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王海天
摘要:每个城市都具有代表其自身个性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来源于这个城市的历史、当地的人文等 多个方面。在世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调解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矛盾成为城市良好发展的重中 之重,本文中作者将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看法。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规划
英国社会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Friedman) 1986 年按照“世界城市”(World city)的标准对全球一些主要城市进行了划分,他把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伦敦、巴黎、 东京作为第一等级的核心城市,作为世界级城市,他们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 在社会、 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前瞻 性眼光指出,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中华民族文化 繁荣复兴的时代必将到来。 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也已将文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塑 造国际形象的主要途径, 这也构成了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本文拟就当前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内涵等问 题谈一些浅显的看法和认识。 一、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方兴未艾的经济全球化 更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目前,世界人口约有一半居住在城市里,城市 居民人数达到 30 亿。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世界城市状况报告》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 快于发达国家, 世界人口更多地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 城市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目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城市化浪潮也是不 可避免的,从二十世纪 80 年代至今,从沿海向内地,我国仅用了 25 年左右就初步形成了现 代城市格局。 二、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 1.城市文化的形成 城市文化的形成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的。 在现今工业化、 信息化社会以前人类社会漫 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方式落后,各国家、地区和城市间长期处于相 对封闭、独立的状态,历史上有所谓夜郎自大的成语,又有俗语: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之说。人类对世界的了解是逐步发展的,生活在地球上几块大陆上的人们,开始是封闭的,
3703
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大陆之外的世界。就我国来说,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理、气候差异很 大,造成各地区和城市之间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上海的
石 库门、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土围楼、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吊脚楼等千姿百态的地域 文化或城市文化, 凡此种种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 都有其形成的客观条件和自身的 适应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科学地、历史地研究城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 2.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忽视城市文化的倾向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信息资源涌入城市,使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经济 中坚力量,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谋求眼前的利益,城市文化往往扮演着可以忽略的 角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毁灭性的“破旧立新” 城市记忆是一个城市存在发展的证明, 从文化景区到历史街区, 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 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都是一座城市城市记忆的真实体现,更是一座城市的魂魄所在。 某些地区只着眼于短期的经济利益,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忽 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 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使城市失去了往日的风貌,魂无所依。 (2) “大同”的城市面貌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如今一座座城市正为此努力着,但随着城市的发展, 各个城市的城市面貌变得越来越像, 唯一不同的仅有城市的名称而已, 高楼大厦已成为城市 所谓的地标性建筑。 作为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 城市面貌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是城市个性的体 现,是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个城市的文 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特色就越鲜明。现代十分迅速和便捷 的信息和交通的流动,使得城市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变得方便,但也导致了相互模仿、攀比, 致使在建设和发展中, 一些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趋同。 人们感到自己居住的城市越来越陌生, 其它的城市却越来越熟悉,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 个性危机。 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 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 的高楼大厦, “千城一面”的现象随处可见。 3.在城市发展中要强化传统文化认同感 历史上一些国家或民族曾经出现过所谓的文化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的时代,究
3704
其根源都是因为文化传统发生了问题, 危机的消除也都是由于文化传统重新得到了重视。 当 今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渗透到各个方面,不但体现在政治上、经济
上,军事 上,而且也突出反映在文化上。无论哪个国家都希望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 的发言权, 都需要面对国际世界不断重新挖掘自己传统文化的价值、 强化对自己传统文化的 认同感,都需要捍卫传统文化的根基。 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文明虽然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然而其文化传统却始 终一以贯之, 未曾中断。 中华文明同根同种同文完整地保留下来, 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程度, 称之为上下五千年, 这在整个世界人类历史上是很独特的现象。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 了巨大的凝聚力,既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不断增加进来。这就充分说明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当今社会 转型期,我们规划人员在自己的工作中要站在中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高度,树立文化意识, 并贯彻到城市规划实践中去。 4.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共存共荣 城市作为国家经济支柱,更快、更稳地发展经济是其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需要载体, 城市文化正是这些载体中的重要一员。 以纽约为例, 纽约是美国除好莱坞外文化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地区, 有很多世界著名的文 化设施,如百老汇、林肯艺术表演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自纽约 市政府的文化事务部提出“提高文化对于经济活力的贡献度” 的工作目标后,仅在影视产 业,纽约市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1966 年纽约市电影电视生产的直接开支仅为几 百万美元, 年代中期上升到 5 亿美元/年, 年代中期则增加到 10 亿美元/年, 70 80 而在 1998 年至 2000 年的三年中保持在每年 25.6 亿美元左右,而且每年 25 亿美元的开支还给纽约当 地市场消费带来了乘数效应。 由此可见, 城市文化的维护和发扬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但不会阻碍经济 的发展,还为城市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使其稳步的飞跃发展,也为城市文化的维护和发 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于文化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从广义上说,城市的文化建设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在 于直接作用于物质的文化建设,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从这一角度说,城市规划起着龙头和纽带的作用。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天津海河两
3705
岸综合开发改造为例,在改造之初,规划确定的总方针是:将海河两岸打造成服务型的经济 带、文化带和景观带。这就从规划理念上突出了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的“魂”而 体现在整个开发过程之中, 为下一层级的规划指明了方向。 在实施海河综合开发的具体建设 中,为充分体现和反映了天津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 挖掘原生文化,重现历史风貌 海河区域,有一大批历史遗存,像天津重要发祥地,传统文化最浓厚、地方 特色最强烈的运河文化商贸区; 代表漕运文化和天津地域文化的古文化街商贸区; 具有近代 中国开埠城市的半封建、 半殖民地社会典型特征的大悲院文化商贸区等。 下以古文化街商贸 区规划建设为例说明。 古文化街商贸区是天津最早的漕运码头区,元代至清代曾是当时百船聚会、 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寸土寸金的地方。1985 年市政府对宫南和宫北大街进行整修,对传 统文化和商业进行了恢复。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该地 区的主要历史建筑有天后宫和玉皇阁。 天后宫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坐落在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 东,面向海河,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 年) ,是天津市区的著名宗教建筑,亦是中国现存年 代较早的妈祖庙之一。娘娘会曾被乾隆封为皇会,既是文化活动,又是商贸旅游活动。1931 年 2 月 8 日《益世报》载:天津市面最能表现旧历新年之征象者,盖无过于宫南宫北街。 玉皇阁坐落在古文化街东侧,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 年) ,属道教的道观。原建筑包 括:山门、牌坊、大殿、配殿、钟鼓楼、六角亭、清虚阁。现唯清虚阁尚存,为九脊歇山式 木结构两层。前檐下悬康熙四十年恭亲王所书“清虚阁”匾额,二层楼内有玉皇铜像。外设 栏杆,回廊环抱,可凭栏远眺。旧时每年九月初九日津人多把玉皇阁作为登高胜处,文人墨 客多有诗作吟咏。清代雍正年间天津县丞恽源浚作《玉皇阁春望》云: “海色通群象,晴云 旦夕浮。高城千稚出,远渚一帆收。星散空陈迹,莺啼感昔游。津河芳树密,日暮起离愁。 ” 在海河开发中,对宫南、宫北大街重新进行了整修,长 500 米,宽 7 米的街巷,在保持 原有特色前提下,扩大沿街商铺面积,提高商铺档次。区内保留天后宫,整修玉皇阁、通庆 里,结合新建海河楼、亲水平台等新的旅游景点,以“吉水祥云、潜龙出世”为主题,集旅 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康体、住宿为一体,使之成为最富津味文化内涵、集聚人气 的商旅长廊, 形成天津人体验老风情、 外埠游客了解津门、 探寻津貌不可遗漏的商旅休闲区。 2.风貌建筑保护性整修 海河区域,有一大批历史遗存和风貌建筑,包括漕运文化、名人故居、异
国建筑和全国
3706
仅有的开启式钢结构桥梁等。在海河开发改造中,对代表近代外来文化的奥匈领事馆、袁式 宅邸等,代表现代文化的李叔同、梁启超、严复、华世奎、曹禺等文化名人故居等一些有历 史印记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进行了保护性整修。解放桥、金汤桥是有百年历史,结构功能 保持完好,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桥梁,本次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开启功能,同时运 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调高了交通功能和使用寿命。保护性开发好这笔天津的历史 遗产,对于提升天津的文化品位,挖掘天津的旅游资源,创建天津文化旅游产业高地,壮大 天津服务型第三产业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建设新文化设施,形成新的文化载体 天津近代工业与城市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海河上游三岔口地区,其不远处的三条石地 区 (历史地名) 曾经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 1.9 万平方米, 地下一层, 地上三层。内建工业博物馆、企业家会所、工业名人堂等多个组成部分。整个博物馆以“工 业文化”为主题,以天津工业历史和城市发展历程为背景,时间跨越从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到 未来工业科技展望,并融入互动、娱乐、体验等元素,使参观者在全新的模式中品鉴工业文 化,学习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