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普通劳动者是现实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普通劳动者是现实的选择
2006年05月23日08:02 大众网-齐鲁晚报大学毕业生将来能不能成为社会的精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最有可能成为社会精英的人,但必须从做普通劳动者开始。
5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正当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为就业奔忙的时候,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
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由教育主管官员出面,将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可能会使一些大学生感到委屈,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务实的判断,也应该是大学毕业生的现实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如果说在“精英教育”时代,由于高校毕业生短缺,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精英岗位”,那么,在“大众教育”阶段,我们就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将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期望有所降低,但潜在的“精英意识”,使得很多学生仍将眼光仅仅放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公司的职位,而不愿“委身”于民营中小企业,也不愿下基层或者到欠发达地区去。从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要改变择业观念,调整心态和目标,多数时候是能够找到工作的。毕竟,相对于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仍然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人群。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也暴露出了当前大学教育还存在着某些不足,比如,缺乏创业意识的培养,过于注重知识性技能的传播,而忽视培养学生的非知识性技能和自立意识;再如,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也存在与市场经济脱节的情况,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努力解决,但必
须强调的一点是,在市场经济下,市场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不管你是大学生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都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考虑自己的前途。
或许有人会说,上大学就是为了实现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梦想,结果大学毕业了却被定位成普通劳动者,这很让人失望。其实,大学教育只是一个人一生的一个阶段而已,它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至于将来能不能成为社会的精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谁也不能否认,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最有可能成为社会精英的人,但必须从做普通劳动者开始——这是最现实的选择。
“普通劳动者”背后的双重尴尬
2006年05月23日07:17 大众网-大众日报据《中国青年报》5月22日报道,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是一个理想的期待,或者说是管理者对大学生的希望,但是这个理想的期待要转化为现实,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仅仅依靠大
学生的自觉认知是远远不够的。
谁是普通劳动者?谁是精英?谁应该成为普通劳动者?谁应该成为精英?对大学生和社会来说,这是个问题。目前我国通过精英化教育的规模扩张方式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形式上的大众化,而不是实质性的大众化。笔者以为,当下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教学没有实现大众化转型密切相关。在我国,大学生多、就业难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表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正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滞后,才使许多毕业生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是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之一,是让大学生承担了他们不应承担的结果。
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尴尬之二,是背离了公众对教育的期待。自古以来,教育就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现代社会,教育越来越成为确定社会成员地位的关键性因素,以至于教育成了当今时代中国老百姓“最不怕花钱”、“最舍得花钱”的地方。但是当供养一个大学生已成为农村家长最艰难的投入之一时,谁有理由劝说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大学生去成为“普通劳动者”呢?谁能阻止他们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梦想呢?假如投入和收益的比例越来越不对称,那么是大学生还是教育者更应该反思呢?更何况,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理由期待自己成为社会的“精英”,至于能否成为,则与他们的能力有关。
上大学是多少青年学子的梦想和理想,但是当这种梦想和理想与现实交织时,谁能理解大学生的内心之痛?笔者赞同大学生应抛弃精英意识,回归到普通的社会层面上来,但这不能成为掩盖种种问题的借口,成为让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惟一理由。
李宝元:大学生何以成为普通劳动者
2006年05月23日08:56 新京报
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广大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家长要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当选择就业岗位,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5月22日《中国青年报》)我以为,这个观点表达得很“中肯到位”,也确实“切中时弊”,但亦为“通理常谈”,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理解”的常识性观点,并没有特别值得称道或批评的。没想到的是,此谈话一经报道竟引起轩然大波,关于“大学生是否应定位普通劳动者”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于是,这个“不是问题反成问题”的事情本身,反而值得玩味。
本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都是被“劳动”定义的。
因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并且是重要到如此地步,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语)。也就是说,人需要通过劳动,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大学生作为“成人”就业,所面临的并非是否应该“定位”为劳动者的问题,而是要成为人必须被劳动者“定义”的问题。由此看来,说大学生应怀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难道还是需要争论的问题吗?
但是,眼下它确实成了有争议的问题。这就还要从现实中找原因。人们之所以觉得将“大学生”与“普通劳动者”联系在一起可能是个问题,直观原因可能是:一,在我国,高等精英教育既是传统理念也是历史现实,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已成为“共识”;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儒家文化遗留下来的“坚硬”的意识形态,所谓“普通劳动者”就是工农大众这样的“体力劳动者”,大学生是“念书人”,怎么能说是普通劳动者呢?三,广大家长望子成龙,将毕生血本投资在孩子身上了,学校老师也“呕心沥血”地提高升学率,这样才上了大学,毕业了,却“沦落”为普通劳动者,这实在让人接受不了。联系这样的现实,人们对此议论纷纷,看来也“很正常”了。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比较复杂。表层原因似乎是扩招引致供给过剩造成的,以及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有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需要调整等;但如果深究一下这些矛盾和问题又是因何产生的,我们就会发现:核定招生指标是指令性计划行为,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因为高校缺乏自主权和积极进行适应调整的动力,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而大学生、特别是家长之所以不甘于“普通劳动者”定位和岗位,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在既有体制利益格局中投资(让孩子)上的大学,自然不甘心如此这般“屈就”而放弃原来的投资预期。所以,不在这些问题上所突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在“救火”状态中煎熬徘徊。
由此,如果要就此提对策,答案很简单:短期,就事论事地从以上几个方面找法子,如采取弹性学制、调整学历教育层次结构、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长期,根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