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哲学家和主要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主要思想

古希腊哲学范畴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按各个不同时期提出、讨论和深化的中心范畴为主线,大致分为

一、自然哲学时期

“泰利士把水看成是始基(因此他宣称地浮在水上)。”[1](P4)米利都学派的三

大哲学家,都力图在多样性的事物中寻求一个根本的东西,并用以说明万物的由来。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质,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通常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3](P166)还总结了以前哲学和数学发展的成果,建立了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范畴表,开了古希腊哲学范畴系统化的先河。

辨证法创始人之一赫拉克利特提出"我们存在又不存在",[2](P23)综合了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说,并将二者扬弃以后保存在自己的新的形式中,从而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世界观方面作出了概括和发展,成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集大成者。

爱利亚派代表人巴门尼德不同意赫拉克利特"我们存在又不存在"的说法。他说:"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2](P31)存在自身同一,存在就是存在。是早期希腊哲学概括客体所达到的最重要的成果。

以德谟克利特为主要代表的原子唯物主义哲学,继承了早期希腊哲学的唯物主义传统,他认为"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它们在整个宇宙中由于一种涡旋运动而运动着,并因此而形成一些复合物:火、水、气、土。"[1](P96)他的理论对古希腊哲学范畴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

雅典已经经过几次民主改革,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被称为“智者”。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但他的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

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一个同名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柏拉图不仅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方法,而且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吸收和改造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确立了概念的辩证法;确立了以对立统一为特征的范畴体系。

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到亚里士多德,形成了一个高峰。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这时候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的;而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却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形式才是现实,现实先于潜能,形式决定事物的本质。他还认为有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即纯形式存在,这就偏向唯心主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变化的哲学体系,对以后黑格尔哲学影响很大。

三、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

公元前 336年,亚历山大即位,他建立了跨越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安,哲学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伦理方面,探讨人生的目的。有 3大学派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①伊壁鸠鲁学派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快乐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的。但他们不是庸俗的享乐主义者。他们反对放纵情欲,认为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反对宗教迷信、宿命论和目的论。②斯多阿学派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③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认为,对事物不能有任何知识,甚至不能肯定它们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最好对一切保持不肯定的态度,不作任何判断,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论和烦恼。后两种观点反映了奴隶制没落时期奴隶主阶级颓废的心理。

四、古罗马哲学

罗马的奴隶制是希腊奴隶制的继续,古罗马的哲学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古代罗马哲学,一方面是以卢克莱修和琉善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他们坚持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另一方面,在当时奴隶制已经进入没落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盛行。罗马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是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学派,它实际上是将斯多阿主义、伊壁鸠鲁及怀疑论的学说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内容相结合的大杂烩。普罗提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神秘的“太一”。它是绝对的、超存在的神,由它流出万物。正是这种神秘主义哲学为当时新兴的基督教提供了理论基础。罗马后期开始产生“教父哲学”,使哲学沦为宗教神学的工具。从此古希腊罗马哲学向中世纪哲学过渡。

以上,我们对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线索作了一个大致的勾勒。从中可以看出,在人类理论思维的历史上,哲学范畴不是一下子同时产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人类认识的发展深入到世界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层次上的时候,新的范畴就应运而生,并与原有的范畴处在一定的、必然的联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