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无人驾驶侦察机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无人驾驶侦察机的对策
先进的无人机(尤其是具备多种功能的侦察,攻击无人机)的问世与大量使用,已经对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还将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无人机装备数量的增加而日益扩大。按照美国五角大楼的规划,十几年后,美国空军将有1/3的飞行联队配备无人驾驶飞机。在未来的战场上,无人机很可能会作为军事行动的“尖兵”和“尖刀”,首当其用,率先出击。然而,事物的发展和因果变化总是相互的,当你用一种新式武器威慑别人时,你自己也可能被笼罩在这柄利剑的锋芒内。面对日益严重的无人机威胁,如何反无人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防空作战的重要课题。目前,美国陆军已把无人机列为五太空中威胁平台之一。这五太空中威胁平台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美军未雨绸缪,将无人机作为未来作战的重大威胁而加以研究,是有其道理的。因为相比于有人驾驶的军用飞机,发现、跟踪和拦截无人机的难度要大得多。
无人机防御的难点
现代无人机的种类繁多,用途不同,性能各异:有的吨
位很大,有的尺寸很小;有,的飞得极高,有的飞得极低;有的飞得很快,有的飞得很慢;有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很小,有的红外信息特征很低:有的造价非常高,有的成本非常低;有的采用程控,有的采用遥控:有的用于光学侦察,有的用于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等等。显然,与抗击有人驾驶的作战飞机相比,反无人机要复杂得多。面对数量庞大的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空中目标,不可能仅仅使用1-2种武器系统与之对抗。
2006年5月,伊朗一架无人侦察机曾对位于波斯湾内的美国海军的“里根”号航母进行了航空侦察。据报道,该机在”里根”号上空盘旋了25分钟后才被美军发现。在玩了一把惊险游戏之后,这架无人侦察机毫发无伤地安全返回。为了炫耀,德黑兰当局在电视节目中公开了该机拍摄到的侦察图像。此举,对五角大楼来说,无疑是一个羞辱,表明即便是拥有先进的侦测手段和精确打击能力,掌握了海湾地区制空权,制海权和制信息权的美军,也不能完全保证战场信息的单向透明。即使是美军那样强大的军队,其行动也难免处于对手-无人机的监视之下,尤其是在波斯湾这类活动区域狭窄的地方。
那么,在现代战争中,用高技术武器实施反无人机作战的难度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现代无人机的机体结构广泛选用复合材料,工程塑料、泡沫塑料、轻木等透波性能良好的材料制造,一些小型无人机甚至无须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就已具备了雷达隐身能力(雷达反射截面积小于0.1米)。以电动机、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轻型和微型无人机,尺寸小、噪声低,且红外信息特征极弱,其隐身性能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很难被雷达和声学、光学、红外探测器发现。可以说,大部分的轻小型无人机都拥有天然的“遁形”能力。无人机在实际使用时,还能根据事先侦测到的情报,预先编好飞行程序,绕过敌方固定的雷达站和防空阵地,以规避其探测和和拦截。另外,如果将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降至很低的范围,也可成为自保的手段。因为地面防空导弹系统,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等对慢速的空中小目标,往往是很难发现和跟踪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研制并装备了隐身战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但真正列装的有人驾驶隐身飞机也不超过200架。而拥有设计和生产无人机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则多达数十个,具备雷达,光学、声学和红外隐身能力的无人侦察机何止千架。如此大量的低可探测目标,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它们给早期预警系统和防空系统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无人机,即便看见了也不好打。例如,用战斗机和地对空导弹对付廉价的小型低速无人机就相当困难。如果战斗机飞行员准备使用空对空导弹对付这种无人机,但由于活塞式小型无人机的雷达、红外信号很弱,可能根本就构不成发射条件:即便导弹能够锁定目标,并且也成功命中目标,但在经济上也可能极不合算――导弹的成本往往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小型无人机。若用战斗机和攻击机上的航炮扫射这类目标,代价当然较低,经济上也更划算,但由于有人驾驶平台的机动飞行速度较高,一般在800~1000千米,小时左右,而活塞式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很低,一般在100~150
千米/小时左右,二者的速度差太大,战机稍纵即逝,还没等飞行员按下发射钮,就可能冲到目标前面去了,甚至撞上了。再加上目标的外形尺寸很小,只有抵近射击才有把握,这样一来,瞄准的时间会更短。假如一击不中,兜个圈子回来,目标也许就丢失了。
攻击难
对于那些活动在平流层以上的超高空、超高速喷气式无人机来说,即使不采无人机出于种类多样,目标特性各异,功能任务区别很大,因此在防御上面临着诸多难题。图为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用隐身技术,它们也有恃无
恐。因为现役的大多数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和战斗机发射的导弹都射不了那么高,飞不了那么快。等到防空“利剑”出鞘时,这些”神行太保“们早已绝尘而去。看得见,追不上,看得见,够不着,也就对它们无可奈何。
判断难
现代无人机的机载系统多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的需要搭载不同的设备,用以执行情报侦察,战场监视、电子对抗,目标指示等不同的使命。例如,在同一外形的无人机上换装电子侦测设备、角反射体和战斗部,即可将其改成电子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反辐射无人机等等。当这些无人机不发射电磁波时,即使发现了它们,地面防空系统仅仅通过其外观的信息,基本上是无法对它们加以区分的。当天空中出现一大批各种用途的无人机时,对目标类型的识别就更困难了,若无法判断威胁程度,无法找到需要立即拦截的目标,将直接影响到战场反无人机兵力的分配,以及打击次序的决策。很可能会因此而怡误战机,导致作战失利。
决策难
如果在无人机机群中混编有无人驾驶诱饵机,无人驾驶
电子侦察机,无人驾驶反辐射攻击机,那么,发现了入侵的空中目标后,打还是不打?如何打?打哪个?用什么武器打7
决策起来就更要小心了。若盲目地用地对空导弹、带炮瞄雷达的高炮系统发起攻击,就有可能出现如下的情况:
(1)假如遭到射击的目标是诱饵机,那么,欢迎你打,正好借此浪费对手的弹药,分散敌人的精力,保护自己的机群。
(2)假如遭到拦截的目标是无人驾驶电子侦察机,那么,求之不得,正好利用这一机会窥探敌方的搜索雷达、制导雷达的频率、波长等参数,测定其方位,即使被命中,也没关系,获得的电子情报信息已实时传送回去,完成使命了。
(3)假如遭到的攻击目标是电子对抗无人机和反辐射无
人机,那么,正中下怀,只要你的雷达开机,我就能针对其信息特征实施电子干扰。或趁此机会发起反辐射攻击。
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面对敌方的无人机编队,防御一方有可能会因判断和决策失误而出现该打的没打、不该打的打了,击落了无价值的诱饵机,却漏掉了最关键的无人驾驶侦察机,无人驾驶攻击机的问题。结果,不但难以保护己方要地的安全,还有可能使雷达警戒系统和地面防空系统面临严重的威胁。
抗击无人侦察机的方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