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种植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有机生态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种植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有机生态农业作者:江世飞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21期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规模化及有机生态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区域性发展呈现不平衡,既使在同一地区,也存在现代农业发展环节、农业产业链条上的殊多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及产业融合上,往往存在调而不优,调而未果,产销脱离,效率低下等殊多现象,没有达到政府初衷和农民意愿,致使地方农业经济对区域社会总体经济的贡献率处于瓶颈,提升有限,农民的种植收益不高,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快,制约了地域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为路径,向有机生态农业方向转型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农业的产业融合,接通上下产业链条,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最终实现现代农业的协调统一发展。
本文以澧县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对该区域目前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及对内在因素分析,查找原因,寻找对策,探求现代农业发展与繁荣之路。
关健词:种植结构调整;有机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探讨
一、现状与不足
澧县做为湘西北区域农业大县,历来是国家粮棉油重要生产基地县,拥有近100万亩耕地面积,其中棉花30~35万亩;水稻近100万亩(复种指数),油菜60万亩,其它粮食和经济作物15~20万亩,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居全省前列。
1、种植结构调整与有机生态农业现状
①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阶段:该县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注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概括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以政府主导型(指令性)的种植结构调整,主要是针对粮棉油三大主要农作物,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经济效率与带给农民的直接收益变化幅度并不大。
第二阶段:本世纪初10年,在发展水稻、棉花、油菜三大主宗作物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发展以特色农业为目的种植结构调整,带有市场经济的指导性趋向,并形成了部分农业特色产业项目。
第三阶段:近五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总体趋势下,以土地流转为背景下,以项目资金、惠农补贴为政策,经济为杠杆,实行政府指导服务性与市场调控性双结合的推动下开展的调整转型。
②有機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是规模不大,属于小面积探索阶段。二是标准不高,真正通过有机认定的农产品并不多,品牌影响力不大。三是发展不畅,受市场因素困绕短期内效益不高,有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规模与效率的泡沫,没有真正参与市场竞争,靠项目寄养,不高效,不持久。
2、不足
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呈现滞后性。创新能力不够,种植结构的调整存在校仿而导致的盲目跟风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农户看到别人发财转而快干大上,而市场又是此消彼长,随时变化的,调种的结果是赚不到钱,形成一哄而上和一哄而散的现象屡见不鲜。
②结构调整调而不优,效益低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是面积规模、项目特色,更是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率和产品附加值,需要的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和优势,打造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可预见效率应是在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打造自已的特色品牌支撑下实现的,离开此点,就会导致调而不优,物贱伤农。
③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缓慢。表现在种植结构调整往往与有机生态结合度不高,远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县市,相当部分有机农场承包经营业主或农庄主打着现代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幌子,实际是冲着政府的项目资金而来,没有着眼于在市场竞争中如何胜出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与之匹配的能力和资源。
二、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主要因素有三:
1、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转型不充分。有的结构调整与市场脱轨,没有前瞻性,导致在市场中死亡;有的仅仅停留于政绩的层面,而没有因地制宜,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效率,因而成为短期行为;有的一味盲目效仿创新不够,没有在“特”字上下功夫,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存在调而不优,效益低下。
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有机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不到位。结构调整的单一性与生态农业发展不吻合和脱轨,甚至有机生态农业缺位,因而没有潜力和后劲,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特别是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3、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没有加工增值环节或销售不畅,自然会影响到其上游的初产品生产,出现产品滞销或物贱伤农的现象,严重损伤种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三、结论: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种植结构调整与有机生态农业的整合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农业产业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图:现代农业发展支撑点:种植结构调整——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加工、流通产业融合。)
具体来说,分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以精优为准则,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特色农业。
第二层面:以生态为目标,加快结构调整与有机生态的结合,发展优质农业。
第三层面: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发展高效农业。
四、建议:
如何实现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转型、发展有机生态农业与加强产业融合,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应具有长久的发展思维和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既要加强种植结构的宏观和微观调控,又要加强上下游的产业融合,以系统支撑发展。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的双向调节,增强关联性。
1、宏观方面,要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包括区域结构调整、品种结构调整和功能结构调整三个方面。
①区域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抓好主导作物的生产区域规划和横向调整,充分利用本县各乡镇的地理特点和区位、人文优势,选择最佳的地段种植适种作物,努力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平湖(原)、丘陵、山区农业区域作物主版块。
②品种结构调整的重点就是在区域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以高产、优质为原则,加大品种改良,进行作物纵向的种植调整,以努力提高农作物商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③功能结构调整方面,围绕农业生产区的种植业、种植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抓好粮棉油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和秸杆综合利用。同时,以区域优势为切入点,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生态农业和菜篮子工程,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环节增值,以带动上游基础农业的良性发展。
2、微观方面,要全力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指导工作。体现在:
①设施农业方面。要抓好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及育苗中心、基地等设施建设,加大对机械化育秧专业合作社的培养和扶持,提高当地农民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