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1.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在新课改下,教学的理念和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实现学生研究三大语文能力: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关注人的发展也是重要的。

2.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高中语文必修共5册,每册都由4个模块构成。

这四个模块分别是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

这些模块的内容涵盖了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知识积淀,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等方面。

3.各模块结构体系具体内容:阅读鉴赏模块分为五册。

每册都包括若干个单元,如小说一、现代诗歌、抒情散文等。

不同单元侧重于不同的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或者情感与意象、情趣与理趣、人物与环境等方面。

此外,还包括性格与冲突、情节与语言等内容。

表达交流模块分为五册,涵盖了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方面。

其中,写作部分包括心音共鸣、亲近自然写景、人性光辉、黄河九曲、直面挫折等不同主题,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

口语交际部分则包括演讲、讨论、辩论、访谈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和交际技巧。

梳理探究模块分为五册,涵盖了优美的汉字、成语、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文言词语和句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文化和文学知识。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内容和研究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瓦尔登湖是XXX的著名作品,记录了他在湖边度过的日子。

这本书是一本说理议论的书,表达了XXX对社会现状的看法。

在必修4的第三单元中,我们研究了拿来主义,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想,与XXX的思想有所不同。

在必修5的第三和第四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关于“木叶”的内容,这是一种日本动漫中的元素。

2.古典散文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秦汉时期的史传篇和魏晋唐宋时期的序跋抒怀记游篇。

这些经典作品包括《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史记·鸿门宴》、《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和《过秦论》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文学常识、文学史、文学作品和语言文字四个方面。

其中,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基本
概念、文体与修辞、评价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等;文学史则
包含了先秦战国到现代的文学史演变过程以及相关的文学流派、文
人作品及其代表作品等;文学作品则是以经典著作、文学流派、文
学类型等为主要课程内容,对于《红楼梦》、《诗经》、《论语》、《西游记》、《唐诗宋词》、《散文选》等经典著作进行剖析和讲解;语言文字则主要涉及汉语语言文字系统的组成和演变,以及汉
语语法、词汇的基本规则等。

此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
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和文学
鉴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写作方面,人教版
高中语文教材也规定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写作内容,如议论文、说明文、读书笔记、概括归纳、仿拟写作、议论文等,以此培养学生的
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总之,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归纳整理包含文学常识、文学史、文学作品和语言文字四个方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高一、高二〕年级必修一课文必修二同步必修三知识必修四点,重必修五难点选修点拨、同步练习高一古诗文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高二专题特解文学常识内容一、梳理各单元生字词及文章脉络。

二、整体把握作者其人其文,体会作者创意图、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学会解读同类章。

三、对课文重难点进行剖析。

四、掌握个文体知识、写作方法和语言表等一般技巧五、引导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质。

六、归纳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及强化训练诗词〔意象分析、诗眼、练字、词等技巧析〕文言文根底〔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等〕散文戏曲 /小说论语专解阅读的根底知识储藏文学类文本阅读〔文章结构、思路分析〕实用累文本阅读〔科普说明文解读技巧,题语言组织〕外国小说演练文艺类文本阅读题答题方向的把握,答题语言组织文学体裁作家作品1 / 5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高一、高二〕年级内容高考应试心里透视技巧克服心里紧张、怯场等答题技巧审题角度、答题的语言组织等时间分配及突发问考试节奏把握、作文离题应急方法题的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高三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高考综考应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高考字词的识记和掌握标点符号常见错误分析扩张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格巧妙运用语言表达应注意问题文段概括与图文转化作家作品文学体裁诗文名句古代文学常识古代诗文知识储藏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及答题2 / 5编号123高考 /中考、中考/初中作文高分冲刺、强化训练体系列表内容考试作文走思想倾向、题型变化,热点追踪势分析文体写作相记叙文记事类行文巧妙,结构的关知识储备写人类巧妙安排,语言风及写作技巧、写景状物类格等。

分类练习议论文立论立意,论证方法的驳论选择,素材取舍等说明文事物说明说明顺序、说明方事理说明法的运用等应用文书信体新闻各种体式范例及写调查报告作驾驭,语言要求个人网页设计等体例演讲文稿散文叙事散文情节的安排,散文抒情散文行文技巧等最新作文题片段散文型全解命题半命题散文相关题型题材对象范围的准确把握,新材料作立意的突破,文体选择,行文要点等文内化突破,意识提升,整体安排。

教资 高中语文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框架

教资 高中语文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框架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课程性质的基本概念发挥语文课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课程深层次改革加强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学科核心素养语言的的建构与运用(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课程目标语言的积累与建构语言的表达与交流语言的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鉴赏文学作品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整本书阅读,当代文学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必修,选修,选择性必修的几个阶段都有必修:语言积累梳理,阅读与写作,思辨性和实用性阅读选修:中华传统,中国革命,中国现当代,外国作家作品,科学与文化论著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课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教学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教学目标表述的原则清晰准确,全面具体(体现核心素养),可查可测,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情,单元教学目标,文本材料教学展开的具体步骤介绍相关资料整体感知深入研读综合总结教学收束原则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启思引智,前后照应,激励渲染,教学活动的类型竞赛性活动探究性活动转换性活动体验性活动制作性活动命题性活动观摩性活动创作性活动阅读习惯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等边读边思边动笔,使用工具书,勤于读书,质疑问题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迁移,创造,探究性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良好写作习惯等①积累训练观察与感受生活,广泛阅读②育人训练③思维训练想象联想,深入思考,全面看待,多角度看待④语言训练准确,简明,得体,生动⑤技能训练审题立意,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运用技巧,遣词造句,修改文章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引导(确立目标,激发兴趣),研读(中心环节,感知分析综合),运用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过程导入诵读背景链接品味朗读感知想象重难点研读练笔主旨探究齐背布置作业总结写作教学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写作前确立写作主题或话题,激发写作动机,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组织材料和构思写作中将材料转化书面语言写作后作文批改作文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构思和过程导入,引导演练,课堂提问方式疏导性提问,深究性提问,比较性提问,检查性提问,总结性提问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内在动因,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合适教学目标有没有实现教学目标不拘泥形式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在认识,在思考,总结经验内容教学体会成功与不足之处,教学机智教学反馈学生学情,学生创新,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再教设计教学反思的意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职业生存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学反思阶段教学前,中,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反思。

高中语文课内重要知识点综合复习.doc

高中语文课内重要知识点综合复习.doc

高中语文课内重要知识点综合复习一、知识框架(一)重点字词百舸寥廓苍茫峥嵘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彳亍颓圮青荇漫溯斑斓笙萧火钵忸怩团箕叱骂寥落长歌当哭菲薄洗涤广有羽翼桀骜不驯黯然喋血尸骸噩耗租赁攒射屠戮惩创浸渍绯红殒身不恤作揖绿草如茵创伤叱咤风云莅临博闻强记屏息以待婆娑步履窒息弄堂籼米锭壳皮辊(二)作家简介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

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回国,1927年写作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代表作有《我思想》《我用残损的手掌》《偶成》《雨巷》等。

2.徐志摩(1897—1931) ,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新月派代表诗人。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3.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代表作品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礁石》等。

4.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5.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李尧棠。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等。

6.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重点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

重点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

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
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
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
4、名着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
三、模块化结构体系
(一)阅读鉴赏
(三)梳理探究
(四)名着导读
(三)坚持阅读和写作
(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
(一)诗词
现代诗歌文体意识
文学常识
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
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
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
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
2、散文课程教学
现代散文
写景抒情
荷塘月色朱自清(流淌的诗情)
故都的秋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囚绿记陆蠡(不屈灵魂的象征)瓦尔登湖梭罗(智者的闲情偶记)
说理议论
现代戏剧《雷雨》《长亭送别》主题
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戏剧戏剧冲突中国与外国
外国戏剧《哈姆莱特》运用语言塑造
人物形象
2、运用文体进行实用文写作。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拼音字词字词书写成语基础知识词语俗语语法——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文体知识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句式仿写语句衔接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句式变换语言表达连贯压缩语段材料作文作文漫画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三、模块化结构体系(一)阅读鉴赏(二)表达交流——写作(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三)梳理探究(四)名著导读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高中语文教材考点梳理

高中语文教材考点梳理

高中语文教材考点梳理一、基础知识考点1汉字: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分类汉字的构造(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汉字的笔顺、笔画与部首汉字的规范书写与纠正错别字2词汇: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的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义3语法:句子的成分与结构句型的转换(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常见的语病及修改方法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二、阅读考点1古代诗文阅读:古诗文背诵与默写古诗文鉴赏(意境、情感、手法等)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与运用古代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流派等)2现代文阅读:散文、小说、议论文等文体的识别与鉴赏文章主旨、思路与结构的把握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本语言的品味与赏析文本中重要语句、段落的含义与作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文学名著阅读:名著的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名著的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名著中的重要情节与细节名著的阅读方法与鉴赏能力三、写作考点1写作基础:写作的基本步骤(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修改等)写作的基本技巧(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写作的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简洁等)2文体写作:记叙文的写作(叙事、写人、状物等)议论文的写作(立论、驳论、论证方法等)说明文的写作(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应用文的写作(书信、通知、启事、计划等)3写作创新与提升:写作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化表达写作的情感体验与人文关怀写作的实践与反思(写作经验的总结与提升策略)四、文学理论与鉴赏考点1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文学的本质与功能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情节、人物、环境等)文学的发展历史与流派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标准2文学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与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的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与价值意义的探究能力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与评价的能力五、考试题型与解题技巧1选择题:识别题干中的关键词与陷阱分析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排除法、比较法等解题技巧的运用2填空题:准确记忆与理解知识点注意填空的语境与逻辑关系善于运用联想与推理能力3简答题:审清题意,明确答题方向条理清晰地组织答案注意答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4阅读理解题:快速浏览全文,把握主旨仔细阅读题干,明确答题要求深入分析文本,提取关键信息规范书写答案,注意条理与逻辑5写作题:审清题意,明确写作要求构思立意,确定写作方向合理选材,组织文章结构锤炼语言,提升文章表达力六、备考策略与建议1系统复习: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梳理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强化记忆与理解2阅读积累:多读优秀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关注时事热点与社会现象,拓展视野与思维积累名言警句与优美句段,丰富语言表达3练习提升:多做真题与模拟试卷,熟悉考试题型与难度注重解题过程与思路的总结与反思,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性4. 交流互助:* 与同学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经验* 请教老师或学霸,解决疑难问题与困惑* 参加学习小组或辅导班,共同学习与进步5. 调整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与决心* 学会调整情绪与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合理安排休息与娱乐,保持身心健康与平衡七、高中语文教材重点篇目解读1古代诗文:《诗经》、《楚辞》等经典诗歌作品,理解其情感表达与艺术特色《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掌握其思想内涵与影响唐代诗歌(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与宋代散文(如苏轼、辛弃疾等),欣赏其语言魅力与文学价值2现代文:鲁迅、茅盾、巴金等现代文学巨匠的代表作,理解其社会意义与文学成就当代文学作品,关注其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外国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拓宽文学视野与比较鉴赏能力3名著导读:《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深入解读其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百年孤独》、《围城》等中国现代名著,理解其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等外国名著,欣赏其跨文化魅力与文学传统八、高中语文学习拓展资源推荐1经典文学作品推荐:《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古代文学作品集《呐喊》、《边城》、《围城》等现代文学作品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百年孤独》、《1984》、《追风筝的人》等世界名著2文学评论与鉴赏类书籍:《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等文学理论类书籍《文心雕龙》、《诗品》等古代文学评论与鉴赏类书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外国文学批评史》等现代文学评论与鉴赏类书籍3语文学习与备考辅导书:《高中语文考试大纲解析》、《高中语文考试真题解析》等备考辅导书《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与实战》、《高中语文作文技巧与素材》等学习与提升类书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与赏析》、《高中语文文言文精讲与练习》等专项训练与提升类书籍九、结语高中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与提升。

高中语文小说的叙事艺术知识框架及应用参考

高中语文小说的叙事艺术知识框架及应用参考

高中语文小说的叙事艺术知识框架及应用参考小说作为高中语文试卷的一大考题,需要对小说的叙事艺术作必要的介绍和掌握。

小说试题不仅仅掌握情节、人物、主题、环境四大方面的知识点,还要对小说的结构知识进行梳理掌握。

一、小说的叙事艺术知识框架二、小说叙事艺术知识应用参考1.【问题】作为一篇“另类”的小说,本文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观摩答案】①文体新颖,“旧瓶装新酒”,采用小学生命题作文式的幼稚文体,将小学生黄博浩的日常,以碎片方式展示出来。

后面加上评语,让读者玩味。

以最“蹩脚”的写作方式取得最佳叙事效果。

②全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

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叙述主体,通过平凡的小人物视角,少年内心的天真澄明也与成人世界的暗淡复杂形成了对照,更加耐人寻味。

③用儿童口吻叙事,小说幽默生动,充满童趣。

爱用成语,为练写作刻意增添文采造成的褒贬错位,造成似是而非的幽默效果。

2.【问题】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方面的艺术特色。

(4分)【观摩答案】①在叙述的视角上,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叙事,通篇贯穿“我”的意识流动和内心独白。

②在叙述腔调上,以“讲述”为主,夹杂着叙述者的情感和判断。

③在叙述的速度上,有简约的概括叙述,也有丰盈的详细描写,叙述张弛有度,快慢相间,使得小说引人入胜。

(每写出一点给2分,共4分。

若从叙述的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问题】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观摩答案】本文采用了智能机器人这一有限视角叙事。

(1分)作用:①增添小说情节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②便于直接表现智能机器人非凡的观察力、思考力等,更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先进性;(2分)③利于读者反思人类自身的种种表现,从而表现小说主题。

(2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4.【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完全按时间顺序来叙述?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观摩答案】文章先交代邹习祥的志愿军狙击手的战斗英雄身份,接着叙述他的战后的普通人生活,再叙述他的战斗事迹。

高中语文课件-框架、流程图

高中语文课件-框架、流程图

练习:小题微练 《衡水金卷》T3.4.7
3、群众办事应提供相关材料,服务中心受理后,属 于协办件的,弄清协办原因;属于代办件的,明确代 办承诺;属于即办件的,就即收即办,然后将受理结 果反馈给办事的群众,并做好汇总上报。
4、高中生的学习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 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 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 律的掌握。
评述型作文
• 评述型作文就是边叙述边评论的一种议论文。
• 行文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漫画或材料反映的 社会(生活)问题或现象析原因,指危害, 挖根源,树立正确观点,论证其合理性必要 性,以达到纠正错误认识,明晓正确做法之 目的。
评述型材料作文——议论文之快速构思法
• 1、引述材料:个性化的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 2、分析材料:抓住关键点,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好点 一下题目。 • 3、分析原因:找出错误根源,挖掉错误之根,错误认识就 成了无源之水。 • 4、论证做法:名方(角度)论证和举例论证。 • 5、反面论述(析危害):分析错误造成的危害,促人警醒。 • 6、总结全文:明确正反经验教训,强调突出中心论点,点 题目。 • 7、发出倡议,提出号召:学习正确的,发扬优良的,抛弃 不当的,改正错误的
下面是某中学心理咨询室为高考生编写的高考心理 疏导图,假如你是咨询室心理师,请你依据此图编 写一段准备为高三考生减压交流的文字(提纲)。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120字。
• 21.同学们,高考会有压力,它来自自身、竞争 者,家庭、亲友,招生就业等社会因素;因个人
评价、人格类型、社会支持不同,你们会有不同 反应。若把高考当威胁,势必焦虑过度被压垮; 若无视高考,虽无焦虑,也无动力;唯有把高考 当挑战,处于良性焦虑状态,才能超常发挥。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框架(新教材和教学进度表)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框架(新教材和教学进度表)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框架(新教材和教学进度表)1. 教学框架简介本教学框架针对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材,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提供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案,避免法律复杂性问题的出现。

2. 教学进度表下面是本教学框架中的教学进度表,按照教材内容和课时分配进行了安排:3. 教学方法和策略本教学框架强调简洁、直接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的建议:- 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激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 提供实例:在讲解概念和技巧时,提供相关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反馈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定期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4. 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学评估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建议以下几种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思维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项目作业等。

- 小组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贡献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 测验和考试评估: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5. 总结本教学框架为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组织教学,并提供教学进度表、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评估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汉语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2. 古代汉语知识:包括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学等内容,这是阅读古代文献、理解古代文化的基础。

3. 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提高。

4. 写作能力:包括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必备技能,需要多加练习。

5. 文学鉴赏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参与文学活动来培养。

6. 文化素养:包括对中外文化的了解、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和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71341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71341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拼音字词字词书写成语基础知识词语俗语语法——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文体知识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句式仿写语句衔接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句式变换语言表达连贯压缩语段材料作文作文漫画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三、模块化结构体系(一)阅读鉴赏(二)表达交流——写作(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三)梳理探究(四)名著导读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 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

3. 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如鲁迅的《呐喊》、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等。

4. 古典文学:《诗经》、《楚辞》、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5. 现代文学:新文化运动后的文学作品,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等。

二、文言文阅读1. 常见文言虚词:之、者、也、乎、矣、焉、哉等。

2. 古今异义词:了解古代与现代汉语中意义发生变化的词汇。

3. 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4. 古代文化常识:历法、礼仪、官制、地理等。

5. 文言文翻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结合,注重语境和修辞。

三、现代文阅读1. 文章体裁识别: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等。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3. 文章结构分析: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4. 作者观点和态度理解:通过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立场。

5. 文章主旨和意图提炼: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理解作者写作目的。

四、写作技巧1. 写作基本要素: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准确、逻辑清晰。

2. 记叙文写作: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环境描绘等。

3. 议论文写作: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4. 文章开头和结尾: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令人回味的结尾。

5. 修辞运用: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

五、古诗词鉴赏1. 诗词基本知识:诗的格律、词的曲牌等。

2. 诗词意象分析:理解诗词中的自然意象、人文意象。

3. 诗词情感体验: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

4. 诗词语言鉴赏: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如音韵、对仗等。

5. 诗词背景知识: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六、修辞与表达1. 修辞手法识别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

2.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避免歧义和不恰当的表达。

3. 语言风格和语气:根据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整合语文组王婷一、新课改下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实现学生学习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高中语文必修共5册,每册都由4个模块构成,分别为:1、阅读鉴赏(侧重于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侧重于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侧重于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知识积淀)4、名著导读(侧重于开阔视野及丰富阅读经历)三、各模块结构体系具体内容:2、表达交流——写作表达交流——口语交际四、高中语文四大教学重点:(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①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②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朦胧诗派李商隐——此情岂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词——别是一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宗主)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豪放派始祖)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多面手)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以歌当哭的婉约词人)(二)散文叙事性散文现代散文抒情性散文1、散文议论性散文文学常识积累古典散文文章内容理解、情感概括、线索把握文章字词句品味鉴赏,人物形象分析2、散文课程:①现代散文写景抒情荷塘月色朱自清(流淌的诗情)故都的秋郁达夫(感伤的行旅)囚绿记陆蠡(不屈灵魂的象征)瓦尔登湖梭罗(智者的闲情偶记)说理议论拿来主义…(必修4三单元)说“木叶”…(必修5三四单元)②古典散文秦汉时期的史传篇——《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史记·鸿门宴》《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过秦论》魏晋唐宋时期的序跋抒怀记游篇——《归去来兮辞》《陈情表》《滕王阁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赤壁赋》(三)小说《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主题古典文言小说小说《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祝福》《老人与海》《边城》人物现代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环境(四)戏剧古代戏曲《窦娥冤》认识戏剧文本古代与现代现代戏剧《雷雨》《长亭送别》主题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戏剧戏剧冲突中国与外国外国戏剧《哈姆莱特》运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五)实用类文体1、新闻(必修1)《新闻两篇》《飞向太空的航程》2、报告文学(必修1)《包身工》3、传记(必修1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必修4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李贺小传》4、演讲辞(必修2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5、调查报告要求:1、识别文体,学习文体特征及写作方式。

2、运用文体进行实用文写作。

第二部分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梳理一.汉字1.字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古代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二.词语1.词性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2.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句子1.单句:(1)从结构角度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2)从语气角度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构成单句的主要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2.复句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 3.病句修改(1)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3)成分多余(4)语序不当(5)结构混乱(6)不合事理(7)用词不当四.标点符号标号:指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点号:句内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五、修辞1.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特征或说明道理。

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3.夸张作用:突出特征,启发联想,表达强烈的情感。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文章的条理性,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5.反复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6.对偶作用:使相对应的意思互相补充,互相映衬。

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六.表达方式1.议论:举例论证(通过事实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引用论证(增强说理的科学性,权威性,从而提高说服力)对比论证(两个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不同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突出论点)2.记叙:(1)记叙方式:顺序: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脉络分明,线索清晰插叙:丰富作品内容,深化主题,调整叙述节奏,使得文章跌宕多姿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使情节更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补叙:补充说明,使文章更严密。

(2)人称手法:第一人称: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亲切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地反映客观生活(3)叙述线索:明线暗线:以时间、事物,人物,情感或者某句话,某个行为为线索,使文章更有条理,结构更完整,主旨更鲜明。

3.描写:(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直接或间接为表达主题服务)(2)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以形传神,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以突出表现主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有衬托,烘托的效果)4.说明:(1)分类别(把复杂事物各方面的特征有条理地揭示清楚)(2)举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3)作比较(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更加明显)(4)大比方(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5)下定义(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6)作诠释(对事物的概念,性质,特征,成因等作解说,深入细致地理解说明对象)(7)列数字(科学,精确地认识事物的特征)(8) 列图表(具体,直观地表现事物的特点)5.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刻画抒发感情,含蓄隽永)七.表现手法1.衬托(包括正衬,反衬。

与对比的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或所要表达的情感。

2.象征:(含蓄而形象地显示对象的特点)3.托物言志(比兴):借“物”抒发感情,含蓄地表现主旨4.渲染(烘托):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进行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地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特点,表现主题。

5.相信(联想):深入表现主题,丰富主题内容6.情景交融:深入表现主题7.动静结合:;以动衬竟,以静衬动,深入表现主题8.远近结合9.虚实结合10.借古讽今:含蓄表现主题11.正侧结合12.点面结合:点具有典型性,面具有概括性,深入表现主题。

八.文章结构手法1.开头:统领全文;伏笔铺垫;渲染,奠定基调。

2.过渡: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呼应;点题;升华主旨;卒章显志4.伏笔:前后呼应。

5.铺垫6. 照应7.悬念:引起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8.抑扬:突出强调9.详略:重点详写,次要略写,以突出表现文章主旨10.线索11.总分九.语言特点1.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

2.长短结合:有气势3.变式句: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4.修辞手法5.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严谨等十.语言风格1.清新自然冲淡平和2.朴实易懂3.含蓄,委婉细腻4.豪放雄浑气势磅礴想象奇丽5.典雅6.幽默十一.常见的古诗词题材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2.边塞诗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3.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爱情诗(闺怨诗)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蒹葭5.讽喻诗硕鼠6.哲理诗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7.行旅诗杜甫《旅夜抒怀》;马致远《秋思》8.咏史诗左思《咏史》;李商隐《贾生》;杜牧《题乌江亭》9.怀古诗刘禹锡《乌衣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苏轼《赤壁怀古》10.咏物诗王维《相思》;陆游《卜算子·咏梅》11.咏怀诗李白《将进酒》;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陆游《书愤》第三部分高中语文学科能力发展框架高中语文学习,旨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从理解性阅读向探究性阅读”发展:高中必修阶段的学习重点为“阅读与鉴赏”,“鉴赏”应是在“阅读”基础上的能力提升。

其主要内容为:①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提出“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②在阅读能力中,明确提出“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要求,并提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③在鉴赏能力中,明确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