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灰铸铁是Fe3C和其他碳化物与片状石墨的混合体。它的硬度 虽与中碳钢相近,但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甚小,即脆性很大, 切削力较小。球墨铸铁和可锻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显著 提高,但仍低于钢料,它们的切削加工性比灰铸铁和钢料都 要好。
三、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 1.调整化学成分
• 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其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有重要影响。 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工件材料的化学成分, 可使其切削加工性得以改善。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易切 钢就是在钢中加入适量的易切削元素S、P、Pb、Ca等制 成的。
• (2)铸铁中化学元素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主 要取决于这些元素对碳的石墨化作用。
• 铸铁中的碳元素以两种: Fe3C与游离石墨形式 存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铸铁中的石墨愈多,
愈容易切削,因此,铸铁中如含有Si、Al、Ni、 Cu、Ti等促进石墨化的因素,能改善其加工性; 而含有Cr、Mn、V、Mo、Co、S、P等阻碍石 墨化的元素,则会使切削加工性变差。Fe3C的 存在会加快刀具的磨损。
料
85钢σb=0.883GPa
6
难切削材料 较难切削材 0.50~0.65
65Mn调质,σb=1.03GPa
料
45Cr调质, σb=0.932~
0.981GPa
7
难切削材料 0.15~0.50 50CrV调质,1Cr18Ni9Ti,某些钛
合金
8
很难切削材 < 0.15 某些钛合金,铸造镍基高温合金
料
•
Kv=V60/(V60)j
• 常用工件材料的相对加工性可分为八级 ,Kv大于1的材料,
其加工性比45钢好;Kv小于1者,加工性比45钢差。vT和 Kv是最常用的加工性衡量指标,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都使
用。
加工性 等级
名称及种类
相对加工性 Kv
典型材料
1
很容易切削 一般有色金
> 3.0
5-5-5铜铅合金,9-4铝铜合金,
第四章 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 第一节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 第二节 切削液 • 第三节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 第四节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第一节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切削加工性的相对性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材 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所谓某种材料 切削加工性好坏,是相对于另一种材料而言的。 一般在讨论钢料的切削加工性时,习惯地以碳 素结构钢45钢为基准。如高强度钢比较难加工, 就是相对于45钢而言的。
• 4.以断屑性能衡量加工性
• 切削加工时,凡切屑易于控制或断屑性能良好的材料加工 性较好,反之则较差。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常以此为 衡量加工性指标。
二、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
• 工件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金相组 织是影响加工性的主要因素。
• 1.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 ⑴硬度 • 硬度高的材料,切削时刀屑接触长度小,切削
• 一、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
• 1.以切削速度vT衡量加工性
• 在刀具使用寿命T相同的情况下,切削速度vT较高的材料, 则其加工性较好;反之,其加工性较差。如将寿命T定为
60min,则vT可写作v60。一般以正火状态45钢的v60为基准, 写作(v60)j,然后把其它各种材料的v60于之相比,这个 比值Kv,称为相对加工性,即:
• 2.材料的化学成分 • (1)对钢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来影
响切削加工性。
• 1)碳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 • 碳素钢的强度、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塑性、
韧性则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 2)合金元素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 • 一般降低切削加工性,硅、铬、镍、钒、钼、钨、镉等
合金元素的加入均会降低材料的可切削加工性。硫、硒、 铅等合金元素的加入可改善材料的可切削加工性。
• 2.对工件材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 通过热处理工艺方法,改变钢铁材料中的金相组织是改 善材料加工性的另一重要途径。高碳钢通过球化退火处 理,使片状渗碳体组织转变为球状,降低了材料的硬度, 从而可改善了其加工性。低碳钢通过正火处理,可减小 其塑性,提高硬度,使加工性得到改善。
材料
属
铝镁合金
2
容易切削材 易切削钢 2.50~3.00 退火15Cr,σb=0.37~0.441GPa
料
自动机钢,σb=0.393~0.491GPa
3
较易切削钢 1.60~2.50 正火30钢σb=0.441~0.549GPa
4
普通材料 一般钢及铸 1.00~1.60
铁
45钢,灰铸铁
5
稍难切削材 0.65~1.00 2Cr13调质, σb=0.834GPa
• ⑶塑性和韧性
• 强度相近的同类材料,塑性越大,切削中塑性变形和摩擦越 大,故切削力大、温度高,刀具易磨损。在碳素钢中,低碳 钢的塑性过大,高碳钢的塑性太小、硬度又高,故它们的加 工性都不如硬度和塑性都适中的中碳钢好。
• ⑷热导率
• 热导率通过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而影响材料的加工性。导热率 大的材料,由切屑带走和工件散出的热量多,有利于降低切 削温度,使刀具磨损速率减慢,故加工性好。
• 3.材料的金相组织
• 钢铁材料中,不同的金相组织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因此工 件材料中,金相组织及其含量不同时,其加工性也不同。铁 素体塑性和韧性很高、硬度低,故切削时粘结严重,加工性 不好。珠光体呈片状分布时硬度较高,刀具磨损较严重,而 呈球状分布时硬度较低切削加工性较好。奥氏体硬度不高但 塑性和韧性很高,切削时变形及加工硬化严重,切削加工性 较差。马氏体、索氏体及托氏体的硬度较高切削加工性差。
• 2.以切削力或切削温度衡量加工性
• 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加工不同材料时,凡切削力大、切削温 度高的材料加工性差;反之加工性好。在粗加工或机床刚 性、动力不足时,可用切削力作为衡量加工性指标。
• 3.以加工表面质量衡量加工性
• 切削加工时,凡容易获得好的加工表面质量(含表面粗糙度、 加工硬化程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的材料,其切削加工性较 好,反之较差。精加工时,常以此作为衡量加工性的指标。
力和切削热集中在刀刃附近,刀具易磨损、寿 命低,所以加工性不好。硬度适中(HBSl百度文库0— 230)的钢材较好加工。此外,适当提高材料的 硬度,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
• ⑵强度
• 强度高的材料,切削时力大、温度高,刀具易磨损,加工性 不好。如1Cr18Ni9Ti,常温硬度不太高,但高温下仍能保持 较高强度,故加工性差。
三、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 1.调整化学成分
• 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其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有重要影响。 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工件材料的化学成分, 可使其切削加工性得以改善。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易切 钢就是在钢中加入适量的易切削元素S、P、Pb、Ca等制 成的。
• (2)铸铁中化学元素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主 要取决于这些元素对碳的石墨化作用。
• 铸铁中的碳元素以两种: Fe3C与游离石墨形式 存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铸铁中的石墨愈多,
愈容易切削,因此,铸铁中如含有Si、Al、Ni、 Cu、Ti等促进石墨化的因素,能改善其加工性; 而含有Cr、Mn、V、Mo、Co、S、P等阻碍石 墨化的元素,则会使切削加工性变差。Fe3C的 存在会加快刀具的磨损。
料
85钢σb=0.883GPa
6
难切削材料 较难切削材 0.50~0.65
65Mn调质,σb=1.03GPa
料
45Cr调质, σb=0.932~
0.981GPa
7
难切削材料 0.15~0.50 50CrV调质,1Cr18Ni9Ti,某些钛
合金
8
很难切削材 < 0.15 某些钛合金,铸造镍基高温合金
料
•
Kv=V60/(V60)j
• 常用工件材料的相对加工性可分为八级 ,Kv大于1的材料,
其加工性比45钢好;Kv小于1者,加工性比45钢差。vT和 Kv是最常用的加工性衡量指标,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都使
用。
加工性 等级
名称及种类
相对加工性 Kv
典型材料
1
很容易切削 一般有色金
> 3.0
5-5-5铜铅合金,9-4铝铜合金,
第四章 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 第一节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 第二节 切削液 • 第三节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 第四节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第一节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切削加工性的相对性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材 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所谓某种材料 切削加工性好坏,是相对于另一种材料而言的。 一般在讨论钢料的切削加工性时,习惯地以碳 素结构钢45钢为基准。如高强度钢比较难加工, 就是相对于45钢而言的。
• 4.以断屑性能衡量加工性
• 切削加工时,凡切屑易于控制或断屑性能良好的材料加工 性较好,反之则较差。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常以此为 衡量加工性指标。
二、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
• 工件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金相组 织是影响加工性的主要因素。
• 1.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 ⑴硬度 • 硬度高的材料,切削时刀屑接触长度小,切削
• 一、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
• 1.以切削速度vT衡量加工性
• 在刀具使用寿命T相同的情况下,切削速度vT较高的材料, 则其加工性较好;反之,其加工性较差。如将寿命T定为
60min,则vT可写作v60。一般以正火状态45钢的v60为基准, 写作(v60)j,然后把其它各种材料的v60于之相比,这个 比值Kv,称为相对加工性,即:
• 2.材料的化学成分 • (1)对钢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来影
响切削加工性。
• 1)碳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 • 碳素钢的强度、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塑性、
韧性则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 2)合金元素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 • 一般降低切削加工性,硅、铬、镍、钒、钼、钨、镉等
合金元素的加入均会降低材料的可切削加工性。硫、硒、 铅等合金元素的加入可改善材料的可切削加工性。
• 2.对工件材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 通过热处理工艺方法,改变钢铁材料中的金相组织是改 善材料加工性的另一重要途径。高碳钢通过球化退火处 理,使片状渗碳体组织转变为球状,降低了材料的硬度, 从而可改善了其加工性。低碳钢通过正火处理,可减小 其塑性,提高硬度,使加工性得到改善。
材料
属
铝镁合金
2
容易切削材 易切削钢 2.50~3.00 退火15Cr,σb=0.37~0.441GPa
料
自动机钢,σb=0.393~0.491GPa
3
较易切削钢 1.60~2.50 正火30钢σb=0.441~0.549GPa
4
普通材料 一般钢及铸 1.00~1.60
铁
45钢,灰铸铁
5
稍难切削材 0.65~1.00 2Cr13调质, σb=0.834GPa
• ⑶塑性和韧性
• 强度相近的同类材料,塑性越大,切削中塑性变形和摩擦越 大,故切削力大、温度高,刀具易磨损。在碳素钢中,低碳 钢的塑性过大,高碳钢的塑性太小、硬度又高,故它们的加 工性都不如硬度和塑性都适中的中碳钢好。
• ⑷热导率
• 热导率通过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而影响材料的加工性。导热率 大的材料,由切屑带走和工件散出的热量多,有利于降低切 削温度,使刀具磨损速率减慢,故加工性好。
• 3.材料的金相组织
• 钢铁材料中,不同的金相组织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因此工 件材料中,金相组织及其含量不同时,其加工性也不同。铁 素体塑性和韧性很高、硬度低,故切削时粘结严重,加工性 不好。珠光体呈片状分布时硬度较高,刀具磨损较严重,而 呈球状分布时硬度较低切削加工性较好。奥氏体硬度不高但 塑性和韧性很高,切削时变形及加工硬化严重,切削加工性 较差。马氏体、索氏体及托氏体的硬度较高切削加工性差。
• 2.以切削力或切削温度衡量加工性
• 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加工不同材料时,凡切削力大、切削温 度高的材料加工性差;反之加工性好。在粗加工或机床刚 性、动力不足时,可用切削力作为衡量加工性指标。
• 3.以加工表面质量衡量加工性
• 切削加工时,凡容易获得好的加工表面质量(含表面粗糙度、 加工硬化程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的材料,其切削加工性较 好,反之较差。精加工时,常以此作为衡量加工性的指标。
力和切削热集中在刀刃附近,刀具易磨损、寿 命低,所以加工性不好。硬度适中(HBSl百度文库0— 230)的钢材较好加工。此外,适当提高材料的 硬度,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
• ⑵强度
• 强度高的材料,切削时力大、温度高,刀具易磨损,加工性 不好。如1Cr18Ni9Ti,常温硬度不太高,但高温下仍能保持 较高强度,故加工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