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物联网时代的人性化产品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研究
探讨物联网时代的人性化产品设计
王凌枭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抚顺113122)
摘要:在当今的物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变得“智 能化”“人性化”。
物联网把传感器嵌人到电网、桥梁、隧 道、通讯系统、供水系统、医用器械、卫星等各种装备,然后 把“物联网”和现在的互联网整合到一起,实现物理系统和 人类社会的整合。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人性化;产品设计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大企业对自产的产品有了更高 的要求,也让人们对周边事物有更大的追求。
为了响应各大 企业的发展需求,国家大力研究物联网,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1物联网时代的意义
1.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英文名(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为传 感网,从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提出,直到现在也并没有标 准统一的定义,普遍藤成:链接装有某些传感器的事物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化管理物体或事物。
让事 物变得智能化。
1.2物联网的实际应用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并没有全面地应用到各个 领域。
2010年,国家提出的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 口范围这一提案被世界物联网标准接纳,这对于我国来说无 疑是一项重要的突破。
此后,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决 心将物联网科技应用到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物联网时代的人性化产品设计
2.1智能家居:物联网洗衣机
2009年,全球首先上市的第一台小天鹅设计的物联网 洗衣机,它不仅可以连通美国的智能电网,更能与其传递信 息。
它还能够分辨出洗涤剂含量,衣物面料,以及水质还有 污垢种类等,更能够节约电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
还有一 些更先进的物联网洗衣机带有智能系统,为人们提供娱乐 措施,能在人们洗衣服的时间内播放音乐、图片、视频,还可 以进行短信提醒。
物联网的发展,使家居变得智能化、人性 化。
物联网洗衣机需要洗衣机的正常性能,还需要链接电 网系统、互联网系统以及通讯系统等,才能使物联网洗衣机 全面投人使用。
然而现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并没有制定完善, 还需要技术的完善,以及全面政策的开放。
2.2智能消费:追溯码与智能支付
智能消费对我们来餅不陌生,阿里的刷脸支付、苹果 的指纹支付、支付宝的扫码支付,这些都是智能支付的新尝 试。
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伊利在2004年起,就开始
湖北农机化着雜建婴幼儿奶粉追溯的体系,通过手工采集麵并制作
成数字码,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每一^商品上的数字码追溯该 商品生产的每一个过程,到了 2006年升级为一维码,2011 年,全部升级为二《码,追溯码与一维码、二《码都是通过手 机与物联网链接,让人们能准确获取信息,更好地消费。
2.3智能医疗:智能监护系统
智慧医疗简称WIT120,分成智慧医院系统、医域卫生 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3个部分。
例如,现在的医疗智能 监护系统,拥有远程控制、监控、自动化巡房、还有远程救护 等共同组成一个智能系统,为每位患者建立了 1份电子健 康档案,当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时,医生很直观地了解其病 历,省去重复诊断,挂号排号的时间。
不仅如此,电子档案 还能储存个人X光片化验结果等。
而针对120急救来说,医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ID远程实现视频监控,观察到救护 车内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有效指导诊断。
通过感知系统,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数据,例如体温、血压、脉搏等这些常规数据和生理指标都会记录在电子档 案中,这样医生就能够对被监护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 控,并采取有效措施。
如此一来,在医疗服务中可以很大程 度地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从 而解决就医难、医疗设备匮乏等问题。
物联网还在很多方 面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例如医疗用品智能管理、医疗器械 智能管理、智能医疗服务等。
3 结束语
当今物联网时代,人们对产品设计仍有较高需求,物联 网技术在某些方面上简化了人们的生活,让想象变成了现 实。
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愉悦感,也带来 了精神上的满足感。
发展是应时代的需求,人性化、智能 化的设计则题应时代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佳■.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大
连理工大学,2016.
[2] 尚媛媛.智能家居产品交互界面设计中自然行为因素
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张姆.智能家居产品情感化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
2014.
[4] 刘家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电管理系统的界面
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19-02-18) 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