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现代农业发展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1,17(20)5

安庆市现代农业发展途径

檀尔佳

(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安徽安庆246003)

摘 要:通过对安庆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发展措施和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研究安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提出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以及建立现代生态农业等发展途径。

关键词:安庆市;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1)02-005-003

现代农业建设是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根据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目标,研究安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对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一条具有安庆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1 安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 有利条件

1.1.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发展畜牧水产业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的产业、品种和品质结构渐趋合理,优势农产品产区和产业逐步形成,畜牧业和水产业占农业的比重逐年提高。如桐城建成大关蛋鸭科技示范园,辐射4个县81个乡镇,初步建立起畜禽良种繁育改良、疫病综合防治、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技术推广4大体系。

1.1.2 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 我市从2001年开始实施农业“三项工程(品牌、流通、产业化)”,2007年全市有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40个省级龙头企业,150个市级龙头企业,其中霞珍、鸿润、稼仙和天馨集团4个国家级龙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3.44亿元。2010年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60余个。

1.1.3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重点抓好农广校招生、“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市县级“农技110”服务中心全部开通,有380名农技专家参与咨询。已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9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个,县、乡级示范场70个,面积达到866.67hm2,产值4039万元。

1.1.4 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凸显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安庆的优质粮、优质油、优质棉、优质茶、优质水产品和畜牧加工等六大产业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 的高山蔬菜 、蚕桑生产等特色板块的发展优势凸显。如岳西县茶叶产业和高山蔬菜、望江县合成圩发展“稻鸭共生”、潜山县槎水镇发展蚕桑生产等在全市以及全省都很有影响,省级和中央媒体都有报道,省、市领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2 发展现代农业的举措

1.2.1 积极组织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 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稳定了粮食面积和总产,加快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建设,强化了市农科所的技术前沿平台,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优化了水稻种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的优质品种应用率;大力推广集成配套的轻简、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扩大了订单生产,并整合了稻米加工企业及其品牌。

1.2.2 加快实施棉花品质提升工程 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选购棉种,逐步改变品种多、乱、杂现象;在棉花主产县大力推广标准化配套栽培技术,在棉花的采、收、贮等环节推行防“三丝”技术规程,有效的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1.2.3 加快实施种植业标准化提升工程 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和各种层次的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落实奖励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有40家企业、协会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6个;35家企业95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企业27个,产品61个。

1.2.4 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全市畜牧业以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强化防疫、检疫和市场监管职能,建立健全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了畜禽良种推广应用和健康养殖模式,使全市畜禽产品优质率达到75%以上。

作者简介:檀尔佳(1987-),安徽安庆人,男,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 。

1.2.5 推进渔业区域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 全市水产业突出发展河蟹、淡水小龙虾、黄鳝、珍珠等地方特色水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网箱养鳝、圩田水生植物,推广“稻虾连作”达到666.67hm2以上。积极发展加工、流通和休闲渔业。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和民营大户,扶持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加快了“皖江”品牌的整合,运用现代营销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加强了水产品良种繁育、质量安全管理和科技推广服务等支撑体系建设。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依法保护和逐步恢复渔业资源。

2 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生产环境条件中制约因素较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安庆市国土总面积为1.5329万km2,2010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28.18万hm2,其中水田21.68万hm2,旱地4.98万hm2。但耕地支离破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多数为中低产田。安庆市地属北亚带带南缘大陆季风气候,干旱、内涝、冰雹、冻灾的气象灾害频繁发;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产出能力低,抗灾能力差,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气吃饭的局面。

2.2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成规模、上档次,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的还为数不多,农村农业经纪人队伍也不够强大。当前这种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主要缺陷是劳动生产率低、积累率低、资金微薄、信息闭塞,其分散性和规模狭小,难以与现代农业要求对接。

2.3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不高

当今,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我国平均为48%,而安庆市不到40%。主要问题是: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网络中断,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素质总体偏低,农技推广机制不活、动力不足。

3 安庆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

3.1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要重点扶持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科技水平高的龙头企业。第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积极发展适销对路,潜在需求量大的产品。选择群众参与面大、资源支持面广、群众受益面宽的项目,理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构筑合理的利益格局,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化。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第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运作水平,把品牌经营理念融入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提升品牌影响力,要特别注重企业商标设计和产品标识,争取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地理标识。合理使用,严格监管。

二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农工商综合体,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农户小生产和社会大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鼓励农民在生产、运输、销售、加工、服务等环节上开展专项合作,自愿创办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

三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改变全市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到40%的状况;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 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使农业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使农户了解、把握市场变化,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和检测手段,直接增强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畜牧业发展,拉长粮食产业链条,发展现代化的、专业化的畜牧场生产,发挥规模效益,使之成为安庆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同时,要把发展林业放在重要地位,发展反季节温棚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扩大花卉苗木生产;另外,要特别注意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推进渔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渔业的产出效益。还要认真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工作,发展面粉加工业,发展食品加工业,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化工工业和酿造业。

3.3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发达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安庆市发展现代农业同样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一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从实质上提高对农业的补贴,提高农副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提高农产品价格,逐步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标准,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二要增加劳动力投入。培养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满足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三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入。

3.4 建立现代生态农业

一是依法保护全市农业生态环境。首先要依托安徽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规定废弃物的排除,防止施肥过量,污泥用作肥料等等。再就是尽可能减少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和农药的投入。

二是财政扶持。政府要采取多形式、多方面、多渠道的财政扶持政策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三是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重视生态农业科技的研制与推广工作,做到以现代化科技为依据,把科研与教学、推广密切结合起来,(下转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