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研究
摘要蓄电池做为电源供给和储存设备,在常规电路补给设备组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一般蓄电池的使用都需要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并在使用过程中监测蓄电池的电能状态,蓄电池的检测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输、放电方式,检测蓄电池的容量和内阻。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安装有上位机,通过对若干个电流测试单元的连接,使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系统具有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蓄电池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蓄电池;检测应用;内阻;智能系统
中图分类号tm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3)82-0174-02
蓄电池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是电力、通信、交通、医疗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供电设备,蓄电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源的供给能力以及断电补偿情况,蓄电池的检测对于蓄电池质量、寿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蓄电池性能的提升以及可靠性的加强具有重要意义。
1 蓄电池检测装置的运行原理
对于蓄电池检测的主要方面是对于内阻容量的检测,蓄电池内阻构造比较复杂,检测过程需要结合多方面数据进行分析。一般蓄电池采用阀式控制开关,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会产生容抗、感抗、欧姆电阻等,但在蓄电池电流输出时,电池内部的容抗、感抗会降低,欧姆电阻恒定不变,蓄电池检测的过程就是在蓄电池进行电源补给的过程中对蓄电池内部的容抗、感抗、以及欧姆电阻的
变化情况的测量。目前通常采用“蓄电池交流阻抗法”对蓄电池进行检测,这种方法通过对蓄电池内部进行电流输出,检测电流在电压端的变阻情况,来实现蓄电池内阻情况的检测。这种方法不需要蓄电池进行电流输出,被检测蓄电池的使用状态不需要考虑,即使蓄电池没有电流储存也一样可以检测,并且对蓄电池的使用性能不会造成影响。
但这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对蓄电池电流输入需要恒定电压,对于恒定电压输出系统的依赖性较大;通过交流电压对蓄电池内阻进行电流导入,由于交流电压不稳定,检测出来的数据是一个变量,精确度欠佳;检测电流在蓄电池内部被充电网络进行分流,通过蓄电池内阻的电流与输入电流不相等,对内阻电流的计算难度较大。
2 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系统的应用
蓄电池根据输出电压进行分级,检测输出电压可以分为2v和12v,低电压测试线路通过电容输入线路达到电压提升,与单片机工作电压保持一致,12v电压通过电阻端与单片机连接,测试单元收集到的电压信息各不相同,上位机系统可以根据每个测试单元发回的电压数据对隔离线和输出总线的电压进行计算。
单片机是蓄电池智能检测系统的核心部件,在蓄电池检测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单片机具有智能信号接收处理的功能,对分部测试单元发回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蓄电池内部电压的检测功能更为有效。目前采用的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采用人
机交互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操作系统可以从屏幕上直观显示出蓄电池电路分布图,运行过程中,单片机根据通过电流发回的数据对蓄电池内部输入网络进行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数字模拟,在屏幕上直接显示出来,而检测人员可以根据蓄电池内部电路分布和电流数据对蓄电池的内阻进行直接计算,对蓄电池检测的准确性做到有效提升。由于蓄电池内阻值的取值不是一个常量数字,在屏幕上显示的只是内阻值在检测中的一个变化量,准确的蓄电池内阻值的确定还需要通过多个变量数据进行分析。
3 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极大地提升了蓄电池检测的准确性,简便了蓄电池检测的方法,与传统蓄电池线路巡检相比,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体积更小,检测装置本身自带恒定电流输出装置,可以直接连接待检测蓄电池,连线方法简单,线路分布明确;蓄电池测试单元的应用能够分摊电压数据,对蓄电池电压的取值范围的测量更加准确;传统线路巡检装置通过继电器对电流进行切换,而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内部测试单元的数据采集使用全程监控
记录,对数据变化具有更强的灵敏性。
新型蓄电池智能检测装置通过电流输入,对电压的变化进行记录,从而达到测试蓄电池内阻的功能,智能蓄电池检测系统可以通过电流传输信号,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检测过程独立完成,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蓄电池内部测试可以直接从led屏幕显示,对数据的接收更为直观,增强了蓄电池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留芳,崔光照,等.智能语音技术在蓄电池充电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4:154-155.
[2]林枫,王月忠.智能化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5,3:78-79.
[3]陈钧,陈坚,曾德芬.单片机低频信号发生器.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9,22(4):3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