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状况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4年我国反倾销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反倾销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ff8d1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8.png)
2024年我国反倾销研究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时常被一些国家用来遏制我国产品的出口。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反倾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对于维护我国贸易利益、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反倾销的发展历程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以来,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更加注重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逐步完善了反倾销法律体系。
至今,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反倾销条例、反倾销调查规则、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反倾销法律体系。
二、我国反倾销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反倾销意识不足:一些国内企业对于反倾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应对反倾销的经验和策略。
反倾销调查程序复杂:反倾销调查涉及多个环节,程序繁琐,耗时较长,给国内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反倾销逐渐成为各国常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调查的风险增加。
三、我国反倾销的应对策略为了有效应对反倾销挑战,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提高反倾销意识: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和意识。
完善反倾销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为企业提供更加明确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反倾销的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案例。
例如,某家电企业在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时,积极应对,充分展示自身产品的创新性和竞争力,最终成功化解了反倾销风险。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_应对反倾销的措施有哪些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_应对反倾销的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82c8ce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7.png)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_应对反倾销的措施有哪些 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外贸出⼝,成为中国出⼝的障碍。
下⾯就由店铺告诉⼤家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吧!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国产品有巨⼤劳动⼒和原材料的⽐较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有利地位,中国产品遭受众多国家反倾销调查,情况令⼈担忧。
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的⽐例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5%猛增⾄⽬前的20%以上,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尤其在我国2001年加⼊WTO以后,以美国、欧盟为⾸的对华反倾销活动甚嚣尘上,全球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约450起,涉及⾦额⾼达数百亿美元。
在裁定倾销⽴案中,中国占总案件的近20%,位于全球之⾸,成为反倾销最⼤的受害国。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外贸出⼝结构不合理 从出⼝产品的结构来看,我国出⼝产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如纺织⼯业、轻⼯产业和农副业,此类产品的附加值相对偏低,⼈⼯费⽤占很⼤⽐重,出⼝产品的最⼤特点是批量⼤、价格低。
廉价的劳动⼒正是此⾏业的⽐较优势之所在,这也是我国的国情。
劳动密集型产品威胁了进⼝国更多的就业职位,因此这些⾏业成为“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便不⾜为奇。
2、出⼝企业秩序不规范、恶性竞争,政府宏观调控偏向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度出现亏本出⼝以求换汇的⽬的。
主要表现在出⼝产品时,采取价格策略,即以低价作为进⼊市场的⽅法,将开拓国际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低劳动⼒成本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上。
在具体产品出⼝时,部份企业⼜会恶性竞争,不断压低价格报价,甚⾄不惜成本地同国内企业或其他国家企业竞争,这种做法不仅造成国外对我国产品质量的质疑,⽽且使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指控。
3、我国企业对反倾销诉讼的消极应对 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中,经常出现⽆⼈应诉的局⾯,结果使对⽅不战⽽胜。
反倾销案件的国外律师费⽤较⾼,涉案企业的经营⾦额相对较⼩,很多经济领域⼜没有商会或⾏业协会,⽆法形成整体的应诉实⼒,加之对国际商贸和WTO规则不熟悉,所以⼀些企业宁愿放弃涉案产品的出⼝也不愿应诉。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a2d4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0.png)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逐渐增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发展,也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关税壁垒等。
这些保护主义措施往往针对我国出口的钢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行业,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还包括我国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容易成为贸易救济的对象。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存在价格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触发了反倾销调查。
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容易成为反倾销的目标。
针对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正、透明和非歧视性的国际贸易规则。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贸易协议的谈判和制定,争取在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其次,我国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减少反倾销的风险。
再次,加强对出口市场的调研和风险评估,提前预判可能面临的反倾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通过提前了解目标市场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市场的贸易状况等,避免冒险行为,减少反倾销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形成合力。
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参与和支持,进行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共同应对反倾销的挑战。
最后,我国政府可以加大对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企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钢铁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
![我国钢铁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86447a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a.png)
我国钢铁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近年来,我国钢铁产品遭遇了严重的反倾销压力,不断受到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的影响。
这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促使我们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以应对这一挑战。
1. 产能过剩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存在。
由于供大于求,导致钢铁产品的出口量增加,价格下跌。
这种情况下,我国钢铁产品就容易被国际市场采取反倾销调查的手段,以保护本国产业。
2. 资源环境压力钢铁行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极大。
而且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在国际贸易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品更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
3.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钢铁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品在价格、质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为了维护本国产业,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反倾销措施,限制了我国钢铁产品的进口。
4.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个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这种情况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调整产能结构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是导致钢铁产品遭遇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应对这一问题,首先要调整产能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钢铁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2. 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品质量是提高钢铁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我国要想在国际市场立足,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检测标准。
3. 推进绿色生产面对资源环境压力,钢铁行业要推进绿色生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环保。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4. 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态势,我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通过外交手段,维护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权益,从而减少反倾销的影响。
5. 加强国际合作在应对反倾销问题上,我国应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浅析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及对策
![浅析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a9565c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4.png)
浅析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及对策摘要:本⽂针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不断增加这⼀严重影响我国对外出⼝贸易发展的问题,依据历年来的相关事实,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呈现出的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反倾销⽴案反倾销措施WTO中国改⾰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同时,外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案件也迅速增加,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标,出⼝贸易⾯临严重威胁,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有必要对此问题进⾏分析,分析其特征和原因,以便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国外对华反倾销特征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案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受害国根据国内国际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得出,⾃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糖精钠提起第⼀例反倾销调查案起到2002年底,中国出⼝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数量已达524起,被采取反倾销措施案件数374起。
两者均居世界⾸位。
国外对我反倾销数量1979年只有2起;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有6.4起;到了90年代则⾼达年均30.7起。
进⼊本世纪,反倾销⽴案数迅速上升,2000年38起,2002年47起。
WTO秘书处的报告显⽰2003年1-6⽉间,中国遭受反倾销⽴案27起,仍居世界⾸位。
1995-2002年,中国遭受反倾销最终裁定案占⽴案数的⽐率⾼达68.83%,居世界第⼀,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受害国。
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的不仅有发达国家,⽽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进来从地域上看,对中国出⼝商品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不断增加。
1988年以前,仅有美、澳、加和欧盟四⼤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此后,对华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现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其中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从被采取反倾销措施案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华采取了⽐发达国家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1995-2002年间发展中国家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案件率为73.50%,⾼出发达国家13.31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为60.19%)。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e9d89bc2b160b4e777fcfb6.png)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相伴的国际反倾销浪潮也给我国外贸出口前景增添了阴影。
特别是近几年来主要贸易伙伴美欧屡次发起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积极组织我国企业应对国际社会的反倾销调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反倾销;现状;对策一、我国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允许的三大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反倾销是贸易摩擦最为普遍的现象。
仅以反倾销为例,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是在关贸总协定签署32年后的1979年,虽遭遇较晚,但升温很快,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逐年增加。
1.我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热点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产品走向世界,我国遭受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也逐渐增多,尤其成为美欧反倾销调查的重点对象。
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受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遭遇反倾销也逐年增长。
据官方数据,2002年-2012年我国共遭遇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件842起,涉案金额高达736亿美。
我国承担反倾销调查的比例占全球35%,此数据逐年上升。
在TBTs下的各种措施,对我国产品出口大大阻碍。
2.反倾销立案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转移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吸引外资,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出口增加的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剧,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调查范围也不断扩大。
2014年國外对我国产品进行的101项反倾销案调查中,机电产品占了23项,其次是化工产品、纺织品和贱金属。
3.技术壁垒逐渐增多除了遭遇传统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也不断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水产品、电子电器、化工品等诸多行业,这一趋势将使我国相关产业制造成本增加、产业出现断层等现象逐渐严重。
4.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加在我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除了美国和欧盟外,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印度、巴西、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都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过反倾销调查。
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b6af10c281e53a5802fff0.png)
我 国遭 受反倾 销调查 的原 因及对策分析
河北 大 学经济 学 院 潘涛
摘 要: 入世 十年来 , 我 国商品 贸易的不 断发展 . 随 着 国外 贸 易保 护
主 义 的 不 断 增 强 .使 得 中 国近 年 来遭 受 的反 倾 销 调 查 案 件 的 数 量 呈 直
成 为 中 国 商 品 遭受 反倾 销 调 查 的原 因之 一 。 二是 , 有 些 政府 对 本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 盲 目鼓励 。 在 目前 , 一 种 重 要 的 衡 量 地 方 业 绩 的方 法 就 是 生 产 总值的增加 , 而 出 口能 有 效 的增 加生 产 总 值 。 于是 , 为了地方的利益 , 盲 目鼓 励 企 业 扩 大 出 口 , 降 低 出 口价 格 , 扩大市场份额 。
( 一) 转变竞争策略 。 提 高企 业 竞 争 力
WT O统计 , l 9 9 5 ~ 2 0 1 1年 , 我 国遭 受 国 外 反 倾 销 调 查 8 6 7起 。 排 在 第二位 的韩国为 2 5 7起 , 立案调查后 , 我 国 被 制 裁 的是 5 7 9起 , 被 制裁 的 比例 高 达 7 1 %, 而 韩 国被 制 裁 为 1 5 O起 , 被 制 裁 的 比例 为 5 8 %, 无论 是被制裁的绝对数还是被制裁的比率 , 我 国 都远 远 高 于韩 国 。 我 国 是 国
为 的 差 别 价 格 销 售 商 品 的 行 为 。倾 销 行 为 会 给 进 口 国的 经 济 或 者 国 内
述 目 的的 手 段 ; 发 展 中 国 家 由 于 和 我 国 出 口产 品 结 构 类 似 。 为 了拉 动 经 济 增 长 提 高 就 业 率 也 对 我 国 频 繁 进 行 反 倾 销 调 查 .这 其 中 突 出 的 就 是 印 度 河 墨 两 哥 国 家 。根 据 wr o统计 。 在1 9 9 5 — 2 0 1 0年 间 印 度 共 对 华 发 起反倾销 l 3 7起 , 占其 对 外 反 倾 销 比 重 2 2 . 3 % ,远 超 排 名 之 后 的 韩 国
中国反倾销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反倾销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038ac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f.png)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共同应对反倾销挑战。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帮助企业提高应诉能力和水平。
通过反倾销手段,可以促进国内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反倾销措施有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反倾销措施也可能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需要遵守国际法和积极应对挑战。
03
中国反倾销现状分析
发起数量
发起国家
产品类别
中国反倾销的发起情况
调查时间
由于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政治和经济风险
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以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挑战。
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其他问题与挑战
06
中国反倾销对策建议
制定更加完善的反倾销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反倾销的定义、构成要件、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增加透明度和公正性。
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合作
高校和培训机构应加强反倾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增设相关课程和培训项目,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反倾销培训,提高员工的反倾销意识和能力,增强企业的应诉实力。
培养反倾销专业人才
提高企业应诉积极性和能力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反倾销的重要性和影响,积极应诉,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应诉能力和水平。
中国反倾销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反倾销工作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关注并参与反倾销的调查和申请。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c6b362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7.png)
2023-10-30contents •引言•近五年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措施•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成果和挑战•未来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和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常见贸易保护措施,但近年来中国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和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应对措施,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挑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通过对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反倾销对中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02近五年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反倾销的定义和特点反倾销定义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对出口国的产品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以抵制出口国在价格上的不公平竞争,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反倾销特点反倾销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是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它具有灵活性、隐蔽性、有效性等特点,容易被滥用。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反倾销税率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导致中国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反倾销的影响反倾销不仅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还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反倾销案例数量近五年内,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例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钢铁、化工、纺织等领域。
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出口贸易受到冲击反倾销导致中国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销售受阻,出口贸易受到冲击。
国内产业发展受阻反倾销导致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受阻,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反倾销导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03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措施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通过收集和分析国际市场信息,及时发现和预警反倾销风险,为企业提供指导。
加强对外交涉政府积极开展对外交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商,争取公平的贸易环境。
入世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状况及应对措施
![入世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状况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55576227284b73f242509e.png)
入世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状况及应对措施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已跃居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国外与我国问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最多的受害国,反倾销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
本文分析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反倾销;政府;企业中图分类号:17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6)11创新版-0009―02一、我国面临反倾销的状况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2004年至2005年已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美元,仅2005年进出口总额就达14221亿美元,外贸顺差达1018.8亿美元。
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安,一种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打压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措施”频繁出现。
按照WTO的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调查国,同时也是反倾销最多的受害国,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主要有以下特点:1.反倾销诉讼的次数增多,提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增多。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已发生400多起对华反倾销案,居全球之首。
仅2005年前11个月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52起贸易调查。
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请反倾销的国家也由以欧美国家为主扩展到众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有墨西哥、印度、阿根廷、智利、巴西、秘鲁、土耳其、泰国、韩国、南非等。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据WTO的数据统计,包含铁、钢及铅等金属是受反倾销最多的商品,其次为化学品和塑料。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
涉及鞋类、电工刀、打火机、泊漆刷、自行车、铅笔、抽屉滑轨、箱包、树脂餐具、不锈钢餐具、刹车盘、电缆绳、彩电以及化工原料和农产品等多种商品。
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dbecf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f.png)
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引言上海证券报9月28日讯欧盟9月24日建议,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高达39.2%,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据了解,这是第一个针对中国钢铁产品以“损害威胁”(等同于‘莫须有’的罪名)立案的反倾销案例。
中钢协有关负责人称,欧盟开启了国际钢铁业贸易保护的恶劣先例,对中国钢铁行业和中国无缝管企业造成很大伤害。
与刚刚召开的G20峰会各国发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倡议是背道而驰的。
在欧盟作出裁定后的第二天,美国商务部紧随其后,宣布对中国碳钢和合金钢材质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进行调查。
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国庆刚刚过去,欧盟和美国就接连对中国企业扬起了反倾销大棒。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展开的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构成严重威胁,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作为一个日渐开放的贸易大国,我国面临的反倾销现状十分严峻。
研究如何有效地应对新形势下的国际反倾销,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极为重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
具体是指商品进入一国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在另一国市场上的价格,或者指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以人为的差别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构成倾销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出口商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而国际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弹性大于本国国内;二是存在地理或关税上的壁垒,使得倾销到国外的商品不再低价流入国内市场。
倾销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进口国的经济或生产者利益造成了损害,干扰进口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进口国自身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了解倾销的概念之后,顾名思义反倾销就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反制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2024年浅谈当前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应诉策略
![2024年浅谈当前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应诉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957c5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8.png)
2024年浅谈当前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应诉策略一、反倾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经常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指控。
这些指控不仅涉及传统制造业,还扩展到了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等领域。
因此,深入分析反倾销背景,理解其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制定有效的应诉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反倾销措施通常源于进口国对出口国特定产品的价格不满,认为这些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其市场,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这种价格歧视的指控背后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经济、政治和贸易关系。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反倾销措施有增无减,成为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应诉策略概述面对反倾销指控,我国出口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策略,积极应对。
应诉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合法性、有效性、灵活性和长远性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事,确保应对措施合法合规;同时,策略应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最后,应诉策略应立足长远,不仅关注当前案件的处理,还要考虑对未来贸易关系的影响。
三、法律层面策略在法律层面,我国出口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法和国内法提供的保护措施。
首先,要深入了解反倾销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规则,确保自身行为符合国际通行标准。
其次,要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配合调查机关的工作,及时提供必要证据和材料。
在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此外,我国还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滥用反倾销措施的行为。
四、经济层面策略经济层面策略主要包括调整出口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等方面。
首先,我国出口企业应优化出口市场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降低风险。
同时,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原因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e508f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7.png)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遭遇的反 倾销调查也越来越多。这些调查不仅给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 对我国的贸易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遭 遇“反倾销”的原因及策略:
一、原因分析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加剧,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 产业和市场,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等。其中,反倾销是最 常用的手段之一。
3、产品种类增多:反倾销的制裁对象不仅包括传统陶瓷产品,如瓷砖、陶器 等,还包括新兴的陶瓷制品,如陶瓷电容器、陶瓷刀具等高科技产品。这使得 我国陶瓷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加大。
二、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 原因
1、生产成本上升: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环保 要求的提高,我国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2、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担忧和嫉妒。他们通过 实施反倾销等措施来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3、信息不对称:在一些反倾销案件中,由于各国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我 国企业无法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难以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 状 原因及应对策略
目录
01 一、我国陶瓷出口遭 遇反倾销的现状
03 三、我国陶瓷出口遭 遇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02
二、我国陶瓷出口遭 遇反倾销的原因
04 参考内容
我国陶瓷制品出口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质量优良。然而,近年来我国陶瓷出 口遭遇了反倾销的困扰。本次演示将详细分析这一问题的现状、原因,并提出 相应的应对策略。
3、行业协会层面:行业协会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规范 出口秩序,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同时,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 合作,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和国际贸易规则,为会员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 信息服务。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d8729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概述反倾销是指一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国出口商品的贸易行为,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本文将探讨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情况近五年来,中国面临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这些调查和案件主要涉及钢铁、太阳能产业、化工品和纺织品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钢铁行业中国钢铁行业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者和出口国之一。
然而,由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中国的钢铁行业在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限制了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
太阳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面临严重反倾销调查的领域之一。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组件加征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出口。
这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化工品中国的化工品行业也面临了一些反倾销案件。
近年来,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某些化工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反倾销调查。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中国的应对措施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并维护贸易利益。
1. 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产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挑战。
2. 调整贸易结构中国政府推动结构调整,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开拓力度。
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可以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降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以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中国的反倾销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的反倾销现状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3834c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3.png)
中国的反倾销现状及应对策略中国反倾销的现状以及应对策略XXXX⼤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013级⼀班XXX指导教师XXX中⽂摘要:改⾰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长期发展的同时,国际反倾销浪潮也给我国外贸出⼝前景投下了阴影。
国际社会频繁的反倾销调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影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问题。
本⽂主要论述了我国企业屡受反倾销之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中国反倾销现状策略⼀、引⾔随着中国经济实⼒和⽣产能⼒的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幅度增⼤,中国正成为最⼤的贸易输出国。
但⽬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出⼝的商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中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之⼀。
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市场地位,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和阻碍。
为了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保障我国的经济利益,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认真、积极、科学地展开反倾销⼯作,有效地保护国内产业,促成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
⼆、倾销与反倾销1、倾销的概念(1)倾销的概念倾销,是指⼀国(地区)的⽣产商或出⼝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国(地区)市场的⾏为。
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是与政府对出⼝的建⽴制度相联系的。
(2)倾销的⽬的以达到消灭竞争对⼿,垄断整个市场的⽬的。
倾销被视为⼀种不正当的竞争⼿段,为WTO所禁⽌,因此反倾销也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强有⼒的借⼝和理由。
(3)构成要素①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②这种低价销售的⾏为给进⼝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③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反倾销的概念(1)反倾销的概念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进⼝国为了保护本国相同产业的⽽利益免受损害,为了有效遏制出⼝商向进⼝国倾销其产品的⾏为,进⼝国针对出⼝商的倾销产品⽽采取的措施。
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c5b8201a300a6c30c229f54.png)
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际反倾销制度的合法性与欧美等国对这一制度的滥用问题,指出反倾销制度的滥用使中国遭受重大损失,笔者认为国外利用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使我国的反倾销诉讼问题更加复杂化。
关键词:反倾销替代国市场经济地位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
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中国的外贸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商务部2007年的秋季报告表明2007 年前3个季度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到1570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稳居世界第三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继续升温。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不仅增长速度加快,而且发达国家对华启动贸易摩擦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问题.倾销是指一项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
反倾销是针对倾销行为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各国公认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
自1979年8月,发达国家频繁对华启动反倾销措施,到2004年6月底,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累计高达584起,直接影响国内500亿美元的出口。
对华反倾销所涉及的商品类别也不断扩展,涉及产品约有4000多种,涉案金额不断攀升,到目前为止,超过1亿美元的大案共约20起。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的企业遭遇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如:纺织、机电、服装、大蒜、果汁、钢铁、彩电、海鲜、家具、皮鞋等等,大部分都是我国出口支柱产品,出口量逐年上升,反倾销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反倾销调查与制裁的“重灾区”: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指控居高不下。
自1996年以来,我国年年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且受反倾销指控的案件有增无减。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和对策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77edd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f.png)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和对策1. 简介反倾销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采取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以防止本国产业受到不公平的竞争伤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之一,由于其出口规模巨大以及对某些行业的竞争优势,中国经常成为其他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和应对策略。
2. 反倾销的特征2.1 外部压力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重要的一环,其出口商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钢铁、化工、纺织品等。
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较低和规模优势,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导致其他国家的国内产业受到冲击,从而引发反倾销调查。
2.2 不公平竞争指控中国的反倾销案例中,常常涉及对中国企业使用补贴、倾销和知识产权侵权等不公平竞争方式的指控。
这些指控声称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低于其成本,或者中国政府通过提供低成本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支持本国企业,从而导致其他国家的企业无法与之竞争。
2.3 动态变化反倾销调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利益相关方。
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涉及多个国家和不同行业,调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应对。
3. 对策3.1 深入了解贸易规则中国应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和应用,以便更好地应对反倾销调查。
这包括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和程序的熟悉,以及对各个国家反倾销立法和实践的研究。
3.2 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中国企业应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增加竞争力。
通过增加产品差异化和高附加值特性,可以避免直接与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价格竞争。
3.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这需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机构,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培训。
3.4 改善外贸经营环境中国应努力改善外贸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包括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贸易壁垒,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3.5 积极争取合作与对话机会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和对话机制,与其他国家建立互信与合作的关系。
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6d9933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6.png)
《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策略》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反倾销概述•反倾销现状分析•反倾销应对策略•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建议•关于应对反倾销的几点思考01反倾销概述反倾销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免受外来商品的倾销冲击,采取的对外国商品在本国或本地区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制约措施。
倾销是指一国或地区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将大量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或地区出口的行为。
反倾销的背景主要源于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
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采取倾销的方式进行出口,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方式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损害。
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也会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和市场,避免外来商品的冲击。
反倾销的意义在于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和市场,避免外来商品的冲击,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
反倾销还可以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公平竞争。
同时,反倾销也可以促进进口和出口的平衡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进程。
02反倾销现状分析全球反倾销调查和措施数量持续增加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国纷纷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导致全球反倾销调查和措施数量不断攀升。
主要发起者为新兴经济体以巴西、印度、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主,发达国家则扮演了发起反倾销的主要角色。
全球反倾销形势中国是全球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中国产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和措施数量较多。
主要涉及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鞋类、轮胎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在出口中容易遭遇到反倾销。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涉及的主要产品为螺纹钢和线材等,对中国钢铁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
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反倾销措施中国进口轮胎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但美国认为中国轮胎的低价销售对美国产业造成了损害,因此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反倾销的现状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e2bf7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c.png)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各国为保护国内产业,纷纷采取反
倾销措施来限制进口产品。
反倾销案件涉及多个产业领域
02
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包括钢铁、化工、纺织等众多产业,反倾
销案件分布广泛。
发达国家是主要发起国
03
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是全球反倾销的主要发起者,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
案例二
欧盟对华紧固件反倾销案
总结词
该案例揭示了欧盟在反倾销问题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 视。
详细描述
2009年5月,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紧固件启动反倾销调查 ,并于2010年7月裁决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此案中,欧盟 采用了特殊的“单独税率”制度,对中国企业造成不公平 待遇。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案例
案例一
中国光伏产业应对欧盟反倾销案
反倾销的影响
对出口企业造成损失
被征收反倾销税后,相关产品在进口国的销量和价格会大幅下降 ,给出口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对国内产业有保护作用
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可以暂时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冲击,促进国 内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对国际贸易关系产生影响
滥用反倾销措施会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摩擦和争端,对国 家间的经贸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总结词
中国光伏产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和策 略。
详细描述
面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和税令,中国光伏企业通过加强 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国内市场等手段,成功 应对了挑战,保持了市场份额。
案例二
中国钢铁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案
总结词
中国钢铁企业在应对美国反倾销调查中展现了团结和策 略。
详细描述
针对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征收反倾销税,中国钢铁 企业通过调整出口策略、加强行业自律和寻求政府支持 等手段,减轻了反倾销税的影响。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要点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e99a14f78a6529647d5337.png)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_hasgo122一、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一)对外进口反倾销立案数量及发展趋势。
自1997年颁布反倾销反补贴条例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已达43起。
每年立案数从1997年至2005年底分别为1、1、3、1、6、9、6、8、7起。
2006年2月6日,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成为今年中国对外进口反倾销第一案。
加入WTO前,中国每年对外反倾销调查立案极少,四年间共立案6起。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反倾销调查立案数开始增加,从加入WTO至今中国已立案36起,占对外进口反倾销案件总数的84%,对外反倾销立案数量的逐步增多,表明加入WT0后受国外进口产品冲击,中国运用世贸规则维护产业安全及本企业在国贸易中合法权益能力大大增强。
与同时期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比较,自欧共体对中国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至今,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640余宗涉及中国出门产品反倾销案。
截至2002年4月1日,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493起,而对外反倾销调查仅18起,但2002年1月至4月,共有七个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1起,而中国对外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6起。
从493:18到11:6说明中同政府和企业正在由被动局面转向主动进攻,原本在这一领域“缺位”的政府正在迅速“补位”。
据统计,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是世界上对外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立案32至35起,与其相比,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差距。
(二)对外反倾销涉及的国别及地区分析。
从1997年至2005年底的43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中,韩国涉案最多,高达26起,约占61%;日本排名第二,共25起,占56%;第三位是美国,涉案22起,约占52%。
俄罗斯、欧盟各8起台湾地区7起,德国5起,荷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各3起,法国、新加坡、英国、泰国各2起,马来西亚、比利时、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加拿大、墨西哥、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伊朗、南非、芬兰、沙特阿拉伯各1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状况及应对策略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名符其实出口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极度提高。
但是,自从2008金融危机以后,外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变本加厉,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反倾销调查对象,给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严重损失。
面对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必要措施,终止或者减轻由于反倾销带来的损害。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反倾销、成因、应对策略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greatest exporters in the world recently. However ,sinc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the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on China has been further intensified ,which has made our country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 of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And which contribute to server losses of our export.Facing such situation , what joint efforts are needed to reverse this trend .there is a study of this questionKeywords: anti-dumping, causes and coping strategies一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一直受到反倾销的困扰,我国的反倾销主要呈现出了以下特点:1反倾销总量在不剧增加。
如下表1根据WT0 统计,从1995~2012年,全世界的反倾销调查案件4230起,而外国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则达到了916起,我国所占比例达到21.65%,年均近51起,是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与第二位的韩国相比,韩国同期的涉案数才306起,所占比重只达到0.72%。
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连续19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
2华反倾销的调查范围越来越广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的产品原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多是劳动密集型及低附加值的产品,尤其是钢铁、纺织和化工等更是成为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产。
但随着是,2008金融危机以后,外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变本加厉反倾销设计的商品中了不断增多,涉案商品包括了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化工、农药、矿产品、医药、机电等4500 多种。
3)欧美仍是对华发起反倾销的最主国家,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华实施反倾销。
与中国发生贸易争端的其他成员仍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针对中国提出反倾销调查的发战中国家也不断增加。
印度(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之一)近年来频频向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得国家虽然不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他们仍然对华采取了积极的反倾销行动。
二、中国频遭反倾销的原因1倾销的经济学定义(成因)根据WYO的定义,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其构成要素:(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WTO《(反倾销协议》对反倾销给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反倾销是进口国内遭受损害的产业可以向本国主管机构提出申诉,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进行调查取证以及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
因此反倾销是进口国产业在面对倾销不当行为时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
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为了本国利益,滥用反倾销条款,这是借用反倾销的幌子干阻碍别国产品进入该国的市场勾当。
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绝大多数都是别国滥用反倾销条款,阻碍我们国家产品进入该国市场。
2中国频遭反倾销的原因2.1)贸易保护是根本原因当全球迎来金融危机的时候,发达国家由于缺少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支持而受创严重。
因此发达国家一方面为振兴国内疲软的市场,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而鼓励发展本国制造业,鼓励工厂回迁,其中以欧盟和美国最为明显,为中国的产品设置其更高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各国政策也不断向内收缩,鼓励和保护谷内产业,引导本国居民以消费本国产品为荣。
譬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礼服f-j”就是个例子。
当时美国的某些议员大肆宣扬美国代表团的衣服是中国制造的,让美国人蒙羞,只有穿上美国制造的礼服才能真正代表美国、才能发扬美国精神。
因此一些国家通过提高关税、增加非关税措施、频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急剧升温。
2.2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不被承认以及替代国选择的不合理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仍未予以承认。
这些国家仍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转型国家。
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不是以中国国内的价格为依据,而是由进口国采用“替代国”标准计算倾销幅度,并且在选择替代国时有别有用心货不负责任,选择与中国实际情况差距甚远的国家,计算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
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往往导致倾销幅度被高估,无疑是在侵害中国企业的利益。
而只要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反倾销的困扰。
2.3产业发展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产业虽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我国的产品竞争力多依赖于我国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形成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与欧美产品附加值集中在产业链上游产品例如产品研发而形成的高价相比,低廉的价格却也成为了我国商品的比较优势,也成为各国攻击我国的最佳借口。
4.企业因缺乏WTO规则的法律意识,对反倾销应诉不力。
尽管一般按法定程序来说,只要积极应诉,中方应该还有赢的机会。
但是中国企业由于对WTO规则不了解和不会应用,在应对国外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出现令人痛心的现象,有不少企业根本就不应诉或消极应诉。
有些企业虽然会进行应诉,但由于法律知识缺乏,应诉很不得力,造成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易于成功的错觉,助长了其肆意妄为对华反倾销的气焰。
如2003年美国对我们国家木制卧室家具的反倾销案中,130多家应诉企业中,就有至少74家企业没有应诉,还有许多应诉企业应诉很不得力,如有一家应诉企业,对美国商务部预先选定的销售发票不予核查,甚至美国商务部暗示提交给该企业的资料有问题,这个企业还依然不予理会,最终裁定得到接近百分之二百的高税率。
但是一方面从企业自身企业,尤其是民企,没有完善的部门或组织能够应对如此的诉讼,譬如缺少精通国际反倾销法律法规的法律顾问;另一方面,政府或者同业协会没能够给企业提供一个完善的组织和渠道。
同业不大可能有效组织起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因此在面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时,中国的企业往往不知如何应对和处理。
5.缺少法律保障。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反倾销法国内立法起步很晚,直到2001年我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囿于我们国家的反倾销的经验不足以及诸多现实问题,我国的反倾销法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不足。
如我国《反倾销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反规避条款:商务部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为。
本条款就过于简单,缺乏具体操作性。
三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面对外国对话反倾销站的愈演愈烈,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积极采取应该对措施,争取稳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避免和减少反倾销带来的损失。
1从政府的角度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处于被动的尴尬局面,与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政府采用相应的经济、法律和外交政策加以应对。
1.1应当尽快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这顶帽子。
市场经济地位作为先决条件,若不解决,中国出口企业就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可以主动出击,多管齐下:多方谈判,扩大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力量和声音;加快法律制度的修改完善,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早日赢得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积极抗辩,选择有利的替代国(类比国);还可以委托国内外专家或权威机构对我国市场经济化程度进行鉴定,增强说服力,避免歧视性待遇。
1.2应当尽快弥补反倾销的立法。
我们国家的反倾销法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已经日益暴露它的不足,政府应该积极着手反倾销立法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提升反倾销规则法律的层次;增加易界定和操作的公共利益考量条款;增加操作性的反规避条款;建立我国反倾销的司法审查制度,最终使我们国家构建有效反倾销法制体系屏障。
积极建立预警机制。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出口国市场的占领以及企业利润上,对WTO规则不熟悉,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一旦面临反倾销调查会手足无措,应诉不积极,从而助长了国外反倾销的指控。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反倾销的预警机制。
首先,作为政府以及驻外使领馆应当积极发挥其作用,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变化进行监测,对国外反倾销立法、与国内产业出口相关的行业规定、商业信息等重要的信息资源及时作出反馈,通过建立预警模型,快速反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可能在出口国涉及反倾销争端的企业、行业做出预警,并适时的给与指导和建议,使国内厂商免受外国的反倾销调查,或者及早做出应对反映。
政府还可以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与外国政府举行经济谈判,,通过各种方式,向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的政府、相关的企业、行业施加压力,或者达成、签订双边、多边的反倾销协议,尽量避免外国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现象的发生。
第三,应当加强宏观调控政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并扩大内需。
改变我国对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花样单一的弱势。
政府应当引导国内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打开国际市场。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旦某个市场丢失,滞留产品可以进入其它市场领域的互补优势。
( 二) 从企业角度看第一,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产业,出口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到全世界,迅速占据当地市场,这本来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渐减弱,长三角、珠三角一些传统制造业出口重镇,开始面临民工荒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出口企业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转换现有的竞争模式,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抓住世界产业大重组大洗牌的机遇,摒弃以廉取胜的战略,优化出口结构,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从技术上突破贸易壁垒,从而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第二,企业应当重视自身内部管理,一方面明细账目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培养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