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精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精油
精油指的是用物理方法从动植物的某些部位取得的可挥发成分。

所谓“物理方法”包括水蒸气蒸馏法、直馏法、溶剂萃取法、压榨法、吸收解脱法、“手工”法等等。

水蒸气蒸馏法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已,但目前充斥市面的各种“芳香疗法”小册子却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只有水蒸气整馏法得到的才是“精油”,才“有效”,真是令人莫名其妙。

须知每一种精油的提取都有它最适宜的方法,如柑橘类(柠檬、白柠檬、甜橙、柑、橘、柚等)精油品质最好的是“冷榨法(或叫冷磨法)”制取的,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精油品质最差,二者的香气简直有天壤之别,从事香料工作的人无不知晓。

现在竟让完全外行的人来指手画脚,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茉莉花、玫瑰花、桂花、玉兰花、树兰花等高贵材料更不可能也不允许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一来得率太低,浪费原料,因为有许多易溶于水的宝贵成分丢失了;二来香气不好,这么娇嫩的花把它煮熟煮烂,香气不变坏才怪!(这些花原来是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得到“浸膏”,再用乙醇溶出精油成分,除去乙醇得到精油,在香料工业中叫做“净油”;品质更好的是用油脂吸收花朵释放的香气成分,吸到“饱和”后再用乙醇溶出,除去乙醇得到精油;现在还有更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得到的精油品质更佳。

)天然精油有些确实很贵,如玫瑰(花)油,保加利亚产的一公斤要十几万人民币,国产的一公斤也要一万多元,茉莉(花)油、桂花油、玉兰花油、树兰花油等国产的一公斤也要一万多元;檀香油、玳玳花油、月季油等一公斤五千元左右;也有很便宜的,如桉叶油、甜橙油、山苍子油、
薄荷油、柏木油等一公斤还不到一百元,不需要也不可能配制;薰衣草油、依兰油、广藿香油、柠檬油、茶树油、纯种芳樟叶油、玫瑰木油、玳玳叶油、迷迭香油、留兰香油等一公斤都是几百元,同一般的香精价格差不多。

一些不法商人用国产精油贴上外国商标用高价蒙骗消费者,如桉叶油贴上“法国产有加利油”(有加利是桉树的英文名称)每公斤卖到几千元人民币。

更常见的是用廉价的无香溶剂稀释,一般人单靠鼻子嗅闻是辨别不出来的。

有些美容院告诉人们“怎样识别天然精油”,说是“天然精油会在水上形成油滴”、“合成品或经过稀释的精油会在水中散开”、“天然精油滴在手心搓揉不油腻”云云,都是片面的,甚至是在误导消费者!说“天然精油是绝对安全的”,而“配制油无效并且有毒”,这种论调更是诳世狂言而且害人非浅!天然精油有毒的品种不少,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的就更多了!目前世界各国对香料香精的管理已经走上正轨,每年国际日用香料香精协会组织(IFRA)都会公布一批“准许使用”、“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香料名单,只要属于“准许使用”的,就说明是“安全可用的”,不分“天然”还是“合成”。

至于说什么“只有天然精油才有效”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持这种论调的人振振有词地说:“天然精油吸收日月精华”、具有什么“能量场”,更是无稽之谈!科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已经证实各种天然精油里面含有的成分对人和动物生理、心理的影响,例如“正薰衣草油”含有大量的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动物实验证实这两种成分确有镇静和安眠的作用(小白鼠踩滑轮的实验数据明显看出差异),正常人的脑波实验也肯定了这一点(闻到这两种化合物的气味时α-脑波的震动频率呈下降
趋势);而“穗薰衣草油”由于含有大量的桉叶油素,动物实验和人的脑波实验都证明它有清醒、振奋的作用,事实也是如此。

所以,香料工作者只要看到一个精油的成分报告,就能判断它有哪些“功能”,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起什么作用。

用合成香料配制的“人造精油”也是如此。

当然,消费者出于各种考虑(不单单是所谓的“疗效”,可能还会考虑生产时会不会污染环境、生态是否友好、价格是否合理等等)而有自己的看法,也有权知道自己购买的产品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

这一方面要靠商家们的诚信和自律,另一方面消费者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盲目听信那些片面的、不符合科学的、蛊惑人心的宣传,有可能的话多听听香料工作者和化学师的意见,必要时做些测试,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

天然精油的成分比较复杂,在化学家的眼里大体上可以分为下列几类:萜烯及其衍生物——萜烯有蒎烯、月桂烯、松油烯、柠檬烯、水芹烯、莰烯、蒈烯、罗勒烯、柏木烯、依兰烯、樟烯、榄香烯、杜松烯、毕澄茄烯、石竹烯、长叶烯、姜烯、檀香烯、桧烯、金合欢烯、丁香烯、红没药烯、大叶香根烯等,它们的香气各异,但基本上都属于“森林木头香”,人嗅闻之会觉得清醒振作,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萜烯的衍生物有芳樟醇、松油醇、4-松油醇、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橙花叔醇、倍半萜醇、金合欢醇、薄荷醇(薄荷脑)、龙脑、植醇、柏木醇、檀香醇、广藿香醇、香根醇、桉叶油素、茴香脑、樟脑、黄樟油素、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香芹酮、胡椒酮、侧柏酮、柠檬醛、甜橙醛、香茅醛、乙酸芳樟酯、乙酸松油酯、乙酸香叶酯、乙酸香茅酯、乙酸橙花酯、乙
酸薄荷酯、乙酸龙脑酯、薄荷呋喃等,香气与萜烯有较大的不同,有的有“药味”,闻之凉爽清新,如薄荷醇、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胡椒酮、桉叶油素、樟脑、龙脑、乙酸薄荷酯、乙酸龙脑酯、薄荷呋喃等;有的有花草的清香,闻之舒适愉快,如芳樟醇、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橙花叔醇、金合欢醇、乙酸芳樟酯、乙酸松油酯、乙酸香叶酯、乙酸香茅酯、乙酸橙花酯等;有的则有木头的香味,人闻之心情放松,有安眠作用,如檀香醇、广藿香醇、香根醇、松油醇、黄樟油素等。

脂肪醇类——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戊醇、异戊醇、己醇、叶醇、庚醇、辛醇、3-辛醇、壬醇、癸醇、十二醇、十四醇等,这些醇香气都比较淡弱,且在精油里含量一般也较少,不易引起注意。

低浓度的醇令人有“陶醉”感,心态比较平静;但叶醇和其它一些“不饱和醇”例外,人闻了它们的气味会感觉清醒,低浓度时有清新感。

芳香醇类——苯甲醇、苯乙醇、桂醇等,香气也都比较清淡,苯乙醇有玫瑰香气,桂醇有定香作用。

人闻到以后感觉舒适、安静。

酚类——苯酚、愈创木酚、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百里香酚(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甲基黑椒酚、地奥酚等,这些酚都有强烈的“药味”,且都有驱虫、杀菌、抑菌的作用。

“药味”会使人警觉,但精油中适量的“药味”会让人觉得“厚实”,不会太“轻飘”,而且“良药苦口”的古训也使一部分人对“芳香疗法”增强了信心。

酸类——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辛酸、癸酸、乳酸、苯甲酸、苯乙酸、水杨酸、桂酸等,在精油里面一般含量都比较少,由于味觉里的“酸味”是“五个基本味”(酸、甜、苦、咸、鲜)之一,闻
到“酸味”会刺激舌蕾分泌唾液,所以低分子的酸气味令人增加食欲;而分子量较大的酸尤其是“芳香族酸”(苯甲酸、苯乙酸、水杨酸、桂酸等)挥发性小,主要用作日化香精的“定香剂”。

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异戊酯、乙酸辛酯、乙酸3-辛酯、、乙酸叶酯、丁酸乙酯、丁酸异戊酯、异戊酸乙酯、异戊酸戊酯、异戊酸异戊酯、异戊酸叶酯、十二酸乙酯、十四酸乙酯、乙酸苄酯、乙酸桂酯、乙酸丁香酯、乙酸异丁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桂酸苄酯、苯甲酸苄酯、水杨酸甲酯、水杨酸戊酯、水杨酸苄酯、茉莉酮酸甲酯等,水果和部分鲜花的香味主要由这些酯类产生,酯类的香气令人兴奋、愉快,低级脂肪酸和低级脂肪醇组成的酯类香气能刺激人的食欲。

芳香族酸的酯类都有“药味”,浓度太高时令人厌食,精神压抑。

内酯类——丙位己内酯、丙位庚内酯、丙位辛内酯、丙位壬内酯、丙位癸内酯、丙位十一内酯、丙位十二内酯、丁位十一内酯、丁位十二内酯、香豆素等,一般有豆香、桃子香、椰子香、奶香,香气较沉闷,留香较持久,也是各种食物里固有的香气成分,低浓度时可以刺激食欲。

醚类——对甲酚甲醚、丁香酚甲醚、异丁香酚苄基醚等,都有花香,让清纯的花香带点“灵气”;对甲酚甲醚有动物香,浓度高时令人不快。

醛类——乙醛、丁醛、异戊醛、癸醛、苯甲醛、桂醛、香兰素等,除了香兰素以外,前几个醛在浓度高时气味都令人不快,幸而脂肪醛在精油里含量都不高,而苯甲醛和桂醛在某些精油里(如苦杏仁油、肉桂油等)含量有时可高达90%以上,“药味”很重,有特殊的治疗价值——不少人觉得有“药味”才是
“真正的芳香疗法”。

香兰素的气味是所谓的“饼干味”,因为大多数饼干都以香兰素为主要香气成分,人们闻到香兰素的气味也能勾起食欲。

但也有利用香兰素的气味减肥的报道,说是让需要减肥的人整天嗅闻香兰素的气味,闻久生腻产生厌食情绪,看起来也有道理。

酮类——丁二酮、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茉莉酮等,丁二酮是奶类发酵的主要气味成分之一,强烈的“酸奶味”,浓度低时也能激起人的食欲,浓度高时则令人不快;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茉莉酮等都是很好闻的花香,闻之令人舒适、愉快,但紫罗兰酮类闻久了对鼻子会有“麻醉”作用,短期内感觉不到任何气味,稍事休息就可以恢复。

桂花的香气成分里面有较多的紫罗兰酮类,所以桂花香气虽好,但不耐闻。

杂类——吲哚、甲基吲哚、吡嗪、甲基吡嗪、乙酰基吡嗪、呋喃、甲基呋喃、乙酰基呋喃、噻唑、甲基噻唑、乙酰基噻唑、烯丙基硫化物、二丙基二硫化物、异硫氰酸烯丙酯等,都是气味强烈、甚至恶臭的化合物,只有在浓度极低时才是鲜花或者食物的香味。

茉莉花和苦橙花的“鲜味”来自吲哚,配制茉莉花和橙花香精时如果不加点吲哚就没有所谓的“动情感”。

食物加热时由于糖和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产生了吡嗪、呋喃、噻唑等杂环化合物而有各种各样的“烹调香味”,人闻到时产生食欲,据说厨师是因为经常嗅闻它们的气味才发胖的;含硫的化合物是一些芳香蔬菜(葱、蒜、甘蓝菜等)特殊的香气成分,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大多数人闻到时有厌食情绪,因而含硫的精油也可由于减肥。

还有一点需要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绝大多数精油的香气与它们的“母体”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有着天壤之
别!如茉莉油同茉莉鲜花的香味就大相径庭,前者有明显的“药味”,而后者的清鲜气息几乎人人赞赏!玫瑰油与玫瑰鲜花的香味也不一样,前者带有沉重的膏香气息而后者是清甜芬芳、让人闻了还想再闻。

(有时调香师拿不到“实物”就闻着它们的精油仿配,如市面上长期以来销售的“茉莉香精”和“玫瑰香精”、“玉兰花香精”绝大多数是花精油的气味,而不是鲜花的香味。

最近情况有些改变,因为调香师又有了一个新的检验手段——顶空分析法,可以分析鲜花散发出的香气成分。

)其它精油也都类似,所以直接使用香草植物和使用精油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能套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