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调查报告介绍3篇
失独群体调查报告
失独群体调查报告什么叫失独群体?一些家中因为病症或出现意外灾难使爸爸妈妈失去独生子,大家把那样的家中称之为失独群体。
下边是我搜集整理的失独群体调查报告,期待对您有一定的协助!失独群体调查报告(一)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信息,在中国,失独群体每一年以7.六万个的速率提高,如今在我国现有超出一百万丧失独生子的家中,这种家中大部分“独自一人”承担失独者之痛,独自一人应对养老服务、基本上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痛苦等难题。
为全方位掌握把握本市失独群体的存活情况、遭遇的艰难及日常生活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一同参加,关怀失独群体。
7月份,市政协妇女联合会界别委员会协同市计委、妇联,在市政协**、**副书记的领着下,深层次**县、**区及有关部门,根据征求情况报告、派发问卷调查、现场走访调查、研讨探讨等方式,对本市失独群体的基本情况、遭遇的关键艰难及缘故开展了专题讲座调查。
现将意见和建议综合性以下:一、本市失独群体的现况1、基本情况。
截止20**年3月,本市只有一个儿女的孕产妇数为628345人,在其中小孩子年纪在14岁下列的孕产妇数为437619人;已经确定计划生育政策家中尤其扶持目标2184人,在其中独生子身亡的扶持目标1436人(由于本市现阶段都还没做了失独群体状况的统计工作总结,因此这一数据只指女性法定年龄49岁领到独生子身亡独特补助的家庭主要成员数)。
以走访调查调查的**县为例子,49岁下列的独生子家中达74286户,占家中楼盘介绍的15.5%,在其中独生子发生意外**1人(女性法定年龄49岁),占独生子家中总户数的1.76‰。
现阶段发生的这群失独者大多数出世在上世纪50-六十年代,正逢在我国八十年代独生子现行政策严格遵守的时代。
伴随着独生子家中的增加,失独群体的难题也愈来愈突显。
2、经济发展情况。
丧子之痛让她们日常生活遥遥无期,也失去造就日常生活的主动性。
她们中绝大多数日常生活贫困,有极少数乃至四处奔波,借宿在村内的公有住房(如库房)或亲朋好友闲置不用的老房。
失独家调研报告
失独家调研报告标题:失独家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失独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旨在探讨失独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调研结果表明,失独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包括人口流动、经济压力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
为了解决失独问题,需要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一、介绍失独问题失独指的是在儿童时期失去父母或亲生父母一方的情况。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独现象在我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给失独群体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二、失独现状分析1. 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等原因,许多农村家庭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乡,或者将孩子送到城市工作的亲戚家抚养。
这种人口流动导致失独问题的频繁发生。
2. 经济压力在现代社会,经济问题往往成为导致失独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不少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抚养儿童的费用,被迫将孩子寄养或者送给国家收养机构。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为了多赚钱,不得不长期离家工作,导致儿童失去了父母的陪伴。
3. 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结构变化也是导致失独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因为离婚、丧偶等原因破裂,导致儿童失去父母的抚养。
此外,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一些家庭只能放弃一个孩子,使其失去兄弟姐妹的陪伴。
三、失独问题带来的影响1.心理影响失独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
2.教育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的关怀,失独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面临学习困难、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3.社会适应问题失独儿童长期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难以适应社会环境。
四、解决失独问题的对策1.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为失独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2.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对失独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3.加强教育保障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失独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失独家庭情况汇报
失独家庭情况汇报失独家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而这个子女也因意外或疾病等原因离世,使得家庭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失独家庭的情况备受社会关注,因此我们对失独家庭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关心和帮助这些家庭。
首先,我们调查了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失独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子女离世的原因主要是意外事故和严重疾病,这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和痛苦。
同时,失独家庭中的父母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已经进入了退休年龄,失去了子女的陪伴,心理上的创伤更加深重。
其次,我们调查了失独家庭的心理状况。
调查显示,失独家庭的父母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自责等。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生活的动力和希望。
而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存在着沟通不畅、情感隔阂等问题,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
失独家庭的父母通常需要面对独居、生活费用、医疗保障等问题,由于年龄偏大和身体状况的限制,他们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同时,由于失去了子女的经济支持,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较为困难。
最后,我们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措施进行了调查。
目前,社会上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措施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失独家庭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重拾生活的希望。
总之,失独家庭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和帮助的群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和汇报,能够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动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失独家庭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和关爱的社会环境。
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doc
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如何破解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在多界别提案中,政协委员向政府提出多项建议,农工党中央建议政府统计失独家庭,并定期发布数据。
民进中央和农工党中央均建议成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
针对失独群体问题的存在以及其严重性,建议在国家、政府层面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正视失独问题的存在,全中国要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字,并定期发布,便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关于失独家庭的调查报告内容,请看下文。
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1、基本情况。
截至20**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目前还没有做过失独家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字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
以走访调研的**县为例,49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达74286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1人(女方年满49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1.76。
目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恰逢我国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独家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经济状况。
丧子之痛让他们生活无望,也失去了创造生活的积极性。
他们中大部分生活贫苦,有极个别甚至居无定所,借住在村里的公房(如仓库)或亲戚闲置的旧房。
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117-**5元/月的农村低保、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家庭普遍较为微薄的劳动所得。
城镇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270-350元/月的城镇低保金、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个人劳动所得。
相对而言,农村失独家庭的经济更拮据,面临的生存挑战更严峻,对经济帮扶的需求更大。
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前言失独妇女指的是年轻至中年期夫亡,没有生育或所有子女均已去世而无法正常承续家族后代的女性。
根据调查,失独妇女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失去配偶和子女的双重打击使得失独妇女面临着心灵、身体和经济上的困境,人们对此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共100位失独妇女,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背景和家庭收入水平。
其中,60%的调查对象年龄在40岁以下,80%的调查对象仅有中等及以下教育水平,90%的失独妇女家庭收入不足中等收入水平。
基本情况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如下失独妇女的基本情况:年龄60%的失独妇女年龄在40岁以下,25%的失独妇女年龄在40~60岁之间,15%的失独妇女年龄在60岁及以上。
学历80%的失独妇女仅有初中及以下的教育水平,20%的失独妇女具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水平。
家庭收入90%的失独妇女家庭收入不足中等收入水平,10%的失独妇女家庭收入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就业情况70%的失独妇女处于无业状态,其中20%的失独妇女是家庭主妇,50%的失独妇女是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由于年龄和教育背景的限制,部分失独妇女无法适应从事高技能或高薪职业的要求。
心理状况失独妇女群体面临着心理、社交、经济等多方面的困扰。
本次调查得出的结果如下:心理和社交80%的失独妇女承受着难以言表的心理痛苦,60%的失独妇女感到自我价值低下和无力改变现状。
80%的失独妇女感到社交压力大,70%的失独妇女感到孤独无助。
经济鉴于家庭收入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失独妇女面临着经济问题。
90%的失独妇女无法独立解决经济问题,无论是生活费用还是孩子教育费用都存在巨大的困难。
对策建议失独妇女群体的处境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相关部门应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本次调查得出的对策建议如下:心理疏导鉴于失独妇女面临着心灵上的巨大伤害,社会和相关部门应当对失独妇女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从心理上获得积极向上的能量。
就业扶持为了让失独妇女由于经济原因进一步陷入困境,社会应该将失独妇女纳入到各种就业扶持项目中,为失独妇女走向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失独家庭问卷调查及报告
失独家庭问卷调查及报告调查背景中国有数以万计的失独家庭,这些家庭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态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独家庭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我们在社交媒体和论坛等互联网社区上发起了这项调查,并向失独家庭及其朋友、亲属、同事等人群发出了邀请。
最终,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212份回复,其中170份来自失独家庭,42份来自其亲属、朋友等周边人群。
调查结果家庭状况在所有回复中,有68.4%的失独家庭没有其他子女,仅剩31.6%的家庭有其他子女或宠物。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失独家庭中有11.8%的家庭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去世的情况,这让家庭的负担更加沉重。
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结果显示,63.5%的失独家庭过去有过情感问题或精神障碍的病史。
在这些病例中,有34.1%的人被诊断为焦虑症,29.4%的人被诊断为抑郁症,9.4%的人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此外,还有一些失独家庭报告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感觉孤独、无能为力和不被理解。
支持和需求在所有失独家庭回复中,有70.6%的人表示他们的亲友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其中48.8%的人希望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
此外,还有28.8%的失独家庭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社区支持和资源,如心理健康咨询、孤独症支持小组和经济援助等。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失独家庭的大多数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家庭而言,给予多一点的关爱和陪伴可能会带来重大的帮助。
对于社会而言,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来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帮助他们从心理和社会上恢复和融入社会。
蚌埠失独家庭调研报告
蚌埠失独家庭调研报告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蚌埠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独家庭。
这些家庭面临着严重的心理、经济和社会问题,亟需社会关注和支持。
为了解蚌埠失独家庭的现状和需求,本次调研对失独家庭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调查。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的收集。
我们共访谈了10个失独家庭,并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了90份有效问卷。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相关政策和社会资源的研究。
调研结果失独家庭的现状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蚌埠失独家庭的现状如下:1. 多为老年夫妻:失独家庭大部分是年龄较大的夫妻,他们由于独生子女的离世不仅面临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还需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
2. 心理压力较大:失独家庭普遍存在着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失去了亲人的他们感到孤独、无助甚至绝望,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帮助。
3. 经济负担加重:独生子女离世之后,失独家庭的经济负担变得更加沉重,他们需要支付丧葬费、医疗费以及消耗性的心理治疗费用。
4. 社会支持缺乏:现有的社会支持体系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怀与扶持力度。
失独家庭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蚌埠失独家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疏导和辅导:失独家庭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重建生活信心。
2. 经济援助:由于独生子女的离世,失独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大,他们需要得到一定的经济援助和帮助,减轻经济负担。
3. 社会关怀:失独家庭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关爱,例如由政府牵头组织的慰问活动、志愿者的陪伴等。
4. 法律保障:失独家庭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失独家庭的保障力度,加强对他们的法律维权支持和保护。
政策建议基于对蚌埠失独家庭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建立心理疏导和辅导机制: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帮助失独家庭重建自信和生活信心。
社区失独家庭情况说明范文
社区失独家庭情况说明范文咱们社区啊,有这么一些特殊的家庭,就是失独家庭。
这失独家庭呢,简单来说,就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对一个家庭来说,那打击可太大了。
就拿老王家来说吧。
老王两口子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政策,只生了一个儿子。
这儿子啊,可一直是他们的心头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老王为了儿子的成长,起早贪黑地挣钱,供儿子读书,就盼着儿子能有出息。
儿子也挺争气的,一路顺顺利利地上大学,毕业后找了个不错的工作。
可谁能想到呢,一场意外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儿子就这么突然没了。
老两口一下子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以前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儿子回来的时候欢声笑语不断,现在呢,家里冷冷清清的。
老两口每天对着儿子的照片发呆,那眼神里满是思念和痛苦。
而且啊,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儿子还能帮着分担点家务,遇到啥事儿还能跟儿子商量商量,现在就只能两个人互相扶持着。
可有些事儿啊,比如重活累活,他们年纪大了,干起来就特别吃力。
再说说经济方面。
老两口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经常生病。
以前儿子在的时候,还能给他们一些经济上的支持,现在光靠着他们那点退休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每次去医院看病,那费用就像一座小山一样压在他们心头。
药费、检查费啥的,算下来真不是个小数目。
在精神上,他们也特别孤独。
周围的邻居们都有儿有女的,逢年过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可老王家呢,一到这种时候就特别难受。
看着别人阖家团圆,自己家里却冷冷清清,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
他们也很少出门和邻居聊天了,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沉浸在对儿子的思念当中。
咱们社区里像老王家这样的失独家庭还有好几户呢。
他们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精神上的孤独,还有经济上的压力。
这些失独家庭就像被风雨吹打的花朵,需要我们社区大家一起去关心、去爱护。
我们得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能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比如说,在生活上,我们可以组织志愿者定期去他们家里帮忙打扫卫生、买买东西啥的。
街道失独情况汇报
街道失独情况汇报街道失独情况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关心和重视的社会现象。
在我们的街道社区中,失独家庭的情况时有发生,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心失独家庭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情况。
首先,失独家庭的数量在我们的街道社区中并不少见。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失独家庭的数量占到了社区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十。
这个数字虽然不算是很高,但是也不能忽视。
失独家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这也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其次,失独家庭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困难,由于失去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失独家庭往往面临着生活困难。
其次是心理方面的困难,失独家庭的父母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再次是社会融入的困难,失独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着社会适应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此外,失独家庭的关爱和支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我们可以建立失独家庭关爱基金,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我们也可以组织心理援助团队,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我们更可以加强社区服务体系,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最后,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失独家庭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失独家庭一定能够重新走向幸福,社会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街道失独情况汇报到此结束,希望我们的关注和努力能够为失独家庭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帮助。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爱失独家庭,共同建设美好社会!。
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2019年范文
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如何破解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在多界别提案中,政协委员向政府提出多项建议,农工党中央建议政府统计失独家庭,并定期发布数据。
民进中央和农工党中央均建议成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
针对失独群体问题的存在以及其严重性,建议在国家、政府层面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正视失独问题的存在,全中国要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字,并定期发布,便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关于失独家庭的调查报告内容,请看下文。
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1、基本情况。
截至20**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目前还没有做过失独家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字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
以走访调研的**县为例,49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达74286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1人(女方年满49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1.76。
目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恰逢我国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独家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经济状况。
丧子之痛让他们生活无望,也失去了创造生活的积极性。
他们中大部分生活贫苦,有极个别甚至居无定所,借住在村里的公房(如仓库)或亲戚闲置的旧房。
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117-**5元/月的农村低保、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家庭普遍较为微薄的劳动所得。
城镇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270-350元/月的城镇低保金、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个人劳动所得。
相对而言,农村失独家庭的经济更拮据,面临的生存挑战更严峻,对经济帮扶的需求更大。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篇调研报告: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摘要:失独家庭是指已经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许多家庭面临失独的困境。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失独家庭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一、背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有多年。
然而,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了独生子女,导致他们面临心理和经济的巨大压力。
失独家庭逐渐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现状调研结果1. 心理压力:失独家庭的父母普遍感到失落、无望和孤独。
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支持,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 经济困境:失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通常是夫妻双方的退休金或劳动收入。
然而,在面临老年疾病和家庭开支压力时,这些收入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3. 社会关怀的不足:许多失独家庭在社会关怀方面存在欠缺。
他们感到被遗忘,缺乏支持和帮助。
三、帮扶措施建议1. 心理咨询和支持:失独家庭应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2. 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为失独家庭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或开展自己的事业,提高经济能力。
3. 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社区关怀网络建设:建立失独家庭关怀网络,包括社区志愿者、社工机构等,为他们提供定期的关爱和支持。
四、帮扶调研结论失独家庭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面临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困境。
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帮扶措施,包括心理咨询支持、职业培训创业、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和社区关怀网络建设等。
希望通过此项调研,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失独家庭问题的重视,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完 -。
失独家庭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
其中,失独家庭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失独家庭是指因生育政策、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
这些家庭在失去唯一的孩子后,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境。
为了深入了解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我们组织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对失独家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二、调查背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意外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失独家庭数量逐年上升。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失独家庭已超过1000万户。
这些家庭在失去唯一的孩子后,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
三、调查方法本次社会实践采用以下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进行调查。
2. 深度访谈:选取部分失独家庭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困境。
3. 观察法:实地观察失独家庭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收集到10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失独家庭占40%,女性失独家庭占60%。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占70%,50岁以下的占30%。
调查结果显示,失独家庭普遍面临着生活困境、心理压力和社交困境等问题。
2. 生活状况调查发现,失独家庭在生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经济困难:大部分失独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差,收入来源单一,难以应对日常生活开支。
(2)住房条件:部分失独家庭居住环境较差,住房面积较小,生活设施不完善。
(3)医疗保健:失独家庭在医疗保健方面面临较大困难,难以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
3. 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失独家庭在心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悲伤情绪:大部分失独家庭在失去孩子后,长期处于悲伤情绪中,难以走出悲痛。
(2)孤独感:失独家庭在社交方面面临困境,难以融入社会,产生孤独感。
[失独老人补助政策]失独家庭调研报告范文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失独家庭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失独家庭调研报告1在**区的城乡低保家庭里面,存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年龄在49岁以上,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的空虚。
他们都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计生事业做出贡献,而今却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
**区民政局一直对这一群体深感同情和关注,今年6月上旬,该局深入社区、村组入户走访,对低保失独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相关情况整理如下一、低保失独家庭生存现状表面上看,没有孩子是失独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唯一不同,但实际上,失独引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失去独生子女后,孩子的母亲通常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只能放弃再生育;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家庭瓦解;为了逃避有关孩子的一切邻里家常,一些失独父母切断与亲朋好友的联络,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苟活;无配偶的主要投靠亲友或独自居住,有的甚至连进养老院、上手术台,都找不到儿女为自己签字……经过调查摸底,我区城市低保家庭里共有19户失独家庭,其生活质量低下,其家庭现状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二类是因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养老堪忧的家庭。
此类型家庭有2户,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64岁,智力三级残,患有严重胃病,无生活自理能力,其丈夫陈群岩,70岁,患有严重的哮喘、心肺病,其独生女儿**智力一级残,于2013年元月死亡,目前两老仅靠低保金艰难度日。
他们的共同点是,因病因残等原因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独生子女的去世使他们不仅失去了生命的传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赡养保障。
第三类是中晚年丧子,因悲痛阴影相互埋怨、丧失生育能力而感情破裂离婚,晚年越发孤寂和贫困的家庭,此类家庭我区共有11户,占到了总数的58%,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54岁,女,1984年5岁的儿子**溺水而死,因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实行一胎结扎手术的她因不能再生育,其丈夫与其离婚,现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身体多病,丧失劳动力,仅靠低保度日。
失独家庭调查报告介绍3篇
失独家庭调查报告介绍3篇失独家庭调研报告(一)什么是失独家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
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独家庭。
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失独家庭成员因丧子打击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常常选择自我封闭,拒绝与社会接触,内心孤寂,处于社会的边缘化。
这个群体的年龄大部分在50岁左右,女人的这个年龄基本上很难再生育,而男人再生育的机会相对大一些。
因此,相对而言失独家庭中女性受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同时我们发现有原配偶陪伴的失独者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过丧偶尤其是离婚失独者的精神状况,而再婚重组家庭的失独者精神状况相对又有所好转。
相对而言城镇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更大,对精神帮扶的需求更迫切。
二、我市失独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主要问题⑴经济收入偏低。
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失独家庭收入达不到当地的平均水平。
尤其是农村失独家庭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府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给)等方面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城镇失独家庭除部分领取退休金的有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外,其他失独家庭的经济状况跟农村失独家庭相似。
独生子女因病去世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家庭在支付大量医药费后陷入经济困难,占到所有返贫家庭的50%以上。
⑵精神创伤极大。
失独家庭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调研报告失独家庭调研报告范文失独家庭调研报告1湖南省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累计少出生3600多万人,节约孩子抚养费1.1万亿元。
计划生育的初衷已得到实现,有计划的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失独”老人们成为一个日益放大的群体,将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
一、农村老年失独家庭现状天元区乡镇农村户口的老年失独家庭有37户,50人。
1.年龄分布49-6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7人,占总数的34%;61-7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5人,占总数的30%;71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有18人,占总数的36%。
2.婚姻状况3.独生子女死亡情况4.生活保障现50人均享受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2013年起每人每年由政府的财政部门发放扶助金3600元。
有退休工资的失独父母8人,占总数16%(其中退休工资1000元以上3人,1000元至500元4人,500元以下1人。
);五保户9人,占总数18%;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人,占总数6%。
无固定收入30人,占总数的60%。
5.孙子女情况6.居住情况7.身体健康状况二、数据采集说明(一)此次调研针对的失独父母为以下几种情况1.女方年满49周岁失去生育能力的家庭,或丧偶、离异单身年满49周岁的父亲。
生育情况未违反湖南省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要求。
2.符合情况1的父母,曾经生育子女或收养子女,同时存活子女数从未超过两个,现在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3.符合情况1的再婚家庭,夫妻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子女死亡的一方任统计为失独的父亲或母亲。
4.夫妻双方均未生育过,未纳入此次调研范围。
(二)数据采集方法1.多人群调查⑴直接调查对象本人。
入户直接向对象本人核实情况,并查看有关证件以确认年龄、户籍、子女残疾等情况。
⑵向对象的邻居老人了解情况。
左邻右舍比较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印证对象情况。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篇一: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一.1.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1.失独群体的数量规模虽然近年来失独现象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仍没有权威机构对失独群体的具体数量规模进行准确调查,根据人口普查等相关统计资料,有些学者对我国失独群体的数量、增长速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推断。
中国社科院人口学者王广州在20xx年3月1日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人口政策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失独家庭在20xx 年已达百万,而且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到2050年累计死亡10岁及以上独生子女总人数将过千万。
人口学专家易富贤认为“即便不计算20xx年后新增独生子女家庭和死亡孩子数量,到2035年也会有1000万失独家庭”。
主流观点认为“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
这样的发展态势,使得失独已不再是个人和家庭问题,已经上升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备受当前国内专家学者关注的新课题,成为我们党和各级政府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2.失独群体的健康状况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独生子女的死亡,独生子女的失去就意味着完整的、稳定的三角形家庭结构的缺损和瓦解。
幸福生活的崩溃和毁灭,痛苦生活的开始和延续,对失独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外部生活的翻天覆地,还有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已。
符号互动论认为,当自我概念或身份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得到肯定时,人们将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反之,自我概念或身份不能得到证明时,将会体验到消极的情感。
失独群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和通常的地域范围内体验到的基本上都是消极情感。
对过去,有遗憾、有怀念、有自责、有悔恨;对现实,有悲伤、有痛苦、有宿命感、有阴郁、有焦虑、有逃避、有破罐子破摔、有自残自杀;对未来,有恐惧、有失望、有绝望。
同时,因独生子女的离去而引发的身体病变、经济贫困、夫妻关系紧张、未来的空巢生活压力等更让失独父母不堪承受。
失独家庭情况说明范文
失独家庭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人士]:您好!我想跟您说说我们失独家庭的情况。
我们家原本也是和和美美、充满欢笑的。
孩子就像一颗最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整个世界。
我们盼着他一点点长大,看着他从一个小不点学会走路、说话,然后背着小书包去学校。
每一步成长都像是我们生活里最美好的乐章。
可是啊,天有不测风云。
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具体事件],就像一场暴风雨,无情地把我们的星星给夺走了。
当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们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以前那些充满希望和快乐的计划,一下子都变得毫无意义。
早上起来,看着孩子空荡荡的房间,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
咱们失独家庭,在经济上也面临着不少的难题。
孩子没了,就像家里少了一个顶梁柱的希望。
我们年纪也越来越大,身体开始各种出毛病。
去医院看病吧,那费用就像流水一样,光靠我们那点微薄的退休金或者积蓄,有时候真的是捉襟见肘。
就说我上次生病吧,住院费、药费什么的加起来,差点把家底掏空,还得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这心里的滋味啊,别提多难受了。
再说说精神上的苦。
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心里就像缺了一块永远补不上的肉。
逢年过节,看着别人家团团圆圆的,孩子在身边又是笑又是闹,我们只能偷偷抹眼泪。
周围的邻居们有时候也会无意说起孩子的事情,那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我们心上。
而且,咱们这心里的苦啊,也不知道该跟谁说。
跟亲戚朋友说吧,说多了怕人家嫌烦,只能自己默默忍着,感觉都快憋出病来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有些事情年轻人可能一下子就能搞定,可我们年纪大了,就觉得特别吃力。
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讲究上网办理,我们对着那些个电脑屏幕、手机软件,就像看天书一样,想弄明白可太难了。
还有啊,家里要是有个重活累活的,连个能搭把手的孩子都没有,只能自己慢慢干,有时候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不过呢,我们也知道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好心人,政府也一直在关心我们。
有时候社区会来看看我们,送点生活用品啥的,这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让我们心里暖烘烘的。
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一、失独妇女的基本情况1、人员数量。
三县六区妇联初步统计,**市失独妇女家庭316户,其中夫妻双方健在的243户,丧偶失独妇女73户,占失独妇女家庭总数的23.1%,困难失独妇女家庭(低保及大病等低保边缘困难户)180户,占失独妇女家庭总数的56.96%。
其中,城镇失独妇女247户、农村失独妇女69户,分别占失独妇女家庭总数的78.2%、21.8%。
2、年龄分布结构。
49岁(计生特扶年龄标准)以下的76户,约占失独妇女总数的24%;49—55岁的86户,占失独妇女总数的27.2%;55—70岁的125户,占失独妇女总数的39.6%,70岁以上的29户,占失独妇女总数的9.2%。
3、文化程度。
从全市总体来看,失独妇女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204人,占失独妇女总数的64.6%,高中99人,占失独妇女总数的31.3%,高中以上13人,占失独妇女总数的4.1%,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分布在市区失独妇女中。
农村失独妇女文化偏低,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农村失独妇女(主要集中在三县及淮上区)小学及文盲54户,占农村失独妇女总数的78.3%,初中的占21.7%,全部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4、享受帮扶政策。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我市女方49岁以上符合政策要求的失独家庭可申请享受计生特扶政策,独生子女死亡或三级残疾以上,独男每户135元/每月,独女145元/每月,部分特困失独妇女享受低保、残联救助、慰问金等临时性救助等。
5、经济收入情况:市区失独妇女大多为夫妻退休,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等,退休工资或打工收入普遍偏低,经济情况大多一般。
农村失独妇女及部分独生子女重度残疾的妇女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二、失独妇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2、精神、健康状态深受影响。
失独妇女遭受“白发人送了黑发人”的厄运打击,无法接受现实,精神、身体遭到极大伤害。
失独妇女往往选择自行封闭,逃避社区和村镇活动,离群索居,生活态度冷淡,经常触景生悲,看见人家热闹团圆的场景,经常悲伤。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模板)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人员:成员1;成员2;成员3……负责人:负责人1;负责人2;负责人3……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名词解释“失独家庭”为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
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2013年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
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依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
首先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
其次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
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
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独家庭调查报告介绍3篇失独家庭调研报告(一)什么是失独家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
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独家庭。
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失独家庭成员因丧子打击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常常选择自我封闭,拒绝与社会接触,内心孤寂,处于社会的边缘化。
这个群体的年龄大部分在50岁左右,女人的这个年龄基本上很难再生育,而男人再生育的机会相对大一些。
因此,相对而言失独家庭中女性受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同时我们发现有原配偶陪伴的失独者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过丧偶尤其是离婚失独者的精神状况,而再婚重组家庭的失独者精神状况相对又有所好转。
相对而言城镇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更大,对精神帮扶的需求更迫切。
二、我市失独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主要问题⑴经济收入偏低。
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失独家庭收入达不到当地的平均水平。
尤其是农村失独家庭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府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给)等方面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城镇失独家庭除部分领取退休金的有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外,其他失独家庭的经济状况跟农村失独家庭相似。
独生子女因病去世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家庭在支付大量医药费后陷入经济困难,占到所有返贫家庭的50%以上。
⑵精神创伤极大。
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内在创伤。
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失独老人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陷入精神抑郁,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
另一方面来源于外来创伤。
一些人把失独者视为不祥之人,他们所给的东西也被视为不祥之物,这种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无疑更刺痛了失独老人的心。
因此,相对于物质帮扶而言,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为迫在眉睫。
⑶养老就医极难。
调查显示,失独家庭普遍存在患病率较高、生活资源缺乏、养老困难等特点。
“我不怕死,只怕老,只怕病。
”这是我们走访调研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如何养老就医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在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下,那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不好的失独家庭,尤其是这一类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就医更是个大难题。
医疗开支让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还常常面临无人办理正常医疗住院手续和术后无人照料等问题。
2、产生的原因(1)社会关怀不够。
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门养老服务机构,也没有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和民间组织。
随着失独家庭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益服务事业和社会养老工作明显滞后。
(2)自我激励不够。
主要体现在失独家庭无法走出丧子之痛的心灵创伤,丧失生活信心,无望开创新生活。
失独家庭在生活中往往会面临诸多正常家庭无法想象的困难,据调查,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近半数患有抑郁症。
丧子之后,他们的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恐惧一切节日和聚会,极力躲避世俗人伦,常常处于压抑和自闭之中,无法积极地投入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城镇失独家庭。
三、关于解决我市失独家庭主要问题的建议独生子女家庭,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践行者,对降低人口出生率、抑制人口过快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失独家庭的出现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政策所迫、意外所致、生理所限。
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化解心理障碍,既需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政府的帮助,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为此,我们建议: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生育政策法规。
建议考虑放宽“单独生两胎”的政策,增强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失独家庭的发生机率。
二是社会对失独家庭增加关怀。
在生育政策法规的出台上,给予所有失独家庭相应的扶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失独家庭帮扶对象的年龄划分。
建议政府出台关爱失独家庭的相关政策,明确享受对象、享受标准、负责部门、审批程序、资金筹集与发放管理等基本内容。
二是建立健全对失独家庭的养老机制。
根据大多数失独家庭养老的实际,建议政府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服务功能。
根据我市财政收入状况和上一年度的物价上涨指数,提高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
由政府为失独家庭购买养老保险,以保险形式为失独家庭养老提供最重要的保障。
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建立相关社会资源向失独家庭适当倾斜的政策体系。
人社和卫生部门参照五保、低保、残疾人标准,给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失独家庭成员免费享受医保和养老保险待遇。
民政部门参照“三无”和“五保”老人待遇,将年满55周岁的失独女性和年满60周岁的失独男性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城乡低保救助范围,尤其是对患有疾病、无生活来源的失独对象,更要适当放宽年龄限制,通过采取分散与集中供养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卫生部门出台看病就医的特别扶助政策,定期为失独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亲情护理服务。
三是定期发布失独家庭的权威数据。
1、建议加强对失独家庭的信息统计工作。
建立包括所有失独者在内的失独家庭数据库,定期面向社会公布权威统计数据,并及时更新,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建议同时建立失独家庭健康档案。
明确记录每个失独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卫生医疗机构协调,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服务。
2、建立健全失独家庭社会公益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失独家庭社会关爱救助”机制。
建立网络心灵驿站,通过开辟失独家庭网站专栏、建立失独者qq群等形式,面向社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和心灵交流等活动,为失独家庭搭建一个及时、便捷的现代化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失独家庭,营造人人尊重、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氛围。
同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失独家庭做义工,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二是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资金共同参与机制。
建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失独家庭养老服务事业,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成立社会养老爱心机构,鼓励社会兴办养老院和专门的失独家庭老年公寓,形成政府补贴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多元化集资的失独家庭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
三是建立多部门帮扶的联动机制。
帮扶失独家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扶助、医疗救助、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多个领域,绝非一个部门的事。
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帮扶优势,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帮助失独家庭走出精神低谷、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尤其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特色优势,针对失独母亲这个新弱势群体中特殊人群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关怀失独母亲公益活动。
3、积极引导失独家庭重拾生活信心。
一是开展精神慰藉。
建议设立心理咨询公益岗位,充分发挥(村)社区的基层工作者和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培训,指导他们定期与失独家庭成员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比如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一对一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痛苦。
二是鼓励并帮助失独家庭重新构建完整家庭。
对于尚处于生育期且有生育意愿的失独家庭,开展“再生育”服务。
除帮助他们办理相关生育证件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为其免费提供生理检查、优生监测等相关生育信息免费咨询和检查服务。
遇到本级医疗部门解决不了的难题,应积极联系上级医疗部门,免费提供实验室检查、试管婴儿培育等系列生育信息咨询服务。
对于失去生育能力,愿意收养子女的失独家庭,开展“重组家庭”服务。
民政局、公安局和人口计生委积极协调,主动提供有关收养信息,优先安排收养福利机构儿童,对失独家庭在办理合法收养手续、婴儿入户手续时实行特事特办,繁事简办。
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失独家庭参加社会活动。
引导失独家庭、有特长的空巢老人组建各种文体队伍,开展文体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娱乐身心,融入社会,用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来冲淡他们的记忆伤痛。
失独家庭调研报告(二)在**区的城乡低保家庭里面,存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年龄在49岁以上,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的空虚。
他们都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计生事业做出贡献,而今却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
**区民政局一直对这一群体深感同情和关注,今年6月上旬,该局深入社区、村组入户走访,对低保失独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
现将相关情况整理如下:一、低保失独家庭生存现状表面上看,没有孩子是失独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唯一不同,但实际上,失独引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失去独生子女后,孩子的母亲通常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只能放弃再生育;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家庭瓦解;为了逃避有关孩子的一切邻里家常,一些失独父母切断与亲朋好友的联络,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苟活;无配偶的主要投靠亲友或独自居住,有的甚至连进养老院、上手术台,都找不到儿女为自己签字经过调查摸底,我区城市低保家庭里共有19户失独家庭,其生活质量低下,其家庭现状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二类是因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养老堪忧的家庭。
此类型家庭有2户,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64岁,智力三级残,患有严重胃病,无生活自理能力,其丈夫陈群岩,70岁,患有严重的哮喘、心肺病,其独生女儿**智力一级残,于2013年元月死亡,目前两老仅靠低保金艰难度日。
他们的共同点是,因病因残等原因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独生子女的去世使他们不仅失去了生命的传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赡养保障。
第三类是中晚年丧子,因悲痛阴影相互埋怨、丧失生育能力而感情破裂离婚,晚年越发孤寂和贫困的家庭,此类家庭我区共有11户,占到了总数的58%,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54岁,女,1984年5岁的儿子**溺水而死,因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实行一胎结扎手术的她因不能再生育,其丈夫与其离婚,现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身体多病,丧失劳动力,仅靠低保度日。
第四类就是夫妻在独生子女去世后,相依为命艰难生活的低保家庭。
此类家庭我区共有4户,以**乡**社区的**为代表,两口子现在打点零工,力所能及地解决自己的生计和养老问题,不想过多地给政府增添麻烦。
二、低保失独家庭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及期望1、失去子女且不可能再拥有子女的精神打击,是失独家庭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也是令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内心极度空虚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