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2010.01.08 发布2010.07.01实施1 总则1.0.1 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检验试验计划;2制取试样;3登记台账;4 送检;5 检测试验;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完整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完整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第1章总则•涉及建筑节能工程的法律、法规、规范很多,却一直没有一本统一的验收规范。

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令人担忧。

(图片:宋波10~16页)(图片:1施工缺陷)•现行节能标准与新的验收规范不一致的问题如何处理?建办标函【2007】302号《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第四条:“《规范》实施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管理机构,要按照《规范》的规定,对已批准发布的有关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的地方标准进行复审、修订或废止,并按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报我部重新进行备案。

对与《规范》规定不一致且没有重新备案的地方标准,自行废止,不得作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或质量验收的依据。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聚苯板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薄抹灰系统)DBJ14-035-2005正在组织修订,下半年将正式重新发布。

例如:7.0.7条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组成材料复检项目:聚苯板:密度、抗拉强度、尺寸稳定性。

与本验收规范不符,应执行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墙体、建筑幕墙、门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风与空调、采暖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和附属设备及其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从条文可以看出,建筑节能工程不仅仅是保温工程,它涉及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检测与控制等10项内容。

本规范又不是涉及这10项工程中所有的验收内容,而仅仅是与节能有关的一些项目;其他项目执行相对应的验收规范。

第2章术语•《规范》在术语部分,对“进场复验”、“见证取样送检”、“现场实体检验”、“型式检验”等给出了定义。

2.0.10进场复验——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在进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试验室进行部分或全部性能参数检验的活动。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JGJ 75-2016)、《建设工程建筑节能及绿色施工标准化技术规范》(GB/T 50480-2020)等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外墙保温、屋面保温、门窗改造等节能工程。

第三条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合同要求的重要环节。

验收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第四条施工方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具有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能力。

第五条施工前,施工方应当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报项目管理单位审核确认。

施工方案应当包括工程整体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质量控制计划等内容。

第六条施工方应当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第七条施工方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定期向项目管理单位进行汇报。

第三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第八条施工方应当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各项施工活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九条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第十条施工方应当认真执行相关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禁止违反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行为。

第十一条施工方应当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确保施工所用材料质量合格,设备运行正常。

第四章施工结束验收第十二条施工结束前,施工方应当对工程实施验收准备工作,并按照项目管理单位的要求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工程验收应当由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方等相关方共同参与,验收人员应当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

第十四条工程验收应当重点检查施工质量、工程见解、施工技术文件等内容。

验收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由相关方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若工程不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合同要求,应当及时通知施工方整改。

整改完成后,应重新进行验收。

第五章结论第十六条本规范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规范施工行为,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标准JGJ 190-2021备案号J973-20212021.011总那么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根本要求。

当本标准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展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效劳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局部检测试验工程进展试验的部门。

3根本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展:1 制定检验试验方案;2 制取试样;3 登记台账;4 送检;5 检测试验;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承当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以下规定:1 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2 对检测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3 检测单位的检测试验能力应与其所承接检测试验工程相适应。

挤塑板建筑节能检测

挤塑板建筑节能检测

整理课件
31
整理课件
32
整理课件
33
整理课件
34
四、检测方法
4.2 导热系数
3)样品制备: 粉料类的保温材料应按产品标准要求成型 平板状的试样。对试件的要求:应为匀质 材料,非均质材料要验证方法的适用性。 试件的尺寸及数量: 300mm×300mm×25mm, 数量两块。(有的仪器只需1块,试件尺寸按仪器要求) 4)准确测量试件的厚度,计算试件的平均 厚度。 5)检测参数的设定:冷板温度:15℃;热 板温度:35℃;防护板温度:35℃;计量 面积为0.09m2,双试件需乘以2。
1、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这三种方式总是共存 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传热的形式表现为以其中一种为主。 2、热传导是由温差引起的物体内部微粒运动产生的热量转移过程。
在任何介质中,当两处存在温差时,就会产生热的传递现象,热量将 从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由各种建筑材料构筑 而成,建筑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体现在围护结构节能效果的好坏。
XPS板:测定平均温度为(10±2)℃和(25±2)℃下的导热系数,试验温差为15℃~25℃;
EPS板:试样厚度(25±1)mm,温差(15~20) ℃,平均温度(25±2)℃。
整理课件
35
四、检测方法
4.2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计算公式:
d
AT1 T2
Φ----加热单元计量部分的平均热流量,其值等于平均发热
GB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 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J 43/003-2010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T 158-2013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最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项目检测细目表

最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项目检测细目表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 检验标准》JGJ110-199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 收规范》GB50210-2001
每检验批
(500~1000m2)3处
3块/组
材料入场 前样板和 施工完成
抹面抗 裂砂浆
保温板与抹面抗裂 砂浆粘接强度
每检验批
(500~1000m2)3处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GB
《中空玻璃》GB/T11944-200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411-2007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
规范》GB50210-2001
以同一厂家生产、 同一 品种产品,抽检1组。
0.1m×
0.1m
各3块/组
小于
5m×3m
材料进场
8.空 调 系 统 冷 热 水、冷却水总流量
全数
9.平均照度、照明
功率密度
按同一功能区不少于2处
序 号
分项
材料 名称
复验项目
检测标准
验收规范
现场抽样数量
样品数 量、规格
见证取样 时间
7
墙体 节能 工程
保温材 料(聚苯 板、挤塑 板)
导热系数
GB/T10294(10295)-1998《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 法》GB/T8813-1988《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GB/T6343-1995
以同一厂家,同一类 型、同一品种抽检1组;
每组5%、 不少于3樘。
高层建筑
10%、不 少于6樘。
特种门
50%、不 少于10樘。
3樘/每组
门窗安装 门窗进场

201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01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01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略)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墙体节能工程第五章幕墙节能工程第六章门窗节能工程第七章屋面节能工程第八章地面节能工程第九章采暖节能工程第十章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第十一章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第十二章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第十三章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第十四章建筑节能工程现场实体检验第十五章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第十六章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第一章总则【条文】 1.0.1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制订本规范。

【要点说明】阐述制定本标准规范的目的和依据,以便使人们了解其意义、必要性和重要性。

【条文】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条文】1.0.3 建筑节能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要点说明】各项规定的“严格程度”是最低要求,最起码的要求。

这也是我们监理的底线原则。

【条文】1.0.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1.0.5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要点说明】建筑节能验收是单位工程验收的先决条件,具有“一票否决权”。

相关要求: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进行验收。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资料应单独成册,资料内应出具分部工程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2术语※2.0.9进场验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外观质量和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及质量证明文件核查并形成相应验收记录的活动。

【2019年整理】重庆市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要点及条文解读

【2019年整理】重庆市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要点及条文解读
1、法规、规范性文件
•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 渝建发[2005]193号
•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市2008年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 渝建发[2007]241号
•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市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 行要求的通知 渝建发[2008]161号
•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 格后的重大变更管理的通知 渝建发[2008]39号
基本规定
➢ 施工方案的管理规定
GB50411强条3.3.1规定: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 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对节能工程施工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而且监理单位必须编制相 应的监理实施细则。
➢ 节能验收的管理规定
节能分部工程划分为墙体、门窗、屋面等10个分项工程。 节能工程应按照分项工程进行验收。特殊情况允许采取建设、监 理、设计、施工等各方协商一致的划分方式进行节能工程的验收, 但验收项目、验收内容和验收记录应符合规范规定。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应单独填写验收记录,节能 验收资料应单独组卷。
5、当采用保温浆料做保温层时,应在施工中制作同条件养护试 件,见证取样送检其导热系数、干密度和压缩强度。
墙体节能工程
➢ 墙体节能工程的常见问题
1、墙体材料或保温材料类型或厚度与设计不符。 2、主城区采用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做内保温。(二号通告) 3、采用“四新技术”,却未按相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 (“四新技术的认定”) 4、采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符合标准及相关文件的规定。 5、部分不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违规出具检测报告。
(目的在于尽可能维护已经审查确定的节能设计要求, 减少不必要的节能设计变更。)
基本规定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正文)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正文)7

1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墙体、建筑幕墙、门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风与空调、采暖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和附属设备及其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同时,适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验收。

1.0.3建筑节能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质量验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1.0.5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工程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术语2.0.1建筑节能工程为节约建筑使用能耗所进行的建筑施工及安装工程。

2.0.2围护结构建筑物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面、地面和门窗等。

2.0.3导热系数稳态条件下,1m厚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2.0.4传热系数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2.0.5热桥围护结构两侧在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密集的传热部位。

2.0.6保温浆料由胶粉料与聚苯颗粒或其他保温轻骨料组配,使用时按比例加水搅拌混合而成的浆料。

2.0.7凸窗21241 52F9 勹"38739 9753 靓37231 916F 酯FU36422 8E46 蹆位置凸出外墙外侧的窗。

2.0.8 倾斜窗窗平面与水平面不垂直的窗。

2.0.9外门窗建筑围护结构上有一个面与室外空气接触的门或窗。

2.0.10玻璃遮阳系数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标准3mm透明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的比值。

2.0.11透明幕墙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2010.01.08发布实施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2 制取试样;3 登记台账;4 送检;5 检测试验;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建筑节能技术--节能规范解读 PPT课件

建筑节能技术--节能规范解读 PPT课件
3
济南地区采暖度日数(HDD18)为2211ºC.d。空 调度日数(CDD26)为160ºC.d 属于寒冷B区。济南 空调度日数为全省最高,这与济南北靠黄河南依泰 山,处于凹处,城市热岛效应显著。
济南市卫星地图
4
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1.1 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 立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 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18
4.2.2寒冷(B)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考虑 窗本身和窗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 果的一个系数,其值为 窗本身的遮阳系数与 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 的乘积。
19
居住建筑的南向的房间大都是起居室、主卧室, 常常开设比较大的窗户,夏季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 阳辐射热构成了空调负荷的主要部分。在南窗的上部 设置水平外遮阳夏季可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冬 季由于太阳高度角比较低,对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影 响不大。有条件最好在南窗设置卷帘式或百叶窗式的 外遮阳。
25
4.2.6 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应具有良好的密 闭性能。
解读: 一般而言,窗户越大,可开启的窗缝越长。窗缝通常都
是容易热散失的部位,而且窗户的使用时间越长,缝隙的 渗漏也越厉害。为了保证建筑节能,要求外窗具有良好的 气密性能,以避免冬季室外空气过多地向室内渗漏。
26
4.3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外墙面越多则热量损失越大,内部越容易产生 结露、发霉等现象。如果一个房间有三面外墙, 其散热面过多,能耗过大,对建筑节能极为不利。 当一个房间有两面外墙时,例如靠山墙拐角的房 间,不宜在两面外墙上均开设外窗,以避免增强 冷空气的渗透,增大采暖耗热量。
9
济南某建筑墙体发霉
济南某建筑内部结露
1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2010.01.08发布2010.07.01实施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2 制取试样;3 登记台账;4 送检;5 检测试验;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

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

节能⼯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我国承担是很⼤的节能减排的任务,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了重⼤的贡献,⽽国家要实施节能减排,就需要落实相关的⼯作,开展节能⼯程就是其中⼀⽅⾯,那么节能⼯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的知识进⾏解答。

⼀、节能⼯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1、检测依据:(1)《建筑节能⼯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民⽤建筑节能检验规范》db45/t393-2007(3)⼴西建设厅⽂件“关于转发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节能⼯程施⼯质量验收规范》公告的通知”(桂建管〈2008〉20号)。

2、建筑节能⼯程验收项⽬的划分:2.1建筑节能分项⼯程分为:(1)墙体节能⼯程;(2)幕墙节能⼯程;(3)门窗节能⼯程;(4)屋⾯节能⼯程;(5)地⾯节能⼯程;(6)采暖节能⼯程;(7)通风与空⽓调节节能⼯程;(8)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节能⼯程;(9)配电与照明节能⼯程;(10)监测与控制节能⼯程;2.2建筑节能⼯程应按照分项⼯程进⾏验收。

当建筑节能分项⼯程的⼯程量较⼤时,将分项⼯程划分为若⼲检验批进⾏验收:2.3当建筑节能⼯程验收⽆法按照上述要求划分分项⼯程或检验批时,可由建设、监理、施⼯等各⽅协商进⾏划分。

但验收项⽬、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记录均应遵本规范的规定。

⼆、⼯程质量验收的程序与组织检验批和分项⼯程应该由监理⼯程师(建设单位项⽬技术负责⼈)组织施⼯单位项⽬专业质量(技术)负责⼈等进⾏验收。

分部⼯程应该由总监理⼯程师(建设单位项⽬负责⼈)组织施⼯单位项⽬负责⼈和技术,质量负责⼈等进⾏验收。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程的勘察,设计单位项⽬负责⼈和施⼯单位技术,质量负责⼈等进⾏验收单位⼯程完⼯后,施⼯单位应⾃⾏组织有关⼈员进⾏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程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接到⼯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负责⼈组织施⼯(含分包),设计,监理等单位负责⼈进⾏单位⼯程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规范
DB37/T 724-2007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外墙节能构造、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外窗及窗口气密性、冬季平均室内温 度的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测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
DB37/T 724-2007
空间外的所有其它房间的平均室温通过房间建筑面积加权而得到的算术平均值。 3.7
建筑物平均室温 由同属于某居住建筑物的代表性住户或房间的户内平均室温通过户内建筑面积(仅指参与室温检测 的各功能间的建筑面积之和)加权而得到的算术平均值,代表性住户或房间的数量应不少于总户数或总 间数的 10%。 3.8 室内活动区域 在室内居住空间内,由距地面或楼板面为 100mm 和 1800mm,距内墙内表面 300mm,距外墙内表面或 固定的采暖空调设备 600mm 的所有平面所围成的区域。 3.9 热流密度 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q,称为热流密度。
5 围护结构外墙节能构造检测
5.1 检测目的 验证外墙保温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保温层构造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
要求。 5.2 检测机构
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实施,并由监理人员见证,也可委托有资 质的检测机构实施。 5.3 检测数量 5.3.1 外墙节能构造现场检测,其抽样数量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但合同中约定抽样数量不应低于本规 范的要求。当无合同约定时应按下列规定抽样。
4
DB37/T 724-2007
建筑 物
分类
砼小 型空 心砌 块
表 1 各种外围护主体墙传热系数增大系数 m 值选用表
砌体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框剪墙、填充墙
砼多 孔砖
M性 烧结 多孔 砖
P 型烧结 多孔砖
非粘土烧 蒸压 结实心砖 粉煤
灰砖
钢筋 砼墙
蒸压加气 烧结 砼砌块 空心 砖
轻集料 砼小型 空心砌
GB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 14-03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14-037-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7/T723-2007 建筑节能检测设备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钻芯法 指利用钻芯检测设备对外墙节能构造进行检测的方法。
3.2 同类建筑物 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一类建筑物: 1) 相同的外围护结构做法; 2) 相同的建筑体形系数控制类别; 3) 相同的窗墙面积比。
ICS91.120.99 P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724-2007
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测部分
2007-10-29 发布
2007-12-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厅 发布
DB37/T 724-2007
前言
本规范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规范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建设科技中心、山东省建筑节能监督检验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朱洪祥、郑宜涛、李硕、陈欣然、王成霞、耿华、崔昌义。
6 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检测
6.1 检测目的 通过实际检测,验证受检建筑围护结构主体各部位的传热系数是否符合设计标准限值要求。
6.2 检测机构 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专项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6.3 检测数量 6.3.1 具有相同外围护结构做法的建筑物应随机抽样检测,检测数量为总幢号数的 20%。不同建筑外 围护结构做法应当分别抽样检测。 6.3.2 检测部位应从受检建筑的外墙、屋顶、地下室顶板、楼梯间隔墙等主体围护结构中分别选取, 不应有漏检项。每一类型主要围护结构,受检部位不得少于 1 处。测点位置宜在检测部位中心,不应靠 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并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侵袭。 6.4 检测方法 6.4.1 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检测应采用辅助热(冷)箱热流计法。 6.4.2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本表适用于各种做法的外墙外保温墙体;
2) 建筑物各个朝向窗墙面积比应在 35%以内;
3) 当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应按规范作单体工程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注 2:本表 m 值基本以不利状态分析计算得出,供实体检测单位使用。
1.28 1.32
1.12 1.07 1.12 1.09
7 外窗及窗口气密性检测
4 基本规定
4.1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对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和外 窗的气密性进行现场实体检测。 4.2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测项目、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要求,采用的检测 设备应符合 DB37/T723-2007 的规定。 4.3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测项目包含应检项和宜检项,其中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 造、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外窗气密性为应检项,冬季平均室温为宜检项。 4.4 检测抽样应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在同一类建筑物中随机抽取。
3.3 辅助热(冷)箱-热流计法 把热箱和冷箱置于墙体一侧,使箱内恒温,并与室外空气产生一定的温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热流
计法检测。 3.4
外窗窗口单位空气渗透量 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当窗内外压差为 10Pa,单位窗口面积单位时间内由室外渗入的空气量,包括 窗缝隙渗透的空气量和外窗与围护结构之间安装缝隙渗透的空气量。 3.5 房间平均室温 在某房间室内活动区域内一个或多个代表性位置测得的,不少于 24h 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内空气温度 逐时值的算术平均值。 3.6 户内平均室温 由住户内除厨房、设有浴盆或淋浴器的卫生间、淋浴室、储物间、封闭阳台和使用面积不足 5m2的
1) 热流计应分别安装在检测点的内外两侧表面上,且应与围护结构表面完全接触; 2) 温度传感器应分别安装在检测点的内外两侧表面上,并靠近热流计。温度传感器和与之相连的 的信号传输线(0.2m),应与受检围护结构表面紧密接触。 6.4.3 当室外平均气温低于 25℃时检测采用热箱,高于 25℃时采用冷箱,建立围护结构内侧箱内局部 恒温,箱体应安装在检测点的围护结构内侧,并确保检测点热流、温度传感器位于箱体中心部位,箱体 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紧密结合。 6.4.4 检测时间宜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热箱(冷箱)箱体内空气温度与室外空气应保持一定温 差,且逐时温差应大于 10℃,并应保证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受检围护结构两侧表面温度的高低关 系应保持不变。 6.4.5 正式开始检测前,应开机察看各检测点连接是否正常。检测期间,应逐时记录检测部位内、外 热流计输出热电势和内、外表面温度,采样时间间隔宜小于 20 分钟。应每天察看、判断数据是否异常, 并做出相应处理。 6.4.6 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96h,同时达到下列条件时,可结束测量: 1) 末次热阻 R 计算值与 24h 之前的热阻 R 计算值相差不大于 5%; 2) 检测期间内第一个 INT(2*DT/3)天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内的热阻 R 计算值相差不大于 5%。

190 240 340 240 370 240 370 240 180 200 200 240 240 190
居住 建筑
1.03
1.03 1.07
1.07
1.04 1.07
1.00
公共 建筑
1.03
1.02 1.08
1.08
1.04 1.08
1.00
注 1:本表中列出的增大系数 m 值选用时注意以下条件:
注 1:末次热阻 R 计算值是指 24 小时的整数倍时间内的热阻 R 计算值,作为判断末次热阻 R 一般取检测结束前最
3
DB37/T 724-2007
后 24 小时内的热阻 R 计算值。 注 2:检测期间指箱内墙体温度基本稳定后至检测结束前的时间,不包括箱内降温或升温的最初阶段。DT 为检测持
续天数,INT 表示取整数部分。
7.1 检测目的 验证外窗及窗口整体气密性能是否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 14-037-2006 或《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规范》DBJ 14-036-2006 的要求。 7.2 检测机构
建筑物外窗窗口整体气密性能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建筑节能现场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7.3 检测数量
×(1-α) ………………(1)
tej ——外表面温度的第 j 次测量值,℃;
q i
j
——内热流密度的第j次测量值,W/m2;
/m2;
a ——辅助热冷箱热流计法热阻加权修正系数(小于 1 的无量纲值)。
6.5.2 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系数应按式(2)计算。 K=1/(Ri+R+Re) ………………………………………(2)
式中: K ——检测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Ri ——内表面换热阻,应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 14-037-2006 附录 F 附表 F.0.4-1
的规定采用;
Re ——外表面换热阻,应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 14-037-2006 附录 F 附表 F.0.4-2
的规定采用。 6.5.3 围护结构各部位(除外墙)的传热系数检测值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的限值规定时,应判定检测结果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外墙应以平均传热系数进行判定,判定方法同上。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应为传热系数检测值乘以传热系数 增大系数,各种外围护主体墙传热系数增大系数 m 见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