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作用
摘要:摄影测量学是摄影技术和测量学相互融合,交叉发展形成的一门科学。随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研究也逐渐为人所重视,本文即对该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建模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已渗透到诸多领域,摄影测量领域当然也不例外。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这一定义被中国著名摄影测量学者王之卓教授称为全数字摄影测量。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不仅其产品是数字的,这些产品包括:数字地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测量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而且其处理的原始资料以及记录的中间数据均是数字的。
1.数字摄影测量原理
1.1数字摄影测量的产生和特点
在模拟摄影测量阶段,所用的模拟测图仪完全由手工来操作;在解析摄影测量阶段,虽然在解析测图仪中引入了半自动化的机助作业,是由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操作,但它们都是使用摄影的像片,并且都需要人用手去操纵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那么实现摄影测量从数据输入,到信息提取,再到最后的产品输出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就成了摄影测量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数字摄影测量就是在摄影测量的自动化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即利用相关技术,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测图。因此,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必然产物。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视觉等学科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测量的内涵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摄影测量的范围,现已被认为摄影测量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最大区别在于:
它处理的原始信息不仅可以是相片,更主要的是数字影像(如SPOT、QUIKEBIRD遥感卫星影像)或数字化影像;它最终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因而它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将只是通用的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部设备,特别是在当代,工作站的发展为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操作中以计算机自动操作为主,必要的时候加入作业员的干预;其产品是数字形式的,便于存储和传输,而传统的产品只是该数字产品的模拟输出。
1.2数字摄影测量原理
(1)辐射信息
当代数字摄影测量与解析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根本的差别之一在于对影像辐射信息的计算机数字化处理。在此之前,影像的辐射信息是利用光机设备给以极简单的处理(如利用加强光源对其增强)及由人眼与脑进行处理,因而它在摄影测量的模拟与解析理论中没有一席之地,而在当时,我们也无法精确地测定它。随着遥感技术的迫切需要与科技的发展,这种情况得到完全改变,辐射信息在摄影测量中也变得非常重要,不利用辐射信息是无法实现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在解析摄影测量中,一个目标点向量Xap是三维的,即Xap=(X,Y,Z)T而在
数字摄影测量中目标点向量Xap变为四维的了,即Xap=(X,Y,Z,D)T其中 D=D (X,Y,Z)是该点的辐射量(灰度值或色彩量),集合{D}即目标的纹理信息,它在影像上的投影d=d(x,y)就是数字影像。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精确获取多种频带多时域的辐射信息,即直接获取数字影像;也可以利用影像数字化仪将像片上的影像数字化获取数字化影像。由于数字影像的运用,许多在传统摄影测量中很难甚至不可能实现的处理,在全数字摄影测量中都能够处理,甚至变得极为简单。如消除影像的运动模糊、按所需要的任务方式进行纠正、反差增强、多影像的分析与模式识别等。由于数字摄影测量直接使用的原始资料是数字影像,特别为摄影测量设计的传统光学机械型模拟仪器已不再是必需的了,其硬件系统实际上是一套计算机或工作站,因此它更加适合于当前的发展,即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完成影像信息的提取、管理与应用。
随着虚拟现实与可视化需求的迅速增长,快速确定目标的纹理D=D(X,Y,Z)也已经成为当代数字摄影测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了。也就是说,当代数字摄影测量不仅要自动测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还要自动确定目标点的纹理。
(2)数据量与信息量
数字影像的每一个数据代表了被摄物体(或光学影像)上一个“点”的辐射强度(或灰度),这个“点”称为“像元素”,通常称为“像素”。像素的灰度值常用八位二进制数表示,在计算机中占用一个“字节”(Byte)。若是彩色影像,则需要3个字节分别存放红、绿、蓝或其他色彩系统的数值。像素的间隔即采样间隔根据采样定理由影像的分辨率确定。当采样间隔为0.02mm时,一张23cm×23cm的影像包含大约120兆(M)字节。直接由传感器获取的高分解率遥感影像的数据量甚至更大,如一副IKONOS影像可能包含1.6千兆(G)字节。因而“数据量大”是全数字摄影测量的一个特点与问题,要处理这样大的数据量,必然依赖于计算机的发展,而目前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一要求。
(3)速度与精度
数字摄影测量已经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尽管它尚处在不甚成熟(或基本成熟)的阶段,可是它已经创造了惊人的奇迹,无论量测的速度还是达到的精度,都大大超过了人们最初的想象、例如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其匹配速度一般可达500~1000点/秒,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自动立体量测DTM的速度可达 100~200点/秒甚至更高,这是人工量测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数字摄影测量中量测与识别的计算任务是如此巨大,以至目前的计算机速度还不能实时完成,对于许多需要实时完成的应用,快速算法依然是必要的。对影像进行量测是摄影测量的基本任务之一,它可分为单像量测与立体量测,这同样是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任务。在提高量测精度方面,用于单像量测的“高精度定位算子”和用于立体量测的“高精度影像匹配”的理论与实践是数字摄影测量的重要发展,也是摄影测量工作者对“数字图像处理”所作的独特的贡献。
(4)自动化与影像匹配
自动化是当代数字摄影测量最突出的特点。是否具有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能量,是当代数字摄影测量与传统摄影测量的根本区别。如果一套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几乎没有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能力,而只是处理数字影像,那么除了其价格便宜以外,与解析测图仪也就没有很大的区别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能力的强弱,是评价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影像匹配的理论与实践,是实现自动立体量测的关键,也是数字摄影测量的重要研究课题之