗词的意象,以歌的形式再现了那个伤感的送别氛围,借古人
之情抒自己之意,是以“重复昨天的故事”来调动人们的审美体验。
下面请大家欣赏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

(读)《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引用
由毛宁唱红了的《涛声依旧》,其精彩之处就在于词作者把传统的古典诗词的意
境与现代人的爱情感受有机的结合起来。唐代诗人张继抓住“月落乌啼”、“渔火”、
“钟声”、“客船”等特定景物,描述旅客夜宿舟中辗转难眠,凄凉冷落的情景。《涛
声依旧》(毛宁演唱),在这些歌词中,作者将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人的情感成功地进行
了对接,以《枫桥夜泊》的画面,体现的是昔日旧情的怅惘,意外重逢的感慨,相忆与期待,
思念与无奈,在反复的倾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悱恻缠绵。语言却是地道的歌词的语言,
句式也是地道的歌词的句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引入了通感手法而与
诗颇为接近,但整体而言则是歌而非诗。

下面请听毛宁的深情演唱:《涛声依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对古典诗词语言风格进行借鉴,营造一种氛围,表达一种
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

谈到宋词流派,不外乎婉约与豪放两派,谈到当代流行歌曲语言风格,最基本也不
外乎豪放与婉约两派。其中以香港的流行歌曲为代表,提到香港,大家自然和最现代的
生活节奏联系到一起,那里快餐文化非常盛行,但是香港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渗透
2

却明显超过大陆和台湾,这可能与香港盛行的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有关。如《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寞,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还有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中罗文曾演唱岳飞的《满江红》这些歌词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激越,狂放不羁。 下面请大家欣赏这两首歌。 5、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古典诗词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给了流行歌曲表现空间,丰富了流行歌曲的表现功能,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有些现代流行歌曲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 比如周传雄的代表作《寂寞沙洲冷》就是由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演绎而来的,原词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渲染出一种孤高出世的境界。而歌曲却将从中引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如泣如诉的倾诉,令人黯然神伤。 下面请听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 (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6、对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的借鉴 古典诗词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反映生活,以咏物抒怀为主要目的和内容,而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也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借鉴。例如《像雾像雨又像风》中“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来来去去只留下一场空。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任凭我的心跟着你翻动。”爱情生活中对对方的爱的感受是一种抽象无形的东西,是很难说清楚的。词作者把它同雾、雨、风这些具象联系在一起,让欣赏者通过对雾的朦胧模糊不清晰,雨的来得快去的得急,风的来去无踪的具体感受来把握这种云遮雾障的感觉和不可捉摸的情思。又如周杰伦的《东风破》《发如雪》等等,本来寂寞、愁苦都是一些意识领域里的心理现象,通过比喻把它们具象化了,变得可感可见,词作者寂寞之深,悲伤之重,思念之切一一跃然纸上,情真意切,欣赏者为之动情,共抹一把相思泪。 下面请听梁雁翎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和周杰伦的《东风破》 总之,古典诗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从创作形式上来看,古典诗词也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学就是现代大众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需要我们一代中学生继续深入挖掘利用,丰富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另外,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又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特征的烙印。
现代流行歌曲过多的关注爱情,张口就是撕心裂肺的真情呼告,你的离去让我死去
活来„„要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我们传统中的爱情是“月上柳梢头,人
约黄昏后”,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境界。古典诗词更多地描写山河世事
或个人成败得失间的情怀,而对于私人情感小心地收藏起来,较少提及。即使描写到个
人情感也极尽含蓄之能事

还有很多流行歌曲在语言上不太讲究规范性,更多是服务于曲调,所以其中的错误
很多。而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表现了现代许多流行歌曲的媚俗,如新浪网评出的十大恶
俗流行歌曲,其中第四名《不怕不怕》歌词有“看见蟑螂,我不怕不怕啦,我神经比较
大。”这样的搭配真是荒诞。第九名《我爱人民币》 整首歌词完全无意义,听完之后
最大的感受就是听出了作者对人民币有无限深厚的“感情”。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发展,这些流行歌曲的出现,固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我们在接受这种大众文化的同时,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立足于课内所学,深刻领悟我
们博大精深意蕴丰富的传统文化,也希望我们在哼唱这些歌曲时,要多吟诵感悟古典诗
词等精英文化,而事实上现在一些人哈日哈韩,盲目崇外,而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持冷漠
无知的态度,这是极其可悲的,当前出现的道德滑坡同这种现象不无关系。我们不应该
一味跟风,而要以清醒的头脑来对待。
最后,我代表课题组成员呼吁,让我们一起深刻品味感悟中国古典文学,并使其成
为我们的共同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