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飘带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红飘带》
读后感
《地球的红飘带》读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泽东老先生所作《长征》中的句子,因毛概课的要求,
有幸读到这本反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景观式的悲壮史诗,《地球的
红飘带》。书的名字很吸引人,我想之所以为“红”,是因为红色的记忆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文字,是鲜活的生命,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个生动的人……。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灵魂跃然纸上,那种纯粹信仰的力量熊熊不息,直击灵魂,哪怕一个躺在担架上瘦骨嶙峋的红军战士,依然不屈的执着向前,一寸一寸的挪向革命的汇聚地。这本书真实地再现了我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历程,缺衣少粮、雪山草地、围追堵截、党内斗争……。当年魏巍为创作这部小说,两次重走长征路,漫漫路途,受过伤,多次历险,最终完成了“心中的史诗”。魏巍老先生去世8年了,但他留下的这部作品,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长征不应该是历史,它是精神的火种和精神的象征,它生生不息永不熄灭,它催人奋进勇往直前。
书中,四渡赤水、占遵义、逼昆明、渡金沙江、夺泸定桥以及翻
余,更多的是震撼。我看到一段文字说,一个民族,如果不尊重科学,就要体现为现实的贫困;如果不尊重哲学,就要体现历史的曲折;如
果不尊重信仰,就要体现精神的贫瘠。信仰,是最崇高的信念,而信念又是催生理想的温床。如果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真正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念而行,则一定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而红军的长征,也正践行着这样一种精神:以“真”为开始,以“善”为历程,以“美”为最终的追求。
也有许多描写特别美的地方,如红军在夺取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后,红军指战员高举火把向泸定桥进发,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赋予火把以革命的象征,来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火把,一支又一支的火把,行进得更迅速了。它简直象一条蜿蜒的赤龙在向前飞翔。在这漆黑的夜里,在这无边的风雨之夜,还有什么更美丽的事物吗?没有了,没有了,只有这红艳艳的火把!因为那上面寄托着整个中国大地的希望,甚至是整个进步人类的希望。在浓黑如墨的夜色里,一支支的火把,就象一个个红红的歪着嘴的桃子,也象一颗颗赤红的心!
长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一部理想和信念的史诗。看长征,历史就从金沙江中的几艘小船上渡过去了;看长征,历史就从泸定桥上那十三根晃晃悠悠的铁索上溜过去了;看长征,历史就从雪山、草地的严寒困苦中走过去了。这是一场对革命信念最严肃的“拷问”,目的是为了绝大数人之尊严与民族的解放。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可以仰望理想高峰的纪念碑!
社会总是以极偶然的方式延续着历史的必然,即使斗转星移,谁也不能抹杀长征在今天乃至未来的精神伟力。原因在于,无论什么样
的时代,只有建设性的行动,才能革除人们的懒惰;只有开拓性的理想,才能找到新的方向和目标;只有毅然决然的信念,才能产生最优效益的成果。所以长征并不是不可传承的神话,它是真真切切可以触摸的。当索尔兹伯里说长征“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时,我们已经沿着信念、向着理想开始了新的长征!
时光荏苒,长征这条“地球上的红飘带”已卷入历史的浩渺。循着远征者铿锵的足音,血性仍在,激情仍在,理想仍在,信念仍在。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为此,我们应该庆幸,正是长征让彷徨、颓废、麻木的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坐标和奋斗的方向。时间不能倒流,命运也不能逆转,所有长征时的血腥悲壮和以后的激情岁月,都沉淀到了时间的底层,宠辱皆忘,波澜不惊。但只需记住,对于长征,我们什么都不曾忘记,只是把一切埋在了心底。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牢记这个伟大的历程,也牢记了“红军”这个永恒响亮的名字。我们如果说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那么,长征精神则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红飘带。我要接过长征精神的火炬,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