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思维
太极思维是在直观思维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理性思维它的创始人周敦颐提出了融儒释、道为一炉,纳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的《太极图说》,从“本然之全体”上建立了思辨的哲学逻辑结构。

而这种逻辑结构所遵循的思维方法,便是太极思维。

其特点是抽象性和逻辑性。

继而,朱熹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发挥和完善,使太极思维成为一种理性思维。

太极思维显然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立体的注重整体辩证而内在高度自律的巨系统。

一、太极思维的基本内容
1、天人合一思想
太极提出之初是用来说明宇宙生成之道的。

上古时代人们沉浸在对天的无限崇拜中,人类的最高法则就是天理,其他的一切道理都必须服从于天道。

老子更是将天人合一的大道理讲到了极至。

《道德经》通篇论道,从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之大道谈到圣人治国齐天下法宗自然的人道以及普通人修身养性为无为之事的虚怀若谷返朴归真的大化之境,并深刻地论述了这一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无为、虚、朴、真都是天道,也就是太极理论中所刻画的万物之源“太极”的本色特点。

后来的程朱理学更是在总结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气二元论”和“理一分殊”,强调了“理”是形而上,是具有普适性的真理,而“气”是形而下的,是遵守形而上的“理”的,万物都具备同一的理,万理出自一元。

这些无疑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核。

先人在对事物属性类别进行甄别的时候依据的两条原则,其一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从天道里寻找人道和地道,其二就是物象理论,万物必有表象,而以象来定类属。

2、整体和辩证思想(整体分合思维)
这里讲的整体和辩证思想是不同于中医学上对阴阳学说的表述。

阴阳学说完全是针对阴阳两元素的关系展开描述的,它所强调的整体性是建立在阴阳二分的前提下的。

而太极思维中我们看到的整体却不完全是这回事。

首先从太极图的表象来看,太极是浑然一体,阴阳未分化的,阴阳动态地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能肯定地把太极的世界截分为两块,在可以预见的发展变化的未来它可以表达为三块、四块、五块……,阴阳鱼只是代表了一种发展的变化的新生的趋势,而决不是僵化笃定的意象构成,也就是说太极之后决不仅仅是片面的二分法,而完全有可能是三分、四分、五分法的。

这也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真实含义。

另外老子有言“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可以为天下母”均表达了一种整体观的原始构成思想。

3、有序无序——混沌思想
《辞源》中认为混沌是天地未开辟以前之元气状态。

《辞海》中认为混沌亦作浑沌,是古人想象中世界形成前的状态(天地相连的状态),也指系统在相变过程中的一个状态。

二者的解释大同小异。

《道德经》中认为道(太极)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若有若无,静无声息而动无形体,微不可见而深不可测,昏昏昧全不见,其象其状“混”也。

混沌思想的实质可以慨括为两方面。

一、道体是虚空的,虚空中蕴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从表象来看虚空是无物之状,但从内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虚无只是一种母性的表象而实际上却蕴涵着蓬勃生发之机。

这显然适用于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之道。

老子言“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强调的就是这种征象。

二、从思维本身来看,思想状态的混沌莫一实际上是一种虚无宽敞开放接纳洞开的思维境况,正因为意念和心灵的静谧笃定,人们才能接纳融合感念所有的一切,才能最真实地接近事物和现象的本来面目。

4、象(意)与物(器)——物象理论(取象思维与意象思维)
物有象,可有多象;象表物,以象可以测物、推类物属,这是太极思维的另一重要构成。

物象理论(意象思维)反映了中国人善于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及其对客观事物阐释
的思维特点。

正如太极图那种洞开旋放的构成一样,意象思维彰显了一种完美的结合了开放与内敛、外在与含蓄的思维构成。

这种思维方式,充溢着中国人对朦朦胧胧的美感的偏爱,在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学、农学、医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象审美是东方人独有的审美观、审美意趣和趋向。

所谓的意象审美,是指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在整体和辩证理念的规范下,循物象之表达和感观,对美的一种自然去雕饰的含蓄的混沦的把握和愉悦。

意象之美是太极哲学(太极思维)在美学上的必然反映,是中国人在太极思维固化下必然发生的审美取向。

5、自然与中和(中庸)
自然无为是道家哲学的一个中心概念,也是太极思维的一个重要构成。

强调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本性去发展,不必用外界的压力去屈服它奴役它,事物本身具有发展的潜能和创造力。

自然无为,要求我们应该尊重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顺应事物的属性,尊重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与外界其它事物之间的瓜葛和内中纠缠以及事物曲线盘桓的发展轨迹。

自然无为不是一种无理性的懈怠的或者逃避的方式,而是一种更趋向理性化的睿智的选择,是事物发展进化的合理的有益的因素。

中和思想是太极思维的一个重要构成,等同的概念还有和合、协和、太和、和谐等。

老子《道德经》中指出:“冲气以为和。

”《管子·内业》中强调:“和乃生,不和不生。

”张载在《正蒙》中,以《太和》作为首篇,一开头便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命题。

他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细组、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张载以太和指称道体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太和,和之至也。

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阴阳异撰,而其氤氲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也。

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


6、自稳、自律与机转
机转是事物内部的一个重要现象和规律。

机转概念实际上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机转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每个阶段的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和抽象,包含着事物未来发展的态势和走向。

其二,机转是事物变化的前态,是萌芽状态下事物发展变化的概括,着重把握的是事物动态的机制和走向,但其立足点是事物的现在和过去,所以它的把握方式是完全建立在经验和意象直觉上的。

所以,机转应该是一个时空概念,是见微知著的关键所在,是对事物前瞻性的把握和认识,是对事物某一阶段某一时间的形态和趋向的归纳性的把握,是事物转变的契机,是变与不变之间甄别的关键。

中医学中强调的病机理论,实际上就是缘于《易经》中“几”的概念。

太极思维饱含着丰富的自律和自稳思维。

太极思维的自然观念中实际上寓含了事物的运动观,也就是事物的自律和自稳。

但是自然观念强调的只是事物自然无为的规律,以及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而自稳和自律强调的是事物的自身运动规律,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指向不同。

比如中医学理论中,机体的自律和自稳表现在机体的抗邪抵御能力(正气存内),机体自身修复能力,驱邪外出能力,抵御情志变化的能力和适应能力,清除自身代谢废物和垃圾的能力,自身体质的难以改变性,以及患病后机体的自觉稳态,导致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加等等。

而自然观表现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我们应该尊重机体的自然状态,充分利用中药的自然稳态和自律,顺势利导,驱邪愈疾。

二.太极思维(哲学)对中医的影响
太极思维对整个中医药体系的架构都有很深的影响,无论是对基础理论,还是中药、方剂理论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这种影响是全面的、细致的,是从指导思想上、建构思维上、有机联系上、系统架构上综合的把握。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偬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
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彰显了太极理论对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中的哲学指导地位。

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典型代表,关于其含义,最早明确提出是在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的同治法中将其定义为“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将异病同治定义为“疾病不同,证候相同,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指出,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性质相同的证,因而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简明中医辞典》指出“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病求本的精神,是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辩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之一。

1、异病同治理论溯源
1.1、异病同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

“同病异治”首见于《内经》,《素问·病能论》说:“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

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所谓同病异治也。

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

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这即是“同病异证”思想的原始起源。

后人根据这一思想结合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以相衬性语句提出了“异病同证”和“异病同治”。

同一个证见于多种疾病中,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其形成与整体观念和体质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异病同证在《内经》中没有明确的论述,但通过在《灵枢·五变》、《灵枢·本藏》、《灵枢·论勇》等篇中对不同体质类型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和耐受性、感邪发病后易产生的病变类型、以及发病后传变转归中的倾向性等的大量论述,间接表述了其“异病同证”的思想。

1.2、异病同治发展于张仲景。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对“异病同证”的论述主要体现于同一方剂的重复使用,即一方用治多病,其实质就是因证候相同而采取“异病同治”。

可以说“异病同治”导源于《伤寒杂病论》。

异病可以同治主要因为不同疾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位相同、病因同源、病机吻合便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仅《金匿要略》一书就有14篇56条18首方剂涉及到“异病同治”法则。

还有人对《金匾要略》“异病同治”规律进行了探析,从病性之寒热虚实、病位之表里脏腑以及病因病机相同的角度认为“异病同治”法则的运用关键在辨病性、辨病机、辨病因、辨病位。

1.3、异病同治命名于《石室秘录》
“异病同治”之概念的最早明确提出是在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的同治法中将其定义为“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

”并给予了具体的举例说明:“如四物汤可治吐血,又可治下血;逍遥散可治木郁,又可治数种郁;六君子汤可治饮食之伤,又可治痰气之积”。

不同的病,或吐血、或下血,出现血虚证,即可用四物汤补血;气、火、痰、湿数种郁出现肝郁脾虚证即可用逍遥散加减;不同的病,证属脾胃不健夹有痰湿气滞就可用四君子汤治之。

这些都是异病同治的例证。

1.4、异病同治应用于近现代
明清之后尤其是近现代,诸多医家对异病同治治则认识更为深入,有所发挥,不仅从理论上对异病同治的治则进行阐述,并将这一治疗原则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各科,获得良好的临
床疗效。

近年来,有学者报道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可以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如食道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不完全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也有学者报道以补中益气汤治疗头痛、眩晕、淋证获良效,所述病例,虽其病因、病位、主症各不相同,但其病机却是一致的,均守补中益气法加减变通而获良效.故临床凡符合脾胃虚,中气下陷病机者,无论内、外、妇、儿科诸多慢性病证,均可应用本方调治。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异病同治的治则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
太极思维是渗透到中医的思辨方法。

因为它的范围很广泛,几乎中医中处处有太极。

因为它开放,无所不包,所以中医中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用太极思维来解释。

我认为太极思维是圆运动的。

异病同治是因为不同病的基本病机相同,因而可以广泛应用。

它与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体质密切相关。

当然这也和一些中医的偏好有关,所谓剑走偏锋,一样可以治好很多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