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学生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化学生的教育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个性多样的社会群体,其思想状况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得这种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积极向上、务实进取、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严峻的挑战提醒我们,高校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这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处于学生阶段,他们的思想正处于向成人发展的阶段,已经能够观察身边的事物,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他们的观察又常常是片面的、孤立的,他们的思想不成熟,情感体验单一,思维方法不稳定。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老师一般地、传统的刻板教育方式是不屑于接受的。他们做事往往不考虑后果,甚至违规违纪。因此,班主任对工作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了解班级学生的现状,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那些有上进心,但基础较差的学生,用母亲般的爱心和耐心给予帮助和鼓励,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指引他们不断进步;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缺乏家庭有效的诱导,心理认识偏激、心理不成熟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他们母亲般的温存,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循循善诱地矫正孩子的思维;对于偶尔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应该讲明道理,指出危害,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他们思想认识水平,自觉地改正错误。总之,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同情况的学生,以求最大程度地帮助每一位学生。

那么,如何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同情况的学生呢?首先、从学习上“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一、提问区别对待

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区别对待。比如教师提问题时,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选择的提问学生,较难的问题可以提问班上较好的学生,难度不大的可以提中等的学生,较容易的提问较差些的学生。这样,即使较差的那些“后进生”,也能让他感受的成功的自豪感,激发积极上进的学习劲头,使自己愿意主动去学习,感觉学习也是一种快乐。

二、布置作业区别对待

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做作业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同一个作业,好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而对于差一些的学生来讲,也许很难,他们也许得做很久。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区别对待。比如,可以把班上学生大体划为三等,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每个班的中等生是占觉得大部分的,这样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从中等生的角度考虑,布置适当的作业后,再在中等生作业的基础上,给优等生多加些作业,给差等生减少一些,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地完成作业,还避免了有些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三、作业批改时应区别对待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学生作业质量的评价也应区别对待。优秀的学生做作业工整、认真,毫无疑问可以打“优”;而对于较差些的学生,一般作业较潦草、马虎,即使这样,“优”也不应该只是优等生的专利,也应该不时的去光顾一下这些“后进生”。比如,当这些“后进生”的作业较上次有所进步,即使仍有些潦草,教师也不妨给个“优”,这样,会激发他

们的上进心,下次写的也许会更好、更认真,毕竟学生是需要鼓舞奖励的。

从个性特点上对待不同的学生:

一、性格开朗、活泼、爱说爱动的学生:这类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自我表现欲和交流

能力也很强;但是自控能力差,做事没有耐心。对这类学生应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方法,对他们认真地做每件事,并善始善终。

二、性格调皮、专横、大大咧咧的学生;这类学生适应能力强,敢说敢干,富有创造性但淘

气十足,爱打闹,规则意识较差。对这类学生宜采取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心培养,使学生体会到同伴间友谊的乐趣。

三、性格孤僻、胆小、不爱说话的学生:这类学生比较稳当,做事不易出差错,专注力强、

听话,但他们不爱交往,自我表现欲不强,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对这类学生应采用欣赏的方法,多亲近他们,给他们创造与别人交往、在集体场合说话的机会。四、性格温柔、听话、沉稳的学生:这类学生自尊心强,有主见,做事有条理、认真,但是

很爱面子,做错了事不能当面批评,否则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这类学生宜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细心体察学生的变化,任其解释自己的新发现,从一点一滴着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意识。

不同的家庭情况也要特殊对待,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只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增加,只是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讲,首先应该是家庭要努力改善外因,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其次,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改变内因。我们不仅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和一般家庭学生一样按教育大纲进行教育,更要从这些学生的家庭特点出发,从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方面加倍关心,对症下药。

一、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老师要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

二、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

为了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班主任要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找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提供正视现实的方法,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培养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家庭的不幸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当然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不同的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父母离异家庭:要求家长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双方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定期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协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要一致,以免出现抵消的反作用。

(2)父母再婚家庭:要求继父、母明确对非亲生的孩子,要克服教育上的心理障碍。严是爱,宽是害,只要出于一片爱心,孩子是能理解的,但在表达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3)祖辈代管家庭:因父母离婚或把孩子托给祖辈代管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