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
03春会计学宁楠楠
摘要: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宏观来看,运用会计手段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预警作用。同时,通过会计监督规范约束会计主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运作,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所必要的市场经济秩序。从微观来看,会计监督能起到明晰产权、明确微观经济主体单位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监督会计主体单位在公允、合理前提下进行经济活动,使微观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各个方面对会计的监督作用寄予了很大期望,特别是对会计的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督职能存在的现状、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以及加强会计监督的方法与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监督现状分析监督不力方法与对策
会计及会计监督职能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会计最初的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即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反映、核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作为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要求也逐步独立出来。随着社会逐步过渡到商品经济社会,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商品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会计获得了飞速地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就逐步形成和发展,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个基本职能。本文仅对会计监督职能作如下探讨。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企业组织制度的发展变化,公司制度特别是股份制这一重要而又主要企业组织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会计为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它突破了仅仅为单个会计主体服务的界限,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的范围,由会计主体内部逐步扩展到会计主体的外部,即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和相关国家政府。国家为了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需要,了解和掌握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即会计主体内部管理者为单位决策和管理需要,了解和掌控准确及时可靠的单位的会计信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需要了解和掌握与其相关单位的经济活动运动情况,是否合法、合理、公允、真实,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正确判断。由于这些需要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的各个方面,不能直接参与或全面、连续、系统、及时地掌握会计主体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他们对单位会计信息的需求,只能通过会计的会计监督来把好第一道关,以
确保他们看到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合法性、公允性。另一方面,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微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否健康有序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宏观来看,运用会计手段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展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同时,通过会计监督规范约束会计主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运作,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有序运行所必要的市场经济秩序。从微观来看,会计监督能起到明晰产权、明确微观经济主体单位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监督会计主体单位在公允、合理前提下进行经济活动,使微观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各个方面对会计的作用寄予了很大期望,特别是对会计的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会计主体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但是,会计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以及其服务对象的素质高低、管理能力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会计有着不同的特征。不同国家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会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服务对象,会计有着不同差异。从而导致了种种会计监督不力的现象发生。
二、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
1985年5月2日颁布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明确了会计监督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程序;又规定了各单位有义务接受依照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的财政、审计、税务等方面的监督,就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和上级主管单位违反会计监督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违法处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可在现实的生活中,相当多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没有很好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监督和促进会计主体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准则去贯彻执行;没有按投资人希望的,监督和促使投资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的动作和决策能够科学、合理、公允、高效、持续、真实地去实施;没有按债权人及相关社会公众希望的,监督和促使债务及相关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能全面、连续、系统、综合、明晰、真实地反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法规、营私舞弊、欺上瞒下、铺张浪费、公款私请、偷、逃、骗、欠国家税款及财产、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弄虚作假、坑蒙欺诈等行为监而不督,视而不见;有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与上述行为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更有甚者,会计人员自己利用工作之便,以各种名目,或做假帐侵吞公共财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而监守自盗。这些也正是本人要写这个题目的重要原因。
三、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不够。
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会计主体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控制。它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强,如果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社会化程度不高,商品经济还不发达,那么会计监督就比较简单而次要,而会计对会计主体单位的资金运动的记录、
计量、反映、核算这一传统职能就显得重要而突出。可在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化程度高的公司化企业,特别是以股份制为主的企业,会计对会计主体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的监督职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并应成为会计的首要职能。然而,大多数会计理论研究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一致认为,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中,反映或核算职能为首要职能,控制或监督职能为其次。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们不断地追求利益和分配利益,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历史,会计作为一种记录、计量的工具,首先产生于人们对经济利益分配的需要,同时在利益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参与了经济利益的形成与分配过程,而在分配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公平问题,而不是对分配结果的反映,只有监督才是实现公平的最重要的途径。有一种观点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会计监督或监督不力,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话,那么,对任何需要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的政府,企业法人,投资人、债权人和相关的社会公众都失去了一切意义,会计的核算也只是装点门面、糊弄他人的摆设而已,人们最为关心的会计参与的经济利益的形成与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只有监督才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离开了监督就无所谓会计,核算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监督职能更应放在其他会计职能的前头,即首位。
(二)、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会计监督作为对会计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控制,其本身不可能独立存在,也不可能独立发挥作用,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并由特定的机构和人员来完成,而且这种机构和人员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才能保证会计主体单经济业务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会计信息的全面、连续、系统、综合的真实性。而目前在我国,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是会计主体单位内部的一部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一切都依附于会计主体单位,没有一点的相对独立性。会计人员的使用与否、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等都掌握在会计主体单位的管理者手中,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虽说《会计法》赋予了其职权,可实际上没有任何自由和主见,只是会计主体单位内部管理者手中的工具而己。而会计主体单位及单位内部管理者的利益,与国家、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又是相矛盾的,这样,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自身利益面前,再谈对会计主体单位及内部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管理者,所产生的经济业务的监督就显得底气不足,力不从心而苍白无力。只能对会计主体单位所属单位、部门、人员进行部分的监督罢了。这就是会计人员对会计主体单位监督不力或没有监督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缺乏会计监督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
人是复杂的实体,人必将为各种各样的需要而采取某种行动。人的需要分为三种:一是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二是与他人交往的社会需要,三是想要被承认被尊敬的自我需要。也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以叫做“物质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强有力的动力。第二类就是心理上的需要,也可以叫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