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课程评价
浅谈课程的多元化评价

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因此课堂生成和课外练习成果形式也多 样,这就要求评价方法也要多元化,这样 才能覆盖学生显性和隐性的表现。
低年级品德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 分析等。此外,还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 况及本年级教材设计其他趣味性较强的 评价方式。如荣誉本制度、每周之星评 选等。以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成长乐 园”为例:《我来试试看》评选“小巧手”, 《我不胆小》评选“勇敢小达人”,《我不任 性》评选“好儿童”,《我的好习惯》则在几 周的多方面评价后评选“茂盛成长树”, 在这丰富有趣的评价方式中,学生的兴 趣被激发,又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监督、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 执教《走进聪明屋》时,最后一个环
节——金点子行动,我也来发明。学生 在讨论中发现了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说 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法。比如新型黑板 擦、多功能电动车、遥控书包等,这些发 明好不好,我没有评价,而是把说话的权 利归还给学生,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学会了欣赏别人,学会了艺术地指出不 足。课堂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人人平等 的新教育理念。
四、关注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品德课程关注的是儿童德行的持续 发展,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以 单元为德育主题。综上所述,评价形式 要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
1. 过程性评价 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 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各种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这个“过 程”包括学生活动准备过程、课堂活动过 程以及课外实践延伸过程。还应重视儿 童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 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 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 探索、创意、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 地与同学讨论等等。 2. 阶段性评价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认为教师 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 评价,一般以学完一单元内容为一个小 阶段。评价的重点是学生的情感与态 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 3. 期末综合评价 学期结束时,学生是否学有所获,哪 里需要改进?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本学期 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考察表格,学 生自评、互评,老师根据平时的观察、访 谈、问卷调查和成长记录等,对学生进行 全 面 客 观 的 评 价 ,并 给 予 激 励 性 的 评 语。通过这种等级+评语的反馈方式,使 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情感得到熏 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得到提 高。 【 作 者 单 位 :扬 州 市 江 都 区 龙 川 小 学 江苏】
课程实施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

课程实施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课程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往往过于单一和片面,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课程实施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
一、理论支持1. 评价的多元化理念评价的多元化理念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
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和缺陷的反思,强调评价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多元化评价理念的提出为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2. 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旨在兼顾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质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描述,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而量化评价则借助统计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量化,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可以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二、实施策略1. 多种评价工具的运用在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中,需要运用多种评价工具。
包括但不限于笔试、口头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讨论、作业、项目展示等形式。
这些评价工具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和互评也是构建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自评和互评也能够减轻教师的评价压力,使评价更加客观。
三、实施效果1.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不仅能够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多元化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用多元化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新课程要求我们:“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评价多元化,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立体化,评价手段多元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素质教育崇尚平等和民主,素质教育评价要改革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1、学生自评。
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
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引导学生进行表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说一说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对所演人物的理解等等。
这样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了,主体地位突出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了。
2、生生互评。
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深,从而使他们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
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
如朗读、背诵、作业,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
“你认为他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从而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允,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3、家长参评。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请家长来评价学生,让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习惯进行评价,每两周同老师书面联系一次,无疑也扩大了我们的教育资源。
4、师生互评。
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只能作为被动客体的评价对象现在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对“上级”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反过来评价教师。
这样的评价可以使主客体相互转换,促进平等,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二、评价过程立体化。
1、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对语文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采用日常评价的方式,通过作业、提问、交谈等获得结果。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化发展评价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化发展评价导言新课程评价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旨在推动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其中,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新课程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体系突破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全面发展评价目标的实现,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多元化评价的概念、核心内容,以及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多元化评价的概念定义多元化评价就是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时,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比如考试、测验、绩效表现、口头表达等等,而非仅仅是单一的考试成绩。
这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能够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全面展示学生才华和潜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参考。
多元化评价的核心内容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多元化评价体系所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单一能力的评价,而是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评价目标不仅仅是学生成绩的优劣,还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发展的评价。
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是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重要表现。
传统的评价方式仅仅是终结性的成果式评价,而多元化评价则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充分了解学生的表现,开展多样的评价方式,从而全面概括学生的优缺点,为下一步的教学调整和学生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帮助。
评价结果的多元化例行的考试成绩评价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迅速变革和求知欲的不断提高。
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呈现评价结果上更强调客观全面的表达方式,并且重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功学习经历、所表达出的各种才能和个性化特长,同时也会给出学生还存在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和加强的评估。
多元化评价的教育意义多元化评价强调全面发展、多样性和个性发展,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相符。
多元化评价模式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励学生兴趣,促进了学生交流合作、创新思维、拓展空间。
同时,评价结果的反馈也可促使老师更快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和实效。
教师如何开展多元化评价

教师如何开展多元化评价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和评价者,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考试成绩,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评价。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教师如何开展多元化评价。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多元化评价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教师应该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这样可以更好地调整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多种评价方式的选择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和作业,这种方式只能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和记忆能力,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教师应该尝试使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项目评价、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来评价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三、提供及时反馈评价不应该只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教师还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
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应该及时告诉学生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多元化评价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长期发展的评价,而不是过分强调一次性的成绩。
通过定期的学业测评、课堂观察和学生档案的记录,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弥补不足,有针对性地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五、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长,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并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来支持和激励他们。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潜能。
六、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开展多元化评价还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
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教学评价1. 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在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以全面、客观地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果。
2. 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效,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要,从而推动课程和教学的优化和改进。
3. 多元化教学评价应包括多种技能和能力的评价,如阅读、写作、口语、听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4. 多元化教学评价应使评价过程变得更公正、更客观、更科学,并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
5. 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应因教材、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学科性质而异,需要教师进行调整和选择。
6.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英语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实验、综合性评价等方法以实现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效果。
7. 多元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观察评价、检查表评价等多种手段,以增强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8. 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评价反馈应该成为多元化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把个性化需求和反馈纳入评价范畴。
9. 多元化教学评价要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评价过程和评价标准。
10. 多元化教学评价应既强调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也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11. 多元化教学评价要考虑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和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12. 多元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13. 评价结果的使用和应用是多元化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将评价结果与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相结合,指导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方案,指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14. 多元化教学评价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指标,避免主观评价和过度量化评价。
15. 多元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注意评价结果与学生自我预期和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最大程度地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120324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120324编号课题设计论证活页(省规划办填写) 课题名称: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第一部分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的设计论证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对“多元化”的理解与把握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包含多元的评价目标(如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文化科学素质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审美素质评价、心理素质评价等)、多元的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把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性评价)以及评价结果的多渠道反馈。
(2)对“评价”的理解与把握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
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
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
在进行评价时,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正确判断学生的发展潜能,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缩短评价与矫正的时空距离,让学生从中真正获得正确的认识和锻炼,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2.国内外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纵观国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国等西方国家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在教育领域运用“档案袋评价”,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与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它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存在不少弊端,为此,教育部2002年12月27日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重心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理念,实现“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充分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使之有效地引导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评价质量、促1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高校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探析

高校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探析摘要: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重要手段。
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
本文围绕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意义,针对高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存在弊端对策及建议1 构建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考试模式多元化是指高等教育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对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上的多元化。
学生学习考核模式的多元化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元化考核势在必行,功在师生,利在学校。
1.1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的总称,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之外的诸多活动之中。
因此,对学生素质的教育就应该是多元的,对素质教育的考核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考核往往关注更多的只是卷面成绩,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考核缺乏多元性,这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很不利,所以,构建多元化的考试模式不仅可以全面地促进学生按照新的考核模式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更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2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传统的评价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要求,构建多元化评价模式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结构情况、知识能力运用的提高来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小学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小学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思路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评价的重要形式,教师的评价是指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家长的参与则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成长状况。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五、多元化评价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提高教学质量。
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落实新课程标准。
多元化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实施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小学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施多元化评价需要确立评价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结合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实施多元化评价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同时,实施多元化评价需要从学业内容的评价和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两个方面入手,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参与。
实施多元化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新课程标准。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以教师为主体,这种评价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注重学生自主评价,以获得更准确、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点评、自评、家长参评和小组互评。
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相互研究、欣赏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评价标准也应多元化,因为每个学生在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小学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小学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则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评价方法。
一、认知评价认知评价主要鉴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和理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
其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 选择题:选择题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设计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准确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填空题:填空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检验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解答题:通过让学生完成文字解答题,可以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解答给出辅导和指导。
二、技能评价技能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表现,这是一种让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真实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能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针对科学课程,可以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作品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手工制品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 项目评估: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项目评估,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表现。
三、情感评价情感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态度和人际关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感评价方法:1. 日记写作:鼓励学生用日记形式记录学习、生活中的感受,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自我反思能力。
2. 360度评价:通过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收集多方面的意见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互动关系等。
3. 角色扮演:将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情境中,评估他们表现出的情绪管理能力、团队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四、参与评价参与评价是指学生通过参与评价活动,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互评或跟教师进行评价,从而增强对学习过程的认知和自我反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与评价方式:1. 学习档案:学生可以创建自己的学习档案,包括学习目标、实际成果、反思等,通过与教师定期讨论和指导。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方式有哪些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方式有哪些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教学评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模式,而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教育教学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那么,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方式究竟有哪些呢?一、课堂表现评价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比如,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够提出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沉默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交流了解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练习能够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作业则可以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认真批改作业,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二、考试评价考试是教学评价中常见的方式之一,但传统的纸笔考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考试评价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试形式,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实践操作考试等。
开卷考试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闭卷考试则可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扎实掌握学科知识。
口试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适用于语言类学科和需要阐述观点的课程。
实践操作考试则适用于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能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同时,考试的内容也应该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知识点考核,还可以增加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论述题等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作业评价作业是学生课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作业的评价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思考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存在着局限。
而新课程下的多元化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和评价。
本文将从多元化评价的概念、实施方法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多元化评价概念多元化评价,顾名思义,即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它摒弃了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而是将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考量。
多元化评价可以通过学习成绩、课堂表现、项目作业、调查报告、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现和评价。
多元化评价的实施方法1. 学习成绩评价学习成绩评价是多元化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可以通过定期的考试、作业、课堂测试等形式进行评价,但在新课程下,学习成绩评价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而是与其他评价方式相互补充,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2. 课堂表现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是多元化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等方式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3. 项目作业评价项目作业评价可以更好的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一些小组或个人项目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创新,从而对他们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实际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调查报告评价调查报告评价是对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考察和评价。
通过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进行独立调研和撰写调查报告,这样可以更好的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丰富了对学生的评价内容。
小学课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探讨

小学课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探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再仅限于传授学生知识、培养他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多元化评价方式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引入的,在小学课程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
本文将就小学课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概念及意义1. 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概念多元化评价方式是指通过多种评价手段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考试、测验、小组讨论、作品展示、观察记录等。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意义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助于学校实现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此外,多元化评价方式也能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小学课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1. 考试和测验考试和测验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但单一依赖考试存在许多问题,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作品展示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可以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品可以是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科学实验、口头报告等。
作品展示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评估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4. 观察记录和口头评价观察记录和口头评价是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与他人的互动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口头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展自我评价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施策略1. 老师角色的转变老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课程评估:多元化课程教学评估方案

幼儿园课程评估:多元化课程教学评估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多元化课程教学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幼儿园课程评估,以及针对多元化课程教学的评估方案。
1.评估内容的多元化在幼儿园课程评估中,首先需要考虑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评估多元化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幼儿发展特点、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方面。
2.教学方法的评估除了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是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
评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包括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评估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在幼儿园课程评估中,师资队伍的多样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
多样化的师资队伍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评估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包括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等方面。
4.评估家庭与学校的多元化连接除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的多样化,家庭与学校的多元化连接也是幼儿园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
只有通过多元化的家校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评估家庭与学校的多元化连接包括家庭参与幼儿教育的程度、家校沟通的方式和频率等方面。
多元化课程教学评估方案包括评估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师资队伍的多样性以及家庭与学校的多元化连接。
只有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评估,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其综合能力,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为写手,我认为幼儿园课程评估中需要以多元化为核心,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评估方案,不断完善和提高。
只有通过不断地评估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教学评价在现代教育中,多元化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个性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多元化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常见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
一、多元化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多元化教学评价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 促进全面发展: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而多元化评价则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为其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2. 促进学习兴趣:多元化教学评价摆脱了对标准答案的过度依赖,注重发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提高学生自信心:传统的考试评价强调排名和分数,容易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降低自信心。
而多元化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优势,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常见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1. 作品展示: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写作等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不仅可以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小组合作评价: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这种评价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还注重他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3.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式,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课堂观察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其学习态度、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评价方法对于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非常重要,同时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如何有效实施为了有效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评价目标:在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之前,教师需明确评价的目标和重点。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思考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思考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提出了多元化评价的理念。
多元化评价是指以考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逐渐向各种形式的评价方式转变,包括表现评价、作品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多元化评价的理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
多元化评价是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而多元化评价的理念是以学生为评价的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业评价、小组讨论评价、课外活动评价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从而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
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际能力。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以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应该涵盖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思维导图、学科竞赛、实践能力评价等,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以笔试、口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而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组织小组讨论、举办学科竞赛、开展学科实践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全新的课程评价方法: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建立全新的课程评价方法: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建立全新的课程评价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依然以传统的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已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多元化考核的概念。
多元化考核即是指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不只限于传统的考试,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获取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水平,减少因一门课程成绩差而被歧视的可能,提升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其次,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探索多元化考核的方式。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考核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评价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
例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情况等。
这种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鼓励学生多方面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项目制考核教师从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入手,组织学生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通过对项目的提交、成果演示等过程考核学生的表现。
这种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相对于纸上考试更贴近现实,更体现学生的能力和特长。
3.课外加分考核课外参加文艺、体育等活动可以获得综合学分,以此作为毕业的门槛成为众多高校的评价指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爱好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且易于实行。
4.开放性考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由选择知识的任意一个方面,在一定控制下的开放式考试可以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性。
综合上述考核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多元化考核是一种基于学生及教育主体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力,发挥学生的模拟性和情境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尽可能减少单一计量分数的趋势和陈规,从而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发挥教育评价的应有力量和作用。
多元化评价的特征和原则

多元化评价的特征和原则《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所以,我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而为了取得评价多元化的有效,我们应了解多元化评价的特征,注重多元化评价的原则:一、多元评价的特征(1)评价的价值取向,更加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特别是以人的多元智能和创新素质为本。
多元评价着力于人的内在兴趣动机、意志态度的激发,智力的发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和创新对象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评价内容上重视人的生命形态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
(2)在评价的方向上,更加关注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
奖惩性评价面向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实的表现,着力于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等和区分;形成性评价面向工作和学习的改进和完善,着力于搜集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工作、学习的信息和证据,而很少顾及人作为评价对象的发展和完善。
多元评价着力于作为评价对象的人的未来发展,其评价目标、评价技术、评价模式、评价技术和策略、评价结果的解释和运用都必须有利于人的个性和创新素质的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工作和学习的改进和完善。
(3)在评价主体上,主张有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特别强调评价对象成为主体。
(4)评价内容上,更加重视过程性的评价。
人的个性和创新素质,人的生命发展的诸多要素是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才得以表现和反映出来的。
因此,多元评价更加关注教育的过程,关注教育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有利于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信息和证据。
(5)在评价性质上,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
科学评价坚持用科学标准进行客观评价,而人文评价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融为一体,即评价不仅依赖客观事实,而且允许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主观因素融入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元化课程评价彝良县奎香乡寸田小学尹加俊课程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
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课程改革也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教育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评价模式,这就成了我们为师者乃至学生、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
传统的评价模式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调等问题。
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很显然传统的评价模式已根本不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
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多元化课程评价。
那如何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呢?现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强调课程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课程评价的内容,是与教育发展的功能与目标相一致的。
与传统教育发展目标的狭隘性相对应,传统教育评价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只注重评价对象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以偏概全,结果往往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
新课程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强调对评价对象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全面关注。
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却或多或少地被忽视。
与此相适应,传统学生评价只着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随着人们对教育评价目标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也日益全面,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和评价技术与原来有本质的不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规定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不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且更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它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要改变目前过分注重等级、过分注重量化的做法。
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具体的方法、手段,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减轻考试对学生的压力。
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常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改变过去的评价方式,尝试运用活动法、学生课堂情况记录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考试测查相结合,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评价中始终强调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二、倡导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
它是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出的判断。
它不仅受到事物客观属性的制约,还要受到评价者价值观念的制约。
不同的评价主体由于其需要不同或对需要的理解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就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
随着新课程改革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已经成为课程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各届、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各自在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由校长评价教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学校这样一种单一模式,缺乏学生、教师、学校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相互评价,也缺乏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评价的参与。
这样的评价模式,使评价信息来源单一,评价结论很容易出现片面、主观等问题,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而且这种评价模式所体现的评价价值取向实质上还停留在目标取向的评价水平,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仍然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
这样的状态往往造成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对立、拒斥心理,非常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认同,不利于评价的改进和发展功能的发挥。
随着教育过程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实施多主体评价,也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
加强学生、教师、学校的自评和互评,倾听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呼声,畅通多方面信息反馈的渠道,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这样,可以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三、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教育评价由于其目的重在甄别、选拔,所以只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对教育活动过程很少关注。
关注结果的终极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是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
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
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促进发展为基础的过程性评价,而只关注结果的终极性评价,其实是对“过去”的关注,并不利于促进发展。
评价是一个过程,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同时也应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所以促进发展的评价不仅需要终极性的结果评价,更需要形成性的过程评价,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所以应将终极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重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
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也简单化了或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
只有质性评价才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
倡导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档案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课改提倡评价的多主体参与,学生、同伴、教师、家长都是参与者,体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沟通、选择和协商,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有机结合。
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改进。
在这同时,我认为还要关注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使其最大限度的接受评价结果。
由于教育活动的极其复杂性、多因素的制约性以及评价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使得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
在“应试”教育中,评价大多采用单一的方法,或是单纯定量的方法,或是单纯定性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教育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体验等,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不仅要考察认知层面,而且要考察行为层面。
新课程改革倡导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例如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更清晰、更准确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多元化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是:“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信息的多源性,评价标准的多维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对象的个体灵活性,评价操作的全程性,评价语言的可接受性。
”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
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