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欣赏时

合集下载

流行歌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

流行歌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
传 承 ,将 诗 词 以音 乐 的 形 式 继 续
子》 中的歌词 : 娘子依 旧每 日折一枝 杨柳 , 你 在那 里 ,在小村 外的 溪边 默默等 着我/ 你在那里 , 在小村外的溪边默 默 等着 我/ ……/ 色入 秋 漫天 黄 景
沙 掠 过 , 北 的 客 栈 人 多 ,牧 草有 塞 没 有 ,我 马儿 有 些 瘦 , 北 的 客栈 塞 人 多 , 草 有 没 有 , 马 儿 有些 瘦 , 牧 我
觉 迎 面 扑 来 的 是 一 股 穿 越 时 空 的 风 ,在 唯 美 的 爱 情 中更 流 露 出羁 旅 、 逐 、 子 的 情 怀 。 而 这 样 的 迁 游 例 子 在 方 文 山 的 歌 词 中 比 比 皆 是 。如古 诗词 中代 表相 思的 “ 红
而 进 入 流行 歌 曲歌 词 创 作 的 领
的就要 属方 文 山所 写 的歌 词 了 。 他 的作 品亦诗亦词 , 词亦诗 , 亦 将
术 境 界 都是 值 得我 们 反 复 回 味 的。而随着历史的积淀 , 古典诗词
以 其 冼 练 的语 言 、 富 的情 感 , 丰 越 来 越 成为 人们 情 感表 达 的载 体 ,
的古代 女子 。在词 的第一 句就使 用 了古典诗词 中的常用意 象—— “ 柳” 而早 在 《 杨 , 三辅 黄图》 中就 有记载 : 霸桥 在长安东 ,跨 水作 “ 桥, 汉人送客 至此桥 , 折柳送 别” ① 这就证 明了古人有 “ 柳 送别 ” 折 的 习俗。因而在古典诗词中 ,柳 ” “ 是 渲染 离 愁别 绪 不 可 或 缺 的 “ 道 具” 。这 首 歌 词 中借 “ 柳 ” 暗示 杨 来 离别 ,真 正地将古 典的 浪漫情怀 融 入 了 现 代 的 歌 词 写 作 ,使 人 感

当代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融合探究

当代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融合探究

当代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融合探究在当今的音乐世界中,流行歌曲的风格多样、题材丰富,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其中,将古典诗词融入流行歌曲的创作,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现象。

这种融合不仅为流行歌曲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意境。

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依然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而流行歌曲作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当这两者相遇并融合,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古典诗词为流行歌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许多流行歌曲直接引用古典诗词中的词句,或者以古典诗词的意境和主题为蓝本进行创作。

比如,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歌词直接取材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原词中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在歌曲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歌曲的旋律悠扬动听,与诗词的意境相得益彰,让听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韵味和魅力。

再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其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诗词的词句,但整首歌营造出的古典意境,犹如一幅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充满了诗意。

这种以古典诗词的意境为创作灵感的流行歌曲,不仅让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也为流行歌曲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另一方面,流行歌曲也为古典诗词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阅读古典诗词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

而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能够将古典诗词以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通过流行歌曲的传播,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古典诗词,从而促进了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邓丽君演唱的《独上西楼》,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改编成歌曲,歌曲的旋律优美,邓丽君的演唱深情动人,使得这首词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

简析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互动教学

简析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互动教学

简析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互动教学
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互动教学,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当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相互结合,使学生对古典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现代歌曲的兴趣和理解。

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互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典诗词是经典之作,
语言优美,文字精妙,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学生可以学到一些优美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现代歌曲则是流行音乐的代表,歌词简单易懂,通过学习现代歌曲,学生可以学到一些流
行的口语表达方式。

通过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
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互动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古典诗词作为中国独
特的文化现象,通过与现代歌曲相互结合,可以帮助国外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
文化。

通过学习和欣赏现代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一些外国流行的音乐作品,提高自
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

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

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欢迎收听云汐书简,我是主播嘉琪。

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是的,就是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歌词是宋代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我想词风豪放清奇的东坡居士,肯定没有想到,他当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人间的思考,于九百余年后,竟会再度被谱上新曲,传唱于大江南北,感动着更多的人。

我觉得现代人把古诗词翻新演唱,不仅利于中国古代诗词在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为乐坛注入了活力。

今天的主播就和大家共同来聊一聊那些被唱成歌的古诗词,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当古诗词遇上流行歌曲》很小的时候,总是听爸妈唱过一首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歌曲由一位名叫朱小玲的女歌手演唱,其唱腔清新哀婉,年少的我虽未经风雨,仍是被那种忧伤的气氛年感染考虑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映衬着历史的雕梁画栋时,耳畔仍会不知不觉地响起这首歌。

后来,我才知道她唱的是唐后主李煜写的词《虞美人》,道不尽他对故国的思念。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由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现代流行歌曲,我觉得这首歌当年非常流行的“甜歌”中,竟有着一丝独自绽放的山百合的味道。

继而,在香港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出现了粤语版的《满江红》,罗文用他低则婉转、高则激昂的中国古典式唱腔,把岳飞抗敌雪耻、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气慨演绎得畅快淋漓,于高昂处,那磅礴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由不得你不随之动容。

类似的感受,我相信,大家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就能感受到了电视剧片头曲的歌词,同时也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获取,“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委实曾让我有未生于斯世的遗憾。

将中国古代诗词新编于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尝试,从些也渐渐屡见不鲜。

全篇改编难免会有它的局限性,莫若取其数理化,用在新歌的关键之处,以求“画龙点睛”。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报告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报告
梅艳芳演唱的《床前明月光》(李修安词,陈富荣曲)亦为一例:
是你吧,高高挂在穹苍千年啦,看尽了人世离与散,多少功名似尘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用李白诗题,且将李白原诗嵌入歌词,所传达的却非李白诗的原意。思乡之情在歌词中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陪衬,歌词侧重表现的,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孤寂感和空虚感。不过,月的意象所负载的内涵与古诗所写倒不乏相通,字里行间隐约可以感受到李白《月下独酌》、苏轼《水调歌头》的意境。
当然也还有表现形式方面的因素。两张专辑中词多于诗这一现象,多少表明词体参差不齐的长短句式更容易与现代乐曲相匹配;五代词、北宋词多于南宋词,同样也有一定的意义在。我们姑且不论风格方面的因素是否会有所影响,可以肯定的是,五代北宋之词语言相对来说较为浅显,意蕴较为显豁,不似南宋词,尤其是所谓骚雅词那样讲究使事用典,追求境远意长。这无疑也是宜于歌的。我们看两张专辑中诸如姜夔、吴文英等人词作均无入选,而且流行歌坛上也没有他们的身影,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例如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留……”显而易见,这是以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蓝本的。对照李白的原诗不难看出,黄安词基本上是李白诗句的沿袭和化用,但二者所表现的主题有了一些变化。李白抒发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而黄安表现的则是现代人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天拥有的爱情观。人们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是把爱情奉为一种信仰和归宿,而是把爱情当作一个驿站,一种缘分,人世悲欢,缘来缘去,好聚好散。新词迎合了现代人的爱情心态,所以尽管在内涵上较原诗单薄许多,仍能得到不少现代听众的喜爱。
一、流行歌曲中的中国古典诗词

剖析古典诗歌和当代流行音乐关系

剖析古典诗歌和当代流行音乐关系

剖析古典诗歌和当代流行音乐关系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无数人倾心。

而流行音乐似乎难于同高雅的古典诗歌相提并论。

所以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古典诗歌与当代的流行音乐,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关系,古典诗歌对流行音乐的影响更是日益彰显。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一切的一切,流传至今。

也正所以,纵览数十年来的流行音乐,处处都有古典诗词的影子,点点滴滴可见古典诗词的风韵犹存。

本文拟从两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与流行音乐”做相关阐释:一是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和特点;二是从不同角度看诗歌对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

首先研究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发展和特点: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讲求平仄、韵脚和对仗等。

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

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动了诗歌的创作。

其特点: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持续发展的结果。

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

“词”就这样产生的。

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

浅析流行歌曲中古诗词文化元素的应用

浅析流行歌曲中古诗词文化元素的应用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流行歌曲中古诗词文化元素的应用邹飞飞 湖北工业大学摘 要: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开始引入古诗词文化元素。

本文主要从当前古诗词元素广泛应用于流行歌曲中的原因出发,阐述了古诗词文化元素应用于流行歌曲的形式以及其对流行歌曲自身文学性和文化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流行歌曲;古诗词;歌词作者简介:邹飞飞,男,汉族,河南周口人,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97-01引言:当前对古诗词引入流行歌曲的研究主要有刘洁(2013)在《浅论当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中指出两者具有共通性且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歌性,二、写实与尚俗,三、娱乐性。

这为古诗词元素引入流行歌曲的可行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刘伊萌(2014)在《解析流行歌曲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中指出将古诗词引入流行歌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歌曲的品位得以提高,二、丰富了歌曲的内涵,三、帮助创作者摆正心态。

本文则从原因、方式以及对歌曲本身的影响三个方面来阐述古诗词文化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

一、古诗词文化元素在流行歌曲中广泛应用的原因(1)古诗词文化元素引入流行歌曲使歌曲能很好地迎合听众口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精神压力较大,急需排解方式。

古诗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它与流行歌曲两者的结合能更好地表达出我们的情感体验,演绎出人生的喜怒哀乐,满足听众的精神需求。

(2)古诗词文化元素引入流行歌曲可以让歌曲充满诗意、富有哲理流行歌曲通常被称为俗文化的代表,而古诗词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阳春白雪”。

将古诗词引入到流行歌曲可以使歌曲充满诗意,从而可以拔高流行歌曲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古诗词中包含着许多关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哲理。

将古诗词引入到流行歌曲可以让歌曲充满理性,富有哲理,这样就能增加流行歌曲的思想深度,丰富歌曲的内涵。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的痕迹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的痕迹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的痕迹王汝昊现在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运用都非常广泛,比如:王菲《水调歌头》邓丽君《在水一方》毛宁《涛声依旧》廖百威《白云深处》李进《巴山夜雨》毛宁《大浪淘沙》吴涤清《烟花三月》《朝云暮雨》王力宏《花田错》,。

寂寞沙洲冷词:陈信荣曲:周传雄 ------ 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碟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这首歌词就是由《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演绎过来的。

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虞美人〉,一个就是《但愿人长久》。

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

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诗词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诗词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诗词摘要:流行音乐大量借鉴、模仿甚至直接引用古典诗词的例子已屡见不鲜。

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使流行音乐明白敞亮而又含蓄隽永,同时古典诗词不再被束之高阁,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国学经典和流行音乐在多元文化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流行音乐古典诗词相互作用流行音乐作为现代音乐体系中的一个分类,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各式各样的情绪,以其多变的内涵和广泛的娱乐性吸引了众多的听众,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

而古典诗词在流行音乐中的的引用、借鉴已成为当今乐坛的一道独特的景观,两者交相辉映,相互作用。

流行歌曲创作时,古典诗词含蓄婉转的意境和极具考究的韵律为现代流行音乐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而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又激发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关注,起到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流行音乐中的古典诗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存在形式:一、直接将古典诗词转化为流行歌词。

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乐感很强,直接谱上曲子后就成为一首优美的歌曲。

如根据北宋苏轼的词谱曲的《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根据杨慎的词谱曲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根据岳飞的词谱曲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等,经过众多歌星深情的演绎后,都成为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好歌。

除了全文引用外,很多音乐创作人还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标题、词牌名、名句、典故等为所谱写的歌词营造一种氛围和意境。

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林俊杰的《江南》、娃娃的《一剪梅》等,就借用了古典诗词的标题或词牌名来抒发和演绎某种情感。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与著名女作家琼瑶作品相关的歌曲,它们更多的借用一些名句、典故等来营造她笔下温柔婉约的女子形象和精致细腻的情感。

如《几度夕阳红》中引用的《临江仙》中的名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梅花三弄》中引用的《摸鱼儿雁丘词》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等。

古典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的结合研究

古典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的结合研究

Academic Contending 学术争鸣古典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的结合研究王 岩(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摘要】古典诗词引入到现代流行歌曲中,有利于现代流行歌曲多元化发展,提升流行歌曲内涵与品位,由现代流行歌曲发展趋势所决定,与群众审美接受心理相符。

在具体结合中,主要以古典诗词全盘吸收、借古典意象重构现代故事、直接引用或化用古诗加以演绎和扩展三种形式体现。

【关键词】古典诗词;现代流行歌曲;结合;研究【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253-02【本文著录格式】王岩.古典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的结合研究[J].北方音乐,2020,05(10):253-254.古典诗词是文雅的文学艺术,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古典文化的瑰宝,从诗经楚辞到宋词元曲,古典诗词不仅与我国文学文化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在音乐发展中得到一定体现,唐诗中放荡浪子的情怀、宋词中欲说还休的情感,都可以用音乐表现。

现代流行音乐不应当只是生活的翻版,也要具有深厚的文学与历史文化支撑,才能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得到脍炙人口地传唱。

因此,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应当积极进行有机结合,使之得以互相传唱。

一、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结合特点古典诗词引入到现代流行歌曲中,有利于现代流行歌曲多元化发展,提升流行歌曲内涵与品位,同时也利于运用新的方式继承与传播中国经典诗词与传统文化,使听众在享受音乐同时体验到诗词的抽象意境和美感,感受中国数千年以来的精粹文化魅力。

在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结合中,基本上采用普及与拟古两种方式进行结合,既将古典歌词或全篇引用或选择性引用或以白话文翻译等形式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进行巧妙结合,主要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意境的结合,通过将古诗词描写的意境改编与重构,让现代流行歌曲体现出梦回大堂的错觉,营造出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各种情境;其次是情感的结合,通过模拟古诗词意境与运用部分词句,让现代流行歌曲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深化、内涵上的升华,进而表达出独特情感。

引进流行歌曲,鉴赏古典诗词

引进流行歌曲,鉴赏古典诗词

引进流行歌曲,鉴赏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元曲争奇斗妍,而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使她直到今天仍闪现着独特的智慧的光泽。

一、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合,有助于把握诗词的情感。

“以歌传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词都确定一定的感情基调;而古典诗词也是我们祖先情感的载体。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古代诗词的创作思路,《诗经》用章节重迭、反复咏叹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在劳动、爱情等多方面的生活,也透露出不同阶级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情感方向;唐诗大家李白以清新明快的语言,驰骋大胆的想象,抒发奔放豪迈的情感,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凭借着爱国爱民的情感,以“诗史”真实而深刻地提示了尖锐的社会状况,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尽抒心中情。

此外,李清照的婉约、柳永的风流倜傥、辛弃疾的豪放,也是将其个性充分渗透在所作的词中。

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词作表达了词人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

而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出现了粤语版的《满江红》,罗文用他低则婉转、高则激昂的中国古典式唱腔,把岳飞抗敌雪耻、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气慨演绎得畅快淋漓,于高昂处,那磅礴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由不得你不随之动容。

在歌曲的欣赏中,词人那猛烈爆发的怒火,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二、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合,有助于体味诗词意境。

清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景中情,景中情。

”所以鉴赏古典诗词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体会由一个个意象有机组合而成的意境,才能真正地鉴赏古典诗词。

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一首情景交融的经典名作。

如果仅仅对词作作理性的分析,势必索然寡味,味同嚼蜡。

于是,我用多媒体播放《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画面意境优美,音乐婉转动人。

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浅谈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我们知道古诗词属于高雅文化,现代流行歌曲则属于通俗文化,二者的区别很明显。

所以将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联系起来似乎有些与理不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著名女歌手王菲、邓丽君等人倾情演唱苏轼著名的词《水调歌头》。

还有歌曲《月满西楼》童丽、邓丽君等人演唱的李清照的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

”当我们听着这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歌曲时又有一番别样的风情。

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古代文人的诗意情怀,又让我们领略到现代流行音乐的魅力,给人以动人的现代感。

又比如演唱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也一度被翻唱。

这些是流行歌曲还是古典诗词,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还原,是普及还是融合?不得不说这些创作的歌曲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一方面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很好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面谈谈现代配乐古典诗词演唱的类型:一是拟古型(还原型)、李叔同的《送别》,地道的长短句,用的是十九世纪美国作曲家奥德维的《梦见家和母亲》。

汉乐府民歌《上邪》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有呈现。

这种创作还原了当时诗词内容中的场景、意境、情感等等。

二是普及型:主要是为了初学者更好地学习曾经有用外国歌曲配中国诗词的情况,如《小路》配《独坐敬亭山》,用《红河谷》配《夜泊秦淮》,但并不适合。

但是却有一首特别适合的就是李叔同的《送别》,用的是十九世纪美国作曲家奥德维的《梦见家和母亲》。

对于文学素养不高的人来说,流行歌曲成了他们认识诗的重要途径。

曾经有过这样的事,一老师讲英国诗人威廉叶芝的名作《当你老了》时,用英文讲,学生没有反应,用中文,学生也不知道,当把中文译诗读出来,念到“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时,学生才恍然大悟,说这不是那首“水木年华”的歌吗?"多少人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是谁能承……三是融合型:音乐的融合,作者并不拘泥于古曲,作曲家的才情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淡淡幽情》邓丽君《绿蓑衣》杨小琳。

流行风. 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词欣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流行风. 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词欣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风中纷飞 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 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 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 伤感一夜一夜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 是慌乱占据了心扉 有花儿伴着蝴蝶 孤雁可以双飞 夜深人静独徘徊 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 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风中纷飞 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 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 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
流行风. 古典味
——流行歌曲歌词欣赏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 认真 千年后 累世情深 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 岂能不真 魏书洛阳城
9
新鸳鸯蝴蝶梦
昨日像那东流水 离我远去不可留 今日乱我心 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风四飘流 由来只有新人笑 有谁听到旧人哭 爱情两个字 好辛苦
黄安
是要问一个明白 还是要装作糊涂 知多知少难知足 看似个鸳鸯蝴蝶 不应该的年代 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 哀 花花世界 鸳鸯蝴蝶 在人间已是癫 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温柔同眠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 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 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 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 ,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 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 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诗词vs流行音乐》

《古典诗词vs流行音乐》

总结一
• 直致所得式
• 以邓丽君这张《淡淡幽情》为例,流行歌词与古典诗歌的结合有如专 辑中歌曲一样的“直致所得”这样的形式。即直接引用古典诗词的流行 歌曲。 • 古典诗词本身对遣词造句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有韵律,句尾压韵,而 且他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吟唱,因此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流行歌曲突变的今天,都有部分的流行歌曲直接取 材于古典诗词,吸收其精华。 • 类似这样的歌除了《淡淡幽情》里的歌曲,还有比如张明敏《满江 红》;徐小凤《别亦难》(词取自李商隐《无题》);安雯的《月满西 楼》(词取自李清照《一剪梅》)。
《淡淡幽情》是邓丽君个 人演艺事业处于颠峰时期的 经典之作。与其他专辑不同, 这张碟中的十二首歌均选自 宋词名作,是经过了上千年 历史检验的文学精品,配上 现代流行音乐后,由邓丽君 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 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 多情,颇具唐宋风范。这是 一张最具邓氏特色的专辑, 充分彰显出邓丽君情歌演唱 的绝代才情和旷世才华。也 是因为这张专辑的成功,使 中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更 加普遍。
本曲后经多人翻唱,到了天后王菲 翻唱后更受大家欢迎。
独上西楼
词 李煜《相见欢》 曲 刘家昌 演唱 邓丽君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 (念白)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青花瓷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论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论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论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不仅诗歌创作历史悠久,而且名家辈出。

” 从春秋时期的《诗经》,楚骚汉赋,到唐诗宋词,古人用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晕开浓重的墨,抒写了千古流芳的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璀璨的遗产,其以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让我们回味无穷。

一、现代流行音乐歌词中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与运用流行音乐的歌词,作为当今时尚通俗文化的体现,渗透在我们生活中。

但其与古典诗词一样同属一种文学创作。

而古典诗歌作为文学中经典语言的范式,为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遐想。

引用与化用,借鉴与意境的模仿,使得古典诗词注入流行音乐之中。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借鉴,都诠释了古典诗词对当今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

(一)古词新曲,整篇引用中国古典诗词在遣词造句上的要求非常高,追求平仄及句尾押韵,因此其大多数音乐感极强,即使不谱曲,读起来也郎朗上口,低吟浅唱,含蓄委婉,百折千回,动人不已。

因此,直接将古典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或佳作谱以新曲,成为了不少音乐人的创作追求。

如以苏轼词《水调歌头》,李商隐《无题》诗创作的《别亦难》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另外,台湾歌手杨幸娟1/ 6发行的一张名为《杨贵妃》的专辑中的歌曲《回眸一笑》、《愿做比翼鸟》等歌曲,其歌词均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还有被誉为中国民族摇滚代表作的《烽火扬州路》,其歌词也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些歌曲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具有时代的特征,成为了被人们喜爱的经典名作。

(二)部分引用或化用的古典诗词在现代流行音乐歌词中,引用古典诗词入词来丰富歌曲内容,借以展开或演绎现代情感故事的音乐作品非常的多。

如琼瑶为其电视剧《还珠格格》所作的插曲《山一程水一程》:“山一程,水一程,柳外楼高空断魂;马啸啸,车粼粼,落花和泥碾做尘…… 。

”此词可谓句句皆有来处。

歌名《山一程水一程》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歌词“ 柳外楼高空断魂”出自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马啸啸,车粼粼,落花和泥碾做尘”;分别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和杜甫《兵车行》。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 • 古典诗词名句的流行歌曲改编 • 古典诗词名句在流行歌曲中的传播与传承 •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名句赏析 •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未来发展建议
01
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
直接引用
1 2
经典重现
一些流行歌曲直接引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通 过音乐和歌声重新演绎,使经典再次焕发生机 。
情感表达
古典诗词名句具有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凝练,直 接引用可以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
文化传承
流行歌曲通过直接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展现了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为年轻人树立了榜 样。
间接引用
意境营造
01
一些流行歌曲通过间接引用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氛围,营造出独
特的歌曲氛围。
文化暗示
02
间接引用古典诗词可以暗示歌曲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使听
03
古典诗词名句在流行歌曲中的传播与传 承
传播方式
引用
流行歌曲中直接引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使其在歌曲中得以流传 。
融合
将古典诗词的元素与流行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相融合,形 成新的表达方式。
演绎
通过演唱者的演绎,将古典诗词的情感、意境和韵味融入歌曲中 ,让听众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美。
传承价值
文化传承
众通过联想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
创新与融合
03
流行歌曲在保持现代风格的同时,通过间接引用古典诗词,实
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创作灵感
文字游戏
一些流行歌曲从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字游戏 ,使歌词更加生动有趣。
故事情节

浅析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原因

浅析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原因
“ 行 歌 曲 ” 身 是 个 很模 糊 的 概 念 , 为 “ 流 本 因 流 也很难恰 当地表达现代人 的心灵与情绪 。歌唱家姜 家 行 ” 顾 名思义 , 指 广 泛 传播 , , 是 盛行 。但 不管 是 “ 盛 锵曾尝试过古诗词的吟唱 , 但并未 流传开来 , 正是 出于 行” 还是 “ 流行 ” 都没 有 一 个 最基 本 的 界 定标 准 , , 它 这个原 因。对 现代新 诗而 言 , 它与歌 词之 间 的区别 是 既不 是从 题材上 来 划 分 , 不 是从 风 格 上 或 者 创 作 由它们不 同的传 播方式 决定 的。歌词被 创作 出来 , 也 目 技 巧上来 界定 。这 个 概 念 之所 以能 够继 续存 在 , 实 的在 于传 唱, 歌必流 行” 而诗歌 更多 是一 种“ “ , 自言 自 际上, 仅仅 是靠 我们 的 习惯在 支撑 着 。这 样 , 当要把 语”有些诗歌甚 至在本质 上是排斥读者 的 。一首诗 不 , 它作 为我 们 的论 题 的时 候 , 们就 有 必 要 在 范 围上 我 被流传 , 仍可能 不失为 一首好 诗 ; 首歌 不流 传 , 就 一 它 先对 它重 新 加 以界 定 。陆 正 兰 《 词 学 》 为 : 流 歌 认 “ 是失败 的, 就会 消亡 。歌词 的创 作受 到更多 来 自受众 行” 一个 普及 率 概 念 , 是 歌 曲类 式 。而 “ 是 不 歌必 流 的限制 。笔者认 为 , 歌词 的不 同风格更 多 由它 的受众 行 , 何歌 曲都 是 意 图 流 传 的” 因 而 主 张 抛 开 “ 任 , 流 决定 , 因此 , 本文主要从流行歌 曲与受众关 系的角度探 行” 些概 念 , 歌 词分 为 “ 这 把 成功 流 传” “ 和 未成 功 流 讨古典 因素的融人 。 传, , [ ¨。但“ 流行 歌 曲 ” 歌 众那 里 并 不 是 完全 模 糊 在 流行 歌 曲存 在 的 问题 的概 念 , 在人 们 的潜 意 识 中是 受 到 一 些 约定 俗 成 它 的观念 限制 的 。为 了行 文 的方 便 , 本文 仍 按 照 习惯 胡适强调 : 一时代有一 时代之文学 。每个 时代 都 使 用“ 流行歌 曲 ” 一概 念 , 试 图从 习惯 上 对 它 加 有不 同的文学类型盛 行 , 这 但 对于 歌曲而 言 , 同样 如此 , 因 以 限制 : 一切 具有 时代 潮流和地 域特 征 的 , 指 内容通 为歌 曲的意图 总在 于流 传 , 流行 必 然 跟着 时代 走 , 要 俗易懂 、 近 生 活 , 法 自由, 贴 唱 普及 的 、 众 化 的 , 大 主 流行歌 曲与社会 价值 、 会观 念是 互 为 表里 的关 系 。 社 要 为广 大年轻 人所 喜爱 的歌 曲 。 付林 的《 流行 歌 曲二 十年 》 18 - 2 0 把 9 0 0 1年的 流行歌 在 流行歌 曲 中加入 古典 文学元 素其 实早 已不 是 曲分为 四波 , 也正好反映 了这 种歌 随时代 变化 而变化 什 么奇 特 的景观 , 早在 2 0世 纪 2 、0年 代 , 主 、 O3 青 赵 的本质 。因此 , 古典诗词 融人流行 歌 曲这种现 象 的产 元 任等 一批 知 名 作 曲 家 就 曾在 《 经 》 乐 府 诗 、 诗 、 唐 生必然 有着 深刻 的社会 文化环境 的影响 。 诗、 宋词 、 曲 中找 过歌 词 了 。只是新 时期 以来包 括 元 上世 纪 8 O年代 , 大陆 流行 歌 曲重新 崛起 。 O年 8 港 台在 内的 中国 流行歌 曲 中 , 大量 融入古 典诗 词 , 似 代 初期 人们 还不 是 很 放得 开 , 流行 歌 曲还 处 在 尝 试 乎越 来越成 为顺 理成 章 的事情 。 阶段 ;0年代 中后期 , 和文 学 界 的“ 8 应 寻根 热” 在 歌 , 但是 , 歌词作为一种 边缘文学 , 尽管人们通 常把 它 西北 风” 开始 了大 陆流 行歌 曲寻 找风 格 就 归入诗歌 创作 的范 围, 但歌词创作 毕竟不 同于诗 歌创 坛掀起 的“ 多样化 、 民族 化 的征程 , 意味着 大 陆流行 歌 曲开 始 它 作, 包括古典诗 词和 现代新 诗。不 论是在 实践 中还 是 西北 风” 后 , 坛 还 掀起 过 之 歌 在理论上 , 典诗词都 不可能被人们 作为歌 词全盘 接 形 成 自己的风格 。继 “ 古 摇 , 个 受, 因为它对 于流行歌 曲的受众来说 过于高雅 , 而且 它 “ 滚潮 ” 并 渐渐 走 向多 元 化 、 人 化 的发 展 方 向 。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融合研究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融合研究

二、流行歌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 借鉴
1、歌词创作
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都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语言和意境。例如,歌曲 《半壶纱》的歌词取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古朴典雅的语言表 达出爱情的纠葛与无奈。这种古风歌词在流行歌曲中备受欢迎,让年轻人更深 入地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旋律和编曲
3、加强跨领域合作
音乐与文学、美术等其他艺术领域有着密切的。因此,加强音乐与文学、美术 等领域的合作,可以促进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进一步融合。例如,可以 邀请文学创作者参与歌曲创作,或者将古诗词的意境通过美术作品呈现出来, 以此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结论: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融合是一种创新的文化现象。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 流行歌曲的艺术内涵,传承了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古典诗词注入新的生命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这种融合,我们需要提高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发掘更多的融合 方式以及加强跨领域的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底蕴和 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1、提高创作者的文化素养
创作者是音乐产业的核心,他们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此,提 高创作者的文化素养是促进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融合的关键。可以通过开 设相关课程、举办文化讲座等方式,提高创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能力。
2、发掘更多的融合方式
除了直接引用和融合古诗词的意境,还可以发掘更多的融合方式。例如,可以 尝试将古诗词的韵律融入歌曲中,或者以古诗词为主题创作歌曲。此外,可以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听众呈现更加立体的古诗词 文化体验。
参考内容
随着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富有深意的歌词。 在这股潮流中,中国古典诗词逐渐成为了流行歌曲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本次 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融合。

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关系

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关系

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关系摘要:古典诗词里的爱情,总会勾起人心中异样的情愫,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也是古典诗词历来受人追捧的原因。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歌曲中对于爱情诗词的吸收越发明显,在歌曲意境创造以及情感传递上的超凡效果也使歌曲更加撩人心弦。

这也启发流行歌曲积极汲取古典诗词抒情隽永的特点并加以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古典诗词;流行歌曲;爱情一、古典诗词里的爱情对流行歌曲创作角度的启发古代诗词浩如烟海,爱情是诗词经久不衰甚至是历久弥新主旋律。

不论是诗经、楚辞、汉赋、唐诗还是宋词“情”字贯穿其中,让人流连回味无穷。

钟嵘《诗品》中“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更进一步说明诗歌浑然天成的感染力,它能穿透千年的云翳遇见未来的你。

而现代歌曲在寻求打动听众上恰恰就需要诗歌这种感染力,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效果的表现出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情感刻骨铭心才会弥足珍贵,梁山伯与祝英台爱之深;许仙与白素贞情之贞;陆游与唐婉失之痛,无不令人叹息。

这也是文学所具备的基本素养: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性。

在层次的相互推进中达到情感的顶峰,这也即诗与歌曲共同的追求。

二、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古典”的继承近年来古风歌曲对古典诗词有很大的吸收跟发展,不少歌词是借用了古代诗词的内容,甚至有些歌词直接引用古代诗词原句。

一方面古代诗词含义隽永,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将爱情化为绵绵相思之意,在欲说还休中将朦胧的情思与人的关系联系的更为密切,更能够勾起之大范围内听众的共鸣。

另一方面流行歌曲积极汲取古代爱情诗词内容较为含蓄蕴藉的方面,将歌曲情感与意境做最高层次融合,使之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且跟通俗歌曲的差别更加瞩目。

接下来文章将从意境渲染与感情烘托两个方面介绍现代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继承。

三、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发展(一)变通趋时诗从最初的言志,到后来的抒情都是跟人密切紧紧相连系的,或多或少都会有弦外之音。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宁唱的《涛声依旧》中“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 风霜”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 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涛声依旧》
毛宁《涛声依旧》与张继《枫桥夜泊》
《涛声依旧》也是一首很有诗意的流行 歌曲。它脱胎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然而《涛声依旧》在几乎相同的背景下 一改《枫桥夜泊》抒发的漂泊异乡的客愁, 转而抒写忐忑于心的“恋愁’,而且把抽象的 情绪,物化为密切相关的“船票”和“客船”, 由这两个全新的意象,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 意境,成为一首成功的翻新之作。《涛声依 旧》堪称现代言情故事与古代诗歌经典亲密 接触的一个标本。
诗词欣赏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 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 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 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 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 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 客船。
评价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 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 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 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 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 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 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马蹄南去 人北望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我愿守土复开疆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二十年 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 长刀所向
来贺
恨欲狂 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马蹄南去 人北望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现代歌曲《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 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蒙蒙,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晚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这古诗与今词异曲同工都表达了对友人由衷的嘱咐和祝福。 又如思乡的主题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而现代歌曲有《望乡》、《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儿红》等。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词欣赏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 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 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 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 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1、古典诗词中的诗句(直接引用或化用)
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整首歌词直接引用苏轼 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在片中所唱的《佳人 歌》整首引用汉代李延年的《佳人歌》。
周传雄唱的《寂寞沙洲冷》歌名就是苏轼的《卜 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最后一句“捡尽寒枝不肯 栖,寂寞沙洲冷”。
唱流行歌曲 品古典诗词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
中国古诗词与流行歌曲,一个好比高山上的千 年积雪,一个则像是奔腾而来的滔滔江河,似乎距 离太远,但是滔滔江水的奔流是来源于千年积雪的 消融。中国古诗词与现代流歌曲,其实存在着不可 分割的联系。
古诗词元素融入现代流行歌曲 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古典诗词中的诗句(直接引用或化用)构 成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 2、继承了古典诗词的某种技巧或某种风格 3、古典诗词的表现主题和内容成为流行歌曲 的表现主题和内容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 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 ",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 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 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 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 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 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 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 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 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方文山创作的歌词如《青花瓷》《东风破》应用了 古诗词格律对仗的写法并化用了古诗词的意境。
又如风格方面,林俊杰的《江南》继承了宋词婉约 派的唯美风格,屠洪刚的《精忠报国》继承了豪放派的 雄壮风格。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 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 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 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 游览胜地。
《枫桥夜泊》诗碑
2、继承了古典诗词的某种技巧或某种风格
如技巧方面,于文华、尹相杰唱的《天不下雨天不 刮风天上有太阳》中“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 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用了《诗经》 中常用的赋比兴手法。
何惜百死报家国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我愿守土复开疆
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马蹄南去 人北望
来贺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3、古典诗词的表现主题和内容成为流行
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
如古诗词里表现友情主题的元曲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饯行杯,别离泪,刚道声保重 将息。痛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前程万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